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為什麼敢在歐洲賣那麼貴?


最近一批又一批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出海歐洲,光看看售價就覺得腰桿子不是一般的硬氣,不妨感受下:比如,最近比亞迪汽車在歐洲發佈的三款新車ATTO3(元PLUS)、漢以及唐的EV車型,售價分別為3.8萬歐元、7.2萬歐元以及7.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6.3萬元、49.8萬元以及49.8萬元。


圖源:比亞迪汽車

這相當於歐洲銷售的漢EV比國內高出20多萬,如果放在歐洲本土市場,漢EV和唐EV的售價,在歐洲可以買寶馬X5或者奧迪Q7。而在歐洲同級別車型中,德國Model3長續航版售價為5.69萬歐元,性能版6.19萬歐元。也就是說,在歐洲,漢EV比同級別的Model 3定價更高。

再看看最近同樣進軍歐洲的長城汽車上市車型的價格。

長城魏派摩卡PHEV(Coffee 01)在歐洲共推出兩款車型,售價分別是5.59萬歐元和5.99萬歐元,折合人民幣39萬、42萬元。國內魏派摩卡PHEV車型的售價區間則為29.50萬-31.50萬元,高出國內10萬元的量級。

在挪威上市的嵐圖Free起售價也達到719000挪威克朗(約合49萬元人民幣),這款車型在國內的售價為31.36萬-41.99萬元,起售價高出18萬元。

如果總結這一輪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的定價邏輯,簡單說就是一個字,貴!

但是貴的有沒有道理,卻值得研究研究。

把車賣到歐洲,到底要分幾步

中國汽車登陸歐洲,除去車輛品質本身需要獲得當地的認證之外,解決供應的問題基本就是兩個:當地建廠生產組裝,海外直接進口銷售。

很多人會問,中國品牌既然選擇出海歐洲,為什麼不幹脆直接在當地建廠,像特斯拉一樣。且不說特斯拉在德國建廠受到當地環保組織及政策限制等重重挑戰,對於汽車品牌來說,選擇兩種方式無非就是找到當地市場需求和空間,與投入規模之間的平衡。

建廠當然是做大全球市場的必要一步,但是對於汽車廠傢來說也有一個前提:在當地市場取得一定的份額。

對於初出茅廬的中國車企來說,在沒有市場需求保證之前,在當地建廠對於汽車品牌的投資來說都是相當大且有風險的。

而選擇第二種方式——通過海運的方式出口歐洲,面臨的最大成本就是物流成本。一位自主品海海外市場負責人告訴品駕,由於目前疫情影響,海運成本居高不下,占到整個出口成本的20%-30%,同時,還有10%-20%不等的關稅。

這些加起來,一輛車就已經增加幾萬元的出口成本。

在整車出口階段,中國汽車還要面臨政策監管的壁壘。比如以低價傾銷的理由,為中國大量出口到歐盟的商品以反傾銷的名義征稅,過去幾年來,中國卡車輪胎、電動自行車等都曾被歐盟認定存在傾銷行為。

說白,我們因為發展電動車產業享受國傢的“補貼”紅利,但是它們被拿到歐洲市場後有幾率被認為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行為”,會打亂當地市場。這看起來更像是“地方保護主義”的一種。

而現在中國汽車出口的優勢就是在國內供應鏈優勢和電池成本的推動下,在整車制造上的成本,相比於歐洲本土的生產制造成本依然有很大優勢。所以,德國產的Model Y並沒有比中國出口到歐洲的Model Y大幅降價,原因也在於此。

另外,今年歐盟還在積極推進“碳關稅”規則,采用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的標定辦法對出口到歐盟的商品征稅,雖然目前碳關稅還不涉及汽車,但是很多專傢認為,碳關稅延伸到汽車領域的可能性很大。

對於中國汽車出海歐洲來說,本土生產制造優勢是巨大的,潛在的風險也不可小覷,這些都將影響著中國汽車出海的成本。

歐洲,還在中國市場的“初級”階段

再接著聊高價之前,可以先講講歐洲的新能源市場,這有助於我們解當地的生態。

雖然特斯拉今年漲價成瘋,但是為保住歐洲市場的銷量地位,特斯拉還是通過降低配置來達到成本降低、價格下壓進而收割市場的目的。

特斯拉8月在歐洲推出一款定價更低的單電機後輪驅動版Model Y,售價為5.39萬歐元,甚至低於Model 3長續航版的價格。

特斯拉瘋狂收割市場還有一個原因,如今的歐洲雖然在政策上鼓勵電動車,但是市場現狀卻與幾年前的中國非常相似:真正的市場化尚未開始,搶跑的人機會更多。

研究一下歐洲新能源車銷量排名靠前的車型會發現,排在前三名的車型都是5萬歐元左右的車型,其中斯柯達Enyaq是一款隻在歐洲市場上市、與大眾ID.4同平臺並且尺寸也非常接近的車型。接下來就是小車居多,除奧迪Q4 e-tron和Mini Cooper EV,在本土強勢的BBA就沒什麼上榜車型,並且油改電的車型也不在少數。


