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 張小泉“快刀斷財路”


8月28日,張小泉發佈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營收增長超3成,但凈利潤下滑達22.52%。從財報中看,上半年張小泉加大生產產能、線上線下的渠道、品牌形象等各方面的投入,各種成本和費用均大幅增加,明顯是犧牲利潤保證銷售規模和影響力的做法。


不過,過去半年甚至幾年張小泉的努力或因“拍蒜刀斷”事件而打水漂。

半年報披露7月以前的業績,所以上半年業績並沒有受到張小泉“拍蒜刀斷”的影響,但這一事件或將使張小泉最重要的“老字號”品牌特有的“靠譜”特質大損,張小泉品牌短時間難有起色。

犧牲利潤保收入

中報顯示,上半年張小泉整體的營收實現一定規模的增長,營業收入 4.39億元,同比增長 32.7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4.2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96.95%。其中,傳統優勢產品刀剪具類目實現收入2.83億元,同比增長18.17%;廚具廚電類目實現收入 1.04億元,同比增長 105.41%;傢居五金類目實現收入 3805.32 萬元,同比增長1.73%。

不過,張小泉稱,新冠疫情對業務開展產生一定影響,特別在物流交付、線下零售門店業務開展等方面影響較大。主要對經營主體以上海為中心的線下零售渠道經營的影響,加上陽江張小泉正式投產後尚處於產能爬坡期,單位制造成本偏高等原因,本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張小泉股東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 22.52%。

由於銷售規模擴大以及陽江張小泉尚處於產能爬坡期,制造成本偏高,導致營業成本達2.77億元,同比增加39.77%。由於公司銷售規模擴大,相關費用相應增加;公司直銷模式占比提升,整體銷售費用率提升;傳統電商渠道獲客成本增加導致銷售費用達 7551.99萬元,同比大漲70.89%。陽江張小泉在建工程轉固,折舊增加;本期管理人員有所增加導致管理費用 達3213.19萬元,同比增加52.6%。

線下渠道上半年新開拓1.25萬個線下終端網點。同時在商超、購物中心中采取集中陳列模式增加品牌與產品形象的露出。

電商渠道在繼續穩固傳統電商平臺行業排名的前提下,大力投入發展新型電商。本報告期末,公司在抖音平臺已成為廚具類目前五的商傢。抖音直銷收入從去年同期的217.47萬元增加至今年的5855.67萬元,同比增加2592.63%,店面數量半年增加5個,總數達9個。

同時,在各電商平臺開設類目旗艦店,有力扶持新開拓類目產品的高速增長。

零售渠道受上半年國內疫情影響較大,但公司仍在百貨業態中進行新型專賣店模式的嘗試,新開設武漢萬象城、武漢新天地兩傢直營門店,豐富店鋪形態,積累百貨業態的消費者人群畫像數據,為後續零售門店業務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這種情況已經在2021年下半年出現。2021年,張小泉營業收入7.6億元,同比增加 32.81%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73.28萬元,同比僅增長1.96%。但2021年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857.65萬元,同比下滑2.78%。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63%,但凈利潤僅為1590.28萬元,同比下滑37.13%。

努力付諸東流

張小泉通過在產品、渠道和品牌層面的努力,使得這個擁有幾百年的老字號品牌有新生機。

目前,張小泉已經不是簡單的剪刀品牌。資料顯示,2007年,富春控股集團、運通網城房地產投資信托董事長張國標以富春控股集團出資近1億元的價格,取得張小泉集團的控制權。

財報顯示,張小泉的主要業務包括刀剪具、廚具廚電、傢居五金三大領域。擁有400年歷史的張小泉是國傢商務部認定的第一批中華老字號。2017年,張國標引入復星集團、均瑤集團、萬豐集團等戰略投資人,並於2021年9月登陸創業板,成為中國刀剪行業首傢上市公司。

2021年,傳統優勢類目刀剪具產品共計實現銷售收入5.26億元,占公司總體營業收入的69.22%,較去年同期增長20%。全年廚房傢電事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1.49億元,較比去年同期增加7277.03萬元,同比增長95.9%。全年傢居生活事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7866.99萬元,較比去年同期增加2,543.06萬元,同比增長47.77%。

對於產品開發,張小泉方面稱,2022年上半年,刀剪類目產品聚焦核心,重點開發系列化組套產品,以集中系列化的方式推出,聚合品牌與市場資源進行市場推廣。

非常好的增長態勢,由於“拍蒜刀斷”事件,張小泉或將讓著所有的一切付諸東流。

7月15日,張小泉客服稱菜刀不能拍蒜的話題沖上熱搜。廣州王女士用張小泉菜刀拍蒜,菜刀居然斷。對此,張小泉客服稱:“菜刀不能拍蒜”。

在對“拍蒜斷刀”事件,張小泉回應稱,一般而言,張小泉的常規刀具是可以拍蒜的。與此同時,公司也提醒消費者,並不是所有的刀具都適合用來拍蒜,一些硬度較高或者有專用用途的刀具,如果用來拍蒜的話,也有斷刀的風險。

不過,中國烹飪大師、食品營養師陸少鳳在接受藍鯨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正常的中餐刀,不管是切片刀還是文武刀,拍蒜這個很簡單的動作是肯定能做的。如果是不能做,那這個刀品質有問題。

