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亂局之後關鍵謎團待解 董事會大“換血”是否又會掀起一場權力之爭?


北京時間11月22日(周三)午後,在經歷近5天的反轉再反轉之後,OpenAICEO阿爾特曼被開除的“宮鬥”大戲迎來結局:阿爾特曼及其盟友佈羅克曼重返OpenAI。但在這場震動全球科技圈的大事件中,最關鍵的一環仍然沒有答案,即阿爾特曼究竟為何被開除?OpenAI三緘其口,浮出水面的幾項解釋似乎都缺乏“實錘”,外界隻有等待第三方律所的獨立調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二人的回歸,OpenAI的董事會也進行重組,做出開除決定的四人董事會成員有三人出局,包括首席科學傢伊爾亞·蘇茨克維,目前新董事會的初始成員僅為三人,兩名新增董事分別為美國前財長拉裡·薩默斯和Salesforce的前聯席CEO佈雷特·泰勒。未來的董事會據稱將有9人,微軟、投資機構、阿爾特曼本人都希望能進入董事會,人事安排遠未塵埃落定。

而且,阿爾特曼重返OpenAI隻是“開始階段的終結”,發展AI的速度與安全之爭並未得到根本解決。然而,經此一役,阿爾特曼攜近乎全體員工的支持歸來,將讓商業上的實用主義占據OpenAI的上風。

關鍵謎團仍未解開

OpenAI“宮鬥”劇情如過山車一般翻轉,最終以阿爾特曼和佈羅克曼重返暫告段落。在回顧錯綜復雜的劇情時,最關鍵的因素仍然籠罩在迷霧中:阿爾特曼被踢出局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從頭至尾,OpenAI官方的表態隻有一句,即阿爾特曼“與董事會的溝通不夠坦誠”。後續董事會又澄清道,開除阿爾特曼不是因為“行為失當”或“安全”因素,但依然是語焉不詳。

在外界觀察者看來,很明顯OpenAI內部存在對立的兩派:一派以首席科學傢伊爾亞·蘇茨克維為首的學院派,希望能夠審慎推進AI研究,確保其安全性;一派則是以阿爾特曼為代表的矽谷創業派,希望快速推動AI的商業化。外界猜測,阿爾特曼不久前推出定制化GPTs和GPT Store,謀劃OpenAI商業生態,又在外部募資,準備創立AI芯片和硬件公司,這些行為加劇學院派的憂慮情緒。

而在五天的混亂中,媒體也不斷爆出新的材料,試圖找出“宮鬥”元兇。在驅逐阿爾特曼和佈洛克曼的四名(前)董事中,“美國知乎”Quora的CEO Adam D'Angelo首先被懷疑,因為其聊天機器人平臺Poe AI被視為與OpenAI的GPTs存在競爭關系。不過,D'Angelo在新的董事會仍然留任,阿爾特曼還與其共度感恩節,傳言似乎不攻自破。

隨後,《紐約時報》又報道稱,前董事Helen Toner是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的高管,幾個月前,Toner曾寫一篇論文,對OpenAI的安全措施提出批評,阿爾特曼因此與其爆發激烈的沖突。不過這一思路很快被另一個OpenAI神秘的AI新突破“Q*”所掩蓋。

據路透社和The Information 11月23日報道,蘇茨克維領導的團隊在今年早些時候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即可以使用計算機生成的數據來訓練模型,而不是隻能依靠互聯網上已有的數據,這就破除開發下一代大模型的主要障礙。然而,蘇茨克維卻對這項技術持審慎態度,並在7月成立“超級對齊”團隊,致力於把公司20%的算力資源用於AI安全問題。另一方面,OpenAI的高級研究人員Jakub Pachocki 和 Szymon Sidor則用蘇茨克維的成果構建一個名為“Q*”的模型,可以解決基本數學問題,展現出AI能力的又一個裡程碑。佈羅克曼一直希望將該技術集成到新產品裡。

11月16日,阿爾特曼在APEC峰會上表示,公司最近取得一項技術進步,可以說是“揭開無知的面紗,推動發現的前沿”。這話當時沒有引起註意,但第二天阿爾特曼即被開除,佈羅克曼隨即憤而辭職,而兩名研發人員Pachocki 和Sidor也迅速跟著辭職。路透社稱,OpenAI研究員在內部發一封警告“Q*”項目危險性的信件,成為開除阿爾特曼的導火索。

然而,據The Verge的報道,公司內部消息人士否認董事會收到過所謂的員工信件,開除阿爾特曼也與研究進展無關。一切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作為阿爾特曼回歸OpenAI的條件之一,雙方都同意對開除一事做獨立的調查。據悉,調查大概率將由第三方律所展開。連微軟CEO都公開承認不知道具體緣由,外界恐怕隻能等待調查結果。

多方角逐權力分配

OpenAI的這場“大戲”以阿爾特曼、佈羅克曼等人重回OpenAI,董事會改組而暫時平息,但正如觀察者指出的那樣,這隻是“開始階段的終結”。如何重建OpenAI的權力結構,讓這傢估值已達近900億美元、有可能決定人類未來的公司避免陷入動蕩,成為所有人關註的焦點。