數據及制表:第一電動研究院

要強的德系品牌們不僅在中國電動車市場頗為謹慎,在本土市場也是慢半拍。

同時,榜單中排名靠前的隻有一款插混車型福特KUGA PHEV,整體歐洲的插電混車型也比較少。

可以看出,本土品牌在新能源產品上的乏力,讓歐洲市場在電動車的選擇上也幾乎沒有什麼空間。

所以說歐洲在電動車的品味還沒有真正形成這是中國品牌的一個機會

除產品匱乏,歐洲對輔助駕駛很多功能上路有嚴格的禁令,同時充電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也讓現階段歐洲對高續航、可靠性更強的電動車需求更高。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歐洲人偏愛小車似乎是一種共識。但是從目前歐洲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看,特斯拉的熱銷,以及ID.4的銷量高於ID.3,曾經在歐洲銷量第一的小型電動車雷諾zoe如今甚至擠不進前十。

想想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過去十年來,不也是經歷續航由低到高,燃油車加上電池就能大賣,到高端化車型持續上位,一大批湊數車型不斷被KO,市場結構漸漸向均衡發展的階段嗎?

也說明至少在電動車市場,續航太低的小車終究是無法符合歐洲人的品味的,而且他們的挑選餘地真的太少。

所以,為什麼還要以成本定價

歐洲油價飆升,歐洲各國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仍然刺激著電動車市場的需求。不過,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越來越邁向市場化不同,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是政策驅動下的市場

並且,各國對補貼車型標準也有嚴格的限制。比如法國最新消息稱,法國政府向電車消費者提供的補貼從 6000 歐元提高至 7000 歐元,同時補貼僅適用於價格低於 4.7 萬歐元且在歐洲生產的電動汽車。

荷蘭電動車補助的標準也是僅針對售價在4.5萬歐元以下的車型。

可見,擠入歐洲各國補貼名單不是那麼容易的,並且也很容易讓中國品牌再次回到拼性價比的老路上。

現階段中國品牌是以整車出口的形式進入歐洲的。定價的成本除生產制造成本、海運成本,當地的運營、營銷成本等,更主要的是如何體現產品和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定位。

歐洲因為本土汽車工業的底蘊和本土品牌的強大,即便豐田也很難在歐洲保證如在北美市場一般的影響力。

最近同樣推進歐洲戰略的蔚來創始人李斌就表示,如今中國品牌在歐洲的認知度低仍然是一個普遍現象。

打破品牌認知的刻板印象,迎合並塑造歐洲用戶電動車品味,就成為這一階段中國品牌出海歐洲的第一步。


長城汽車巴黎車展展臺 圖源:長城汽車官微

所以,引入售價更高、附加值更高的產品,一方面能夠以可靠性、技術性更強的產品占領歐洲用戶的認知,同時奠定品牌技術實力和形象。

擅於開拓海外市場的日系車在歐洲的發展史可以成為借鑒。

最初日系車進入歐洲市場,面對的問題同樣是接受度低,本土汽車工業太強的問題。但是日系車仍然找到突破點,在跑車、緊湊級轎車的細分市場,日系車仍然做出優勢,豐田MR2、豐田卡羅拉GT、豐田Celica GT等,在歐洲市場都一度很受歡迎。

不過,內燃機時代,日系車在歐洲市場所找到的增長點仍然很有限。

到如今的電動化時代,歐洲汽車制造商的緩慢轉型,與中國品牌完成蛻變,恰恰制造這樣一個契機: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重塑的機會。

這種重塑甚至不以任何對標為前提。

當然,高定價其實隻是我們看到的現階段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的一個表象,這背後其實還是經過全球大環境不確定性、地方貿易保護,以及汽車品牌如何穩定海外業務等諸多考驗的綜合結果。

