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黃岡下著小雨,天氣陰冷。站在威馬黃岡工廠門外,這座龐大的工廠在風聲中保持著沉默,在廠區門口甚至可以聽到100米外村子的打鐵聲……在經歷過2022年10月的降薪後,威馬汽車近期“停薪留職”傳聞再起,讓這傢新造車企業的處境顯得愈發危險。威馬總部位於上海,生產制造基地則在溫州和黃岡,這裡雖然不是風暴核心,但依然被風暴波及。
2月13日下午5點,從黃岡威馬工廠南門看去,廠區幾乎空無一人。時代財經 攝
作者 | 張旭
編輯 | 李卓玲
近日,時代財經來到湖北黃岡威馬工廠,這裡一度有超過600名員工,如今卻連外包的保安工資都發不出來,由“無事可做”的員工兼職當保安。除門口偶爾有一兩個值班人員出入,整個廠區看不到任何活動跡象。
而從員工、銷售人員、威馬車主的經歷中,或許能一窺風暴是如何形成,並如何影響這些普通人的生活。
工廠幾成空城,有員工情人節接到停薪留職通知
在最高峰時期,威馬黃岡工廠有超過600人,主要生產威馬W6車型。威馬黃岡工廠在廠區內修建員工宿舍,四人間上下鋪,內部配有空調;員工食堂的飲食也比較多樣化;廠區內還設置體育場,供員工休閑活動使用。
不過這些都已是過去式,如今已空空如也。威馬黃岡工廠員工告訴時代財經:“去年保潔就走,領導讓住宿的員工打掃樓道衛生,太離譜。”“宿舍寬帶早就欠費停機。”“員工食堂也沒人做飯,現在去值班隻能自己帶飯或者點外賣。”
工廠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就基本處於停產狀態,每天隻安排少數人員值班。也有員工告訴時代財經:“他們屬於MP序列,也就是管理層和工程師,降薪對他們影響不大。”
一個值得註意的細節是,黃岡工廠保安的外包合同在去年12月就已經到期,此後的保安由員工轉崗而來,且並未簽訂合同,如今利益受損的“保安們”也選擇加入維權的隊伍。
黃岡威馬工廠宿舍樓。時代財經 攝
時代財經在工廠門口遇到柯久,他原本在一傢合資車企工作,2021年得知黃岡引進威馬汽車,欣然回到傢鄉。在2021年威馬W6上市的時候,新建成的黃岡工廠迎來最多的訂單,廠房和設備都是嶄新的,迎著造車新勢力的光環,一切都欣欣向榮。
威馬的待遇在當地也相當不錯。工程師們的收入超過萬元;操作工底薪3000元,全勤獎900元,正常上下班的情況下大約能月入6000元,加班另算。但威馬的坍塌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不到兩年時間黃岡工廠就陷入停產境地。
工廠員工宋瀾向時代財經表示,正常上班的時候的確可以月入6000元,但在停產和威馬宣佈降薪後,從2022年11月開始大幅下降,有的員工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甚至不足千元,這讓不少人選擇離開。
伴隨著第一輪降薪,員工購車補貼、十三薪、年終獎、過節費等等都沒有。“以前威馬對內部員工有五折購車的優惠,但不是直接五折買車,而是先一次性付清,分5年返還50%。2022年10月降薪後,公司發通知說經營情況不好,就把補貼停發。”
黃岡威馬員工養老保險2022年10月之後再沒交過。受訪者供圖
此外,員工們收到的錢是扣除五險一金後的,但公司並未按時繳納。多位員工稱,他們的五險一金隻交到10月份,目前已經連續四個月沒有繳納。而且發薪日也從每月8號改為25號,這對很多指望工資付賬單的員工來說又是一道難關。
從時代財經解到的情況來看,有的員工由於醫保停繳,看病無法報銷;有的員工孩子還在襁褓之中,卻幾乎失去收入來源;還有的員工由於公積金停繳,房子月供也隻能自己尋求出路……員工們想知道:五險一金已經從工資裡扣,但是沒交,我的錢去哪裡?
