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產能64.1萬片:臨港成中國最大晶圓制造基地


11月23日,由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臨港科技、ASPENCORE承辦的“2023中國臨港國際半導體大會”在上海臨港正式召開。在會議上,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臨港集團黨委書兼總裁翁愷寧、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顧長石等相關領導詳細介紹臨港的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情況。

據介紹,2022年臨港新片區規上工業產值達到3482億元,同比增長30.5%,約占全市總量的8.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325億元,同比增長31.1%,約占全市總量的13.8%;地區生產總值1017億元(GDP),同比增長21.2%;稅收總收入達475.01億元,同比增長35.7%。

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顧長石表示:“臨港新片區的目標是到2035年GDP要達到1萬億元,按照臨港2019年的數據基礎,每年的復合增長率不低於25%就能實現這個目標。所以我們臨港新片區設立四年多以來,在上海經濟發展過程中增長發動機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顧長石

從臨港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總體定位來看,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1、成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雙核驅動的新引擎(張江、臨港雙區聯動);

2、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創新的橋頭堡:圍繞先進工藝、特色工藝、核心設備、EDA工具,材料等等;

3、成為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的承載地:積極融入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創新鏈、價信鏈,構建集設計、高端制造、裝備材料先進封測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集聚區。

從目前臨港新片區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來看,已集聚集成電路相關企業230傢,已簽約項目總投規模近3000億元,已簽約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1200億元;

構建集設計、高端制造、裝備、材料、先進封測、芯片貿易於一體的全產業鏈聚集地,其中集成電路制造覆蓋成熟特色工藝、先進邏輯工藝及化合物半導體制造。

具體來說,在芯片設計方面,臨港已經引進人工智能芯片、戰略芯片、車規級芯片,第三代半導體元器件研發設計企業,相繼落地地平線、寒武紀、芯源、華大九天、百度昆侖芯等150多傢國內優質芯片設計企業以及頭部EDA和IP企業。

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表示:“在2019年初,臨港一共不到40傢集成電路企業,其中生產型隻有4傢,其他都是和設計相關,短短四年時間裡,又增加200來傢,表明我們臨港新片區的吸引力。”


△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

在芯片制造方面,臨港的芯片制造業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是芯片制造規模大。經過測算,目前臨港的集成電路晶圓制造能力,總的規劃產能是64.1萬片12英寸晶圓/月。其中,已經投產的大概16萬片12英寸晶圓/月,16萬片12英寸晶圓產能已經開工,同時還有32萬片12英寸晶圓產能已獲得批準。

預計到2025年臨港12英寸產線合計將達8條,產能規模(折算12英寸晶圓)合計超66萬片/月;其中已建成規模超10萬片/月,在建規模13萬片/月,待建規模超42萬片/月(包括積塔4萬片、中芯國際10萬片、格科微6萬片、聞泰科技6萬片、舜宇光學8萬片等)。

第二個是種類齊全。在工藝方面,有中芯國際的先進邏輯工藝,有積塔半導體、聞泰科技、格科微、昂瑞威等企業的特色工藝,更有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工藝。

“臨港的這個晶圓制造產能規模肯定中國最大的,甚至我是感覺在世界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臨港的集成電路種類也是非常的齊全。這兩個特點,我相信在國內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找不到的。”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說道。

在半導體封測方面,原來是臨港的短板,但是隨著引進長電科技、華天封測以後,補齊臨港在集成電路封測方面的短板。

在半導體材料方面,臨港已經落地上海新昇、天嶽先進、江峰電子、JSR等40多傢集成電路材料企業,種類也是比較齊全的,涵蓋半導體矽片、光刻膠、襯底、靶材等等,並且部分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工藝在臨港已經實現自主可控。

比如在12英寸大矽片方面,已經建成60萬片產能,同時還有40萬片已經獲得批準,如果全部建成情況下每個月可達100萬片的規模;比如在碳化矽襯底材料方面,天嶽在臨港碳化矽的生產能力是非常強的,50萬片的6英寸產能已經全部投產,同時還在佈局8英寸碳化矽產線。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臨港落戶的核心裝備廠商現在已經覆蓋光刻、塗膠、顯影、刻蝕、沉積、離子註入、清洗、電鍍等等眾多環節。後面臨港還要重點支持一些高端的刻蝕、清洗、離子註入這些核心設備,應該說門類越來越齊全。

而為滿足晶圓制造及半導體材料廠商對於廠房的高要求,臨港集團也是做足準備。

據臨港集團黨委書兼總裁翁愷寧透露,“圍繞企業共性和個性的需求,臨港建設近20萬平方米的集成電路專業廠房,同時為聞泰安世、JSR等項目量身定制電子廠房。同時還建設近100萬平方多用途、強兼容的機電類通用廠房,為產業提供優質的承載空間。”


△臨港集團黨委書兼總裁翁愷寧

同時,在研發賦能方面,臨港集團旗下的科技城園區內已經集聚一大批創新平臺和高校科研院所賦能產業,包括上海電力電子研究院、上海臨港汽車半導體研究院、臨港智能系統關鍵技術科技創新型平臺、臨港集成電路材料研究院等。

在企業融資方面,臨港也設立多支特色產業基金,主要是圍繞人工智能、數字科技、電子信息等前沿領域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強化招投聯動、投招聯動,先後投資引進瀾起、商湯、鯤遊光電、全芯半導體等一批優質企業。

據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顧長石介紹,目前臨港的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高達300億元,已經累計支持178起融資、涵蓋158傢企業、融資規模超過230億元。

