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沒有本質作用!大眾高管:降低成本才能保護歐洲電動汽車


快科技5月2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Arno Antlitz在評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關於對中國電動車征收更高進口關稅的言論時指出,提高關稅並不能根本提升歐洲車企在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力。

Antlitz認為,歐洲車企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應專註於降低成本,以提高電動汽車的性價比並確保企業獲得足夠利潤,為未來的轉型提供資金。

大眾集團另一位高管Thomas Schmall也強調速度的重要性,認為德國車企若不加快創新和發展速度,將難以維持生存。

他的觀點是,當今企業的成功不再僅僅依賴於規模,而更多地依賴於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制造商相比歐洲競爭對手擁有30%或更大的成本優勢。

這一優勢使得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從2022年的16%上升至2023年的19%。因此,降低成本和加速創新是歐洲車企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相關推薦

2024-05-29

,多傢歐洲汽車企業的高管們認為,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並不能有效保護歐洲汽車產業。而這一原因是因為歐洲汽車巨頭在重組業務和產品線以應對中國車企崛起方面已沒有太多時間。盡管歐洲貿易監管機構曾提出可能根據

2024-04-30

新報告顯示,歐盟可能需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達55%的關稅,以有效遏制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此前的預測認為歐盟可能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5%至30%的關稅,但這份報告指出,這一稅率可能不足以抵消來自中國的競爭。報告

2023-11-06

—這或有望於2030年前後實現。此外,梅賽德斯、寶馬及大眾旗下的豪華電動汽車品牌約三分之一的電動汽車銷量由中國市場貢獻。對華銷售的高依賴度意味著,若中國因歐盟針對中國制造汽車開展的反補貼調查或其他貿易保護

2023-10-27

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德國汽車界將反對任何形式的“關稅戰”。外界在評估歐盟是否可能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時,也提醒歐盟,與其打擊別國,不如“制定新的綠色產業戰略”。保時捷CFO:反對任何形式的“關稅戰”《

2022-10-15

力,註冊稅、增值稅、道路稅這些通通免掉,10% 進口關稅也不要;反觀燃油車,征稅種類繁多,這就相當於降低電車的購買成本。像高爾夫的純電車型,售價比燃油貴 1.1 萬歐元,但落地價反而純電更便宜。並且電動車在日

2023-11-14

為10%;德國車企正在降價約7%以吸引買傢,而一年前幾乎沒有折扣。汽車行業分析師Mike Tyndall表示,“有明顯跡象表明,汽車制造商正在力推電動汽車的銷售。這在今年年初幾乎是不可想象的。”此外,根據AutoTrader的數據,在英

2023-04-10

車提供補貼。受此影響,歐洲企業紛紛向美國傾斜。德國大眾本月宣佈將分別在加拿大和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開設電動汽車電池工廠和電動汽車工廠,二者均能享受法案規定的優惠待遇。而大眾在東歐建設新工廠的計劃暫被擱置。

2024-02-29

動汽車展開調查,這可能導致歐盟對進口汽車征收更高的關稅。但歐洲汽車制造商表示,這可能還不夠。霍克吉斯徹茲表示,中國人“可以把價格降到極低的水平,比你最瘋狂的設想還要低很多”。他補充說,許多品牌在中國銷

2022-10-09

人士透露,印度汽車制造商已經提議將從英國進口的汽車關稅稅率降低至30%,加入雙方的貿易協議之中。這一舉措可能會減輕汽車制造商打入印度市場的難度。知情人士稱,這是印度汽車制造商在印度政府壓力下首次支持下調汽

2024-07-19

和大眾,在中國生產並進口到歐洲的兩款車型征收的高額關稅。寶馬的新電動MINI和大眾旗下西雅特的Cupra Tavascan均在中國工廠生產,自7月初新規生效以來一直面臨最高37.6%的關稅。但最新報道稱,歐盟委員會有意將這兩款車的關

2024-04-22

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佈的數據,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和Stellantis等汽車制造商面臨需求疲軟,尤其是電動汽車需求疲軟,歐洲3月份新車註冊量達到138萬輛,同比下降2.8%,系四個月來第二次同比下降。但得益於前兩個

2022-10-20

下,占到整個出口成本的20%-30%,同時,還有10%-20%不等的關稅。這些加起來,一輛車就已經增加幾萬元的出口成本。在整車出口階段,中國汽車還要面臨政策監管的壁壘。比如以低價傾銷的理由,為中國大量出口到歐盟的商品以

2024-07-04

協會(VDA)敦促歐盟委員會放棄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的計劃,這是在關稅於周四生效之前影響談判的最後努力。該協會強調,關稅正在損害從中國出口的歐洲和美國汽車制造商,而中國采取反制措施的風險將嚴重打擊德

2024-03-28

是希望從墨西哥把汽車出口到美國等市場,從而避開一些關稅。為避免在未來受到制裁或限制的打擊,中國和其他全球汽車制造商還在更加謹慎地選擇從哪裡獲得某些技術和零部件,配備這些技術和零部件的汽車最終可能進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