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敗退中國:年輕員工轉入新勢力 其他近2000人就地遣散


廣汽三菱,正式宣佈倒閉。這是第一傢倒下的日系合資車企,黯然退場之外,資產處理和員工去向也引發人們廣泛關註。根據官方公告,三菱在中國的生產設施將由廣汽埃安接手,三分之一勞動力也轉簽埃安,但幾乎都是年輕人。其他的三分之二,曾經據稱每月享受著高達4300元的五險一金,如今有人年過半百又不得不開始找工作。


有人將三菱的敗退與這種“高福利”聯系起來,其實兩者關系並不大,甚至當下的新能源革命也並非主因。

可以用一句話解釋三菱在中國半個世紀的沉浮:

後知後覺代表選手,永遠都是起個大早,趕晚集。

廣汽三菱倒閉,近兩千人失業

廣汽集團發佈公告,正式宣告三菱退出中國的同時,給出三菱遺留的債務,股權和資產相關處置方案。


廣汽三菱今後將成為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設備和土地廠房分別以出售和出租的方式由廣汽埃安接手。

相關工作,比如三菱長沙工廠的生產線改造,在7月三菱“臨時停產”後已經開啟。

而正式宣佈退出後,遺留問題中最受關註,也是波折最多的,還是員工怎樣安置。

公司針對不同人群,給出四種方案:

  • 留在存續公司適配上崗可獲得補償N(自主選擇)

  • 適配進入配套廠可獲得補償N+a+β

  • 自謀職業可獲得補償N+a+β+(3/2/1)

  • 內退和特殊員工另有專屬方案

具體執行細節目前還不清楚,某知識回答社區有博主給出如下推測:


△圖源:知乎@勞動法堂

從結局來看,其實就是兩波人,去和留。

大概有一千多名員工能留下來,依然是由埃安接手,內部轉簽,這部分員工幾乎都是年輕人,占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據媒體報道,轉簽後的薪資待遇有所下降,雖然福利少,但起碼保住工作。

一個造車工廠,其實福利還挺多的。


匯總多名員工透露的信息,過去的福利主要包括:

  • 每月4300的五險一金

  • 年初1000元開門紅紅包

  • 生日津貼

  • 高溫8天假和800元高溫費

  • 周年慶1000元獎金

  • 基層員工年終獎可高達2萬元

還有三菱長沙工廠的員工表示,過去四年他們一年隻上一百多天班,公司仍發全勤工資。


這樣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近兩千名員工沒有得到內部轉簽的機會,無奈開始尋找工作,有失業者甚至年過半百。

新能源浪潮裡,他們在燃油車企學習的技能和積累的經驗,能否繼續應用,仍然未知。

曾經享受高福利,如今失業崗難覓。

命運跌宕,和三菱在中國的經歷,何其相似。

三菱在中國:從“技術佬”到“撲街仔”

三菱在中國的沉浮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隻賣技術,不合資

-技術入股,合資辦廠

-牽手廣汽,成立品牌(2012-2023)

1972年隨著中日邦交正常化,大量日資企業登陸中國,其中就包括三菱汽車。

次年,三菱汽車通過進口進入中國,主要是中型卡車產品:


不過數量極其有限。

早期的三菱進中國,隻賣技術不合資,其中對中國汽車影響最深刻的,是1997年,三菱與中方合作成立的沈陽航天三菱,主產4G6系列發動機。

該系列型號發動機,一度成為國內絕大部分車企賴以生存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長城、長安、華晨、北汽、奇瑞等。


新勢力中,理想第一款車理想One,用的是東安的三缸增程器。而供應方東安動力,正是脫胎於1998年成立的原東安三菱。

以上是三菱汽車進中國的第一階段。以技術合作、轉讓為主,客觀上幫助中國汽車工業起步。

90年代中期起,三菱後知後覺開始在華辦合資車企。

不過仍然是以技術轉讓入股,隻參與研發,不參與經營銷售。三菱願意這麼做,主要原因還是三菱當時因為醜聞頻發業績下滑,需要新的業務增長點。


第二階段合資辦廠,技術轉讓使三菱賺不少利潤,但沒有在中國市場建立“三菱”的品牌認知。

於是在2012年,進入中國近四十年的三菱正式攜手廣汽,合資成立廣汽三菱,走上其他外資企業30年前就走的路。

四年以後,廣汽三菱迎來第三代歐藍德的國產化。彼時國產歐藍德頭頂20萬元以內唯一可以買到的4驅7座合資SUV光環,月銷近萬。

再此後三年,廣汽三菱年銷連續突破10萬輛,終於在2018年達到頂峰,銷量突破14.4萬輛。

這是三菱再也沒能重溫的光輝歲月。五年以後的今天,三菱退出中國。


△電影《炮彈飛車》,後主演成龍為三菱代言

三菱如今的敗局,很難說和員工的“高福利”有什麼關系。

從自身來說,銷量主力歐藍德本身成績就比不上途觀、CR-V、RAV4的零頭,還在2013年-2021年9年沒有換代。

內飾風格老舊,之前還算亮眼的空間跟不斷更新的競品一比也乏善可陳。

2021年,三菱終於換代新歐藍德,但是此時三菱汽車已經屬於“日產雷諾三菱”聯盟,新歐藍德,其實是日產奇駿換個殼。

也是這一年,“三缸奇駿玩沙漠”震驚全網。


△三菱新代言人:熊出沒“三寶”

