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款產品,可以讓你實現,戴上VR設備即可辦公,你會為之買單嗎?宣佈Allin元宇宙一年之後,被視為元宇宙風向標的Meta祭出準備已久的“殺手級硬件”。此前,業內呼聲高漲的MR(混合現實)及生產力應用終於在Meta的新機上成為現實。
北京時間10月12日凌晨,Meta開發者大會如期召開。會上,Meta發佈其首款高階VR頭顯設備Meta Quest Pro。
1499美元的定價表明這不是一款定位於消費市場的產品,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在發佈會上表示,Meta Quest Pro是一款為“專業人士的工作場景”而定制的產品。
這些構想聽起來都很美好,但資本市場似乎並未其買單。新機發佈後,Meta當日股價下滑3.92%,收盤128.54美元。而在去年同期,這傢公司的股價為384美元。
除來自二級市場的壓力,Meta內部也對元宇宙業務產生質疑。根據《金融時報》報道,今年9月,Meta元宇宙產品組副總裁Vishal Shah在公司備忘錄中表示,用戶和創作者都抱怨Horizon Worlds的虛擬現實社交體驗和迄今為止最接近虛擬世界的東西相比,質量低下,漏洞百出。
今年6月,紮克伯格曾要求Meta的部門團隊在自傢的元宇宙平臺Horizon World上進行日常會議,但據《紐約時報》援引公司內部人士的報道,在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會因Horizon World的技術故障改用Zoom。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Meta Quest Pro恐怕也還未實現紮克伯格關於“下一代計算平臺”的預期。而擺在Meta面前的是,自2019年至今公司對Reality Labs業務部門累計270億美元的投入。
如此“放血式”的投入,為此前發佈的消費級產品Quest 2換來近千萬部的出貨,但企業級產品和消費級在用戶群體需求上有著本質上的差異,這一次,Meta能否在Meta Quest Pro上復刻C端的成功?
C端成功能否復制
關於Meta Quest Pro最集中的質疑聲來自它的定價,1499美元的起售價要遠遠超過此前發佈的Quest 2(起售價299美元,後上調至399美元)。
在發佈會結束後的采訪中,紮克伯格向《Business Insider》表示,1499美元的定價隻是成本價,為的是讓更多購買硬件去體驗元宇宙。
乍一聽,頗有當年老羅“做手機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的意味。
但紮克伯格此言絕非是在為公司的定價策略挽尊,從硬件配置來看,Meta Quest Pro可能真就不賺錢。
在顯示方案上,Meta Quest Pro采用時下流行的Pancake 方案,它能使機器的光學堆棧較上代產品縮小40%,進而使機器的體積變小。但價格相對昂貴,目前市場均價在150美元左右,相較於傳統的菲涅爾透鏡,價格上漲超過150%。
菲涅爾方案與Pancke方案在光學路徑上的差異
與此同時,Meta引入搭載Mini LED背光的LCD面板, 這套解決方案過去曾在電視機領域廣泛應用,蘋果亦曾將其作為高配版iPad的屏幕。顯而易見的好處是,Mini LED背光模組能夠為顯示屏提供“分區調光”,也就是讓“亮的區域更加鮮艷,讓黑的地方更加純粹”。
但這套“堪稱豪華”的顯示方案並沒有讓這款機器的分辨率獲得質的提升,其單眼1800*1920的分辨率與上代產品幾乎無異,這對於一款企業級VR而言可能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
此前,一位VR行業專傢曾向虎嗅表示,當前企業級VR主要的應用場景大多集中在文旅和展會。在這些固定場景下,由於沒有空間移動需求,廠商更傾向於使用可以串聯PCVR,而他們對設備性能的要求很明確:高分辨率和高視場角,但這些在Meta Quest Pro上並不具備。
當然,不能完全以單純的VR設備標準去評價Meta Quest Pro,這款機器最具特色的功能是Meta為其配備的MR(混合現實)功能。
不同於VR的純虛擬數字畫面,以及AR的虛擬數字畫面+裸眼現實,MR是數字化現實+虛擬數字畫面,強調的是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互通。
根據發佈會的信息,Meta Quest Pro正面搭載兩枚1280x1024的攝像頭,一枚用於彩色透視的4680x3456的RGB攝像頭,側面還搭載兩個用於頭部追蹤和深度識別的攝像頭,這些攝像頭能夠幫助用戶建立一個立體混合的世界。
在發佈會上,紮克伯格設想如下場景:用戶可以透過頭顯看到面前的物理鼠標和鍵盤,同時控制三臺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虛擬顯示器。
實際體驗恐怕尚無法滿足紮克伯格的構想
這聽起來十分炫酷,但根據Meta官方公佈的1-2小時的續航時間,實在不知道這臺設備能夠勝任哪種工作場景。
