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陸豐華龍一號核電工程即將開工 核電寫入多省十四五規劃


采用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技術的廣東陸豐核電工程即將正式開工建設。陸豐核電5、6號機組工程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所轄陸豐市碣石鎮碣石灣東岸,擬建設兩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單臺機組容量為1200MW。今年4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陸豐共三個項目、6臺新機組獲得國務院核準。

此後,采用另一自主技術路線CAP1000的三門二期工程、海陽二期工程已分別於6月、7月開工。

8月30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廣東陸豐核電5、6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審評情況。8月31日,生態環境部官網對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8月31日-9月6日。

據澎湃新聞解,按照後續流程,新的核電項目在通過國傢核安全局的安全審查並獲頒建造許可證後,即可開始澆築核島第一罐混凝土(FCD)——這是核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的標志。按照行業慣例,在5號機組開工數月後,6號機組將在通過核安全局檢查審批後開工。

生態環境部公示信息顯示,陸豐核電5、6號機組總投資約382億元。中廣核陸豐核電有限公司作為陸豐核電5、6號機組工程項目的營運單位,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為工程建設總承包單位。參照采用相同技術的浙江三澳項目,陸豐單臺機組的建設工期預計為60個月左右。


圖為中廣核浙江三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建設現場,2020年12月31日,三澳核電一期正式開工。陸豐核電5、6號機組工程將采用與之相同的“華龍一號”技術

零碳排放、出力穩定、高能量密度的核電,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之一。隨著電力系統低碳轉型進程加快、間歇性可再生能源占比越來越高,核電作為低碳能源系統的基荷電源,能夠支撐電網消納大比例非水可再生能源,保障電網安全穩定。

在煤價飆漲、多地頻現電力緊缺的2021年,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071.41億千瓦時,比2020年同期上升11.17%。去年秋季東北地區因電煤短缺、水電減少、新能源發電不及預期出現缺電後,遼寧紅沿河核電5臺機組連續滿功率發電,對穩定電力供應發揮“壓艙石”作用。核電以我國2%的電力裝機容量占比,供應著全國5%的發電量。

“要立足我國國情,應對外部環境新挑戰,抓住重點,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開工建設,促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這也能擴大有效投資和帶動就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4月中旬國常會一次核準6臺機組還有另一重考量。作為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核電項目一次性投資金額大、產業鏈條長、建設周期長,建設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機電設備及建築、施工安裝和設計技術服務,可對相當多的產業形成直接和間接的拉動作用。一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可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全生命周期對產業鏈貢獻高達上千億元,有助於擴大有效投資。

粗略估算,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陸豐的6臺新機組預計總投資超過1100億元。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遼寧、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山東等多省份均將大型核電項目列入地方“十四五”規劃。

其中,在陸豐核電項目所在地廣東,《廣東省能源發展 “十四五” 規劃》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建設惠州太平嶺核電一期項目,積極有序推動陸豐核電、廉江核電等項目開工,並推動後續一批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做好核電廠址保護工作。“十四五” 時期新增核電裝機容量約240萬千瓦。

廣東作為能源消費大省、資源小省,2020年能源供應對外依存度高達74%。該文件稱,“十四五”時期廣東省能源需求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十三五”時期存在的季節性、時段性能源供應緊張將延續甚至加重,保障能源供需平衡壓力增大。同時,隨著能源系統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復雜,運行安全風險突顯。迫切需要堅持安全保供的底線思維,通過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自給能力,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等多輪驅動的能源供給體系。

截至6月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4臺(不含臺灣地區),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運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二。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1-6月,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1989.99億千瓦時。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5592.16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4651.45萬噸、二氧化硫47.53萬噸、氮氧化物41.38萬噸。2022年1-6月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統計結果表明,我國運行核電廠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均低於國傢核安全局批準限值。

“華龍一號”是由國內兩大核電集團聯合研發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2020年,“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提速。截至目前,國內在建在運的“華龍一號”機組包括:中核福建福清核電(5、6號機組),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中核福建漳州核電(1、2號機組)、華能海南昌江核電(3、4號機組),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1、2號機組)、中廣核浙江三澳核電(1、2號機組)。除福清、防城港兩個示范工程外,後續機組均采用“華龍一號”融合技術。

