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網約車服務?目前還沒體驗過,不知道是否會有優惠。”近日,用戶李女士對華為網約車服務表示好奇。又一大企業入局網約車市場,關註度頗高。而華為上線的“Petal出行”屬聚合模式,業內人士稱,此舉試錯成本低,“進可攻退可守”。
有分析認為,華為佈局出行業務,或為汽車業務增加曝光度。此外,去年以來,網約車行業出現深度調整,哈囉、美團、高德等平臺一度加碼,曹操出行近期動作不斷,行業或有新機會。隨著華為佈局網約車業務,聚合模式關註度更高,或將更加規范。
推聚合平臺,華為築出行生態?
近日,華為入局網約車的消息引發關註。華為在會員中心應用眾測上線“Petal出行”,日期為2022年7月8日-8月31日。任務詳情介紹稱,這是一款聚合國內優質網約車供應商的打車快應用。
華為在會員中心應用眾測上線“Petal出行” 。
目前,Petal出行支持北京、深圳和南京3個城市的網約車服務。鏈入的企業有首汽約車與神州專車,車型包括經濟型、舒適型、商務6座和豪華型四類。
為何推出Petal出行?新階段測試反饋如何?計劃何時正式上線?未來是否會有自營車輛?對於上述問題,華為方面目前並沒有回復。
互聯網觀察傢丁道師認為,華為做聚合平臺進可攻退可守,因為不需要實際構建運營體系,而是通過平臺能力把流量變現,具體服務由鏈入公司提供,如此基本沒大風險。
聚合模式在2018年前後出現並興起。2018年9月,哈囉宣佈接入嘀嗒出行服務,並與首汽約車開展網約車業務合作。2019年4月,美團打車宣佈上線“聚合模式”,通過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主流出行服務商開展網約車服務。隨後,滴滴出行,以及高德地圖等導航平臺也推出聚合模式。
丁道師表示,大流量的平臺適合佈局出行業務,因為有一定相關聯性。之前美團、百度、高德都是如此,以後類似這種平臺可能會還會出現,不需要很大投入與很長時間籌備,試錯成本較低。
“華為推出聚合打車平臺,平臺未來可能采購問界M5、問界M7作為運營車輛。此外,出行平臺擁有乘客用戶,可以通過體驗出行服務,熟悉華為的車輛,增加產品的曝光度,提高華為車輛的銷售規模。”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認為。
雖然,華為曾揚言不造車,不過,華為對出行市場也是盤算已久。2021年12月初,華為助力賽力斯打造的高端智慧汽車品牌AITO正式發佈。隨後,品牌首款車型AITO問界M5正式開啟預訂。今年7月,在華為夏季旗艦新品發佈會上,AITO品牌正式推出旗下第二款產品問界M7。
此前,華為餘承東表示,“問界M7目標依然是超越百萬級豪華大型SUV和MPV的舒適智能體驗”。本次發佈會上,小康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表示,賽力斯與華為的跨界合作才剛剛起步,雙方的合作會更加深入,更加長期和可持續。
不過,有出行從業者林越(化名)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華為雖然財大氣粗,不過平臺流量方面還是不及本地服務平臺美團,地圖導航平臺高德,而且首汽約車與神州專車的客單價還是比較高,屬於專車級別,快車產品流量會更大一點。
出行行業迎變局,行業合規化加速
華為入局網約車,也是看到出行行業的變動。2021年下半年以來,網約車行業已發生深刻調整,“美團打車”重出江湖,T3出行、曹操出行加大拉新力度,高德地圖等導航平臺也加碼聚合模式。
與此同時,網約車行業資本競賽再次加碼,曹操出行完成38億元B輪融資,T3出行完成77億元A輪融資,哈囉出行獲阿裡系等2.8億美元融資,易到用車計劃“卷土重來”。
曹操出行更是動作不斷。2021年下半年,滴滴專車事業部原總經理龔昕出任曹操出行總經理一職;曹操出行原董事長劉金良轉向負責吉利出行新業態重慶幸福千萬傢;原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出任曹操出行董事長。
近期,滴滴出行也有新進展,滴滴出行公告稱,公司股東特別會議已批準一項決議,公司將從美股退市,為更好地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和整改措施,在退市完成之前,公司的股票不會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
不過,疫情也抑制人們的出行需求,根據國傢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在線外賣人均支出在餐飲消費支出占比較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網約車人均支出占出行消費支出比重較上年減少2個百分點。
出行行業人士杜深(化名)認為,去年以來,行業發生變化,其他平臺也加碼爭奪市場份額。不過,疫情對網約車行業的需求側產生較大的抑制,對各平臺企業造成普遍影響。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後,應該會陸續向好。
“目前不少車企推出出行平臺,比如吉利推出曹操出行,上汽推出享道出行,從戰略上看,華為佈局出行平臺具有可行性。出行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行業仍有不規范之處,華為進入行業有助於行業發展壯大。”張翔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以來,太原、青島、長沙等地加快清退無證車輛。太原市要求,執法部門在路面執法中查扣的無證網約車,一律依法上限處罰。將依法對派單平臺實施線上取證處罰;對拒不進行整改清退、整改不力的平臺,多部門將進駐平臺督辦,直至下架APP,停止本市網約車經營服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許諾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