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日系車支配的東南亞 探尋中國汽車的蹤跡


“路上的汽車實際上就兩種,一種叫日系,一種叫其他。或者再濃縮一點,一種叫豐田本田,一種叫其他。”在雅加達時,五菱印尼銷售公司市場運營總監劉琰對我總結經驗之談。道路上的感受是最直觀的,在印尼和泰國街頭,看到最多的就是豐田等日系車,尤其印尼更多,我都有些審美疲勞。

相比之下,馬來西亞是最特殊的,是東南亞唯一有本土汽車品牌的國傢。在路上看到最多的是Perodua牌子的汽車(中文名:第二國產車),這是馬來西亞的本土品牌,也是市占率最高的車型。


馬來西亞第二國產車Perodua,攝/郭宇

實地到東南亞走一圈,對中國汽車出海這件事祛魅一半。對外派的企業員工來說,不管生產車間或者銷售公司,這都是一件實實在在的苦差事,同時又具有挑戰性,在異國他鄉需要各種適應。

更重要的是,我刷新對於“中國整車出口量世界第一”這個頭銜的認知——因為企業是講商業講利益的,究竟是整車出口還是當地建廠,是根據銷量規模和盈利情況判斷的,當地建廠一般是銷量規模能集中達到一定的量級,本地化成本更低。所以目前說的整車出口多,恰恰說明出海的中國車企大部分還未能形成規模之勢。

但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正在以中國電動汽車引領全球轉型的姿態,來到並且紮根東南亞。一波波中外員工和合作夥伴努力下,中國車企逐漸樹立起技術具有領先優勢的形象,將電動化智能化風潮刮向東盟國傢。

“來馬來西亞就是抱著來讀MBA的態度,剛開始英語單詞都不認識幾個,開會都要當場查單詞,下班回傢還要背單詞,手機上下載好多學英語的App。”寶騰新能源科技公司CEO張強對我說。

好在後面逐漸掌握一些,張強公開講話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管他發音標不標準,語言是工具,能聽懂就行”。


攝/郭宇

語言,是中國車企進入海外的第一道關卡。

長城汽車東盟區域品牌副總裁張震剛來泰國公司時,外派的中國人會在部門內部把團隊區分成Tailand Team和China Team,領導也會事先悄悄提醒,泰國高管不好控制,比較難溝通之類。

張震來之後發現,其實都是語言問題惹出的不暢快。因為泰國高管的英文比較好,但中國團隊有些人更願意通過釘釘或Google這種翻譯文字溝通,不面對面,又語言不好,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很多問題,給人一種泰國高管們比較強勢的感覺。他本身語言比較好,所以實際體驗下來,覺得泰國人都很好相處。

兩國文化的融合,就這樣在不斷的適應和調整中完成。

在東南亞,當地員工的工作效率沒有中國員工那麼快。吉利來到馬來西亞後,就主動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同樣的工作安排,在國內提前兩天告知員工就能拿到結果,但在馬來西亞需要提前一周左右,預留好時間。

吉利入股寶騰後,於2022年在馬來西亞霹靂州的Tg.Malim, Perak工廠內修建一座清真寺,供工人們每周五中午做禮拜用,最大容納2000人——工人們不再需要去外面的清真寺做禮拜,節省來回的時間,保證工作的效率。

為融入當地環境,中國高管也會學馬來語,有專門教材,一周上兩次課,對當地語言和文化的解日益提升。

類似的文化融合比比皆是。在印尼,五菱的工廠和銷售公司都設禱告室,方便大傢禱告。而且工廠產線休息時間基本也會匹配禱告時間,一次禱告一般10~15分鐘左右。

在泰國,比如蜂巢工廠動工建設,請僧人來念經;後面建成後,會在廠外修建四面佛,供大傢祭拜。佛是“請”過來的,類似於我們國內說的“開光”。

中國車企在努力融入當地,本土的汽車從業者們也主動向中國靠攏。

當地經銷商會很關註中國汽車行業的動態,經常學習。寶騰經銷商Judith Yam告訴我,她最近去中國,發現中國的汽車門店都裝大屏幕的顯示屏,或者都裝落地的電子顯示屏,她回到馬來西亞後也開始有樣學樣。