也正是因為存在著上述的不足,Meta本次在發佈會上著重強調與微軟的聯姻。按照計劃,未來包括Windows 365的全部功能、及用戶所有個性化應用程序都可以傳輸到Quest設備中。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表示,未來將通過其漸進式 Web 應用程序 (PWA) 技術,把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在內的Office應用程序引入 Quest。不過,這些2D應用程序如何適配3D顯示Quest Pro,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從2D應用轉為3D,可能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
實際上,微軟和Meta在元宇宙業務中此前存在著競爭關系,早在去年年初,微軟就計劃為旗下雲會議平臺“teams”引入3D頭像/化身,但能夠看出在缺少硬件入口的前提下,微軟已經看清無法在單打獨鬥下去。
而對於Meta,說服微軟“強強聯手”極大地降低自身開發應用的難度,為VR行業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力工具。不得不承認,在拓展內容生態上,Meta依然獨步天下。
這套打法與當初收購Oculus後何其相似。在推出Quest 2後,Meta財大氣粗的收購內容行業內大半頭部公司,再通過“放血式”的硬件補貼,去完成用戶教育。如今,這套打法幾乎是原封不動地移植到B端產品,但想要說服企業用戶為其買單,恐怕Meta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
Meta的外憂內患
今年8月,普華永道曾發佈一份美國元宇宙市場調查報告,在對一千多位科技行業的商業領袖調研後,有67%的高管表示公司對元宇宙有著濃厚的興趣。
但對於看中商業利潤的企業來說,興趣和使用是兩碼事。
此前,第三方研究機構ABI Research對美國 9 個垂直領域的 455 傢美國公司進行調查後發現,僅有4%的受訪企業在其業務上配備VR設備,85%的企業仍持觀望態度。
在企業的XR設備采購中,如果設備無法在工作效率上提供顯著提高,企業根本不具備購買B端VR產品的理由,而這不是單靠硬件補貼可以解決的問題。
當然,這並非是Meta一傢公司存在的問題,近年來全球XR行業采購案中,除美國國防部這種非盈利性單位外,企業大規模采購的案例寥寥無幾。
或許Meta Quest Pro的發佈會改變這種行業狀態,但起碼對於現階段的Meta而言,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出貨,那麼同時維持C端和B端兩條產品線的內容拓展可能會使其承受較大的經營壓力,這也構成Meta的“內憂”。
這一點在Meta近兩年的財務狀況上表現得十分明顯。公開信息現實,2021年年底,Meta的自由現金流還有95.5億美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有價證券共有580.8億美元。
而到2022年二季度,其自由現金流已經降至44.5億美元,總現金價值則跌至405億美元。
如此誇張的現金流收緊速度讓資本市場對其時刻處於風聲鶴唳的狀態,就像在2021年四季度財報發佈後,盡管其營業額增長20%,但因為利潤下跌超出華爾街預期,其股價單日下跌23%,在Meta開辟B端產品線後,至少從現在的市場反應來看,很難保證這樣的情形不會再次重現。
在10月13日的采訪中,紮克伯格多次向媒體表示,元宇宙一定是以合作驅動的開放生態系統為基礎。
不過,在面向消費端的Quest 2上,紮克伯格似乎並未過多強調元宇宙平臺的開源屬性……紮克伯格關於開發生態的表態,以及主動擁抱微軟的動作,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Meta已無力在B端依靠“買買買”去拓展生態。
根據金融時報此前的測算,自2019年紮克伯格確定元宇宙戰略轉型至今,Meta已經在Reality Labs業務部門燒掉270億美元,考慮到紮克伯格對元宇宙“數十億使用者”的定義,Meta未來幾年在元宇宙業務中付出的成本可能在千億美元以上。
資源的大幅傾斜讓Meta的其他業務部門日漸捉襟見肘,盡管旗下三大社交平臺——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共計擁有超過20億活躍用戶,但從Meta今年二季度的財報來看,公司旗下各平臺全生態日活用戶同比增長僅為 4%,傢族產品的用戶增長已經見頂。
更危險的信號則來源於用戶參與度的下降。《華爾街日報》援引一份Meta內部文件顯示,Instagram用戶每天累計花費 1760 萬小時觀看 Instagram Reels 上的短視頻,這尚不及 TikTok 用戶每天 1.978 億小時觀看時間的十分之一。
如此一來,Meta不僅在VR頭顯這個新興業務上持續虧損,其主營業務的根基也受到動搖。
同樣在今日,紮克伯格明確表示將在明年發佈Oculus Quest 3。雖然它的前代產品至今仍牢牢占據著消費級VR市場的榜首,但當下的Meta並不缺少挑戰者。
根據第三方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截至2022年二季度,Meta VR設備全球市場份額達66%,市場優勢地位依然明顯,但從目前市場格局來看,Pico和DPVR同樣以11%和9%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
更何況,根據此前業內披露的信息,蘋果的首款MR產品也將在明年第二季度發佈。未來,留給Meta的考驗可能會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