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消息,豐田更換首席執行官並推出電動汽車轉型新計劃的舉動表明公司終於認清電動汽車時代的現實。作為全球最大的傳統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接受技術轉型,並讓客戶接納電動汽車,首先需要公司思維發生根本轉變。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向電動汽車的加速轉型也是給整個行業發出警告:是時候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傳統制造業。
本周豐田汽車公佈最新的電動汽車計劃。公司未來將在首席執行官佐藤浩司的領導下大力推進汽車電動化,在這一過程中重組高管,調整管理層結構,並專註於制造電氣化和智能汽車。
佐藤浩司在介紹計劃時發表一個大膽的聲明:“我們必須徹底改變從汽車制造、銷售到售後服務在內的經營方式。”他說,為提供人們想要駕駛的電動汽車,公司“必須簡化汽車的結構”。佐藤浩司還補充說,豐田旗下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將率先實施轉型計劃。為此,公司會重組日本九州工廠的汽車生產系統,並在2026年之前推出新一代雷克薩斯全電動車型。“從電池、平臺到汽車制造”在內的車型所有元素都將全面適配電動汽車。
長期以來豐田汽車圍繞電動汽車業務總是爭論不休、溝通不暢,但此次傳達的信息很明確:這是一次技術轉型,而不僅僅是另一次汽車制造實踐活動。這意味著制造業的變化不僅僅是逐步減少對內燃機的依賴,而是一次徹底變革。佐藤浩司承認,兩者之間存在著根本差異,能量轉換和使用方式以及空氣動力學都完全不同,這一現實意味著電動汽車的每個部件和工藝都要進行調整。
豐田能認識並公開承認這一點至關重要。實際上,電動汽車並不僅僅是另一種動力源不同的汽車,不是完全可以依賴現有工廠進行制造的汽車。隨著世界各地的汽車制造商競相為電氣化投入數十億美元,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實踐問題。
制造全新一代汽車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也是擴大規模很困難的部分原因。雖然看起來制造電動汽車是燃油車的延伸,但事實並非如此。從理論上講,電動汽車的組件要少得多,因此生產起來應該更簡單。但現實情況是電動汽車的車身結構和組裝方式都完全不同於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需要一套全新的電子設備和線路,而零部件則需要不同的處理和存儲模式,並且是用其他機器制造的。對汽車制造商來說,封存工廠比改造工廠更有意義。此外,電動汽車的大部分制造過程都圍繞著占總成本近一半的電池展開,這是一個很大的技術障礙。
電動汽車的制造並不簡單。傳統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公司生產一輛新的ID.3電動汽車需要30個小時,而專註於解決生產問題的特斯拉公司隻花三分之一的時間。
對於一傢一貫以強大生產系統著稱的豐田汽車來說,這將是一個巨大變化。豐田汽車一直在為提高效率不斷調整和精簡生產流程。1985年,豐田汽車推出柔性車身,並在10年後走向全球;公司還測試固定的零部件供應系統,從而有效降低內部成本,打造出有史以來最快的生產線,每50秒就能生產一輛汽車。
制造電動汽車較之此前的模式又完全不同。豐田汽車的新計劃還聚焦於智能汽車及其技術。正如新上任的首席品牌官西蒙·漢弗萊斯(Simon Humphries)所說,“人們希望掌控自己的體驗”,這意味著公司必須加快硬件和軟件的集成,以便根據司機的不同需求來調整電動汽車車型。這些電動汽車需要復刻泰國小型皮卡或美國大排量汽車的功能,或者取代那些適合印度道路的小型燃油車。讓客戶采用電動汽車並接受技術轉型,意味著豐田汽車需要跟上這種行為轉變的步伐。為此,豐田汽車將圍繞其移動、軟件和智能汽車子公司Woven Planet Holdings展開更多大動作。
豐田的電動汽車魅力攻勢始於10多年來首次更換首席執行官,這不僅僅是為挽回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落後形象。對於一傢掌握汽車制造藝術、並能在嚴重危機中成功生產幾百萬輛汽車的公司來說,這是一次重大轉變,可能會為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鋪平道路。(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