她日常也會刷小紅書、淘寶,會在淘寶上買東西之類,“我們店裡的這個桌子,都是淘寶淘回來的”。

一位長城泰國經銷商也和我說,他期待去中國總部出差,想看看中國的路上大傢開的都是什麼車,長城的車多不多,還有哪些沒有引進的車型。

舉這兩個例子是為說明,我們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優秀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也必須打起精神,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要說一般化的企業。

來到東南亞就覺得,中國國內的工作就業環境是最卷的,東南亞的國傢相對來說都比較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

比如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比較正規的公司是從這兩年才開始,要求員工有本科生學歷。在2014年前後,“畢業”一詞普遍代指高中畢業,但在國內,“畢業”更多是指大學畢業。

五菱的管理層也向我評價,當地工廠一線操作工比較好管理,嚴格執行流程,比較規范,但也因此不懂靈活變通,不會舉一反三。比如一個零件分五步做,不少人做再久也依舊如此,不會想著怎麼精簡步驟,或者怎麼確保出品的品質,所以一定要盯全流程。

一年下來,馬來西亞的公共假期比中國大約多5~8天,此外還有年休假。員工休假會說“拿假”,而非“請假”,覺得假期是自己的權利。

中國人的勤奮是出名的,東南亞的汽車業自然也比不過。

比如泰國汽車工業開始起步時間比中國早,這是讓我驚訝的發現。1968年前後就有芭堤雅賽道賽車,1979年就舉辦第一屆國際車展。

泰國的汽車起步早,卻沒發展起來自己的本土汽車品牌,而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將自己定位成汽車出口橋頭堡,作為車企出海中轉站。和中國早年類似,也是開放本土市場,引進外國車企,但出於種種原因,這些技術並沒有沉淀到當地,帶來技術升級。

東南亞的馬路上,摩托車和汽車混行是常見的風景,這裡不禁摩。相對來說,泰國和印尼路上的行人比較少,都是開車或者騎摩托。一種說法是天氣比較熱,大傢不喜歡在外面走路;另一種說法是公共交通不發達,大傢基本都是點對點出行。


馬來西亞街景,攝/郭宇

馬來西亞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東南亞這幾個汽車潛力大的國傢,隻有它培育出本土汽車品牌,而且銷量不錯。

為什麼?當地司機認為,本土品牌賣得多主要在於價格便宜,也沒有額外的稅費。吉利寶騰的人認為,馬來西亞汽車發展好和國傢主導有關,上世紀寶騰誕生時,國傢希望通過寶騰,讓整個國傢實現從農業到工業的轉型升級。

如今,中國車企帶著漂亮、實用的汽車來到這裡。

長城在泰國的用戶人群是白領、中產階級,這和長城在國內的形象比較不同。我和張震總聊天時,對方戲稱,在國內他自己都不一定會買長城汽車,但長城在泰國這邊的確實發展得比較好,之前的APEC峰會有一些機緣巧合,讓長城品牌露出,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

因為人口數量多,東南亞汽車市場是公認的潛力大,目前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都有中國車企的蹤跡。

中國汽車品牌在東南亞發展得如何?各國的情況略有不同。

總體來說,印尼對中國品牌,明顯有個擔憂不信任的過程,會提到之前中國摩托車出海東南亞的不好口碑,不過雅萬高鐵的建設項目,讓當地人覺得中國的基建能力很強,對中國汽車品牌的印象也有改觀。

泰國對中國品牌接受度更高,在他們看來中國品牌不是new story,畢竟泰國曾是多年來中國遊客最多的國傢,許多中國人前來,所以也自然對中國品牌比較熟悉。


泰國的長城汽車4S店,攝/郭宇

馬來西亞的華裔絕對數量雖不是這三個國傢最多的,但占比高,經常能碰到講普通話的華裔,當地會有中文教育。其實,許多中國的習慣都在馬來西亞保留下來,遠到傳統的春節,近到當下的淘寶、小紅書,許多華裔都會用,對中國品牌已經見怪不怪。

