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吧:實驗表明花20分鐘思考和上網一樣快樂


點進這篇文章的你,此刻是否正在刷著手機?智能手機和電腦確實對現代人吸引力巨大,大傢普遍覺得玩電子設備比起動腦子學習工作更快樂。不過事實似乎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據美國心理學會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實驗表明,用20分鐘來獨自思考和上網沖浪同樣快樂。

研究者開展系列實驗發現,參與者實際在獨立思考過程中收獲的享受感,明顯多於他們自己的預測值。

該實驗結果已登上美國心理學會主辦的專業期刊:《實驗心理學雜志》的“總論”分冊。

對此現象,論文一作、日本京都大學的Aya Hatano教授表示:個人往往會低估獨立思考的吸引力;因此,人們往往更喜歡用電子設備讓自己分心,而不太願意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

也就是說,人們避免思考並不是因其本身無聊,而是由於大傢對思考的預期感受不太好。

引起眾多網友共鳴

這個結論引起眾多網友前來圍觀,大傢紛紛表示:確實!

有位“網癮少年”表示:

徒步旅行對戒網癮很靈驗。有時自己在開始前很不情願,但在徒步結束後發現,邊走邊思索能讓大腦思路清晰、感覺真不戳!

有人分享自己獨立思考的小故事:ta在修剪草坪時想出解決編碼問題的辦法。

有網友提出:自己在洗澡時可能會突然想出一個好點子,可惜過會兒就忘。

一位機靈鬼給ta支個招兒——可以在浴室門口放個音響來隨時準備記錄,這樣就不會忘。

還有網友稱自己已發現“思考之美”,去年ta每天花一個小時來想事情,感覺非常好,就是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幹這件事。(怎麼有點凡爾賽的味道?)

可見,本實驗的結論確實引起多人共鳴。那麼具體實驗過程如何?請接著往下看——

259人參與5個系列實驗

為得到比較有說服力的數據,研究團隊總共請來259名志願者參加5個系列的實驗,主要內容和結果如下:

獨立思考的感覺比預期好

實驗一要求被試們到一個空曠的會議室裡靜坐20分鐘,這期間他們不能玩手機等設備, 也不能說話、吃飯、睡覺等,隻能獨自思考,然後實驗者將調查被試的感受。

具體而言,實驗一共設置4個評價方向:享受、參與度、興趣和厭煩;每個方向又分為3個子項目(如:“享受”包括:“我非常喜歡等待”等),共計12個評價對象。

被試們按照7分制(1-7)對這12項目打分。

為控制幹擾因素,研究人員將被試分為2組,A組(共30人)被試需要在進入會議室前預估自己的感受,並對這些項目打分,等他們完成20分鐘靜坐後再打一次分;B組(共33人)則沒有預估環節,被試隻需在靜坐後打分。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A組被試們對於獨立思考的實際感受比他們自己預估值好,而且B組被試們的感受也優於A組的預估值。

實驗2和實驗1的A組內容區別不大,但把會議室換成一個安靜“小黑屋”,還安排上防噪耳機,進一步阻斷被試的視覺和聽覺輸入信號。

被試還是實驗1的A組那29個同學。

其結果也顯示,被試對於獨立思考的實際感受比他們自己預估值好。

實驗三旨在研究不同的獨立思考時間對人們感受的影響。

共有63名大學生參加這項實驗,他們在進小黑屋前都預估自己在2種等待時長下的感受,然後被隨機分到長時間等待組(20min)和短時間等待組(3min)。

結果顯示,不論時間長短,被試的實際感受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好。

不過到此為止,有人認為,在最後調查中雖然得出被試們的實際感受比預期好,隻是因為他們剛經歷一個漫長且“無聊”的等待過程,現在終於被放出來,當然心情很不錯。

於是就有實驗四:研究者分別調查被試在靜坐過程中以及結束後的感受。

此外,前3個實驗的被試都是日本的大學生,但實驗四的參與者們是40位英國的大學生。研究者表示,這樣可以使樣本更多元化,看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是否有相似的情況。

至於12個評價項目,依然和前面的實驗一樣。

被試們被隨機安排在實驗開始後第2分鐘或第18分鐘開始報告他們的感受。當然,報告時間不能算在靜坐時間內,被試們完成中途的調查後還要繼續坐夠20分鐘。

結果顯示,在靜坐過程中,被試們確實覺得自己獨立思考的實際感受比預估值好。

思考和上網沖浪實際感覺差不多

最後,研究者們還開展實驗5來對比人們在相同時間內上網刷新聞和獨立思考的感覺。

實驗步驟與前文所提的實驗類似,被試是來自日本的63位大學生,但由於信息不全等問題,最終隻采用60個人的數據。

有意思的是,看新聞的同學實際感受還沒有他們自己的預期好,看新聞者最終和靜坐思考者的感覺差不多。

這麼看來,動腦子也不是什麼讓人難受的事嘛~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在思考過程中,參與者並未把其評為一項極其愉快的任務,而隻是比他們先前預測的愉快些。

平均而言,參與者的思考過程享受程度在7分制中約為3到4分。

研究者簡介

前文所述的系列實驗由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主導。

論文一作,Aya Hatano是京都大學的教育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神經科學、記憶學和認知神經心理學。

除京都大學團隊外,德國圖賓根大學也有學者參與這項研究。

不過,目前的實驗參與者主要是日本和英國的大學生。研究者表示,之後還將對更大量、更多樣化的人群開展這些實驗。

此外,並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富有價值的。論文共同作者Kou Murayama稱,事實上有些人容易陷入消極思考的惡性循環,未來還需深入研究哪些類型的思考比較積極有益。

最後,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獨立思考還是蠻輕松愉快的?不妨放下手機,去自己的精神花園裡走走吧!

