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為不會使用手機掃健康碼,被人趕下公交車,是國內經常聽說的辛酸故事。有人說,同樣的事情在日本就不會發生,因為日本政務系統一向註意兼顧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對老年人是出名的照顧。但今年,“日本神話”也不靈,一場遲到的“數字化大躍進”,讓千萬日本老人,突然一腳踏空。
今年夏天,78歲的田中和彥驟然跌落進智能手機時代。
其實變化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發生,但田中幾個月沒用手機,一直沒有察覺。直到附近商店促銷,下載APP可以領七折優惠券,田中掏出手機才發現,沒有網絡服務。
田中用的是老式翻蓋機,官方叫法應該是功能手機,不過為便於理解,接下來我們還是用更形象的翻蓋機代稱。
考慮到年輕讀者,或許有必要解釋一下翻蓋機的形態,翻蓋機是智能機出現前最主流的手機機型,使用機械鍵盤,功能更像一個高級版固定電話。
操作簡單加上價格便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翻蓋機都是日本老年人的首選愛機。
但今年,翻蓋機突然不好使,因為日本各大移動運營商決定關停3G服務。
“本來以為,至少到我死前,是不用換手機,沒想到臨臨,還是得學個新東西。”
最開始失去網絡信號,田中以為是手機壞,被手機店員告知必須更換機型時,他甚至以為遭到營銷詐騙。
特意給兒子打電話才知道,原來是服務政策變。
田中本想從移動公司KDDI轉約到docomo,起碼手頭的翻蓋機還能再用4年,但店員的一句話說動他:
“您現在轉約,最多也隻能用到2026年,以後翻蓋機用的人越來越少,不如趁現在頭腦還清醒,早點適應智能手機。”
於是在店員的推薦下,田中買下人生中第一個iPhone。
3G服務停運,對於智能手機用戶幾乎沒有影響,絕大多數智能手機都使用4G網絡,但對於停留在3G時代的翻蓋手機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田中簽約的移動運營商KDDI,是日本三大運營商中最早停止3G服務的,今年3月,它關閉旗下的3G業務。
另外兩大運營商也在跟進,softbank計劃2024年1月下旬停運,NTT docomo計劃運營到2026年3月31日。
今年,381萬和田中一樣,固執地停留在翻蓋機時代的日本老人,被3G服務的結束一腳踢進智能機時代。
把智能機帶給世界的蘋果公司,幹掉手機說明書。因為喬佈斯相信,隻要經過最簡單的引導,任何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習得智能機的用法。
但年輕的喬教主忘記世界上還有一種人,並沒有那麼好的新事物學習能力。
對於老年人來說,智能機帶來的麻煩,遠比便利要多。
突然被趕進智能機時代的老年人,就像第一次被派出門獨自替傢裡跑腿的小孩子,心驚膽戰,手足無措。
他們不得不在耄耋之年,開始新一輪學習。
在NTT docomo門店開設智能手機講座的橋本真說,剛接觸智能機的老人總是害怕一個按鈕沒按好,就被騙走銀行卡裡的存款。
這時候橋本會告訴他們:“別怕,凡是收費的軟件,它都會提前標註,你不填寫付款信息,它拿不走你的錢。而且大部分軟件都是免費的,隻不過就跟看電視一樣,彈窗廣告還是要忍耐一下。”
橋本是附近十裡八鄉最受老年人歡迎的智能機講師,因為他本身也是高齡者,今年68歲。
對比年輕人舉辦的講座,身為高齡者,橋本更懂得老年人的需求。
“能不用片假名講的,就不用片假名,比如APP,你跟老人說,老人聽不懂就煩,你說應用軟件,他就能懂。”
“還有手機裡的很多東西,你拿生活中的事情做比喻,大傢就能明白。比如ID是什麼,ID就像出去住旅館時你的房間號,密碼就是房門鑰匙。有ID你才能找到你的房間,有密碼才能開門對吧?”
