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投後5個月自動駕駛公司Ghost突然倒閉 成立七年0交付


OpenAI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倒閉。自動駕駛公司Ghost,最近在官網發佈“最後通告”。通告很短,標題開門見山,表示公司業務將關停,接著Ghost在正文自我表揚一番,然後解釋關停的原因。成立6年來,Ghost先後提出三大解決方案,每個方案都很與眾不同,先後融資近15億元,參投者包括OpenAI。

這也正是Ghost作為初創公司,卻備受關註的最大原因。

然而就在OpenAI投後不到五個月,Ghost毫無征兆地突然宣佈關停。

OpenAI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倒閉

Ghost在官網發佈通告,表示其將關停全球業務:


雖然說是全球,但據解,Ghost目前隻在兩國三地開展業務——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得克薩斯州以及澳大利亞的悉尼。

業務為什麼會突然關停呢?

Ghost在公告中表示:

實現自動駕駛發展和商業化需要長期投資,考慮到當前的融資環境,公司實現盈利的前景不確定。

說白就是,公司需要錢,但錢不好融,未來不可期,所以公司決定關門。


相比自動駕駛明星,Ghost融到的錢確實不多,七年融資近2.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也就是大約15億元

公司規模也不算大,公司雇員大約有100人。

之所以有名,還是因為OpenAI的青睞。

而且還是在OpenAI發跡後,如日中天時,雙方才建立的合作關系。


2023年11月10日,也就是OpenAI“宮鬥”的前一周,Ghost宣佈,計劃利用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實現自動駕駛。

或許是受這一願景感召,Ghost與OpenAI成功建立合作。

Ghost獲得OpenAI系統的早期使用權,以及微軟的雲計算資源,OpenAI還給它投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617萬元)。


給錢還給資源,OpenAI挺看重Ghost。

然而轉眼不到五個月,Ghost官宣倒閉。

和此前諸多投資者一樣,OpenAI沒能等來Ghost將想法落地。

願景難落地的Ghost

回顧Ghost的創辦歷程,七年來先後畫三張餅,直到倒閉,一個都沒落地。


Ghost創辦於2017年,頭兩年一直籍籍無名,直到2019年,Ghost獲得一筆637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6億元)的投資,開始嶄露頭角。

當時Ghost宣佈,其正在開發一套設備,該設備能讓私傢車獲得在高速路自動駕駛的能力。

具體來說,不是提前預埋硬件,而是將設備安裝在車輛的後備廂中,連接汽車總線,並在車牌、車窗以及後視鏡處。


在Ghost的設想中,這套設備最初會采用ToC的形式,車主買來車,然後自行前往Ghost專賣店,購買設備並安裝。

原定交付時間是2020年,具體價格不清楚,隻給出大概的區間——比特斯拉的Autopilot便宜(當時售價約為5萬元人民幣)。

這套設備後來沒有如期交付,不斷跳票,直到現在也沒量產。


沒有如期交付項目的Ghost,卻在2021年又新開一條業務線:

用於自動駕駛的通用防撞系統

Ghost介紹,該系統會識別場景中的物體,但不同於當時的其他系統,並不會對物體進行分類,隻計算距離物體的距離和相對速度。

這樣對算力的需求以及能耗都更低。

其實從思想上來說,有點像占用網絡,不需要識別出物體具體是什麼,隻要知道自己被阻擋就行。


研發需要錢,憑借該技術規劃,Ghost在當時融一億美元,是其最大的一筆融資。

不過,和高速自動駕駛系統一樣,這項技術依然沒能落地。

但這並不影響Ghost繼續提出計劃,拓展業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和OpenAI建立起合作關系,探索多模態大語言模型(LLM)用於自動駕駛。


Ghost聯合創始人兼CEO約翰·海耶斯(John Hayes)認為,LLM為自動駕駛提供解決“邊緣場景”的新方法,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可以處理更復雜的場景。