(當然最好在放下手機之前先給這篇文章點贊+轉發~手動狗頭)

參考鏈接:

[1]https://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22/07/thoughts-mind-wander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901414/

[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2296272


相關推薦

2022-07-03

簡單來說,就是:微博刷太多,說話不利索。嚇得我趕緊放下瞭手裡的手機。對 60 名志願者進行實驗研究成果來自匈牙利佩奇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學術團隊。該團隊最新的實驗表明,互聯網使用障礙(IUD)會使大腦語言區域的結

2022-09-30

社交媒體的類型和時間是否能對此有所幫助,她進行一項實驗研究,作為她在高級互聯網研究中心(CAIS)的獎學金的一部分。一個持續兩周的實驗朱莉婭和她的同事招募642名參與者,並將他們隨機分配到四個規模差不多的小組

2023-11-21

一場長達76天的窮遊之旅。小周的決定引起廣泛關註,她放下物質追求,尋找內心的滿足。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快樂和幸福並非取決於物質多寡,而在於內心狀態和對生活的態度。在英國旅行期間,小周偶遇一位富豪,竟然被邀

2023-09-17

快科技9月17日消息,年輕人智能手機的換機周期已經延長至創紀錄水平。從以前追隨蘋果、華為新品一年一換,到如今超3年不換。近日, #年輕人不換手機換手機殼# #不愛換手機的年輕人換200個手機殼#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引

2023-11-12

電池,電池容量6.4kWh,支持汽車快充技術,官方稱可在10分鐘內將電量從0%充到80%,不過該車的續航信息並未公佈。車輛的軟硬件配置也相當豪華,擁有1080p攝像頭和7英寸TFT儀表盤,可以顯示電池狀態、控制器、胎壓、溫度以及

2023-04-18

22年第四季度的記錄中,比之前的位置大幅躍升9位。智能手機的網速概覽當談到具體設備的數字時,美國的前兩名由三星Galaxy S23 Ultra和Galaxy Z Fold4獲得,其次是Pixel 7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報告還指出,在美國,三星總體上擁有最

2022-07-23

於延緩近視的加深,方法可謂五花八門,但目前科學證據表明能減緩近視增長速度的方法卻屈指可數,多焦點離焦框架眼鏡,低濃度阿托品眼液,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是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

2023-08-26

mm超大車內空間,1.1米長的後備箱有686L的容積,可以輕松放下12個標準的20寸登機箱,第二排座椅放倒後,後備廂容積更是達到驚人的1619L,放下30個登機箱都沒有問題,還可以輕松切換2米大床、單人床等多種模式。此外,整車擁

2022-12-21

註意事項可能很容易記住,但問題是,這並不像登錄Wi-Fi和上網那麼簡單。達美航空已經知道這是一個問題;它在2019年開始測試免費的互聯網服務,說它的"願景"是有一天將該功能帶到所有的航班上。近年來,航空公司明

2024-04-02

句的地方。關於“公園20分鐘效應”,其核心在於讓自己放下心中的煩惱和執念,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近年來,人們對心理健康知識的解不斷深入,對自身情緒的關註也日益提高,這促使人們更加註重尋找

2023-04-13

機還未被推出,當時最先進的阿波羅11號的算力,是智能手機的十萬分之一。圖靈是世所稀有的天才,但並不是巫師,更不是穿越者,他的思考難免受到時代的局限,而他提出的思想實驗也更像是一種直覺,未被嚴密論證。圖3:

2023-10-24

網友,網絡招嫖、博彩本就是違法行為,切勿參與,文明上網。同時,也提醒大傢不要被詐騙分子的花言巧語迷惑,不要相信低風險、高回報的賺錢途徑。一旦遇到疑似詐騙的情況,應及時撥打反詐專線 96110 咨詢,一旦被騙,

2023-03-23

前持續盯著感興趣的網絡內容看,會刺激大腦興奮,即使放下手機,也不能馬上入睡,長此以往會打亂睡眠規律,建議睡前兩小時就不要再碰手機。小貼士一般來說,手機的寬度最好不超過虎口到食指第一節的距離,3.5寸至4寸

2024-03-02

多數人對此沒有引起重視。根據佛羅裡達大學的統計數據表明,從 1990 年到 2006 年,有 16 起沙洞死亡事件,而同期發生的鯊魚襲擊致人死亡事件為 12 起。由此可見,沙洞比鯊魚更危險。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07 年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