更致命的,還是這個時間點,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中國汽車工業,開始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中彎道超車。

今年一季度,三菱“最好賣”的歐藍德訂單僅為三位數,其他車型甚至賣到個位數。

三菱也嘗試過自救,借埃安的平臺,造一輛純電車阿圖柯,去年3月上市,據說累計銷量隻有145臺。


後知後覺的開啟合資,後知後覺的換代銷量主力,後知後覺的搞純電車,三菱在中國總是“後知後覺”,總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導致最終的敗局。

2023年7月12日,廣汽三菱宣佈已進入臨時停產,並決定大裁員,三個多月後,三菱正式退出中國。

而三菱折戟中國的背後,其實是整個日系的潰敗:

三季度銷量戰報顯示,日系車延續頹勢,銷量總體為98萬輛,同比減少18%,市占率已下滑至17.2%。

日系“帶頭大哥”豐田,上半年在中國的銷量增長僅為1%。

縱觀當前的日系陣營,鈴木早已退場,三菱被迫離開,馬自達日產銷量腰斬,“兩田”增長乏力。

可笑的是,日系“新勢力”索尼本田的社長(CEO)川西泉對著中國智能車還說一句:

中國電車沒有技術驚喜,隻是排列 APP 圖標。

中國汽車市場高度內卷之下,三菱的敗局,也許還將有車企重復……


相關推薦

2023-10-26

11年合資,終究以三菱敗退中國告終。10月24日晚間,廣汽集團發佈一則關於廣汽三菱重組的關聯交易公告,提出廣汽集團擬對廣汽三菱、廣汽三菱汽車銷售公司實施股權調整等重組事項。重組完成後原廣汽三菱將成為廣汽集團全

2024-05-08

興車企來說,已經是可以攢出一款量產車型的時長,但對年輕員工(尤其是校招生)而言,還處於剛摸到專業門檻,剛搭建起完整認知體系,準備獨當一面的階段。此時職業進程被突然打斷,多少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雖然按小A

2023-12-29

:騰訊股價再創歷史新高,馬化騰以 361 億美元身傢成為中國首富;張一鳴的今日頭條正在加速狂奔,字節跳動內部,抖音APP悄然上線。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推動著裡面的每一個個體也必須加速旋轉。“字節一年,人間三年

2023-02-23

年在浙江省汽車流通行業中名列前茅,2012年還被評為“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50強”,並連年獲得省級銀行“AAA”信用企業的榮譽稱號。股權穿透顯示,上海中通瑞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通控股集團69.23%股份,是其最

2022-10-20

員工加強監督。但其他企業領導人正采取寬松路線,聲稱年輕員工隻是努力進取。顯而易見的是,隨著科技行業為雄心勃勃的年輕員工開辟更多出售其技能的增收途徑,公司需要考慮如何以一種雙方都能理解的方式規范員工的行

2023-02-18

,時代財經來到湖北黃岡威馬工廠,這裡一度有超過600名員工,如今卻連外包的保安工資都發不出來,由“無事可做”的員工兼職當保安。除門口偶爾有一兩個值班人員出入,整個廠區看不到任何活動跡象。而從員工、銷售人員

2023-11-04

引起熱議,不過後來這個帖子刪。以及雖然評論區有蔚來員工表示裁員是真的,但具體比例一直未得到證實。蔚來聯創、總裁秦力洪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追求組織效率不斷提高,是蔚來一直都在開展的工作。各方傳言有不

2022-07-04

6月一個周日晚上,一位機器學習大模型創業者還在路演直播間,不遺餘力地介紹一款可以自動生成大量近義詞和反義詞的“AI成語詞典”,盡管這時候在線的人,加上我隻有3個。這種狀態的平行直播間有幾十個。年輕開發者們

2023-04-12

一汽大眾、北京奔馳、沃爾沃工作,擔任過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總裁。愛馳成立之初,前上汽集團CFO谷峰,作為聯合創始人兼CEO加盟愛馳汽車。與此同時,愛馳還找來奧迪名揚天下的Quatrro四驅之父Roland Gumpert任首席

2024-02-03

團擁有超35年工作經歷,在廣汽本田、廣汽乘用車、廣汽三菱都有過任職,上一份職務是廣汽集團整車事業本部部長,經管會主任和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這也是新總裁和之前幾位總裁最大的不同,畢竟杜蘭、李志紅在汽車行業可

2023-11-01

10月24日晚間,廣汽集團一紙公告,宣佈廣汽三菱將成為廣汽重組集團全資子公司,工廠產能被埃安接收,這也意味著三菱汽車敗走中國。據報道,對於內部員工安置問題,廣汽三菱給出三種員工補償方案:留在存續公司適配上

2023-03-03

3月2日,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上海市青浦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佈消費警示稱,威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異常,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從2022年10月起,青浦區消保委陸續接到近90位消費者對威馬汽車的投訴,反映該公司

2022-07-06

雲、劉強東、張一鳴、黃崢等風雲人物“淡”出江湖,在中國商業世界,明星CEO群體開始向以李想(理想汽車)、蔡浩宇(米哈遊)、唐彬森(元氣森林)為代表的“商業”新勢力轉移。對更年輕的95後乃至00後而言,傳統互聯

2024-02-28

二宣佈該項目夭折,這讓據說正在為該項目工作的 2000 名員工感到驚訝。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傑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和副總裁凱文-林奇(Kevin Lynch)宣佈這一消息。據說,部分員工將轉到約翰-吉安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