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一定能成下一個時代的霸主,但最有可能是AR革命的發起者。剛回科技圈,羅老師又忍不住“嘴癢”,這次“中招”的友商是蘋果。7月10日,羅永浩在直播時聊到下一個創業方向AR,順便點評一下這個領域目前最受關註的蘋果公司。
他認為 AR 是下一代計算平臺,稱將帶領自己的新公司直接參與平臺級革命,同時不看好這個革命者會是蘋果,“因為平臺革命的時候,新世界的霸主永遠不是之前舊世界的霸主”。
有意思的是,就在第二天,“蘋果專屬爆料師”郭明錤給出關於蘋果 AR/MR 頭顯的最新預測,稱蘋果預計 2025 或者 2026 年將發售第二代頭顯,屆時出貨量將達到 1000 萬臺。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個預測不沖突。羅永浩和庫克都認為 AR 替代的是智能手機,那麼 1000 萬臺隻是滲透智能手機不到 1% 的市場(註:根據 IDC,2021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 13.8 億部),就算蘋果 3 年後真的做到,也不意味著羅老師“慘遭”打臉。
更何況,蘋果 AR/MR 頭顯難產是行業公認的事實。推出時間從最早預測的 2019 年一拖再拖,今年就連此前一點消息沒有的Google,都展示一個 AR 眼鏡的概念機視頻,蘋果卻再次跳票。而多次準確預測蘋果產品的郭明錤,也在頭顯上屢遭打臉。
AR 能否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還是未知數,而如果這場革命真的在未來幾年發生,鹿死誰手不好說,但最有可能的革命發起者,今天來看依然是蘋果。
01 3 年預計賣 1000 萬臺,蘋果掀起 AR 熱?
時至今日,蘋果官方從未透露任何關於 AR/MR 頭顯生產研發的進展,分析師(以天風國際郭明錤為代表)和外媒爆料是主要的信息來源。
其中擁有多個蘋果產業鏈信源的郭明錤,預測可信度相對較高,比如今年多傢外媒猜測蘋果可能會在 WWDC 上公佈 AR 眼鏡時,他就曾預測蘋果大概率不會在今年的 WWDC 上公佈(事實也是如此)。
而在過去一個月裡,郭明錤連續發文,做出多條對於蘋果 AR 眼鏡的最新預測,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第 1 代蘋果頭顯將於 2023 年 1 月發佈,並於 2023 年第三季度開售。
• 第 2 代蘋果頭顯預計 2025 年上半年上市,可能按售價高低分為兩個機型,供應商會在 2024 年下半年開始出貨。
• 受益於第 2 代高低兩款的定價策略,蘋果AR頭顯出貨量可能在 2025 年或 2026 年達到 1000 萬臺。
郭明錤預測|圖片來源:Twitter截圖
基於可見的成本,大多數預測都認為蘋果頭顯的價格不會便宜。有報道稱,蘋果第一代頭顯的價格可能在 1000 到 3000 美元之間。市面上,Quest 起售價為 399 美元,HTC 的 Vive 起售價為 799 美元,微軟的 HoloLens 2 起售價高達 3500 美元,橫向對比來看,蘋果的這個價格區間不低。
上述預測中,“2025 年達到 1000 萬臺出貨量”是最值得關註的指標。對於消費級硬件來說,1000 萬是一個重要的門檻。VR 行業正是在 Meta 推動下,將硬件出貨量做到千萬量級(註:根據 IDC,2021 年全球 VR 頭顯出貨量 1120 萬,Meta 約占 80%),才帶來去年至今元宇宙的熱潮。
但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蘋果 AR 頭顯能在 2023 年順利上市。事實上蘋果此前已經多次跳票,甚至有悲觀的從業者認為:2025 年別說 1000 萬臺,能見到 1 臺都算不錯。
02 蘋果 AR 眼鏡為什麼難產?
