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核電何去何從:最大新機組在芬蘭投運 德國核電正式落幕


這個周末,歐洲核電行業迎來兩大截然相反的標志性事件:在芬蘭,經歷14年拖期的Olkiluoto3(下稱OL3)核電機組從4月16日開始投入日常運營,今後將為芬蘭提供約30%的電力;隨著最後三座核電站停止運行,4月15日起,德國核電正式歸零。

芬蘭:命途多舛的新機組,提高電力自給的最大希望

芬蘭核電運營商Teollisuuden Voima Oyj(TVO)4月16日宣佈,“OL3現已準備就緒,試運行階段已完成,常規發電從今天開始。”這是芬蘭40多年來首次運營新核電機組,也是歐洲16年來投入運營的首個核電機組。

這一位於芬蘭西南海岸的歐洲最大核電機組將至少運營60年,成為芬蘭本土清潔能源的重要補充,降低電力進口。TVO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armo Tanhua表示,OL3的投運穩定芬蘭電價,並將在該國綠色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

TVO公司將該機組投入運營稱為“歷史性的一天”。此言非虛,該機組於2005年8月開始建設,原計劃在2009年投入商業運行,整個建造過程經歷各種拖期和挫折。

早在2002年,芬蘭議會批準建造該國第五個核反應堆。該決定被視為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在此之前,西歐國傢已經有10多年時間未建造新的核電站。TVO公司所擁有的奧爾基洛托廠址被選為OL3的所在地,與之毗鄰的是兩座已運行的沸水反應堆。2005年,OL3開工,總裝機容量160萬千瓦(1600MW),是世界上首個采用歐洲先進壓水堆技術(EPR)的核電站,一旦開始運行,這將是全歐洲最大的核反應堆。

但是,由於設計、建造、分包商管理、質量控制、人力等環節屢出紕漏,該項目工期一拖再拖,造價從最早的32億歐元飆升到至少85億歐元(85億歐元為2012年阿海琺給出的成本預測)。嚴重拖期觸發芬蘭TVO公司與法國阿海琺-西門子企業聯隊之間的訴訟糾紛。在2018年,雙方達成一致,阿海琺和西門子同意向TVO支付4.5億歐元,作為OL3延遲10年啟用的賠償。

作為連鎖反應之一,OL3的嚴重超支及其他一系列因素導致全球核能巨頭阿海琺拖入債務危機,最終在法國政府的主導下分拆重組。

由於首次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設計、制造、施工等困難,一項全新核電技術的首堆工程,普遍容易拖期。但相較於其他核電機組,OL3成為迄今為止核電史上拖期最嚴重的項目。

即便在2022年3月並網發電後,OL3的試生產過程也並不順利,正式投運時間較彼時計劃推遲9個月。

俄烏沖突惡化歐洲能源危機之後,OL3的命運走向變得愈加敏感和關鍵——這是芬蘭提高電力自給率的最大希望。

俄羅斯供電占芬蘭用電量的約10%,去年5月芬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前夕,俄羅斯以“欠款問題”停止向芬蘭提供電力。除俄羅斯外,芬蘭還依賴從瑞典和挪威進口電力。

英國能源研究機構Aurora Energy Research經濟學傢 Alexander Esser對媒體表示,過去幾年芬蘭的平均凈進口電力為13 太瓦時(TWh),OL3投運後,這一數字將降至5-8TWh,並將顯著降低當地電價水平。


OL3機組的建造過程經歷各種拖期和挫折,該項目對芬蘭電力自給率有重要意義

與芬蘭OL3一樣屢次延期的還有法國弗拉芒維爾(Flamanville)3號機組。這是法國本土首臺EPR機組,2007年12月開工,原計劃2013年投入商業運營。接連遭遇一系列延誤後,該機組的裝料時間表已推遲到2024年第一季度,完工時的造價高達132億歐元。而最初,其預估造價為33億歐元。

