TechWeb文/卞海川
近日,曾經與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並稱“新勢力三巨頭”的威馬汽車申請破產,此消息一出引起業內不小的震動,而感受到震動最大的則是威馬汽車的用戶們。
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原因,就在威馬申請破產的同時,在威馬提交破產申請後不久,就有車主反映,自己的威馬汽車出現聯網失敗,車機系統、手機App中的遠程操作全部失效,除導航還是正常的,大多功能皆以停用,威馬的服務器似乎已經關停。
除此之外,車主還發現車機自帶的4G聯網也已停用,手機App大面積空白,隻能接收數據而無法控制車輛。這也意味著,威馬車主車機系統已經變成名副其實的磚頭。更讓人不解的是,威馬的客服電話竟然也處在無人接聽的狀態。
盡管有媒體的後續報道稱,上述故障已經清除,車機系統也已恢復正常,雖說有驚無險,但發生的一切,顯然讓用戶對於威馬已經沒有多少信心,而後期威馬汽車的車機系統會不會再次出現問題還是未知數。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傳統燃油車企宣佈破產,根據我國《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汽車退市後,廠傢必須確保提供10年的零部件供應。至少能保證車還是能正常使用的,不至於被拋棄。相比之下,威馬上述的車機變磚,更像是人走茶涼。
當然也許有媒體稱,鑒於新能源車的車機功能要依靠雲端服務來完成,企業破產,自然沒有錢支付雲端服務的費用,功能停擺也是自然。但我們這裡想說的是,威馬當初主打的賣點之一就是智能化,相信不少威馬的現在的車主也是沖著這個賣點才購買威馬汽車的,現在企業因為自身原因申請破產,這與購車用戶沒有任何關系,企業的錯最終讓用戶背鍋,這是什麼邏輯?
這裡我們需要提醒用戶的是,像類似威馬這樣汽車企業宣佈破產,甚至倒閉的並不鮮見。據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2022年業績溝通會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洗牌,機遇與挑戰並存。他指出,過去3年,已關停並轉的汽車品牌達75個,未來2到3年,保守預計有60%至70%的品牌將面臨關停並轉。尤其是所謂的造車新勢力,不隻威馬,今年以來,雷丁、拜騰、奇點等多傢造車新勢力均被申請破產審查。
另據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突破1400萬輛。而乘聯會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僅為850萬輛,產能過剩在意味著競爭加劇的同時,未來也會有不少的汽車品牌消失。
那麼問題來,那些購買關停並轉的企業汽車的用戶後續的服務是否依舊存在?或者說至少像燃油車那樣可以保證至少10年的零部件供應服務?
這裡我們呼籲國傢相關部門應該針對新能源車的特點(例如主打的智能化等),站在市場和用戶的角度制定相關的售後服務規范或者政策,以切實保證購車用戶的利益。尤其是在目前汽車智能化愈演愈烈,甚至已經有車企開始把換擋操控集成在車機系統中,這說明一塊屏幕內集成的功能越來越多、智能化和雲端服務對汽車功能的影響越來越深,一旦這類車企也步威馬汽車後塵,那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可能會比今天的威馬車主更加不堪的情況下,相關規范或者政策更顯得尤為重要。
最後就是對於購車的用戶,不能隻看配置不看品牌,更不能輕易相信所謂自媒體大V們的一味吹捧似地宣傳,其實單就汽車智能化而言,有相當的功能配置和技術在上市之初並不成熟,更多是一種噱頭,以當下車企最愛吹捧的自動駕駛為例,即便連自動駕駛最為成熟的特斯拉在體驗上都會與用戶的期待有所差距,以此為標桿,其他車企宣揚的所謂自己的自動駕駛就可想而知。所以我們認為,最簡單的選擇方法就是選擇運營狀況良好、營收穩定的大品牌,即便是想選擇新晉品牌,也要觀望一段時間,待其具備一定市場規模和用戶反饋之後再做選擇也不遲,畢竟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汽車還是消費的大頭,要買得放心,用得安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