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量翻倍的中國電車,這次要反攻歐洲?


都說買車要在 “ 金九銀十 ”,一年之中到這個時間段,廠傢為沖業績變著法兒的搞促銷,這時候下單肯定不虧。這不,剛過去的九月,主機廠們就紛紛放出喜人戰績,國內市場整體銷量也是一片大好。

新能源市場更是火爆,9 月新能源車銷量有 61.1 萬輛,滲透率達到 31.8%,就是說選擇新能源車的用戶已經接近三分之一。

除這個,今年前 8 個月,咱們的新能源汽車出口也增長 97.4%。

對於這波爆發,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主要原因是歐洲市場快速的崛起。

原來,車企大佬們早就瞄準海外市場。那今天咱就來掰一掰,電動車出海歐洲的事兒。

不知道差友們有沒有發現,最近兩年的出海新聞裡,很多車企都把車賣到挪威。除上個月剛宣佈發貨挪威的嵐圖,之前名爵、小鵬、蔚來、紅旗等一堆國產品牌也都選擇把挪威作為登陸歐洲的首站。

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這地兒真的太適合出口電動車。首先,挪威本土沒有汽車工業,市場進入的門檻比較低,中國品牌進來更容易獲得機會。

然後呢,挪威的新能源車優惠政策又非常給力,註冊稅、增值稅、道路稅這些通通免掉,10% 進口關稅也不要;反觀燃油車,征稅種類繁多,這就相當於降低電車的購買成本。像高爾夫的純電車型,售價比燃油貴 1.1 萬歐元,但落地價反而純電更便宜。

並且電動車在日常使用中的停車、充電、過路費這些方面還有一大堆福利,所以,挪威人民對電車的接受程度相當高,今年上半年,挪威的電車滲透率已經達到驚人的 79%。在這塊生機勃勃的土壤上,中國企業的動作不算晚,今年的表現也還不錯,總體上看是賣得越來越多。

二季度中國品牌的市占率還達到歷史新高 10.6%。▼

勢頭是挺好,但細看體量的話就會發現,現在驕傲還為時尚早。今年上半年挪威的電車銷量,前十名還全是國外品牌,硬要說能和中國沾邊的,也就是極星。

不過認真來講,極星可不算中國車,人傢其實是個瑞典品牌。。。

也就是說,國內車企早早盯上的這塊蛋糕,吃起來並不容易。不過,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核心目標也不是在挪威霸榜。雖然挪威是歐洲電車銷售占比最高的國傢,但人口不過 500 多萬,市場總量其實很有限, 2021 年挪威全年電動車銷售 11.37 萬輛。

不過,它背後的歐洲市場還是不小的,去年歐洲電車就賣出 122 萬輛。所以車企們都把挪威當做是進軍歐洲的橋頭堡,在這個地方先試試水,積累經驗後再往歐洲賣車就方便。比如小鵬,落地挪威後,馬上就在荷蘭設立歐洲總部,然後在多國設立辦事處。

可為啥大傢都要去歐洲呢?作為汽車發源地,歐洲的車企數都數不過來,根本不缺新品牌。在燃油車時代,國產車是沒啥競爭力,可到現在的電車時代,中國電動汽車的水平那是不輸別人。

而且,傳統汽車三強歐、美、日當中,歐洲的電動化轉型來得最早,決心也更堅定。今年 6 月,歐洲議會通過一份主張從 2035 年起停售燃油車的報告,而且歐盟 20 多個國傢都推出真金白銀的大補貼政策。

並且歐洲的補貼還不限制產地,才不管你是本地生產還是進口,不像拜登搞的必須要美國制造才能拿補貼。在這波政策補貼的加持下,歐洲的新能源車銷量直接就起飛,這兩年的增速都趕上中國,在德國,2021 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 26%。

車企們也正是嗅到歐洲市場爆發的商機,紛紛加入新能源出海大軍。像比亞迪就面向歐洲市場發佈三款車型,還拿下 10 萬大單。

蔚來前不久也搞個發佈會,宣佈全面進軍歐洲。

不過要能夠把車賣到歐洲,一場發佈會可不夠。車企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自傢車型進行 WVTA 歐盟整車認證,這個認證涉及到車輛續航、NVH、行人保護等 43 項測試,標準均高於國內,流程也更復雜。

而且在國內送檢認證,檢測中心隻對樣車進行測試,至於後續售賣車輛和送檢樣車是否一致,這個是由廠傢自己來承諾。但 WVTA 認證會有後期抽查,一旦發現市場上的車輛沒有達到樣車的性能,直接重罰。

上汽大通歐洲市場的一位負責人就說過,“ 歐洲市場技術門檻高,僅技術升級和產品改造的費用至少需要幾千萬,如果沒有銷量支持,根本無法收回投資。”

在產品認證後,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銷售渠道。咱們國內車企到歐洲賣車呢,要麼和當地經銷商或者租車公司合作,要麼就自建網絡。像比亞迪、紅旗等就是走合作路線,這種操作起來相對簡單,前期打開市場也更容易,不過缺點就是對於後續建立品牌形象作用不大。

而像蔚來、小鵬這樣要自建網絡的企業,一開始就直面用戶,對品牌感知來說是挺好,但也就面臨著前期巨大的成本壓力,而且像蔚來在歐洲也是要搞換電體系,就更得瘋狂砸錢。

除渠道上的選擇,國內車企還需要考慮兩個市場的差異性。大傢也知道國人愛大車,不管是 SUV 還是轎車,來中國通通加長,屢試不爽,所以國內企業的發力點也都在大車上。

但歐洲人的口味就不是這樣,歐洲國傢普遍面積不大,城市街道狹窄,小車反而更有市場。根據 eu-evs 數據,2021 年歐洲 11 個主要國傢裡,排在銷冠特斯拉後的兩款車是雷諾 ZOE 和大眾 ID.3。