庫克第一次談及 AR 是在 2017 年的一次財報電話會上。但蘋果啟動相關項目遠在此之前,根據彭博社,蘋果 AR/MR 頭顯早在 2015 年就正式立項,代號為 T288,包括兩款產品:
一是代號為 N301 的 VR 頭顯,外形類似 Oculus Quest,兼具部分 AR 功能,為隨後發佈的 N421 做鋪墊,預估售價在 300-900 美金;二是代號為 N421 的 AR 眼鏡,外形酷似墨鏡,技術難度更高,功能更強大,坊間稱其為“Apple Glasses”(蘋果眼鏡)。
N301 的操作系統代號為“rOS”的“realityOS”,同時將搭載蘋果最先進的芯片技術,芯片整體性能或將超過 Mac M1 芯片,並自帶應應用商店。
2006 年
蘋果開始申請相關專利,一個插手機的頭戴式顯示器。
2013 年
蘋果收購以色列3D體感技術公司PrimeSense,為AR/VR應用提供三維傳感、動作捕捉以及高精度測量技術。
2015 年
蘋果宣佈收購AR公司Metaio與Faceshift,進一步提升AR景象創建能力與面部表情捕捉技術。
2015 年
蘋果AR/AR頭顯設備正式立項,代號為T288的AR/VR項目,包含兩VR頭顯和AR眼鏡。
2016 年
收購面部表情分析工具開發公司Emotient,可優化人臉識別系統,分析用戶表情及反應,還可為用戶創建虛擬化身。
2016 年
蘋果再次收購一傢AR公司Flyby Media,增強3D空間感知能力。
2017 年
蘋果發佈移動端 AR 開發工具集合 ARkit,後每年更新。
2017 年
蘋果收購SensoMotoric Instruments,該公司正在開發智能眼鏡的眼動追蹤技術。
2018 年
蘋果完成對美國全息系統和材料初創公司Akonia Holographics的收購,為AR頭顯提供超高清全彩色顯示以及輕量化顯示屏設計。
2018 年底
彭博社報道,跨多個部門從事AR項目的蘋果員工人數估計約為1200人。
2019 年
蘋果AR/VR頭顯項目被傳中止。
2020 年
蘋果在AR/VR內容領域收購VR體育內容公司NextVR與VR動畫公司Space。
2021 年 2 月
有開發人員在蘋果App Store的上傳日志和開源代碼中找到對“realityOS”的引用。2021年12月8日,蘋果為AR設備申請“realityOS”商標。
2022 年 6 月
WWDC22,既沒有 MR 頭顯也沒有 XR 操作系統 RealiyOS。
從項目啟動到今天已經過去整整 7 年,這兩款產品始終沒有走出蘋果的實驗室。從 2019 年開始,每年都有傳言蘋果的頭顯或者眼鏡即將面世,但從 1 月的春季發佈會,等到 6 月的 WWDC,再到 9 月的秋季發佈會,每一次外界對蘋果 MR/AR 現身的預測都會落空。
今年 WWDC 開始前,蘋果頭顯操作系統“Reality OS”申請商標信息被曝光,燃起大傢在大會上看到頭顯的希望。但大會當天既沒有頭顯,也沒有 RealiyOS,希望再次落空。
ARKit 6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蘋果AR眼鏡為什麼如此“難產”,部分人難以理解。六年前微軟就做出一體式的 AR 頭顯 HoloLens,創業公司 Magic Leap 也在 2019 年發售小型化的 AR 眼鏡,還有國內外的一些創業團隊,也曾在過去幾年陸續拿出 AR 眼鏡。擁有十倍甚至百倍產業鏈資源的蘋果,似乎沒有理由至今做不出來。
從公開信息來看,直接的原因是技術和供應鏈問題。正如郭明錤分析所說,蘋果 AR 的下一個目標發佈日期,可能反映業內所有玩傢都在尋求克服的技術障礙。
郭明錤稱,蘋果 AR 設備中的許多軟件功能(例如高級人體檢測)現已面世,但計算量非常大,要求的移動處理能力和電池容量超出眼鏡產品的當前能力。
使這些 AR 設備更輕巧,以便可以長時間佩戴也是一個重大挑戰。早年報道中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經探索將輕質的航空航天或復合材料用於 AR 設備,但這些材料的批量生產成本仍然很高。
蘋果 AR/MR 頭顯中將使用到的關鍵零部件 Pancake 透鏡,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與上一代 MR 頭顯(Quest、Vive 等)中使用的菲涅爾方案相比,Pancake 方案成像質量更好,也更加輕薄,但此前工藝並不成熟,無法大規模運用。
過去幾年隨著技術發展,Pancake 方案商用化成為可能,但目前的成本依然不低,根據郭明錤 7 月最新的爆料,明年發佈的蘋果 1 代頭顯將配備 2 個 3P(3P 指的是有 3 個鏡片)Pancake 模組,總成本達到 30-40 美元(約 201-268 元人民幣)。相比之下,Quest 2、Pico Neo 3 等 VR 一體機使用的菲涅爾透鏡,成本約為每片 15-20 元(一個頭顯需要 2 片),前者成本是後者的 6-7 倍。
但是更好的技術不成熟,蘋果大可以退而求其次,拿出一個和 Meta、Magic Leap 或者 HoloLens 類似甚至稍好的產品並不困難。
但蘋果沒有選擇走捷徑,這個賽道的所有玩傢都在說 AR 是下一代智能硬件平臺,但可能隻有蘋果是真的在全力踐行這一點,這也是行業對蘋果第一代 AR 產品始終抱以極高期待的原因。
03 對於 AR,蘋果意味著什麼?
