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特斯拉、福特們小心 中國車企下一個目標是美國


北京時間2月26日,美國媒體周日發表文章稱,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正迫使美國汽車巨頭重新思考他們的整體戰略。文章指出,特斯拉、福特汽車、通用汽車等美國汽車制造商最好小心些,因為中國電動車企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汽車行業。


中國電動汽車崛起挑戰特斯拉等美國車企

2011年,當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被問及比亞迪時,他隻是一笑之。“你見過他們的車嗎?”他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咯咯地笑著說,並補充稱比亞迪沒有“偉大的產品”,“技術也不是很強”。

馬斯克這種幼稚的傲慢表現是獨特的(現在仍然是),但他當時認為中國汽車制造商不構成威脅的看法是整個美國汽車行業的共識。


馬斯克2011年嘲笑比亞迪

十三年河東,十三年河西。2023年第四季度,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頭號電動汽車制造商。每賣三輛電動汽車,就有一輛是比亞迪制造的,遠高於2020年的15%占比。

現在,馬斯克不再笑,而是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威脅敲響警鐘。今年1月份,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如果美國不設置貿易壁壘,允許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那麼中國車企將“幾乎摧毀”其他美國汽車制造商。美國汽車巨頭們也開始意識到,他們必須在中國車企擊敗他們之前,盡快弄清楚如何讓電動汽車變得便宜。

美國電動汽車沒有競爭力

雖然特斯拉、通用和福特等公司正在推出一些高價位的豪華電動汽車,但中國公司已經在各個價格段上提供大量選擇:入門級電動汽車、高性價比電動汽車以及實用型電動汽車。就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仍在努力贏得國內消費者青睞的同時,中國車企已經計劃繞過貿易壁壘,將這些汽車銷售到世界各地,包括美國。

“那種認為中國制造汽車的工程和設計品質不如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想法應該打消,”咨詢公司中國汽車洞察創始人塗樂表示,“目前,美國傳統車企缺乏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就留出一個真空地帶。如果中國電動汽車公司現在或明年被允許進入美國,這些傳統車企將被摧毀。”

眼下,世界正在目睹全球汽車格局經受,自上世紀70年代日本大舉進入全球汽車市場以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引發一場競爭,迫使企業挑戰技術能力的極限,迫使政策制定者重新構想數十年來貿易戰略的意識形態基礎。這關系到價值1040億美元的美國產業以及隨之而來的300萬個就業崗位。

“這是一場全球競賽,一直都是一場全球競賽,”塗樂表示,“隻是一些後知後覺的人一直沒有註意到罷。”


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去年首次超過100萬輛

現在可以肯定地說,電動汽車已經走過“早期采用者”階段,它正在努力征服美國的主流購車者。2023年,美國首次售出100萬輛電動汽車,高於2022年的91.85萬輛。盡管實現這一增長,但美國汽車制造商仍在像制造油車一樣制造電動汽車,價格還貴出大約1萬美元,這種戰略已經岌岌可危。

美國車企已經下調未來幾年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預期,消費者也對現有車型表示不滿。為克服這個問題,美國汽車制造商已經意識到,他們必須用更便宜的車型來吸引消費者。本月早些時候,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他的公司將“無情的”全力專註於開發更實惠的大眾市場型汽車。特斯拉多年來反復在說,一款更便宜的汽車即將問世,但至今也沒有推出。

當美國汽車制造商仍在研究如何取悅各種客戶時,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幾乎應有盡有。想要一輛1萬美元的車?試試比亞迪海鷗吧。想要一輛能浮在水裡的豪華SUV ?這是比亞迪仰望U8。想要更豪華的嗎?另一傢中國汽車制造商奇瑞推出一款帶有剪刀門的性感電動跑車iCar,售價在2.18萬美元至5.8萬美元之間。

中國車企之所以能夠提供各式各樣的車型,歸根結底在於成本。雖然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更高,但中國也付出巨大努力來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傳統汽車制造商仍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但中國已經為這個項目努力十多年。事實上,許多中國公司都在向美國公司銷售產品。例如,特斯拉從比亞迪購買電池。