“堅決”的德國,潛在的代價

芬蘭TVO公司稱,OL3項目啟動時,大約60%的芬蘭人支持核電,現在,支持率提升到83%。

核能在歐洲仍然存在爭議。作為“反核”代表,4月15日,德國本土核電時代正式落幕,最後三個運行中的核電站停止運行。

德國環境部長Steffi Lemke為全面關停核電站辯護,稱退出核電令該國“更安全”,“隨著最後三座核電站關閉,我們正在進入能源生產的新時代。”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說,“當前及今後,德國的能源供應安全都將得到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擴張尤其提供額外的保障。 到2030年,我們希望德國8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德國電視一臺“德國趨勢”欄目近日調查顯示,59%受訪者認為全面關停核電站是錯誤之舉,隻有34%的人支持關停。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擔心,向更加氣候友好型的能源過渡將導致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鑒於此,作為工業大國,德國大多數企業恐怕將面臨高昂能源成本。

2011年福島核事故之前,核電以約25%的占比在德國供電體系中扮演重要支柱,但到2022年,該占比僅為6%。

福島事故發生後,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政府制定核電退出計劃,準備逐步關停境內全部17座核電站。僅剩的三座核電站原計劃在2022年底全部關閉,但俄烏沖突後的天然氣缺口導致冬季電力短缺風險陡增之後,德國政府對待核電的態度出現逆轉,允許三座核電站繼續運行至2023年4月15日。

福島核事故確實是推動德國作出棄核決策的標志性事件,但德國國內的反核運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世紀七十年代,有德國地方政府組織抗議修建核電站,針對核電項目的集會和法律訴訟在當地得到跨黨派的支持。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事故發生後,漢諾威和波恩約20萬人走上街頭,反對使用核能。反核運動是1980年綠黨成立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

反核浪潮的不斷湧現,導致1989年之後德國不再有新的商業核電站投入運營。1998年社民黨和綠黨贏得大選後,淘汰核能逐漸提上日程。2010年,默克爾政府撤銷前政府的棄核計劃,將7座核電站的運行時間延長8年,其餘10座核電站的運行時間延長14年,將核能定位為過渡技術,德國徹底棄核時間表由2022年推遲到2035年。但次年,福島核事故掀起反核新高潮,德國聯邦議會於時年6月通過包含棄核條款在內的新原子能法修正案,計劃到2022年底分批關停全部核電站,成為全球首個退出核電的工業化大國。

俄烏沖突爆發後,歐洲多國選擇重新擁抱核能以換取遠期能源獨立。德國國內也萌生反思核能角色的聲音,但政府棄核意志依然堅定。

由綠黨執掌的德國環境部和經濟部去年3月聯合評估後認定,不建議延長現存核電站運營期限,理由包括相關法律掣肘,頒發執照和提供保險方面存在困難,安全檢查成本不菲以及缺少反應堆運轉所需燃料棒。

然而,被綠黨寄予厚望的可再生能源擴張不及預期。與此同時,隨著俄羅斯大幅削減經北溪-1管道的輸氣量,德國乃至整個歐盟擔心今冬可能出現嚴重“電荒”,支持繼續發展核電的呼聲持續高漲。

據澎湃新聞觀察,由於各方立場不同,德國對於是否以及如何推遲退核的決定顯得十分猶豫和拖沓。直到去年10月,能源短缺與經濟衰退迫近,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才下定決心,讓三座核電站延長運轉。

在加速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浪潮下,去年以來,英國、比利時、法國等歐洲多國開始反思核電角色。

與上任之初承諾逐步關閉10餘座核反應堆、縮減核電比重比起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待核電的態度出現180度大轉彎。

去年2月,馬克龍宣佈新核能戰略,“我們必須復興法國核工業,條件已經成熟。”他明確表示,希望新建6座核反應堆,同時啟動對新建另外8座核反應堆的可行性研究。

馬克龍承認,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法國一直未投資核電產業,“一些國傢作出棄核的激進選擇。法國沒有這麼做,但我們也沒有進行投資,因為存有疑慮。”他還宣佈,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老舊核反應堆的運行壽命應該延長到50年或更久,並表示將提供 10 億歐元用於開發創新型小型反應堆。