新董事會中,首席科學傢蘇茨克維和兩名女性外部獨立董事退出,僅Adam D'Angelo留任。美國前財長拉裡·薩默斯和Salesforce前聯席CEO佈雷特·泰勒為新增董事。這個三人董事會有著明顯的過渡色彩。據The Verge報道,現在的董事會的主要職責就是挑選董事,未來的董事會最多可達9名成員。

作為OpenAI的大金主,微軟無疑想要在董事會獲得一席之地。CEO納德拉對OpenAI的亂局公開表達不滿,稱微軟不想再看到OpenAI的任何“意外”。據彭博社報道,微軟想要提高OpenAI董事的經驗水平,並且考慮安排一名微軟高管擔任董事。

此外,按照之前達成的協議,OpenAI在尋求合並時必須經過微軟同意,而這次事件中,OpenAI曾尋求與Anthropic合並卻並沒有通知微軟。微軟預計將加強保護性條款,增強微軟在特定情形下的否決權和知情權。不過微軟方面也有忌憚,如果過於直接介入OpenAI,可能會引來美國監管機構的幹預。

科斯拉風險投資 (Khosla Ventures)、紅杉資本、Thrive Capital等OpenAI的主要投資者也對這場事件大為光火,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話語權之弱,無力對董事會施加影響。這些投資機構大概率希望新董事會能反映自己的聲音。

按照商談回歸時的條件,阿爾特曼和佈羅克曼將不會重回董事會,至少暫時是如此。然而,據The Verge的報道,阿爾特曼本人仍然尋求重新擔任董事。作為OpenAI的門面人物,阿爾特曼理應在董事會有一席之地,至於如何重返則仍待觀察。

蘇茨克維的地位同樣值得關註。他領導對阿爾特曼的罷免,雖然中途改變主意,表示“非常後悔”參與董事會的行動,但已然丟掉董事席位。

據蘇茨克維的律師透露,他目前仍“受雇於”OpenAI。最早投資OpenAI的維諾德·柯斯拉(科斯拉風險投資)表態稱,很欽佩蘇茨克維的回心轉意,“絕對”值得再給他一次機會。作為OpenAI的技術靈魂人物,蘇茨克維的重要性自然無可置疑,然而這場動蕩造成的嫌隙能否就此翻篇,則仍然存疑。

在人事安排之外,OpenAI奇特的公司架構也可能會受到調整。OpenAI本身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目標是用安全的方式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使全人類平等受益,而不是為股東創造利潤。該公司的營利性分支機構OpenAI LP設置盈利上限,將投資回報限制在原始金額的100倍。此外,一旦OpenAI董事會認為實現AGI,這種AGI將被排除在微軟的商業授權合約之外。

“非營利和營利之間的治理結構需要被理清,特別是那條將取消與微軟商業合同的AGI條款,”投資公司Atreides Management的首席技術官Gavin Baker表示,“現在AGI的合理實現時間已經加速,這個條款會讓營利性分支機構繼續募資變得更困難。很顯然,這個條款已經成為微軟現在關註的焦點。”

商業實用主義占上風

一年前,OpenAI發佈ChatGPT,徹底點燃AI行業。一時間,科技巨頭、創業公司奮起直追,開啟AI研發的競速賽。這場OpenAI的內亂會給整個行業一個冷靜思考的機會,還是隻是轉瞬即逝的插曲?

首先,從OpenAI的角度而言,這場“宮鬥”的輸傢是AI審慎派。經此一役,員工隻會對阿爾特曼及其商業願景更加忠誠,之前一度被放慢速度的GPT-5研發亦有可能提速。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社會學傢Jathan Sadowski就認為,OpenAI可能會進一步偏離其非營利的初心,而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典型的以盈利為導向的矽谷科技企業。

從整個行業而言,OpenAI的競爭對手都將這次混亂視為吸引客戶的天賜良機。就在11月22日,OpenAI的混亂尚未結束時,由谷歌和亞馬遜支持的Anthropic推出其聊天機器人的最新版本Claude 2.1。

上周末,當阿爾特曼遭開除的消息剛傳出來,亞馬遜的雲服務AWS專門成立一個工作組,幫助Anthropic處理OpenAI客戶的咨詢,兩傢公司還探討如何吸引Snap、摩根士丹利等OpenAI的客戶。谷歌的銷售團隊也趁機推出營銷活動,吸引OpenAI客戶轉投其平臺。此外,微軟自己也成OpenAI的競爭對手,不少企業考慮使用微軟雲平臺Azure,因為上面也有OpenAI的模型。

最後,分散風險不僅是企業用戶的考量,投資機構同樣需要進行評估。據創業公司信息平臺Crunchbase的數據,今年風投機構已經在AI初創企業上投超過250億美元。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投資人還是把OpenAI的混亂看作一傢公司的個例現象,不會影響他們投資AI企業的熱情,但是很有可能會在投資和OpenAI有相似治理結構的公司時更為謹慎,同時也將鼓勵被投企業嘗試OpenAI之外的模型提供商和開源大模型。

