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場的中國手機廠商近來遭遇印度稅務等部門愈發頻繁的“發難”。2020年以來,印度屢次以“涉嫌洗錢”“逃稅”等理由對小米、OPPO、vivo和華為等中企提出指控或發起審查。即便重重困難,中國手機品牌依舊在印度繼續站穩腳跟。
11日,印度政府高級官員否認限制中國手機品牌在印銷售低端智能機的政策。分析稱,在產品力、供應鏈和性價比優勢下,印度市場對中國手機擁有無法替代的需求。
印度消費者對中國手機忠誠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眾所周知,印度對中國公司在印度科技行業愈發凸顯的主導地位感到不安。然而,想讓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出局”要比此前封禁TikTok的決定困難得多。一旦印度將中企逼入絕境,那麼其他外國企業有理由懷疑印度的投資政策,這會嚴重損害印度將自身打造為頂級電子產品制造目的地的雄心。事實上,由於印度缺乏強大的本地智能手機替代品,反而是中國企業對印度制造業投入巨資,幫助印度實現一些產業政策。報道稱,由於中國品牌手機的定價具有競爭力,許多印度消費者即便在兩國遭遇政治摩擦之後,仍對中國手機保持忠誠。
市場調研結構Canalys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前五榜單中,中國手機廠商的份額占比達到67%。相比之下,印度智能手機品牌市場份額僅為2%。即使印度大型企業集團最終介入收購中國品牌在當地的業務,可能仍會依賴眾多的中國零部件。印度巨頭信實集團最近試圖與谷歌合作生產平價智能手機,但供應鏈中斷推高預期價格。行業分析機構Counterpoint高級研究分析師表示,如果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被迫離開印度,不會有哪個品牌能迅速趕上中企的制造規模或滿足需求。
美國石英財經網也在近日報道稱,印度有大量的消費者將價格因素放在選購手機的首位,這讓他們在物美價廉的中國品牌面前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像蘋果這樣的美國品牌正在進行純粹的溢價遊戲,而印度本土品牌則少之又少。
深耕市場帶來全方位優勢
與2015年前後剛剛進入印度市場相比,中國手機產業目前在印度最大的優勢是從一張白紙發展到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中印越電子(手機)企業協會秘書長楊述成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手機產業給印度帶來資金、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帶動印度手機制造業迅速崛起,中國手機品牌迅速在印度占據主導地位。《環球時報》記者曾在印度北方邦諾伊達采訪OPPO手機正在建設的工廠,接受采訪的中國手機廠傢負責人紛紛表示,印度手機制造業缺乏核心技術,幾乎所有手機制造廠都屬於組裝廠,絕大部分零部件都來自中國,在印度組裝。
“中國手機性價比非常高,同樣配置的其他手機價格要高出小米很多。此外,我更關註中國手機的售後服務,這點做得非常好,修理非常便宜便捷。而其他有的手機品牌修理一次等於買一部新手機價格。”新德裡的小米粉絲古普塔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能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除性價比優勢外,還來自於深度推行本土化策略。OPPO經過市場調研推出的主打自拍功能的智能手機,引領印度智能機市場的自拍潮流,並不斷鞏固市場地位。小米為印度設計一套獨特的操作系統,配置有印度鐵路一卡通等便捷功能,還設計特制的充電器防止電流不穩造成的問題。考慮到印度氣溫偏高的氣候特點,為防止電池過熱,小米在手機上進行特別鍍膜設計,並把卡槽改造成“2+1”,可以使用兩個通信卡和一個儲存卡,適應印度人看視頻需求。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的獨特銷售策略進一步助推其發展勢頭。OPPO通過娛樂及體育營銷策略,展現年輕、時尚的品牌特性:請寶萊塢一線女明星代言,推出女明星定制機;成為印度國傢板球隊官方合作夥伴。據印度中國商會和印度中資手機企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手機企業在印工廠已超200傢,貿易公司500多傢,投資額達30多億美元,提供就業崗位超過50萬個。
“打壓中國品牌未必有好結局”
隨著中國手機產業整體崛起和產業發展成熟,印度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目前最明顯的是印度對中國企業的無差別惡意審查,手機產業帶頭的電子制造業首當其沖。2020年以來,中國手機廠商、設備供應商、基礎設施投資商、移動應用程序供應商等中國企業均面臨著印度政府稅務及合規的審查。
曾供職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印度分所的資深總監劉林對記者表示,印度稅務機關查稅對國內外公司都是普遍性的,但若仔細觀察分析,會發現他們可能有某些偏好,對跨國公司可能會多一些,對國內公司少一些;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查得會少一些,經濟形勢不好時查得就多一些。
印度對中國手機產業的系列動作核心目的之一是扶持本土手機產業,但其發展道路漫長。自從中國手機產業進入印度後,印度本土品牌市場份額迅速下降。印度本土手機市場面臨沒有規劃,沒有品牌,市場份額小,技術和零部件嚴重依賴外部等缺陷。楊述成認為,根據中國經驗,印度如果復制中國手機產業發展路徑,形成自己的本土產業,至少還得需要20年到30年。
《華爾街日報》認為,印度打壓中國手機生產商未必能取得想要的結局。一方面印度需要外資生產手機,另一方面印度也需要維持國際投資的信譽來支撐未來的制造業雄心。楊述成表示,盡管受到一些困難和波折,由於已經形成規模和重投資格局,中企在印度的手機產業也沒有氣餒,“目前在印度的中資品牌和供應鏈廠商,在印度的整體戰略不會變。 深圳蘭迪律師事務所海外投資業務部負責人黃雪杉對記者表示,從政商關系、文化、就業市場等層面去潛移默化影響當地的政策也是中國手機產業未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