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蘋果加速分散產業鏈?中企面臨敏感時刻


“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將為蘋果公司帶來問題。”美國福佈斯雜志網站近日以此為題報道稱,在中美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此前依托中國“果鏈”(蘋果產品零部件供應商)企業的蘋果開始將其供應鏈向更多元的方向分散。有美媒報道稱,根據目前蘋果正在加速其產能和供應鏈轉移的行為來看,2023年是其加速實現這一目標的年份。

印度、越南、泰國、美國

彭博社報道稱,到2023年春季,蘋果將有5%的iPhone生產量在印度完成,未來還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這一比例。《日本經濟新聞》此前報道稱,在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戰後,蘋果就開始考慮將其15%-30%的硬件產能轉移出中國的可能性。同時,蘋果還要求中國臺灣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和碩、緯創等評估此事。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美國科技巨頭捷普公司已開始在印度為AirPods耳機生產零部件。捷普公司的印度子公司已開始生產AirPods外殼,並運往中國和越南進行下一步組裝。該公司在印度西部浦那運營著一傢占地約合8萬平方米的工廠,雇用超過2500名工人。在未來,印度制造的蘋果產品份額會達到整體出貨量的40%-45%。2023年,泰國可能會成為MacBook的主要生產地。越南將成為AirPods等其他產品的替代制造基地。

1月15日,蘋果的兩大代工大廠富士康和和碩都對外表示,將把東南亞納入其2023年的擴張計劃,以緩解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富士康表示,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美洲與東南亞地區持續擴充規模,這些海外佈局將陸續開花結果,同時今年持續有新客戶加入,業務更多元。和碩表示,公司今年資本支出將達到3億美元到3.5億美元,部分用於東南亞產能擴張計劃。此前有媒體報道,富士康等在越南北部地區開始試生產Apple Watch。路透社還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富士康最早將於2023年5月左右開始在越南生產MacBook。

此外,蘋果還加速向美國轉移。從蘋果公佈的2021財年200大核心供應商名單可發現,2020年至2021年間蘋果供應商位於美國的工廠數量翻倍。截至2021年9月,蘋果有48傢供應商在美國設有工廠,一年前僅為25傢。

中企面臨敏感時刻

這樣的趨勢讓中國“果鏈”企業的業務受到波及。以與“果鏈”相關較為密切的立訊精密、聞泰科技、歌爾股份、長電科技、東山精密、環旭電子、領益智造、水晶光電、信維通信、德賽電池、長盈精密和安潔科技12傢A股上市公司企業為例,根據Wind數據,2012年以來的十年間,這12傢“果鏈”企業年營業收入和歸母公司利潤均取得快速增長。年營收方面,12傢企業公司營收總規模從2012年的338.95億元增至2022年的5956.78億元,增長率為1657.42%。可以看出,“果鏈”企業從蘋果訂單中獲益匪淺,產業轉移將會對這些企業的營收產生明顯影響。

今年1月初,蘋果通知部分中國大陸的供應商本季度減產Air Pods、Apple Watch和Mac Book設備的元器件的生產後,A股蘋果概念股大幅下挫,立訊精密一度跌停,東山精密跌幅一度超過9%。很多此前被排除出蘋果供應鏈的企業損失更大。2020年3月歐菲光被踢出蘋果供應鏈,當年歐菲光年度財報中計提27.7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歐菲光市值從2020年1月1日的423億縮至2023年1月13日的159億元,股價跌去68.6%。

蘋果命運與中國“深度綁定”

《華爾街日報》稱,過去十多年間,蘋果與中國供應鏈企業維持著互利互惠的關系,但近來這樣的情況開始面臨一些挑戰。《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有力量在推動全球制造業的重心從“世界工廠”中國向多極化分散發展。摩根大通的分析師發佈預估,到2025年,包含iPhone、iPad、Apple Watch、AirPods在內的各種蘋果硬件產品,將有25%會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生產。根據各國媒體透露出來的消息,墨西哥、巴西也有可能生產iPhone。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蘋果產業鏈遷移的主要原因包括疫情影響和中國供應鏈人力成本的上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美在政治上的摩擦不斷。除此之外,美國政府也在鼓動蘋果轉換發展方針,重構產業鏈。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新冠疫情暴發後外界有人認為蘋果會將部分供應鏈遷出中國,減少不確定因素造成的供應鏈風險。隨著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政策,這一計劃開始重新得到執行。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1月17日的一篇報道分析稱,如果蘋果不再依賴中國供應鏈,將失去一套經過多年建設的完整制造業生態。報道稱,蘋果並建立一個深入的供應和生產體系,這使得蘋果的命運和中國深度綁定。臺媒也提到,雖然蘋果供應鏈有“南向”的傾向,但島內企業對中國大陸市場也很看重,與此同時,中國大陸一些企業也在抓機會。臺灣《工商時報》去年年底報道稱,立訊精密已在近期收購iPhone代工廠和碩旗下的昌碩科技位於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的部分廠房。去年鄭州富士康事件曾引發關註,但目前公司生產早已恢復到疫情前狀態。