今年8月,國傢能源局對迎峰度夏下一階段的電力保供進行再動員、再佈置,並提前謀劃“十四五”中後期電力保供措施。會議要求,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做好“十四五”電力規劃中期評估調整工作,確保“十四五”末全國及重點地區電力供需平衡。其具體措施包括,逐省督促加快支撐性電源核準、加快開工、加快建設、盡早投運,加快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推動金沙江上中遊、瀾滄江上遊、黃河上遊等河段水電項目開工,推動前期工作較為充分的核電項目及跨省區輸電通道項目等盡快核準開工建設。


相關推薦

2023-02-19

據新華社消息,廣東太平嶺核電位於惠州惠東縣,是我國首個生態核電示范項目,預計將在2025年投產發電。建成投產後,這裡每年供電500多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原煤消耗約1512萬噸,每年減少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約4160萬噸,環

2024-05-22

,據中國核電”官微發文稱,隨著一回路主泵全部停運,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工程中國核電旗下漳州核電1號機組熱態性能試驗順利完成。據悉,熱試是通過主泵運轉和穩壓器電加熱器投用,使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升溫升壓至熱停

2022-09-03

目規劃建設6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機組,一期工程1、2號機組分別於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目前,三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工程設計基本完成,設備采購完成95%,工程建設進入高峰

2023-02-21

精準就位於堆頂結構之上,吊裝全過程質量、安全可控。華龍一號是中國核工業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的成果,在設計、設備、燃料、軟件、建造、運行維護等領域均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建成投運後,

2024-08-21

三個項目共計6臺機組采用我國自主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截至目前,華龍一號”在全球范圍內已累計有33臺機組處於在運或在建狀態,無可爭議地成為全球范圍內在建及運營機組數量最多的三代核電技術型號,進一步鞏

2024-04-10

臺機組已於2016年投入商業運行;二期工程3、4號機組為“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其中我國西部地區首臺“華龍一號”——防城港核電站3號機組已於2023年3月25日投產發電,首循環安全可靠運行,2023年度能力因子達98.2%,創國內三

2024-04-17

1.3億噸。目前,中國已形成自主化三代壓水堆國產化品牌華龍一號”國和一號”,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快堆,以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等先進核電技術,並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華龍一號”在國內外已有5臺機組投入商運

2023-11-03

個開工建造的陸上商用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壓水堆,是繼“華龍一號”之後我國核電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項目建成投運後,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10億度,可滿足52.6萬戶傢庭用電需求。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也被稱作“玲龍

2022-07-11

知識產權的多功能模塊化小型壓水堆堆型,是繼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後的又一自主創新重大成果,采取一體化佈置,電功率12.5萬千瓦。

2023-02-06

站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工建造”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座中子反應堆”等多項新中國第一”,是共和國長子噢!。隨後中核集團也在官方微博中也正式科普自己的身份,大傢可

2023-11-15

據中核集團官微發文稱,我國最北端核電站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工程開工。據解,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單臺機組額定容量為129.1萬千瓦,設計運行壽命為60年。徐大堡核電站位於遼寧省興城

2023-11-14

,世界首個核電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卻塔——國傢電投廣東廉江核電項目1號冷卻塔環基最後一倉順利澆築完成。該冷卻塔環形基礎寬超10米、厚超2米,混凝土澆築采用跳倉法施工,分為24倉,每倉混凝土量約660立方米,環基混

2022-10-18

定,接下來德國政府將正式啟動立法流程,以便伊薩爾二號核電站、內卡韋斯特海姆二號核電站和埃姆斯蘭核電站可以在2022年12月31日之後繼續運營至2023年4月15日。自能源危機以來,圍繞著是否應該按原計劃於2022年年底關閉德

2022-06-24

21時35分,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圓滿完成,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標志著作為東北首座核電站、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的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臺機組全面投產。據介紹,紅沿河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