同時,臨港還打造特色孵化器和孵化基金,比如,聚焦汽車半導體和電力電子,打造司南半導體超級孵化器,組建司南孵化基金,持續加速企業的成長。

在服務配套方面,臨港通過先租後售的公租房、人才公寓、藍領公寓,持續完善教育、商業、醫療、交通等配套服務,努力將臨港打造成為創新創業的樂土和宜居宜業的傢園。比如,提供安傢補貼、租房補貼、購房補貼,建設12年制的滴水湖學校等,目前籌備組已經到位,預計2025年可以招生。

對於臨港的集成電路產業的下一階段目標,據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顧長石介紹,今年前三季度,臨港集成電路產業的產值已達140億元,目標是2025年突破500億元的產值,服務業規模突破500億元產值,初步形成自主可控、全鏈佈局的“東方芯港”基本框架。

“臨港不是臨港人的臨港,臨港是上海的臨港、中國的臨港、世界的臨港。我們臨港人的責任就是為大傢搭建一個創新創業的舞臺。同時臨港人廣撒英雄帖,歡迎各路英雄,特別是集成電路的英雄在臨港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為中國集成電路事業發展作出各自的貢獻,我相信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和共同的理想。”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總結說道。



相關推薦

2023-03-06

ta Research去年公佈的截至2021年底的數據來看,三星當時的月產能為405萬片約當200mm晶圓每月,在全球總產能當中的份額為19%,位居第一。臺積電則以280.3萬片當200mm晶圓每月的產能,占據全球總產能13%的份額。緊隨其後的則是美光

2022-08-19

隨著臺積電預計在下月開始量產3nm工藝,三星也在積極通過增加4nm芯片產能來追趕競爭對手。最新消息稱,這傢韓國制造商正在投資約38億美元,以將四季度晶圓產能提升到每月20000片。早前,這傢韓國電子科技巨頭以通過有限

2023-02-24

樣,去年12月份量產的3nm制程工藝,產能也在逐步提升,月產能在下月將達到4.5萬片晶圓。外媒是在報道蘋果預訂臺積電3nm制程工藝量產初期的全部產能時,提及臺積電這一工藝的月產能,將在下月達到4.5萬片晶圓的。不過,即

2022-10-12

為三期,一期項目總投資108億美元,2014年5月竣工投產,月產能13萬片;二期項目總投資150億美元,主要制造閃存芯片。目前,二期第二階段項目已於2021年年中建成投產。三星西安一期、二期項目存儲芯片月產能各13萬片。三星

2022-06-29

建設的這一座矽晶圓廠,設備將分多個階段安裝,最終的月產能將達到120萬片12英寸矽晶圓,第一階段最快預計在2025年投產。環球晶圓方面尚未披露第一階段的產能,他們的董事長也未透露,但外媒根據每千片產能所耗費的成本

2022-10-19

的200mm晶圓廠產能將迎來20%的增長。與此同時,隨著晶圓月產達到700萬片的歷史新高,預計全球半導體行業還將迎來13條新增的200mm晶圓生產線。(來自:SEMI)在周二的《200mm Fab Outlook to 2025》半導體行業展望報告中,SEMI 指出汽

2023-03-10

也在不斷提升。最新的消息就顯示,臺積電3nm制程工藝的月產出,在本月將達到50000-55000片晶圓。月產量增加,臺積電這一制程工藝的產能利用率,也在不斷提升,在本月預計將接近50%。從相關媒體的報道來看,當前臺積電3nm制

2024-02-10

提高3納米的產量。據報道,臺積電計劃在 2024 年將晶圓月產量從 60000 片提高到 100000 片,目標是將 3 納米良品率提高到 80%。據說臺積電總共收到來自蘋果、高通、聯發科、英偉達、英特爾和高通的大量訂單。雖然 Naver 網站的報

2022-06-23

報道中稱,臺積電3nm制程工藝試產進展順利,量產初期的月產能,預計將超過2.5萬片晶圓。其中新竹科學園區3nm工藝量產初期的月產能預計在10000-20000片晶圓,臺南科學園區預計為15000片晶圓。英特爾尋求臺積電3nm工藝的產能,

2022-09-28

比增長率,還可追溯到 2010 年 —— 當時 200mm 晶圓當量的月產能超過 1600 萬片,約為 2023 年預估 2900 萬片的一半。到 2022 年,167 傢晶圓廠和生產線的產能增長,將占設備支出的 84% 以上。不過隨著 129 傢已知晶圓廠和生產線的產

2022-08-08

於深圳地區的12英寸晶圓廠,預計在2022年便能投入使用,月產能將達到4萬片。對於中芯國際北京12英寸晶圓廠CIM工業軟件國產化被迫暫停一事,有業內人士嘆息到,“終究還是工業軟件發展太難做,國內剛開始起步。”不過該人

2024-03-02

底投入生產,按規劃,新工廠第一階段將有3萬片晶圓的月產能;法國矽片材料公司SOItec,2023年1月宣佈投資3.26億美元擴建新加坡工廠,用於生產12英寸SOI晶圓;新加坡本土半導體企業SiliconBox,宣佈投資20億美元建晶圓代工廠,計

2022-10-08

露出頹勢,尤其在近年來封測行業大力投資擴產,在新增產能陸續開出及上遊市場需求放緩的背景下,2022年上半年封測行業出現訂單量下滑、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情況,尤以聚焦驅動芯片、成熟打線封裝業務的廠商首當其沖,排

2024-02-06

設廠還有一項重點:貼近市場,”陳良基表示,熊本一廠月產能5.5萬片,“日本企業可以完全包掉”,未來日本產能應可以更多,因為制程與供應鏈很多是共用資源,日本基地差不多月產10萬片的話,規模經濟的效應會更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