因此,當中國車企走入東南亞各國,也有不同的產品思考,尤其是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非常重要。

在印尼,五菱在國內是“人民的五菱”,主打接地氣,但它在印尼的slogan是“Drive For A Better Life”(駛向美好生活)。


印尼五菱工廠,攝/郭宇

不像國內有寶駿和五菱兩個品牌,在這裡,隻有五菱一個品牌。產品上,前期投入油車和油混,但銷量一般,國內神車五菱宏光在印尼遭遇銷量滑鐵盧,去年發力新能源車,出A0級電車Air EV銷量才有所好轉,後面會專註發展新能源車,油車保持現狀。

在泰國,長城的定位是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將自己定位為科技公司,希望給泰國用戶傳遞這樣的標簽。統一在GWM這一個標識下,推出哈弗、歐拉和坦克三個品牌的車型,門店也會賣這三個品牌的車。蜂巢能源作為電池制造商也進入泰國。

如果說五菱隻推出一個品牌,長城推出自己的各種子品牌,那吉利更像是悶聲發大財的那個,一聲不響,通過入股寶騰獲得管理權,隻專註發展寶騰一個品牌,引入吉利的車型、管理、技術,但是用寶騰的商標。

寶騰也成為smart品牌在馬來西亞的獨傢代理,幫助其代工和產品本土化改造。從戰略上看,Smart更像是吉利對新能源的一次開始時的試水,後期發展成熟後,會考慮引進吉利現有新能源品牌,寶騰將為其代工。


印尼吉利寶騰,攝/郭宇

當下的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發力的主力。

五菱在印尼、長城在泰國,都以新能源車為主,甚至計劃之後隻做新能源車型;在泰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榜上,也多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名字。

但是對於當地發展新能源車的前景,大傢普遍認為短期內還不可能像中國一樣快速普及。

比如一位馬來西亞司機說,首先是擔心充電和續航;其次是價格,目前馬來西亞的電車最便宜的也要15萬林吉特(約合人民幣23.4萬元)左右,10萬林吉特以下才會考慮。當地公共交通沒中國那麼方便,沒高鐵,飛機又不多,回鄉下一般要自駕,一般一個傢庭要兩臺車。

在馬來西亞,本土品牌寶騰和Perodua基本占據全國五成以上的汽車市場,二者地位相當於中國的一汽、二汽,國傢寄予厚望。馬來西亞的油價便宜,相當於3~4元人民幣/升,對於當地消費者換電車的動力存疑。


馬來西亞街景,攝/郭宇

價格是制約新能源車普及的重要因素。在印尼,貧富差距大,買得起車的隻是少數,結合稅費等因素,消費者更喜歡大車,比如SUV或者MPV。以日系車為主的二手車保值率高,市場成熟;市場上的新能源車型還比較少,油混車型才剛剛興起。

相較之下,泰國的新能源車種類更多,泰國人的社交媒體滲透率應該是東南亞排名比較靠前的,比較容易接觸到新的汽車知識技術。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從電動化走入智能化的競爭,當前泰國對於汽車智能化的認識還很初級,認為自動泊車就是很厲害的技術,而國內已經發展到城市導航輔助、高速導航輔助。

另外,讓當地人適應智能化也需要時間。曾有傢泰國媒體在體驗哈弗H6後說,覺得這個車太吵,開起來老是有各種提示音,比如路況交通提示等等,他們不太習慣車機在車內說話。

因此,不少中國車企在東南亞進行市場推廣時,都會強化中國品牌的概念,樹立中國電動汽車引領全球轉型、技術具有領先優勢的形象。

隨著雅萬高鐵的成功、國產手機的突破等,劉琰觀察到,都提升印尼用戶對中國品牌的認知。未來,他像所有在海外的中國汽車從業者一樣,堅定看好東盟汽車市場的發展潛力。


相關推薦

2023-10-28

啟3月起停產的在華工廠,還將在庫存耗盡後結束銷售。日系車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在中國汽車市場,風頭正勁的是本土巨頭比亞迪和美國純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據調查公司MarkLines統計,2022年乘用車銷售市場份額(以工廠出貨數