威馬方面不但對外保持沉默,對內也是一片靜默。威馬員工提供給時代財經的截圖顯示,威馬企業微信大群一直處於全員禁言狀態。禁言和降薪幾乎是一起到來的,最高峰時期群內人數接近4000人,目前隻剩下1800餘人,員工數量已經腰斬。
威馬企業微信大群全員禁言中,人數僅剩1885人。受訪者供圖
尚未離職的員工隻能靠做兼職勉強支撐,但年後附近工廠都已經不缺人,這給他們制造更大的困難。柯久告訴時代財經:“之前流傳的說法是,溫州工廠會在2月8日左右復工,結果現在時間已經過,那邊也沒恢復,我們也是。”
當員工們為生計發愁的時候,打擊接踵而至。2月14日情人節本該是個甜蜜的日子,結果宋瀾在當天晚上接到停薪留職的通知。“停薪留職是領導打電話通知的,估計是不想留下痕跡。”
此前工廠員工一直對復工抱有期待,停薪留職幾乎擊碎他們最後一絲希望。就前述員工反映的停薪留職、全員禁言、五險一金斷繳、員工淪為保安、兼職保潔等問題,以及工廠停產、是否有復工計劃,時代財經采訪求證威馬汽車,但截至發稿前暫未取得回應。
官方旗艦店售賣其他品牌車輛
威馬的首次降薪始於2022年10月,但寒意遠比降薪來的更早。據威馬工廠內部人士消息,2022年4月前後,威馬黃岡工廠的生產數量開始急劇下滑,從最高峰的月產2000臺車,一路降到100-200臺。
訂單的銳減,意味著產能的閑置。按照此前規劃,威馬黃岡工廠總投資202億元,一期建設完成實現年產15萬臺新能源整車制造,到2025年整體實現年產30萬臺整車,但時代財經在廠區發現,預留的大片空地已經成荒地,長滿雜草,並且毫無擴建和動工的跡象。
據媒體報道,威馬聯合創始人杜立剛曾公開表示:過早投入第二工廠(黃岡工廠)導致產能長期閑置、資金空轉。換句話說,如果位於黃岡的工廠延遲幾年建造,威馬資金的難關或許就不會這麼早來到。而杜立剛本人,也被曝在2022年末離開威馬。
黃岡威馬廠區。時代財經 攝
在黃岡當地,早在2019年就加入威馬的周文奇,是較早發現“情況不對”的人。在得知溫州工廠停產後,他意識到“一傢經營正常的車企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不久就離開威馬,在他離職時,還沒有遭遇宋瀾等人遇到的五險一金停繳等情況。
2019年,在造車新勢力中,威馬排名前三。但在三年後,威馬汽車給周文奇的印象隻剩下“內部管理混亂,技術跟不上”。
在管理方面,周文奇表示:“威馬汽車從上到下基本是一個人說算,營銷也缺乏整體方案,得靠下面的人自己去摸索。”技術方面,威馬的車型更新緩慢,被其他造車新勢力遠遠甩開。對此,時代財經也采訪求證威馬汽車,但暫未取得回應。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發展迅速的行業,而威馬汽車暫時隻有E.5、EX5、W6、EX6四款產品,讓消費者沒得選。其中,E.5是專門面向網約車市場的車型。最新發佈的W6已將近兩年,與頭部造車新勢力或已出現技術代差。
與對標車型小鵬G3、埃安Y、比亞迪元EV PLUS相比,威馬EX5的續航裡程是最小的。在輔助駕駛、車載智能系統、車載智能芯片的智能化角度上,相比其他三傢,威馬的存在感也很弱。
黃岡威馬用戶中心旗艦店擺放的威馬W6。時代財經 攝
但威馬還是選擇逆勢漲價。1月16日,威馬汽車宣佈,對W6、EX5-Z、E.5等在售車型進行價格調整。調整後,綜合補貼後售價上漲15000元-25000元。關於此次漲價的原因,威馬方面歸結為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全面終止,以及芯片、電池等上下遊產業鏈反復波動等因素影響導致。
車難賣怎麼辦?公司上有政策,銷售下有對策。在黃岡威馬用戶中心旗艦店,銷售顧問給記者算一筆賬:“以原價209800元的威馬W6全能版為例,調價後漲價6000元,也就是215800元,湖北省政府針對威馬汽車有30000元補貼,也就是185800元;我們和中石油有合作,內部員工可以享受20000元補貼,165800元,再加上店內優惠可以做到160000元的落地價格。”
銷售顧問同時表示,上述優惠有著不少限制條件,比如湖北省的3萬元優惠僅限於黃岡工廠生產的W6,而不包括溫州工廠生產的EX5;與中石油合作的內部活動也僅持續到2月底。
這一優惠力度究竟有多大?作為對比,兩位在2022年上半年購入威馬W6的黃岡車主表示,他們購車的價格分別在17萬元和18萬元左右。以此來看,威馬官方宣佈漲價,實際落地價格或比此前更低。
