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3nm、2nm……這些頂級的先進工藝最讓人感興趣,但不是每一傢廠商、每一顆芯片都需要這種高級工藝。時至今日,還有很多芯片在使用40nm、65nm甚至是130nm這些“古老”的工藝,而且占比不低。
比如第一代代工廠臺積電,就有25%的收入仍然來自40nm及更成熟工藝,聯電的比例甚至高達80%,中芯國際成熟工藝收入占比更是81.4%。
這些工藝非常成熟,良品率極高,成本非常低,對於PMIC電源管理單元、IoT物聯網芯片來說性能也足夠,自然長盛不衰。
不過,代工廠也不願意遲遲停留在這些利潤不高的陳舊工藝上,臺積電就準備將28nm工藝產能增加50%,這也是FinFET立體晶體管之前的最後一站、最經典工藝。
臺積電稱,不會再擴充40nm及更成熟工藝的產能,因為很多客戶正在使用40nm、65nm工藝的客戶,正在轉向28nm、22nm,臺積電也在積極幫助他們轉移,並呼籲更多客戶跟進。
臺積電表示,28nm工藝雖然比40nm、65nm貴一些,但是同樣的晶圓可以制造更多的芯片,攤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