2024-05-06

日系車正在中國市場經歷至暗時刻。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3月,日系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份額繼續滑落,至13.8%。曾經在中國,每賣出三輛車就有一輛是日本車的輝煌已經不在。作為全球汽車巨頭,日本車企已經開始找退路,

2023-01-20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將會繼續增長,超越日系車也已被提升“日程”。

2024-05-08

計算在泰國市場超過15萬輛。中國車企一邊在對抗豐田等日系車企占優的HV,一邊也在爭奪有限的市場。理特咨詢公司(Arthur D Little)的合夥人內田博教指出,“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已因為本國市場的飽和以及價格競爭而出現優勝劣汰

2022-10-17

儀器、英飛凌),就是沒有半個源自日本制造。誰能想象在被日本制造深度滲透的全球汽車工業中,竟有一臺車可以在不用一個日本零件的前提下,組裝完成,下線上路。新世代造車,特別是純電車,從五菱宏光開始,已經向日

2023-01-15

多消費者願意買單。日系三劍客中銷量跌的最慘的日產,在被全新一代三缸奇駿上市“教育”後,也開始放下傲慢,宣佈將於 2023 年推出新一代奇駿e-POWER。旗下的高端品牌英菲尼迪也計劃在2030年,實現大部分車型的電動化轉型

2022-09-26

都是跪著賣出去的”的極致服務理念。這樣的服務理念也在被商圈直營化的新型銷售模式所碾壓。今年前8月的上險量數據中,整個乘用車市場的1-8月整體下滑6.08%,其中,燃油車銷量下滑19.63%,而新能源車型的上險數據則同比增

2023-12-04

田稱,停止部分其位於中國天津工廠的生產。過去幾年,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豐田憑借精益生產模式,更是成為“最會賺錢的車企”。“兩田”在中國的成功,也見證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如今時過境遷,曾經這

2024-02-19

快科技2月18日消息,據報道,本周,全球第四大車企斯特蘭蒂斯的CEO卡洛斯塔瓦雷斯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汽車行業的崛起,可以看做是上世紀70年代日本汽車制造商進入美國,以及30年後韓國競爭對手也進入美國時的情形。現

2024-02-24

快科技2月24日消息,日系車特別是豐田、本田在廣東地區銷售不是一般的火爆,不過現在日系車在這些地方也跌落神壇。前OPPO高管沈義人在微博上感慨稱,最近汽車市場競爭多激烈?廣東地區雷克薩斯ES和RX都有大幅優惠。從他

2022-10-20

知,同時奠定品牌技術實力和形象。擅於開拓海外市場的日系車在歐洲的發展史可以成為借鑒。最初日系車進入歐洲市場,面對的問題同樣是接受度低,本土汽車工業太強的問題。但是日系車仍然找到突破點,在跑車、緊湊級轎

2023-12-06

企都感受到時代切換的寒意。曾經在國內市場風光無限的日系車,面臨著銷量大幅下滑情況,裁員與轉型成他們無奈的選擇。01.在華首次裁員,廣汽本田感受寒意單純按季度來看,廣汽本田剛剛度過一個回暖的秋天。由於國慶小

2023-01-17

基地。《南華早報》援引瑞銀分析師保羅的話稱,在開拓東南亞市場方面,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一直領先於日本和韓國等競爭對手,“中國電動汽車廠商正計劃在東南亞建立生產基地,其中一些品牌已經成為部分東南亞國傢的市

2022-10-21

10月,日系三巨頭豐田、本田、日產的電動車——bZ4X、e:N系列(東風本田e:NS1、廣汽本田e:NP1)、艾睿雅,終於在中國市場集結完畢。這幾款車有著相似的地位與意義,雖然不是各傢的第一款純電動產品,但都是有史以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