店內張貼的一份月度銷量KPI表格在一定程度暴露讓利背後的原因:2月份已經過半,店內僅賣出5輛車,有的銷售甚至尚未開張。值得註意的是,賣出的5輛或許並非全是威馬汽車。因為在展廳內,除威馬EX5和威馬W6,還有其他品牌的車。
前威馬銷售蔡瑋向時代財經表示,2022年底2023年初,黃岡威馬用戶服務中心開始同時銷售其他品牌汽車,而且多為價格低廉的小牌子。他強調,這個做法以前從來沒有過。黃岡用戶服務中心出售其他品牌車輛,總部是否知曉並批準?截至發稿,威馬並未作出回應。
蔡瑋同時表示:“2022年8月下單的車,一直到年底才送來。威馬工廠已經全面停產,服務中心賣的車應該就是最後一批,已經沒有新車可以賣。”
車主反饋故障頻頻,4S店沒有配件可以維修
威馬危機的另一端,是曾經信任威馬的車主。
在黃岡,時代財經見到業餘跑滴滴快車的羅師傅,他開的是一輛威馬W6。“買不到一年,大毛病沒遇到過,但是小毛病不少。”羅師傅車輛的一個把手曾經卡住無法關閉,後來莫名其妙又恢復,至於為何會出問題,4S店並未給出說法。
而同樣開威馬W6的劉師傅向時代財經表示,他有不少黃岡本地的朋友買威馬跑滴滴,開一兩年故障就頻頻出現,包括但不限於空調漏風、中控屏失靈等等,近期還出現APP無法使用的現象。“我就擔心哪天我的車要是出問題,是不是修都沒法修?”
黃岡威馬用戶服務中心旗艦店工作人員對此的回答是:“跑滴滴故障多是正常的,用車太狠,一年可能要跑十萬公裡,什麼車都可能出問題的。至於缺少配件,請耐心等待。”
而威馬工廠員工則直言:“4S店沒有配件是因為欠著供應商的款,供應商不供貨,自然沒配件。而且再等下去,很可能也不會有結果。”
時代財經到店的一小時內,沒有其他顧客前來看車。時代財經 攝
更多類似的情況還在全國各地上演著。一位北京的威馬車主表示,車買一年半就壞在路上,拖到4S店後說缺少配件修不。他曾經給威馬400客服致電,但是電話打不通,投訴也無門。直到現在車還在4S店,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修好。
更有車主給沈暉留言控訴:“工薪階層一輩子可能就買一輛車,二十多萬的車,貸款還沒還完,壞修都修不,全傢人上班都沒法用,這讓我們怎麼過?”而沈暉對評論區的問題保持沉默,他的微博也一直停留在那條電影片段“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公開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威馬已經完成12輪融資,融資規模累計超350億元。但據反映,這些錢的利用率似乎並不高。
有威馬前員工向時代財經評價道:“威馬內部管理混亂,未能把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比如有部分公司高管以個人名義到處開店,獲取高額的建店補貼,實際上對於銷量並沒有太大貢獻。”他看到內部的混亂後,選擇離職。而對這一評價,時代財經也求證威馬方面,後者同樣暫未作出回應。
此外,威馬始終沒能完成向C端的轉型。在初期,威馬建立大雁出行APP作為網約車品牌,希望借助B端滲透的方式,讓網約車司機和乘客體驗到產品魅力。但在其他造車新勢力進軍C端後,威馬仍在死磕B端大客戶。
威馬招股書顯示,威馬的前五大客戶集中度一路提升至43.4%。隨著2021年B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下滑至20%以內,威馬也逐步衰退。
威馬官網仍有大客戶銷售選項。
至今,打開威馬官網仍然可以在首頁找到“大客戶銷售”的選項,展示的EX5和E.5兩款車都是專為大客戶打造,威馬稱其“為出行量身定制,助力租賃、出行平臺公司提高運營效率、提升企業價值”。而這個選項在頭部造車新勢力官網是看不到的。
不同的選擇,讓威馬和其他造車新勢力走上不同的道路。羅師傅的一段話或許可以體現黃岡人對於威馬感情的變化:“買什麼車不是買呢,威馬當時在黃岡建工廠,我覺得不如支持一下本地企業,點名要買威馬。結果才買幾個月就出幾個小毛病,工廠又是停工又是降薪的,不會以後售後都找不到人吧?要是那樣,就真被坑。”
安慰一下羅師傅說不會的,然後下車,看到空無一人的威馬工廠,它沉默著一言不發,而更多曾在威馬工作的人,還在等一個答案。
(文中采訪對象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