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每賣一輛車虧6800元?最新回應來


今日有消息稱,花旗估計小米2024年每賣一部SU7平均虧損6800元,整個造車業務合共虧損41億元。對此,小米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中國區市場部副總經理徐潔雲在微博回應稱,“這一信息可能偏差較大。解下,花旗汽車分析員這份報告出自4月2日,對小米SU7的銷售火爆情況可能預估不足。過去幾周,我們的訂單還在持續增加,我們也在全力提升交付能力。”


根據今日早間最新的花旗報告,花旗預計,小米集團SU7的交付量4月將達5000至6000部,全年交付量約5.5萬至7萬臺。現時小米SU7的待交付時間長達6個月,如產能無法跟上需求,小米或會遇到與去年小鵬G6相似的增長問題。花旗估計小米2024年每賣一部SU7平均虧損6800元,整個造車業務合共虧損41億元。


相關推薦

2024-05-11

5月10日,據金十數據“每賣一輛車,車企能掙多少錢?”統計2023年全年數據顯示,法拉利以每賣一輛車能掙70.31萬元位居榜首,然後是特斯拉每賣一輛車能掙5.84萬元位居第二位,梅賽德斯奔馳以4.46萬元位居第三名。寶馬集團和

2022-08-24

相比去年同期凈虧損19.81億元增加1倍以上,這意味著公司每賣一輛車虧損額度超過6萬元。而日前理想也發佈最新財報,其上半年總交付量60403輛,經營虧損13.9億元,算下來單車虧損超2.3萬。對比之後能很直觀地看出,小鵬汽車

2024-08-22

快科技8月22日消息,從小米最新的財報看,每輛SU7虧損6.6萬,這也符合雷軍之前說的,真的是含淚賣車(賣一輛虧一輛)。從小米集團首次披露汽車業務季度成績單看,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64億元,單季累計交付新

2022-09-17

財報結果,一算下來,這三傢車企都是“虧錢賣車”,“賣一輛車虧10萬”成為網上熱議話題。“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已成全球共識,各傢傳統車企也在紛紛佈局。為啥踩在“風口”上,新能源車企還不掙錢?賣一輛虧十萬?根

2022-12-01

升15%。以虧損額度和交付量來計算的話,相當於小鵬汽車賣一輛車虧”8萬元。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以此方法來計算單車虧損不夠客觀,小鵬的單車毛利率才能更真實的反映其利潤情況。但對於國內造車新勢力而言,因為前期

2024-05-11

據知情人士稱,福特汽車公司已開始削減來自電池供應商的訂單,以減輕電動汽車業務日益嚴重的虧損。此舉是福特電動汽車業務戰略收縮的一部分,除削減電池訂單,公司還計劃在電池電動車型上減少120億美元的支出、推遲發

2024-09-05

快科技9月5日消息,日前,雷軍曾披露小米汽車的業務季度成績單,今年二季度,小米共交付新車27307臺,虧損18億元,平均每臺車虧損超過6萬元。對此,小米汽車總裁盧偉冰在視頻中對小米賣一臺車虧6萬”這一問題進行回應。

2024-08-22

快科技8月21日消息,今天小米公佈業績,第二季度營收888.9億元,同比增長32%,市場預估868.5億元;第二季度凈利潤51.0億元,市場預估38.4億元。公告透露,第二季度Xiaomi SU7系列交付新車達27,307輛。預計將於2024年11月提前完成Xiaom

2024-04-17

斯拉之後,又一項重要數據的超越。對於新進汽車行業的小米來說,小米SU7的盈利情況也不容樂觀。雷軍曾表示,按照現有價格銷售一臺車會虧本,而華為也明確表示不會推出20萬元以下的車型(采用華為方案),因為低端車型

2024-09-25

的華為高階智駕其實都是虧本銷售;最低配的問界新M7 Pro賣一輛虧兩萬多接近三萬元。餘承東還強調,鴻蒙智行暫時不考慮推出20萬元以下汽車,因為暫時沒有做到20萬元以下成本的能力。

2022-08-29

跑汽車擴產計劃頗為激進,但該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每賣出一輛汽車甚至要虧損數萬元。從業績看,2019年至2021年期間,零跑汽車總收益分別為1.17億元、6.31億元、31.32億元,經營虧損7.31億元、8.7億元、28.68億元。三年合計虧

2023-11-10

手機。然而,蔚來汽車2023年二季度虧損達60.56億元,等於每賣一輛車就虧25萬元。這樣繼續下去,是很可怕的局面,這意味著車賣得越多,公司虧得越多,很典型的賠本賺吆喝。對比發現不難發現,中國新能源車企在盈利水平上

2023-01-17

分別為12799輛、21937輛和44152輛。以此計算,這三年,威馬每賣一輛車分別虧損32萬元、23萬元和19萬元。而威馬汽車在定價方面,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均價則為13.8萬元、12.2萬元和10.7萬元,這讓其陷入賣一輛車虧兩輛車的境地。更

2022-09-15

鵬、理想近期相繼公佈2022年上半年財報。與此同時,“賣一輛車虧10萬”卻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顯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三傢企業賣車賠錢的現象還在加劇,而盈利的拐點尚難顯現。當傳統車企紛紛湧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