進軍西方市場

當然,中國車企也有自己的挑戰。雖然美國的戰略導致該國沒有足夠的充電樁,但中國恰恰相反。中國有太多的電動汽車,太多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中國車企需要拓展新市場。中國汽車行業的未來取決於它能否在世界其他地區趕上之前把業務拓展到新的國傢。

對於中國電動汽車公司來說,更有利可圖的選擇是將汽車出口到西方,首先是歐洲,目前來說那裡的貿易壁壘更容易克服,最後是美國。這就是為何比亞迪、奇瑞和上汽等中國品牌都在與墨西哥政府討論擴大在該國業務的原因,他們需要在北美站穩腳跟,才能開始征服美國市場。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正試圖建立一個自主電動汽車零部件生態系統,部分努力是通過能源部向從事電池技術研究的國內公司發放補貼。


比亞迪在匈牙利買地建廠

但是,沒有哪個國傢願意失去自己的汽車行業。在歐盟和美國,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已成為國際貿易談判人員之間的一個棘手話題。

要想進入西方市場,中國汽車制造商必須想方設法繞過西方國傢設置的各種壁壘。為打入歐洲市場,比亞迪宣佈在匈牙利建廠的計劃。相比之下,破解美國貿易壁壘更為復雜。面對中國車企的沖擊,美國設置更多的貿易壁壘保護,但它們可能不會永遠有效。

打破美國貿易壁壘

以美國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稅為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25%的關稅,使得中國汽車進入美國的總關稅達到27.5%。為避免這一關稅,比亞迪、奇瑞和上汽等品牌都在與墨西哥政府討論擴大在墨西哥的業務,借此曲線進入美國。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中國車企通過投資墨西哥汽車零部件行業參與到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中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傢、高級研究員瑪麗·洛夫裡(Mary Lovely)表示。

來自墨西哥的零部件將被視為北美制造,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下受到的限制較少。例如,完全在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沒有資格享受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為消費者提供的7500美元稅收抵免。但是,如果它們是在墨西哥制造的,並符合特定的電池采購要求,那麼這些汽車將有資格享受這一退稅。

對於一些利益相關者來說,美國設置的這一門檻還不夠高。美國消費者已經表明,如果價格足夠低,“美國制造”要素就會退居次要地位。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已經對中國汽車感到如此擔憂,以至於要求白宮進一步提高關稅的原因。據報道,拜登政府表示正在認真考慮這一呼籲。

美國汽車產業已經卷入一個困擾全世界的生存問題——全球化值得嗎?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更關心什麼,是保護汽車產業,還是給消費者提供可選擇的各種廉價電動汽車?

“我們希望保持美國汽車產業,這對就業、國傢安全和其他經濟部門至關重要,”洛夫裡表示,“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你需要多少保護,你需要認識到這不是免費的午餐。這就是人們不喜歡經濟學傢的原因。我們不斷提醒人們,這一切都不是免費的。”

很難說這一切將如何演變。誠然,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精幹、執行力強,但他們以前從未與國際市場打交道。相比之下,中國倒是習慣於應對外國品牌進入其本土市場,而不是自主品牌進入國際市場。

在美國,汽車巨頭通過制造更便宜電動汽車來對抗中國車企的競賽已經開始。如果特斯拉能夠兌現到2025年推出2.5萬美元汽車的承諾,它可能會搶占先機。但是,特斯拉經常推遲產品發佈,持續進行的價格戰損害它的現金流,而且它的CEO馬斯克也反復無常,需要分心處理X等其他公司的事務。

目前,美國大型汽車制造商正在對抗日益強大的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更加善變的股東和除落後什麼也不會做的管理層。換句話說,美國傳統汽車制造商有過為生存而戰並取得勝利的經驗。無論發生什麼,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汽車行業將走向轉型。 (作者/簫雨)


相關推薦

2024-04-23

結果,讓白宮被迫更改政策;他們令馬斯克高度警惕,讓特斯拉嚴防死守。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在美國南部實現歷史性突破,而下一個目標就是特斯拉。 “如果加入工會,我就關閉工廠,不做。”看過Netflix紀錄片《美國