相關推薦

2023-04-17

作為歐洲最大的核反應堆,芬蘭奧爾基盧奧托島核電站3號反應堆(Olkiluoto3)已於周日早些時候正式投入日常運營。這提高芬蘭的能源安全,此前俄羅斯已切斷對該國的天然氣和電力供應。據悉,這座核反應堆裝機容量為1.6吉瓦

2022-09-09

應的堆輸出功率超過具有裡程碑意義的1000兆瓦,而此時歐洲電力供應市場正需要它能夠得到的所有“兆瓦級”電力供應量,以緩解歐洲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機。據媒體報道,在今年秋季晚些時候,奧爾基洛托3號(Olkiluoto-3)核電機組

2022-07-04

歐盟核電被迫踩剎車,多國宣佈“減核”甚至“棄核”。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此前決定在10年內關閉所有核電站。但隨著新冠疫情爆發、能源價格飛漲,歐盟不得不重新考量能源政策。今年2月,歐盟重新評估綠色投資戰略,為核

2024-04-17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截至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總裝機容量3030萬千瓦,繼續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我國新核準5個核電項目,新開工5臺核電機組。2023年,我國核電發電量繼續增長達到4333.71億千瓦時,位居

2023-11-14

資集團有限公司公眾號獲悉,11月12日18時48分,世界首個核電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卻塔——國傢電投廣東廉江核電項目1號冷卻塔環基最後一倉順利澆築完成。該冷卻塔環形基礎寬超10米、厚超2米,混凝土澆築采用跳倉法施工,

2022-09-03

采用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技術的廣東陸豐核電工程即將正式開工建設。陸豐核電5、6號機組工程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所轄陸豐市碣石鎮碣石灣東岸,擬建設兩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單臺機組容量為1200MW。今年4月20日召開

2023-02-21

今天上午,中核集團官方發佈消息稱,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3號機組內穹頂吊裝成功。內穹頂吊裝是核電工程建設的重要裡程碑節點,標志著海南昌江核電3號機組由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轉入安裝階段。據介紹,鋼襯裡穹頂位於核

2023-04-20

將部分地區電價提高45%。在整個西方依然面臨通脹威脅、歐洲能源危機尚未徹底緩和、難以獲得穩定的天然氣供應之際,德國做一個重大決定。上周,德國結束核電時代。4月15日晚間,德國最後3座核電站停止運行,德國核電生

2024-08-21

消息,據中核集團”官微發文,江蘇徐圩一期工程等五個核電項目正式被核準。其中,江蘇徐圩、浙江三澳、山東招遠等三個項目共計6臺機組采用我國自主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截至目前,華龍一號”在全球范圍內已

2024-05-22

快科技5月21日消息,據中國核電”官微發文稱,隨著一回路主泵全部停運,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工程中國核電旗下漳州核電1號機組熱態性能試驗順利完成。據悉,熱試是通過主泵運轉和穩壓器電加熱器投用,使反應堆冷卻劑系

2023-04-16

更經濟實惠。全面關停引發能源安全憂慮德國退出核電在歐洲是特殊之舉。烏克蘭危機使比利時全面退出核電時間推遲10年,荷蘭、英國和瑞典正在建或在規劃新的反應堆,波蘭最近宣佈進入核電領域,計劃建設6座核電站。在能

2023-11-03

用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壓水堆,是繼“華龍一號”之後我國核電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項目建成投運後,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10億度,可滿足52.6萬戶傢庭用電需求。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也被稱作“玲龍之心”,由中核集團

2022-09-26

位於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裡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瓦。

2022-10-14

劃提前兩周多完成將天然氣儲存庫填滿95%的目標。這對該歐洲最大經濟體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因為冬季即將來臨,而俄羅斯天然氣管道輸送已被切斷。據報道,德國經濟部發言人Beate Baron10月14日證實這一消息:“是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