對所有AI公司而言,這可能預示著從學術理想主義到更側重商業實用主義的轉換。對這項技術的用戶而言,如果幸運的話,則可能會帶來更多競爭和更多選項。”《經濟學人》雜志如此總結OpenAI混亂的意義。


相關推薦

2023-11-22

·阿爾特曼(SamAltman)瀟灑回歸。當地時間21日周二晚,OpenAI在社交平臺發佈重磅消息:阿爾特曼回到OpenAI,重新擔任CEO,董事會也隨之大換血。新董事會目前由三人組成,分別是:曾在Facebook、Twitter、Salesforce擔任高管的佈雷特

2024-03-10

3月9日,OpenAI官方發佈發生於2023年11月的“政變”調查結果。OpenAI董事會最終決定:SamAltman(薩姆·奧爾特曼)作為首席執行官將重新加入OpenAI董事會,並選舉三名新的女性董事會成員。此外,OpenAI還宣佈對OpenAI的治理結構進行

2023-11-22

故事塵埃落定。當地時間11月22日凌晨,OpenAI官方發Twitter表示,“我們已經就阿爾特曼重返OpenAI擔任首席執行官達成原則協議,新的初始董事會成員包括BretTaylor(主席)、LarrySummers和AdamD’Angelo。”隨後,阿爾特曼轉發OpenAI的貼子

2023-11-18

OpenAI管理層大換血,在換血後,OpenAI內部緊急召開一場員工大會,在這場緊急員工大會上,OpenAI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成員IlyaSutskever主要負責回答問題。會上兩名員工詢問此次解雇是否構成“政變”或“敵意收購”,但被IlyaSutskev

2023-11-19

其他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熱門話題背後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OpenAI的董事會做一件出人意料但似乎又在其職權范圍內的事情:撤換公司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Altman)。但從事態的發展來看,OpenAI 的投資者和合作夥伴以及許多員

2023-11-20

光環之下的SamAltman一樣,所有的這些特質都剛好詮釋他於OpenAI的意義。這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拉開一場圍繞人工智能(AI)主導地位的全球爭奪賽,助推OpenAI超越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而且憑借著一點,他常常被人們拿來

2023-12-02

在ChatGPT正式發佈一周年之際,知名AI企業、ChatGPT母公司OpenAI終於為發生在它身上的“解雇CEO”鬧劇暫時畫下句號。11月30日,OpenAI發佈公告,官宣公司最新人事架構。此時距離鬧劇發生,已經過去12天的時間。這場著名鬧劇的源

2023-11-19

之傢轉載發佈。一切來得猝不及防。今日(11月18日),OpenAI在官網宣佈,原CEO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被免去CEO職務並離開董事會和公司,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將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立即生效。這意味著,CEO阿爾

2023-03-25

隆·馬斯克(ElonMusk)離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董事會,當時聲稱的原因是避免與特斯拉產生任何利益沖突。但是最新報道指出,馬斯克離開的真實原因是奪權失敗。OpenAI在2015年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高調成立,得

2023-11-19

都不敢這麼拍。當地時間11月17日,在一個視頻會議上,OpenAI的董事會突然宣佈,聯合創始人兼CEOSamAltman即刻離職,ChatGPT開發的關鍵人物GregBrockman也被罷免,公司CTOMiraMurati則被任命為臨時CEO。在一篇發表在 X 上的帖子中,Sam Altma

2023-11-18

OpenAI深夜突然變天,在管理層的大換血中,一直被視為OpenAI的代言人的SamAltman,以及被稱為ChatGPT之父的OpenAl前總裁、核心AI科學傢Greg Brockman,竟在這場“權力遊戲”中意外出局?這一天究竟發生什麼?剛剛,Greg Brockman

2024-03-18

馬斯克來說,開源Grok-1的重要目的,似乎也是為自己與與OpenAI的唇槍舌戰再添一份底氣——就在開源同一時間,馬斯克貼臉嘲諷:“我們也想解更多關於OpenAI的‘open’部分。”事實上,“是否開源”一直是這兩周以來馬斯克與Op

2023-11-21

11月20日,微軟CEO­­­SatyaNadella最終告訴全世界,被OpenAI董事會罷免的CEOSamAltman和因此辭職的董事會主席、總裁GregBrockman加入微軟。OpenAI也為自己找到臨時CEO——視頻流媒體網站Twitch的聯合創始人EmmettShear。一場反轉、再反轉的“

2023-11-19

1天時間,OpenAI董事會大變臉。最新消息,他們意在讓奧特曼重返CEO職位。多方消息顯示,因為“投資人的怒火”,OpenAI董事會才在一天時間裡來個大反轉。微軟CEO納德拉被曝在得知奧特曼離職後“非常憤怒”,他一直在和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