相關推薦

2023-11-02

,兩大客戶均遭遇變數。華為手機業務因制裁收縮,2021年蘋果又將其“踢”出果鏈。在經歷兩年的暗黑時刻後,今年4月23日,歐菲光官方公眾號發文《全員一心,攻堅克難,吹響“反攻號角”》。文中,歐菲光董事長蔡榮軍強

2024-05-08

北京時間今天晚上(5月7日),蘋果不出意外將會推出該公司史上首款配備OLED顯示屏的iPad產品。而幾乎在同一時間,華為也將會在迪拜舉辦發佈會,面向全球市場推出全新MateBook系列和全新MatePad系列平板電腦,這些產品很有可

2022-07-27

國際資本和印度本土壟斷財閥正在形成合力,希望對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形成替代,並攫取中國企業在印度的市場份額。飽受“關照”的中國企業“不僅榮耀這樣的企業最後選擇退出印度市場,許多位於印度手機等重要產業鏈上

2022-08-15

讓他們在物美價廉的中國品牌面前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像蘋果這樣的美國品牌正在進行純粹的溢價遊戲,而印度本土品牌則少之又少。深耕市場帶來全方位優勢 與2015年前後剛剛進入印度市場相比,中國手機產業目前在印度最大

2022-07-15

整體性能或將超過 Mac M1 芯片,並自帶應應用商店。2006 年蘋果開始申請相關專利,一個插手機的頭戴式顯示器。2013 年蘋果收購以色列3D體感技術公司PrimeSense,為AR/VR應用提供三維傳感、動作捕捉以及高精度測量技術。2015 年蘋

2023-10-28

HUAWEI Mate 60。與此同時,蘋果也在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18年蘋果研發費用率為5.4%,到2022年增長至6.7%。同樣身為科技企業的立訊精密,過去幾年研發費用率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大幅下降。從財務角度而言,降低研發費用率使得立

2022-07-07

向500多傢在印中企發起賬目審查,幾乎涵蓋互聯網及通訊產業。雖然印度坐擁13.8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但面對這樣的經營環境,中國企業出海印度的可行性或許需要打上個問號。“我本將心向明月”兩年前,筆者曾與一名vivo的產

2024-02-02

增長2%,打破連續四個季度營收下滑的局面。實際上,2023年蘋果除在中國坐上市場份額的頭把交椅之外,也在全球打敗三星。據IDC,2023年蘋果全球累計出貨量達到2.3億部,市場份額超過20%,超過三星(市場份額19%),成為全球

2023-10-31

被蘋果踢出產業鏈後,中國電子大廠歐菲光遭遇艱難時刻,不過現在他們已經熬過那段最困難的時光。今年Q3,歐菲光終於見到曙光,單季扣非凈利潤實現兩年多來首次轉正。得益於華為的加持,三季報顯示,歐菲光Q3實現營收45

2023-05-06

季度下降近30%;另一方面則是處理器市場變局持續發酵,蘋果轉用自傢芯片、AMD奮起直追,讓從前在該領域一傢獨大的英特爾遭受沖擊。另一方面,近幾個月來數據中心對芯片的需求有所下降,為英特爾業績帶來進一步壓力。與

2024-03-02

勢,印尼在過去幾年吸引全球企業進駐,不斷提升其在鎳產業鏈中的影響力。然而印尼鎳的巨大優勢也引發西方企業的“恐慌”,甚至認為其將消滅全球的行業對手。全球鎳供應的超級玩傢過去一年,由於全球鎳供應嚴重過剩,

2022-06-27

繼AirPods之後,蘋果首次將部分iPad生產線從中國遷往越南瞭,但對越南來說這個故事並沒有那麼性感。從今年年初越南大敗國足,到2022年一季度越南的出口額超深圳1800億,再到4月份李超人從英國撤資後旗下長江實業重資註入越

2022-07-03

從2019年到2023年,蘋果MR頭顯設備的發佈時間被整整推遲瞭四年,至於2023年是否會如期發佈也仍是未知數。不僅是蘋果,元宇宙科技巨頭Meta的AR/MR項目也被曝在2024年後將被推遲,產品2022年其產品的出貨量更是被大幅下調,“砍

2023-01-08

品中每個Ryzen 5000 Chiplet的存儲架構實現接近翻倍的提升。蘋果Chiplet專利與M1 Ultra芯片隨後,科技巨頭們也嗅到Chiplet技術的商業化前景。2022年3月,蘋果公司發佈的自研M1 Ultra芯片,就是通過Chiplet封裝方案,將兩個M1 Max芯片互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