老年人在智能手機上的難處,年輕人根本無法理解,記憶力衰退的年歲,學什麼都像狗熊掰棒子,年輕人覺得理所當然的操作,老年人第一天剛搞懂,第二天就忘。
所以他們非常依賴運營商的線下門店,不懂的可以去門店的手機教室學,學不明白還可以隨時找店員咨詢。
docomo的手機教室,每月都有超過40萬老人參加。
但在今年,一直很照顧老年人的幾大移動運營商,不僅辣手關停3G服務,強行開啟手機界的圈地運動,還大幅縮減門店,讓剛剛被趕出舒適圈的老年人更沒學習的地方。
今年,docomo宣佈,將陸續關閉全國2300傢門店中的700傢,把更多業務推向線上APP解決。
手機教室也因此關停不少。
剛剛開始學習使用智能機的老年人,失去身邊的教室,也失去追上信息時代的拐杖。
比起教兩句就不耐煩的子女,更多老人更願意在營業廳和同齡人一起慢慢琢磨。
“其實就算是收費,我們也樂意,希望營業廳能繼續幫老年人解答手機問題。”
在日媒《money post》的報道中,傢住東京的一位女士,望著附近關停的docomo營業廳絕望道。
與此同時,亞馬遜上,各種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的指導手冊,成暢銷單品。
比如《iPhone不迷惑操作指南》、《從零開始也不怕的超初學者LINE指南》、《可以迅速上手的從60歲開始的智能機》和《最親切的智能機入門》。
每一頁都是彩色插圖,詳細到近乎幼兒讀物,一步步講解手機如何開機,如何關機,如何打電話,如何查詢地圖信息。
評論區裡,不少用真名做網名的老年人,認真地表達感謝,他們說:“托手冊的福,我學會如何在照片上添加短詩,發給孩子,孩子都很吃驚。”
1994年,日本人原昌宏發明二維碼,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日本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個普及掃碼支付的國傢。
但2022年,當中國掃碼支付普及率超過九成,日本使用過掃碼支付的人還不到六成。
早早起步的日本,毫無疑問地落後,而這不過是近年日本數字化遲緩的一個縮影。
如果說中國的數字化進程是平緩的爬坡,那麼遲到的日本,就像在原地蹦高。
隨著今年高齡者智能手機使用率驟增,這個狀況再一次被展現。
60歲以上高齡人群,智能機使用率全面超過翻蓋機,70歲以上人群使用智能機上網的比例首次超過電腦,每10個80歲老人,就有一個在使用智能手機。
老年人學習資料《在智能機上體會應用的快樂吧!》
這一切的變化,老年人覺得太快,但日本年輕人卻覺得太慢。
田中和彥的孫女彩香告訴我,2019年,當她跟隨學校到上海交流訪問,“真的嚇一大跳”。
大街小巷,幾乎看不到紙幣交易,就算是六七十歲的叔叔阿姨,也熟練地使用著掃碼支付。就連餐館點單,也直接用二維碼,午夜十二點,可以叫來一桌豐盛的外賣。移動充電寶隨處可借,還有共享單車、刷臉支付……
“感覺日本簡直是暮氣沉沉。”
彩香和無數日本年輕人一樣想不明白,明明日本擁有亞洲最多的諾貝爾獎獲獎者,在科技和精密制造領域先跑這麼多年,怎麼就落後呢?
如果你曾經試圖用日本Yahoo海淘,那你一定對它繁瑣至極的登錄程序記憶猶新。
不光要填寫姓名、出生年月等信息,還要提供準確住址和郵編,然後驗證郵箱、手機號、信用卡信息,沒有半個小時,絕對拿不下來。
各種網絡平臺和購物軟件的註冊,仿佛還在沿用網頁時代那套森嚴的壁壘。
根據日本信息系統用戶協會(JUAS)調查,早在2016年,就有39.4%的企業認為,日本的數字化程度相比於歐美,屬於“絕對性的落後”。第二年,支持這一觀點的比例又上升6個百分點。
普通民眾也能體感到日本數字化的落後。
ORICON NEWS對1000名50歲以下人群開展的調查發現,超過80%日本年輕人認為日本數字化十分落後。
直到2019年,掃碼支付才在日本大范圍普及,在銀行和接收快遞時,最有力的身份憑證還是古老的印章。
“工作日難得休息,去趟銀行註銷賬戶,結果出門時印章掉沒註意,白跑一趟,是我自己的問題,可是還是很麻煩很搓火啊!”