當下這輪 AR 產業熱不超過 10 年,但 AR 技術其實已經有超過 70 年的歷史,早在上世紀末,AR 設備就已經被大量運用於軍事等領域。
這輪 AR 熱的本質,是由於產業側計算能力、光學顯示等技術的提升,讓 AR 設備得以小型化、一體化,有成為消費級產品的潛力。甚至從長遠看,有望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代通用移動計算平臺。
但把計算機從智能手機移到眼鏡上的難度,不亞於甚至超過當年把 PC 的計算能力裝到巴掌大的手機裡。一方面,要把小型化已經做到極致的手機(目前手機重量為 150-200 克),壓縮到更小的眼鏡上(能長時間佩戴的眼鏡重量一般在 50 克以內);另一方面,設備的顯示從幾十平方厘米的二維屏幕擴大到視野能及的現實空間,所有顯示技術要推倒重來,對芯片計算能力的要求也會大幅提升。
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但想要變革發生,產品體驗首先需要跨過消費者能接受的最低門檻,從這一點上,過去的 AR 硬件開發商沒有一個真正做到,其中最大的難題就卡在如何讓 AR 設備小型化。
微軟 HoloLens 前後研發近十年,還專門定制 HPU 處理器,成功實現設備的一體化(把芯片、電池等模組都裝進頭盔裡),但體積和重量(2 代約 500g)決定這款產品隻能在有限的 ToB 場景使用,上市六年隻賣出 20-25 萬臺。
HoloLens|圖片來源:Microsoft HoloLens 官網
另一個 AR 行業的代表 Magic Leap,倒是一定程度上做到小型化(280 多克),但卻是設計上取巧,把計算單元(處理器)和顯示單元(眼鏡)分體。戴智能眼鏡還要隨時連著充電寶大小的處理器,不僅普通消費者無人問津,就連 B 端也不太買賬。最終產品上市半年隻賣出去幾千套,這個融幾十億美金的獨角獸也近乎崩盤。
Magic Leap|圖片來源:Magic Leap 官網
這些問題蘋果也不一定能解決,不然也不至於一直跳票。但在路線基本清晰的情況下,大傢比拼的不是創意,而是供應鏈和技術的整合能力。換言之,如果資源最充足的蘋果也跨不過消費級 AR 的最低門檻,那恐怕誰也做不到。
此外,蘋果在可穿戴智能設備上其實已經證明自己的品牌和渠道能力。2021 年,蘋果可穿戴設備(包含 Apple Watch、Airpods 系列耳機在內)出貨量超過 1 億,其中智能手表出貨量 3825 萬,可以占到這個市場 36% 的份額,是第二名三星將近 4 倍。
從智能手表到 TWS 耳機,蘋果都在很短時間內將一個新品類推向千萬級的出貨量,並引來眾多競爭對手爭相模仿,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樹立起新品類的產品標準。包括郭明錤在內,不少分析師和從業者相信蘋果能在 AR 領域復制這種成功模式。
當然,不論 AirPods 還是 Apple Watch,雖然有自己的計算芯片,但並不能算是獨立的計算平臺,其成功一定程度上還是依托 iPhone 生態。蘋果 AR 眼鏡據傳搭載性能比蘋果 M1 更強的芯片,顯然其定位是一個新的計算平臺,而不是依托 iPhone 的一個可穿戴產品。
賣“配件”成功,不意味著蘋果也能革 iPhone 的命成功。蘋果也並非不能把 AR 眼鏡做成像 Apple Watch 一樣的配件,至少把一部分計算交給 iPhone。但這樣做的話,蘋果倒真的有可能會像羅老師所說,成不新平臺的霸主。
在頭顯這個賽道,依托原有的成熟硬件生態,把頭顯當成配件的做法,今天來看全是失敗的。索尼的 VR 設備基於索尼 PS 主機,最初幾年賣出一兩百萬臺,是 Meta 的好幾倍,而今天出貨量隻有 Meta 的十分之一不到。還有三星 GearVR,靠著贈品策略 2017 年就已經出貨 500 萬臺,卻始終沒建立起自己的內容生態,今天已經無人問津。
但不論如何,蘋果的入場,是最有可能將 AR 硬件從今天全球十萬級出貨量推高一到兩個數量級,並教育消費者、吸引開發者,建立硬件和內容標準。對於 AR 行業而言,這意味著關鍵零部件和建立內容生態的成本將大為降低,行業的風口即將到來。
蘋果不一定能成為最後的霸主,但如果 AR 變革真的到來,最初的發起者,除蘋果,恐怕也沒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