這兩款車可都才 4 米出頭,是非常典型的歐洲小車,但在國產品牌裡,做小車的可真是屈指可數。

通過上面的銷量排名還能看出,歐洲品牌的車型仍然占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撇開歐洲人支持自己的車企不說,汽車也不同於普通消費品,用戶在選擇車的時候不會隻看這臺車本身,品牌、質量以及後續維護都是要考慮的因素。總不能今天買你的車,完十年八年後換個零件都不知道找誰。

這些都是本土品牌的優勢所在。所以,歐洲市場其實是競爭非常激烈的戰場,在這塊大蛋糕面前,中國車企想要分走一塊,把車賣出去隻是第一步,持續深耕當地市場才是車企們要花心思的地方。

最後,在我們開頭提到的亮眼數據裡,有一點值得拎出來提個醒,在今年 1-8 月出口的 34 萬輛新能源車中,有 16 萬輛是特斯拉上海工廠貢獻的。

這個數字啊,還是要告訴咱們自己的企業,別驕傲。不過話說回來,以前,隻有咱們進口別人的車,才沒有出口這回事兒;後來,本土品牌也開始往外賣,但都是在南美、北非、中東這些 “ 雞肋市場 ”;現在,到電動化時代,咱們的產品競爭力上來,也有闖入發動國傢市場的勇氣,這本身就值得肯定。對於這波電車直奔歐洲,差評君就說一句,繼續加電。


相關推薦

2024-05-29

市場19%的份額,較2022年的16%有所增長。此外,中國汽車出口量的增加以及在歐洲建廠的行動,正在迫使歐洲汽車制造商尋求與長期競爭對手的合作,並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盡管關稅可能暫時減少中國制造商的成本優勢,但德

2022-10-17

全面出海的前夕,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 年 8 月中國汽車出口量為 30.8 萬臺,同比增長 65% ,歷史上首次超過 30 萬輛。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前 8 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量 191 萬臺,同比增長 47.5%,這一數字已接近去年全年的出口量

2024-03-28

比亞迪也將成為首個在歐盟地區建設乘用車工廠計劃落地的中國汽車企業。按照規劃,該工廠將在3年內建成並投入運營,主要生產在歐洲銷售的新能源乘用車。去年7月,上汽集團總裁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上汽國際總經理

2024-03-27

生產的特斯拉貢獻。這樣看來,純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出口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轉化成實際銷量也會打一個折扣。盡管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中國車企的市場份額相比以前有較大提升,但是根據Schmidt Automotive 3月25日發佈的

2022-09-28

毯後,熱水袋也成歐洲“過冬神器”,今年出口歐洲訂單翻倍!據海關總署統計,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數量就高達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今年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也延長一個月,不少進口商都追加取

2024-06-20

快科技6月19日消息,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與此同時,海外用戶對中國汽車的口碑也發生根本性的逆轉。近日,國外MHP咨詢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電動汽車近年來在質量

2022-10-10

北京時間10月8日零時,蔚來NIOBerlin現場,仿佛又讓中國媒體們回到幾年前的蔚來發佈會現場,不過這場歐洲發佈會,唯一讓中國媒體感覺新鮮的,就是蔚來宣佈在包括德國、荷蘭、丹麥、瑞典開啟的訂閱模式。很多人調侃,這種

2024-02-20

洲車企來說,無疑像是吹響生存戰的開戰號角。來勢洶洶的中國“卷王”們還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歐洲政府雄心勃勃的綠色計劃也給傳統車企們一種被掏空然後再逼上梁山的錯覺。到2025年,歐盟將實行更為嚴格的排放規則

2024-06-13

汽集團將分別面臨17.4%、20%和38.1%的加征關稅。其他合作的中國制造商將征收21%的關稅,而不參與調查的制造商可能面臨38.1%的關稅。特斯拉作為在中國生產的歐盟企業,可能會獲得單獨的稅率。寶馬集團表示,對中國電動汽車加

2024-03-08

報道,日前,歐盟委員會發佈緊急通知稱,計劃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BEVs)進行海關登記。報道稱,此舉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的一部分,若最終調查認定中國電車接受所謂“不公平補貼”,歐

2022-10-20

有一個前提:在當地市場取得一定的份額。對於初出茅廬的中國車企來說,在沒有市場需求保證之前,在當地建廠對於汽車品牌的投資來說都是相當大且有風險的。而選擇第二種方式——通過海運的方式出口歐洲,面臨的最大成

2024-02-18

電動汽車供應鏈上的中國企業表示,盡管存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安全擔憂,但較低的成本和技術領先地位將有助於他們獲得與西方企業的交易。盡管美國和歐洲對中國作為技術超級大國的崛起感到擔憂,但中國生產從電動汽車

2023-11-02

動汽車現在不僅主導著國內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出口量也在不斷增加。除在汽車制造上掌握低成本優勢和先進技術外,中國還開始主導電動汽車供應鏈,這讓其他國傢的汽車制造商更加難以縮小差距。分析師警告稱,隨

2024-03-28

全球。與此同時,在一些地區,人們越來越擔心成本較低的中國進口汽車會湧向世界。去年,中國向海外出口接近500萬輛汽車,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汽車出口最多的目的地包括墨西哥、澳大利亞和沙特阿拉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