以中老年為主的政府機構,更是數字化落後的重災區。
2018年,負責網絡安全的擔當大臣櫻田義孝鬧出個大笑話。
在國會答辯中,有議員提問“核設施內部是否使用優盤”,櫻田一臉困惑,隨後他承認,這輩子他從沒使用過電腦,“有什麼事情都交給秘書去做”,因此也不認識什麼優盤。
2021年12月,東京警視廳一次莽撞的失誤更是讓日本政府顏面盡失。
這一次,東京警視廳弄丟2張記錄有公民個人信息的3.5英寸軟盤,丟失公民個人信息當然重要,但更讓日本民眾覺得接受不的是,都2021年,政府居然還在使用3.5英寸軟盤。
致10後:這不是保存按鈕的3D打印模型
各種公文書的投遞和政府通知,基本還要依靠郵政系統完成。
告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排查醫院的通知,完全可以通過手機信息發送,但日本政府依舊堅持郵遞幾億份紙質傳單。
這種遲緩,近年來已經成一個國際共識。
瑞士2020年發佈的《世界數字競爭力排行2020》,日本在榜上63個國傢中總排名第27位,位次連年下滑。
在大數據應用、企業應變速度與未來準備度、數字人才國際化三項中,排名甚至墊底。
這些年,日本展現在國際上的形象,就像個不肯接受新鮮事物的頑固老爹,用自民黨議員平將明的話來說,“比全球整體落後10年”。
不少學者試圖搞懂這是為什麼,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說。比如老牌企業轉身遲緩、少子高齡化導致人才不足、新興技術投資跟不上、對待隱私信息格外謹慎等等。
但最近,突然加速的數字化進程讓各種猜測歸攏向同一條線索:
數字化的背後,其實是老年人與年輕人的權力拉鋸。
彩香說,日本“暮氣沉沉”,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形容詞,而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國傢氣質。
因為在日本,政治與社會發展路徑是被老年人所左右的,長期以來,他們的選票,壓制年輕人的聲音。
日本是全球最早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國傢,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雖然隻有四分之一,聽起來並不是多數群體,但他們在選舉中的能量,卻遠非其他四分之三國民所能匹敵。
因為在年輕人普遍對政治冷感的情況下,隻有老年群體始終維持著高投票率。
2022年最新參議院選舉數據表明,日本20多歲的年輕人,投票率不足60多歲人的一半,而且這一數據還在逐年下降。
以至於2019年,為激將年輕人參與投票,日本特別制作一個氣炸人的選舉宣傳片。
宣傳片裡,不同老人擺出統一的陰陽怪氣:
“致年輕人:選舉什麼的,不去當然可以。麻煩的很,對吧?你們可千萬別去!”
“養老保險破產?沒關系啊,反正我們這輩兒是能拿到的啦。教育經費減少?因為這些錢被用在我們的醫療上啊。全球變暖?那是二三十年後的事,我們才不關心呢。”
“你們關心政治傢的出軌新聞對吧?天天在Twitter上偷偷抱怨不想加班、不想交養老保險,但你們不去投票!”
“你們不去投票,但我們去投票!”
“所以我們才是驅動政治的人,而你們年輕人就是不存在的人!”
當時年輕人確實有被激將到:
“演技真好,看得我拳頭都硬。明年就去投票!”
不過第二年的選舉嘛,各位也看到,還是那麼慘淡。
依靠選舉上臺的政客,當然要為選票負責。
於是我們看到,日本政府一點也不著急推進數字化辦公,因為紙質辦公雖然麻煩,對於老年人來說,反而是熟悉便捷。
各種商業實體也滿足於舊日的繁榮,並不著急像其他國傢一樣,討好八九點鐘的太陽。
年輕人在政治領域聲微,但他們在互聯網上找回場子。
在老人力不能及的社交媒體上,年輕人大聲地表達自己的立場。他們把日本數字化落後乃至各種問題的原因,全部歸結在老人身上。
其中最激進的一些人,甚至惡狠狠地稱老年人為“老害”,希望新冠病毒把他們清理幹凈,把壓制日本未來的這座大山趕緊給搬走。
致舊體制的老害:你們就這麼害怕新時代嗎!!!
以前這些聲音,日本政府一點兒都不重視,但這兩年,事情發生變化。
一場疫情,突然讓日本政府發現,從前那一套,真的不夠用。
疫情期間,東京都統計感染者的方式原始到不可思議,每當出現一名病例,保健所就向政府發送一張傳真,政府每天人工計數傳真得出當日疫情數據,響應極為緩慢。
政府向國民發放10萬元補貼時,申請網站各種崩潰,後續的錯誤數據處理也讓公務員焦頭爛額。
糟糕的政令通達渠道和信息同步機制,讓疫情早期,全國的疫情防控根本沒法做到迅速統籌。
以至於安倍卸任後,菅義偉還沒上臺就開始著急:
“再不下定決心推進數字化,日本就真要完蛋!”
被國際上別人傢孩子的優秀成績輪番嘲笑後,日本政府終於痛定思痛,決定奮起直追。
2021年9月,“數字化廳”成立,專職加速日本數字化進程。2022年,掃碼支付全面鋪開,3G服務終止,移動充電寶租賃業務在全國便利店開始試行。
日本走進數字化“大躍進”時代。
為此,年輕人奔走相告,彈冠相慶,這不僅是一次政策的改變,更是年輕人這些年,第一次在與老人的話語爭奪中占據上風。
老人用選票挽留幾十年的舊城池終於失守,敗在未來的洪流裡。而時代的車輪一旦啟動,就再也無法倒回。
我們總說,日本就像中國的鏡子,看看日本,就知道未來的中國會發生哪些變化。
但在數字化領域,多在舊時光裡溫存10年的日本,這回走在中國後面。
日本老人即將像中國老人一樣,經歷融入智能時代的陣痛。而這一次,中國老人走過的彎路,遭遇的問題,或許將成為他們的鏡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