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30萬當網紅未果起訴要回80萬 法院:構成有償委托合同關系


吳女士通過朋友介紹,她結識陳某,一個自稱為娛樂圈人脈深厚的人物。陳某向吳女士承諾,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為吳女士的女兒打造一系列的宣傳項目。

為實現這一目標,吳女士付給陳某130萬元,希望他能夠按照約定完成125個項目、28個都市題材視頻、8首原創歌曲和1個MV的制作,並支付20萬元作為後期的宣傳費用。

然而,時間過去兩年,陳某並沒有兌現他的承諾。據吳女士反映,隻有30餘條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而且效果並不理想。這讓吳女士開始懷疑陳某的能力和人脈,並決定不再信任他。

於是,吳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某退還她支付的130萬元。法院在審理此案後認為,吳女士和陳某之間構成一個有償的委托合同關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委托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有權隨時解除合同,但應當賠償對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因此,法院認為吳女士可以解除合同,但應當賠償陳某已經完成的工作所對應的費用。

為確定陳某已經完成的工作的價值,法院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評估。最終,法院認為陳某的工作量價值約為40餘萬元。這意味著,陳某實際上隻完成約三分之一的工作量,而吳女士已經支付130萬元的費用。因此,法院認為剩餘的80餘萬元應當全部退還給吳女士。


相關推薦

2023-03-19

求退款,經核算,雙方確認應退還金額為69722元,卻一直未果。最終南寧商貿公司起訴至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上海某網絡公司拒不到庭,法院缺席審理。法院認為,雙方的合同合法有效,上海某網絡公司未按合同約定完成

2023-11-19

失大獎……店主忘出票致彩民錯失大獎11月16日,張傢港法院微信公眾號披露一起判決:李某系彩民,張某系中國福利彩票代銷者,李某長期通過微信委托張某購買彩票。某日,李某按慣例通過微信告知張某購買彩票的自選號碼

2022-07-06

言。多名網友表示,自己充錯話費之後,與對方號主溝通未果,就很難再有其他途徑進行維權。另有網友稱,話費充值手機號碼通常是手動輸入,難免會有輸錯的情況,而系統並不會像銀行卡轉賬一樣有信息核對和提示,後續發

2022-08-11

23日,陳漸在微博發文表示,包括他在內的15名作傢聯合起訴知網,並稱知網未經作者授權在其網站上發佈原創作品,嚴重侵犯創作者著作權,已委托律師向北京互聯網法院遞交起訴狀。伴隨事件在網絡上逐步發酵,後續有4位作

2024-09-29

定期限內還款,但到期限卻失聯。兩名被害人在多方尋找未果後,向公安機關報案。法院審理後認為,叢某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因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最終,法院判處叢

2023-11-17

記出票而錯失 500 萬元的大獎。該案最近在張傢港市人民法院得以審結,法院認定店主應對彩民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判定賠償金額為 24 萬元餘元。彩民李某長期通過微信委托店主張某購買彩票,但某日發生差錯。李某按照慣例

2024-10-10

示的圖片大相徑庭。在與燒烤店老板溝通並提出賠償要求未果後,小潘決定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小潘與燒烤店之間建立合法的餐飲服務合同關系。由於小潘收到的魚香肉絲與商傢

2024-10-15

女士隨後申請勞動仲裁,並在仲裁裁決後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公司調崗行為缺乏合理性,未就調崗的合理性提供充分證據,且在溝通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協商。因此,薛女士不到新崗位報到的行為不應被認定

2024-03-24

,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必須按照受委托、按合同、有償服務”的原則去履行合同。

2023-11-05

合同條款,保留交易相關憑證;維權不成功,可以向法院起訴維權。另外,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最好選擇正規的交易市場與網絡平臺,實地查驗車輛狀況,最好有專業人員陪同選購或委托有資質的專業評估機構,對車輛真實

2022-07-15

據“北京市第三人民中級法院”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該院宣判一起比特幣“挖礦”合同糾紛二審案件。此前,該案的一審判決於2021年12月14日做出,該案系北京法院首例認定比特幣“挖礦”合同無效案。對原告來說,這樣的

2023-02-09

示,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將於2月20日開庭審理茅臺酒廠起訴拼多多、貴州國登酒業、茅臺鎮私房酒業侵害商標權一案。這不是茅臺酒廠第一次與拼多多對簿公堂。2019年,拼多多就在一起涉嫌銷售“假茅臺”的訴訟中敗訴。2021

2024-02-22

元人民幣。根據以往數據,這傢企業因“買賣工作”而發起訴訟的案例並不少見。比如,在包頭市青山區人民法院烏素圖法庭審結一起中介合同糾紛案件中,原告馬某與被告某公司及該公司員工張某簽訂《中介合同》,合同約定

2023-06-15

車,以120萬元高價賣給林先生。隨即,林先生以合同欺詐起訴銘車匯,法院經審理認為,林先生的車是向中介陳先生買的,和銘車匯無關。中介在購車前主動找第三方公司對車輛檢測,因此不構成欺詐。但中介未向保險公司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