但是,當這樣的歷史機遇擺在面前沒有理由不抓住。

對於國人來說,或許就像曾經艷羨歐洲的奢侈品價格一樣,若幹年後,在汽車這件事上,也會同樣給國人以優越感。


相關推薦

2024-03-27

號。2024年1月15日,一艘可裝載7000輛汽車的滾裝船,離開中國的深汕小漠國際物流港,駛向歐洲大陸。這次,它的首航引發全球新能源車行業的關註,它的名字是——EXPLORERNO.1(探索者一號)。比亞迪“EXPLORER NO.1”汽車運輸滾裝

2022-09-29

以電力為能源的取暖設備,以生產取暖器、熱泵為代表的中國廠商迎來訂單潮。“今年比較反常,五六月份的時候,公司整體訂單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往年客戶最晚在4月份確認訂單,因為他們(歐盟)緯度比較高,9月就開始

2024-03-03

近,有關面包價格和浪費的話題,多次登上熱搜。那麼,為什麼面包店寧可扔掉也不打折呢?據報道,大傢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幾十元一塊的面包,上百元一份的吐司,幾百元一個的蛋糕。與此同時,有的烘焙門店一天丟棄的

2023-11-06

,用技術教育用戶太難,因為他們最實際。但是,增程在中國的火爆,確實是汽車界少有的現象級事件。在汽車誕生的一百多年裡,增程其實出現的並不晚,但是直到現在,它才真正在中國市場走紅。德國人發現增程,日本人發

2022-10-20

寶馬等歐洲本土車企集體缺席,展會也稍顯冷清。不過,中國廠商比亞迪、長城等占據展會的C位展臺,為國產車進軍歐洲市場,帶來高調入場姿態。在此次展會上,比亞迪向歐洲市場發佈唐、漢、元PLUS(當地車型名為BYD ATTO 3)

2023-05-27

小米官方宣佈旗下小米13 Ultra將進軍歐洲市場。這款手機采用徠卡超大杯,是小米第三代搭載這一技術的旗艦機型。據悉,12 256GB版本的售價將是1499歐元,超過iPhone 14 Pro 256GB和iPhone 14 Pro Max 128GB的價格,位居頂級旗艦陣營。小米1

2022-10-08

型發佈,我們的歐洲同行們給出相當積極的評價。“對於中國車,我大受震撼”小標題的這句話,出自我們在現場遇見的一位德國媒體人。這位有過在寶馬集團工作經歷的媒體人,表示“非常喜歡蔚來”。他認為,EL7、ET7和ET5外

2023-03-01

有些不可思議。“由於收入、成本、通道費等原因,的確中國電子產品在海外要比國內同類型貴不少。”一位手機大廠的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此前,有一種說法是關稅導致手機成本的上升,就像印度和印尼等國傢一直用關稅

2022-10-15

首先,挪威本土沒有汽車工業,市場進入的門檻比較低,中國品牌進來更容易獲得機會。然後呢,挪威的新能源車優惠政策又非常給力,註冊稅、增值稅、道路稅這些通通免掉,10% 進口關稅也不要;反觀燃油車,征稅種類繁

2022-10-10

北京時間10月8日零時,蔚來NIOBerlin現場,仿佛又讓中國媒體們回到幾年前的蔚來發佈會現場,不過這場歐洲發佈會,唯一讓中國媒體感覺新鮮的,就是蔚來宣佈在包括德國、荷蘭、丹麥、瑞典開啟的訂閱模式。很多人調侃,這種

2023-09-05

的安全性要求與品質要求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零跑在中國香港上市,也是基於企業要走向國際化,我們的產品要走向國際化。目前,中國的汽車產品在世界其他國傢市場份額占比並不是很大,希望零跑能夠以國際標準持續推

2024-02-26

北京時間2月26日,美國媒體周日發表文章稱,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正迫使美國汽車巨頭重新思考他們的整體戰略。文章指出,特斯拉、福特汽車、通用汽車等美國汽車制造商最好小心些,因為中國電動車企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

2022-10-22

“中國品牌是否正在超越歐洲汽車品牌?”瑞士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一瞥報》19日的報道稱,在巴黎車展上,比亞迪和長城兩傢中國公司的展臺特別受歡迎,中國汽車制造商模仿西方流行車型、做工糟糕或應付碰撞測試成績的日

2024-02-04

高營收、低毛利的汽車行業,簡直是天花板級的存在。在中國打兩年價格戰,尤其是2023年掀完桌子後,特斯拉的車賣的越來越多,賺的錢卻越來越少。現在,平均一輛車給它貢獻的收入降到30萬元,毛利潤則降到5萬元,直接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