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這篇文章的你,此刻是否正在刷著手機?智能手機和電腦確實對現代人吸引力巨大,大傢普遍覺得玩電子設備比起動腦子學習工作更快樂。不過事實似乎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據美國心理學會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實驗表明,用20分鐘來獨自思考和上網沖浪同樣快樂。
研究者開展系列實驗發現,參與者實際在獨立思考過程中收獲的享受感,明顯多於他們自己的預測值。
該實驗結果已登上美國心理學會主辦的專業期刊:《實驗心理學雜志》的“總論”分冊。
對此現象,論文一作、日本京都大學的Aya Hatano教授表示:個人往往會低估獨立思考的吸引力;因此,人們往往更喜歡用電子設備讓自己分心,而不太願意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
也就是說,人們避免思考並不是因其本身無聊,而是由於大傢對思考的預期感受不太好。
引起眾多網友共鳴
這個結論引起眾多網友前來圍觀,大傢紛紛表示:確實!
有位“網癮少年”表示:
徒步旅行對戒網癮很靈驗。有時自己在開始前很不情願,但在徒步結束後發現,邊走邊思索能讓大腦思路清晰、感覺真不戳!
有人分享自己獨立思考的小故事:ta在修剪草坪時想出解決編碼問題的辦法。
有網友提出:自己在洗澡時可能會突然想出一個好點子,可惜過會兒就忘。
一位機靈鬼給ta支個招兒——可以在浴室門口放個音響來隨時準備記錄,這樣就不會忘。
還有網友稱自己已發現“思考之美”,去年ta每天花一個小時來想事情,感覺非常好,就是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幹這件事。(怎麼有點凡爾賽的味道?)
可見,本實驗的結論確實引起多人共鳴。那麼具體實驗過程如何?請接著往下看——
259人參與5個系列實驗
為得到比較有說服力的數據,研究團隊總共請來259名志願者參加5個系列的實驗,主要內容和結果如下:
獨立思考的感覺比預期好
實驗一要求被試們到一個空曠的會議室裡靜坐20分鐘,這期間他們不能玩手機等設備, 也不能說話、吃飯、睡覺等,隻能獨自思考,然後實驗者將調查被試的感受。
具體而言,實驗一共設置4個評價方向:享受、參與度、興趣和厭煩;每個方向又分為3個子項目(如:“享受”包括:“我非常喜歡等待”等),共計12個評價對象。
被試們按照7分制(1-7)對這12項目打分。
為控制幹擾因素,研究人員將被試分為2組,A組(共30人)被試需要在進入會議室前預估自己的感受,並對這些項目打分,等他們完成20分鐘靜坐後再打一次分;B組(共33人)則沒有預估環節,被試隻需在靜坐後打分。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A組被試們對於獨立思考的實際感受比他們自己預估值好,而且B組被試們的感受也優於A組的預估值。
實驗2和實驗1的A組內容區別不大,但把會議室換成一個安靜“小黑屋”,還安排上防噪耳機,進一步阻斷被試的視覺和聽覺輸入信號。
被試還是實驗1的A組那29個同學。
其結果也顯示,被試對於獨立思考的實際感受比他們自己預估值好。
實驗三旨在研究不同的獨立思考時間對人們感受的影響。
共有63名大學生參加這項實驗,他們在進小黑屋前都預估自己在2種等待時長下的感受,然後被隨機分到長時間等待組(20min)和短時間等待組(3min)。
結果顯示,不論時間長短,被試的實際感受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好。
不過到此為止,有人認為,在最後調查中雖然得出被試們的實際感受比預期好,隻是因為他們剛經歷一個漫長且“無聊”的等待過程,現在終於被放出來,當然心情很不錯。
於是就有實驗四:研究者分別調查被試在靜坐過程中以及結束後的感受。
此外,前3個實驗的被試都是日本的大學生,但實驗四的參與者們是40位英國的大學生。研究者表示,這樣可以使樣本更多元化,看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是否有相似的情況。
至於12個評價項目,依然和前面的實驗一樣。
被試們被隨機安排在實驗開始後第2分鐘或第18分鐘開始報告他們的感受。當然,報告時間不能算在靜坐時間內,被試們完成中途的調查後還要繼續坐夠20分鐘。
結果顯示,在靜坐過程中,被試們確實覺得自己獨立思考的實際感受比預估值好。
思考和上網沖浪實際感覺差不多
最後,研究者們還開展實驗5來對比人們在相同時間內上網刷新聞和獨立思考的感覺。
實驗步驟與前文所提的實驗類似,被試是來自日本的63位大學生,但由於信息不全等問題,最終隻采用60個人的數據。
有意思的是,看新聞的同學實際感受還沒有他們自己的預期好,看新聞者最終和靜坐思考者的感覺差不多。
這麼看來,動腦子也不是什麼讓人難受的事嘛~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在思考過程中,參與者並未把其評為一項極其愉快的任務,而隻是比他們先前預測的愉快些。
平均而言,參與者的思考過程享受程度在7分制中約為3到4分。
研究者簡介
前文所述的系列實驗由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主導。
論文一作,Aya Hatano是京都大學的教育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神經科學、記憶學和認知神經心理學。
除京都大學團隊外,德國圖賓根大學也有學者參與這項研究。
不過,目前的實驗參與者主要是日本和英國的大學生。研究者表示,之後還將對更大量、更多樣化的人群開展這些實驗。
此外,並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富有價值的。論文共同作者Kou Murayama稱,事實上有些人容易陷入消極思考的惡性循環,未來還需深入研究哪些類型的思考比較積極有益。
最後,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獨立思考還是蠻輕松愉快的?不妨放下手機,去自己的精神花園裡走走吧!
(當然最好在放下手機之前先給這篇文章點贊+轉發~手動狗頭)
參考鏈接:
[1]https://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22/07/thoughts-mind-wander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901414/
[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229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