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23廣汽本田躁夢節在廣州盛大開幕。本屆躁夢節的主題之一,是廣汽本田要開啟“新千萬智電新時代”,即慶祝其在國內達成1000萬銷量成績的同時,也加快電動車和智能車步伐。令人沒想到的是,廣汽本田前腳公佈新戰略,後腳就曝出裁員信息。
12月4日,據日經中文網報道,廣汽本田決定在中國工廠削減約900名員工。此舉系本田品牌進入中國市場25年以來的首次裁員。廣汽本田對此回應稱,本次裁員是與勞務公司終止人員派遣協議,涉及對象僅為勞務派遣人員並非正式員工。
眾所周知,國產新能源品牌的崛起,疊加殘酷的價格戰,幾乎所有傳統車企都感受到時代切換的寒意。曾經在國內市場風光無限的日系車,面臨著銷量大幅下滑情況,裁員與轉型成他們無奈的選擇。
01.在華首次裁員,廣汽本田感受寒意
單純按季度來看,廣汽本田剛剛度過一個回暖的秋天。
由於國慶小長假期間光顧專賣店的客戶增加,部分店鋪實施限時降價等促銷活動,10月本田品牌的在華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2.9%,達到13.0424萬輛,連續2個月增長。這其中,“廣汽本田”銷量增長16.8%,達到6.5166萬輛。
不過,短暫的回暖仍無力挽救本田的頹勢。據廣汽集團發佈的產銷數據,今年前10個月,其累計產量為52.05萬輛,同比減少20.52%;累計銷量為49.94萬輛,同比下滑21.55%。
在日系車大本營廣東,廣汽本田也難掩頹勢。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13.8%下滑至2023年1-9月的8.3%。
銷量大幅下滑,合資車企的“刀”便砍向部分勞務派遣的員工。
本田汽車發言人稱:“(廣汽本田)產量正在減少,因此派遣合同也隨之終止。”該公司已於11月下旬向裁員對象發出通知,表示將遵照法律進行處理,按照合同條件給予補償金。該公司的員工總數約為1.3萬人,裁員人數相當於約7%。
對此裁員信息,廣汽本田解釋稱,這是外界的錯誤解讀,公司隻是終止與勞務派遣公司的協議。廣汽本田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本次人員調整對產線,以及智能化戰略推進不會產生影響。
不同於今日的境況,日系合資車曾在國內汽車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燃油車時代,日系合資車是國有車企憑借著“市場換技術”的政策產物。本土車企得以抱上日系跨國車企的大腿,成立諸多合資品牌,在車市賺得盆滿缽滿。
1997年,本田與東風計劃聯合收購廣州標致。時任國傢計委副主任曾培炎提出讓本田與廣汽、東風分別合資運營兩傢公司的方案;1998年7月,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9年,首輛廣汽本田生產的雅閣走下生產線。
起初憑借油耗低、故障低、維保便宜等日系車的鮮明特征,本田汽車在燃油車時代賺足口碑。
然而,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不斷提升,廣汽本田旗下e:NP1、雅閣e:PHEV等新能源車型, 尚 未在 市 場 上 形成類似雅閣的拳頭型 產品, 面臨著經營挑戰。
02.智能化轉型平平
合資車拖累廣汽集團
國產新能源浪潮下,本田為迎合市場也在加速電動化轉型。
在11月的2023廣州車展上,廣汽本田不僅推出全新純電動車型e:NP2極湃2,該款車定位跨界車型,預計明年上半年上市。廣汽本田營銷本部銷售部副部長劉朝明還向外透露,從2027年本田開始不再投放純燃油車型。
與此同時,本田計劃在2035年實現純電動車占比100%的目標,提升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銷售占比。而作為本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重要合資企業,廣汽本田需要扛起本田電動化轉型的重任。
目前,廣汽本田旗下擁有9大系列車型,分別為Honda品牌旗下的雅閣,飛度(FIT)、奧德賽(ODYSSEY)、繽智(VEZEL)、凌派(CRIDER)、皓影(BREEZE)、冠道(AVANCIER)、致在(ZR-V)、型格(INTEGRA)。
電動車方面,廣汽本田旗下有全新品牌e:NP的首款車型e:NP1極湃1,理念品牌旗下的SUV VE-1,此外廣汽本田還導入公司股東的繹樂(EA6)。目前,廣汽本田旗下形成包含HEV(混合動力)、PET(燃油)、EV(純電動)、PHEV(插電混動)等款車型矩陣。
不過,由於新能源轉型晚,廣汽本田旗下的非燃油車銷量平平。在售的混動單一車型月銷量僅百臺。