品牌咨詢顧問姚素馨認為,老字號產品可以改,工藝可以改,但老字號的品牌特質不能改。通常,老字號帶有“靠譜、經久耐用”的特質。新品不能與之沖突。事件中的刀為追求鋒利,變得太脆這個認知,要麼進行足夠的消費市場培養,要麼不要出這種單品,不能指望公眾自然而然就去理解。

“拍蒜刀斷”事件後,張小泉的股價仍在下跌通道。截至發稿,張小泉股價為15.88元,實現2.45%的漲幅,但相比7月初18元左右的股價又下跌11.78%。相比上市之初的38.16元的股價,已經跌去58.39%。

張小泉拍蒜刀斷的事件,說明很多老品牌不具備現代品牌意識和管理規范,容易出現公關事件。從銷量角度看,上述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因為買菜刀的人很難受營銷事件影響。但從品牌角度來說,張小泉品牌已經受到很大傷害,後期的傳播非常難以展開,容易關聯事件。


相關推薦

2022-07-20

收穩定,但是利潤忽高忽低,尤其是2021年,張小泉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其財報數據顯示,張小泉營業收入增長32.81%,凈利潤卻僅增1.96%。。在營銷費用方面,2021年張小泉銷售費用達1.17億元,是研發投入的5倍。

2022-07-19

比下降45.96%,值得註意的是,公司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22年一季度2021年一至四季度對於凈利潤大幅下滑,張小泉在財報中解釋稱,子公司陽江市張小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於2022年年初正式投產,處於產能爬

2022-06-23

美上市時的69.92億美元,不到兩年時間,已經跌去64%。“增收不增利”或因門店擴張所致有分析指出,名創優品凈利潤表現不盡如人意,與其持續的門店擴張存在一定關系。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擁有5000多傢門

2022-07-18

一把菜刀引發的爭議還在繼續,隻不過張小泉官方的說法,又一次激起網友的吐槽。近日,廣州一女子買一把張小泉菜刀,誰成想用菜刀拍蒜時,刀身竟然直接斷。她向客服吐槽“沒見過這麼脆弱的刀,刀還不能拍蒜?”客服給

2022-07-19

近日,張小泉菜刀“拍蒜斷刀”一事,引起網友關註熱議,隨後張小泉總經理稱中國人切菜方法不對,米其林的廚師都不會這樣切菜,也再為事件加一把火,熱搜不斷。日前,又有網友爆料張小泉剁刀“斷裂”,稱其在剁雞腿時

2022-07-19

在菜刀不能拍蒜引起熱議後,張小泉在7月18日再次因其總經理此前的言論登上熱搜第一。今日晚間,杭州張小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乾良 發佈致歉信:近日,關於本人的相關爭議,在此澄清,該內容為很久之前

2023-05-11

從去年7月開始,張小泉多次因為菜刀斷裂”登上熱搜,其菜刀的質量表現至今都仍被不少人關註與討論,今天,張小泉召開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網上業績說明會,會上,張小泉總經理夏乾良再次回應此前發生的多起菜刀斷裂

2022-07-19

近日,一位網友網購的張小泉菜刀,因為拍蒜斷掉,此事在被曝光之後引發熱議。尤其是客服居然稱該刀具不能拍蒜,更是遭到無數的吐槽。日前,張小泉總經理的一段視頻中言論偏頗,直言中國人切菜的方式不對,米其林的廚

2023-11-24

近日,杭州張小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組織內部人員刷單,虛假交易後作出虛假評價,構成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行為,被杭州市臨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5萬元,處罰決定日期為2023年11月13日。截圖來源:信用中國網

2023-11-22

杭州張小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杭州市臨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5萬元。公告中顯示,當事人受張小泉菜刀拍蒜斷裂輿情影響以及疫情期間商品負面評價,要求運營部提高部分商品的好評率,組織內部人員建立微

2023-03-30

繼去年“拍蒜斷刀”風波後,張小泉近日又陷入“斬骨刀不能斬骨”的輿論中。事件起因是,重慶一位消費者買一把張小泉斬骨刀,結果在斬骨時發生斷裂,刀差一點飛出去。對此,多傢張小泉官方旗艦店客服人員均表示,斬骨

2022-07-16

“張小泉品牌官方”微信公眾號15日晚就“廣州客訴事件”發佈情況說明。據此前媒體報道,廣州的王女士用此前購買的張小泉菜刀拍蒜,結果菜刀斷。她帶著疑惑去詢問張小泉菜刀售後客服,得到的答復是“菜刀不能拍蒜”。

2022-07-14

的菜刀可能會“一拍兩段”。近日,廣州一女子買一把張小泉菜刀,誰成想用菜刀拍蒜時,刀身竟然直接斷。她向客服吐槽“沒見過這麼脆弱的刀,刀還不能拍蒜?”客服給出的回復是:“菜刀不能拍蒜”。女子將經歷發到網上

2022-08-31

減持的陰影中,近期比亞迪股價難言強勢。不過,摘掉“增收不增利”的帽子的強勁半年報,仍大大提振市場信心。比亞迪2022H1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6億元,同比增長65.71%,歸母凈利潤35.95億元,同比增長2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