2024-03-04

。許多全球汽車制造商現在正尋求向中國競爭對手學習。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都表示,他們未來最大的威脅將是中國車企。大眾汽車和日產汽車正在采用中國的一些方法來提高造車速度

2024-03-15

電動車價格高,基礎設施不發達,就算電動車排名第一的特斯拉,占據美國汽車市場總份額也隻有4.2%。歐洲的充電設施比美國稍好,但也是拖後腿的豬隊友。截止2023年4月,歐洲擁有61萬個充電點,單月增長2萬個,同比增長60.8%

2024-03-28

的地。2023年中國大型汽車出口商日產並不孤單。福特、特斯拉和比亞迪也都在增加從中國的出口。他們的舉動突顯出地緣環境正在如何重塑汽車行業,促使汽車制造商改變自己在哪裡生產和銷售汽車的戰略。這樣的一幕已在電

2023-11-02

取得勝利後,UAW的下一步行動將是努力組織起豐田汽車、特斯拉和大眾汽車等其他汽車制造商的工人。這些車企在美國的工廠都沒有成立工會。Fain說:“當我們在2028年又一次開啟勞資談判時,將不再僅僅是與三大汽車制造商對

2023-11-11

頭。”華爾街見聞網站本周就有文章提及,UAW近日又盯上特斯拉和豐田,希望在兩傢車廠組織工會,而且這受到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因工會支持對其競選連任至關重要。特斯拉是美國電動車龍頭,成為UAW有希望攻陷的下一個目

2023-02-14

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電動車重點的發展方向之一,可以有效解決安全、快充等多種現存的問題。近日消息,日產歐洲研發高級副總裁David Moss表示,日產將在2025年制造第一批無液體、成本較低的固態電池,意圖處於同行業領

2023-04-24

銷量增長更是達到驚人的147%。具體細分到品牌與車型,特斯拉依然是美國電動車市場無可撼動的領頭羊,去年銷量增長43%,至51萬輛。在傳統車企紛紛推出電動車型之後,特斯拉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占有率有所下滑,從2021年的70

2023-10-31

分析師都表示,新的勞工合同將使底特律三巨頭更加難與特斯拉等非工會車企以及外國品牌競爭。同時迫於成本的壓力,這些車企或隻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或開發更高價的車型來吸收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也有分析師認為,在

2024-02-21

,美國媒體周二發文稱,美國總統拜登的電動汽車夢成為特斯拉和美國汽車業的噩夢。文章稱,拜登推出的《通脹削減法案》(IRA)旨在削弱中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影響力,但也令美國汽車制造商的日子更加難過。以下是文章主

2024-03-10

的狀況。其中,奧迪於去年底宣佈放緩電動車推出速度;福特汽車今年年初突然宣佈,關停所有電動車生產線;通用汽車則推遲新工廠的開設計劃。近日,蘋果公司放棄堅持10年的造車項目,也引發“當前已不是造電動車的好時

2024-03-13

出首周內,比亞迪秦PLUS DM-i單周銷量達到7852輛,僅次於特斯拉Model Y。相比之下,軒逸和朗逸就沒有那麼舒服,單周銷量分別為4088輛和3183輛。而卡羅拉下滑更是嚴重,在2021年之前單月銷量還能動輒三萬多臺,但近兩年銷量逐漸

2023-01-26

卡公司的經理,他對購買電動汽車非常感興趣。但在考慮特斯拉Model 3和保時捷Taycan之後,他選擇一款不太出名的車型,即由沃爾沃及其中國母公司吉利生產的純電動版金色Polestar 2。塔特等四個月才收到車,他說:“Polestar 2吸引

2024-04-17

叫上名字的車企都來尋求合作”。另一個標志性事件則是特斯拉采用LFP電池。特斯拉曾經是NCM電池的忠實支持者,但早在2021年2月,埃隆·馬斯克就暗示要在部分車型中搭載LFP電池,並確認和寧德時代的合作。在當年7月的財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