從數據來看,今年7-10月,雅閣新能源單月銷量分別為567輛、612輛、643輛、737輛;1-10月,皓影新能源月銷量為364輛、343輛、913輛、557輛、378輛、257輛、305輛、351輛、1167輛、449輛。
純電動方面,廣汽本田新推出的e:NP1極湃1也沒有水花。除2022年11月、今年6月,該車銷量破千外,這款車銷量都處於千輛以下。
作為參照,國產新能源車中銷量表現平平的阿維塔11,在11月份的交付量也突破4000臺。
廣汽本田銷量崩盤的根源還是產品能力遠遠跟不上時代。
打開中國市場的經典車型本田雅閣第十一代雅閣的插混版中過分減配,砍掉前後駐車雷達、倒車車側預警、自動泊車、變道輔助、前排無線充電、座椅通風加熱記憶、BOSE 品牌音響、感應雨刷等配置,嚴重影響用戶體驗,造成口碑危機。
在電池上,11代雅閣的純電續航隻有 82 公裡,同期的中國品牌大電池插混純電續航 早已被提高至100 公裡以上。而且本田為將這塊電池塞進車裡,還大量擠占後備箱空間。
智能化上,本田雅閣更是“賣點十足”,作為一款2022年推出市場的新車型,11代雅閣全系標配carplay,同期出品的國產新能源車早已用上各種琳瑯滿目的智能座艙。這樣一款落後國產新能源幾個世代的產品,如果還能收獲千臺以上的月銷量,那隻能說明國產新能源還不夠卷。
雅閣危則本田危。燃油車銷量大幅下滑,新能源轉型表現平庸,廣汽本田正迎來重大經營挑戰,也拖累廣汽集團的業績。 今年前三季度,廣汽集團總營收高達976.56億元,同比增長22.21%,然而凈利潤隻有凈利潤卻隻有45.11億元,同比下降44.05%,接近腰斬。
對於虧損,廣汽集團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是,合營企業汽車銷量同比下滑、盈利下降,導致凈利潤同比減少等綜合所致,就差點名批評廣汽本田。而廣汽自主品牌埃安和傳祺,雖然有著不錯的銷量,但離掙錢養傢,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03新能源時代,日系車大敗退
縱觀近期日系車企的新聞,幾乎沒有什麼好消息可言。今年10月24日,三菱汽車正式宣佈將停止在中國的汽車生產,廣汽三菱工廠會被廣汽埃安接盤使用。
更早些時候,廣汽豐田也宣佈在中國市場裁撤員工,涉及1000人規模。廣汽豐田的回應口徑也於廣汽本田如出一轍稱,裁員對象為部分勞務派遣員工,並未涉及正式員工。
豐田在中國的另一傢合資公司一汽豐田也開始與經銷商通氣,一汽豐田在10、11月份已大幅下調生產的前提下,將在未來三個月內繼續大幅度向下調整生產配分。此外,日產集團也在7月宣佈,2023年在中國的銷量將下滑約23%。
事實上,近年來以特斯拉、比亞迪、蔚小理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不斷發力,疊加激烈的價格戰,本田、豐田乃至整個日系車品牌在華市場份額下滑,面臨的競爭壓力愈來愈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前10個月,日系乘用車國內市場占有率為14.5%,與2020年同期的24.1%相比,下滑近10%。
在燃油車時代,日系車“開得起,靠得住,賣得掉”的特點,即省油、省保養,日常小毛病少,出二手時殘值高,使其在市場上大受歡迎,樹立良好的口碑。但進入新能源時代,日系車三大優點被逐一破解。
日系車確實省油,可純電車壓根不燒油。國產混動車也實現對日系混動車的全面技術包圍,以比亞迪宋 Plus DM-i 為例,純電最多可跑150公裡,整體油耗也比同級別的燃油版本田CR-V更低。
更不要提10 萬上下的秦PLUS DM-i ,標配就是10.1 英寸旋轉大屏、遠程啟動、OTA 升級、手機 APP 遠程控制等高階智能化功能。而日系車還在拿carplay當高科技賣給國內消費者。
新能源無休止的價格戰給日系車帶來巨大沖擊。曾經統治中國A級車市場的日產軒逸,頂配價格已經不足10萬。
同時,日系車也不再保值。據“出行一客”報道,今年國慶期間,起售價12.99萬元的本田思域新車,有經銷商報價至8.99萬元。在瓜子二手車平臺,一臺3年6萬公裡左右的二手思域8.84萬元就能拿下,二者相差僅1500元。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電動車與燃油車一樣,都是長期技術積累的產物。在燃油車時代,日系車技術積累時間長,但新能源時代積累短,錯過最近的轉型時期,導致很難突破國產品牌汽車的水平。
奧緯咨詢董事合夥人張君毅認為,以2023年為臨界點,全球汽車產業將繼續被重塑。他指出,目前市場還在緩慢恢復,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沖擊下,廣汽等國際巨頭都面臨壓力,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車企加入裁員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