這在當時引起爭論。

有研究員認為,LLM並不是為自動駕駛而設計的,甚至可能解決某些問題效率比較低。

“Ghost把LLM當成一種營銷”。

還有學者以ChatGPT舉例,稱其有時會“胡言亂語”,會犯人類不會犯的錯誤,大模型連對話都會犯錯,怎麼敢讓它開車呢。


但OpenAI首席運營官兼初創基金經理Bard Lightcap則認為,多模態有潛力將LLM的適用性擴展到其他用例上,比如自動駕駛汽車。

雙方負責人都有意推動多模態LLM上車,因此盡管存在諸多爭議,OpenAI和Ghost仍然達成合作。

然而如今隨著Ghost的倒閉,OpenAI少一塊自動駕駛試驗田,也失去一個多模態的應用案例。

One More Thing

自動駕駛的浪潮奔騰不息,Ghost翻船的同時,L4迎來新的玩傢:

馬斯克官宣,8月8日也就是四個月後,特斯拉Robotaxi將上線。


預計車型將會是萬眾期待的Model 2車型,也就是“小鋼炮”。


就在馬斯克官宣Robotaxi上線時間的兩個小時前,特斯拉稱。FSD累計行駛裡程超10億英裡,也就是大約16億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5萬多圈。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FSD累計裡程在2023年9月後增長極快,尤其是近期FSD推出V12版本後,幾乎是指數增長。

馬斯克對此補充,其預測不久後特斯拉FSD的累計裡程將突破100億英裡。

考慮到馬斯克此前官宣,FSD將推出一個月的免費試用,再結合V12的表現,FSD累計裡程爆炸性增長不是不可能。

這意味著在Robotaxi上線前,FSD將進一步進化。

而當Robotaxi正式上線,也意味著,所有特斯拉車輛有L4的潛在能力。

誒,那是不是晚上睡覺,車子自己出去跑滴滴賺錢的夢想,終於能實現?


相關推薦

2023-03-06

gues發給公司全員的郵件。在郵件中,Alex Rodrigues稱過去九個月裡,資本已經背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制造商的生產時間不斷推遲,使得行業處境維艱。為使得Embark持續經營,公司高層嘗試完善現有計劃、探索新的市場,以及試圖

2022-09-25

為此,Cruise 召回並更新 80 輛 Robotaxi 的軟件。而後在同一個月內,十幾輛 Cruise 自動駕駛車輛無故停在十字路口,導致交通癱瘓一個多小時,直到人類駕駛員將其開走之後,事情才得到解決。事後,Cruise 回應稱,是“技術問題”

2023-11-29

迷宮,在城市各處都設有小型車站,人們可以乘坐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以每小時150英裡的速度在隧道中行駛。據馬斯克說,最初的目標是在一周內就能建好一英裡長的隧道。2018年,馬斯克展示Boring公司的演示隧道時對歡呼的

2022-07-28

致摩托車駕駛員當場死亡。事故發生時,Model3啟用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功能(Autopilot)。Model 3在2021年發生的致命事故又是Autopilot。美國國傢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經把這起事故列入特別事故調查名單中,這意味著該機構對這

2022-08-05

部報告稱,車禍發生的原因是“駕駛室裡的一個人在啟動自動駕駛系統之前沒有正確地重啟該系統,進而導致它執行一個過時的命令”。根據內部報告,左轉指令是2.5分鐘前的,應該被清除,但它並沒有被清除。不過自動駕駛汽

2022-06-29

021年8月14日,某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駕駛蔚來ES8汽車啟用自動駕駛功能後,在沈海高速涵江段發生交通事故,不幸去世。事故車型訂單迎來“轉讓潮”目前,蔚來汽車已向媒體證實,此次意外墜落車型為蔚來ET7。資料顯示,蔚來

2022-10-14

4車主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有ID.4車主更是反映,剛提車5個月,中控屏黑屏5天後送去檢測,結果被告知主機壞……更讓他抓狂的是,上報故障後,那邊客服給出的回應是:要等技術部門研究出具體的維修方案。除屏幕,車機與

2024-04-07

據TheInformation報道,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奧特曼和蘋果前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JonathanIve)正在為一個新的未披露的人工智能(AI)項目尋求10億美元的資金。該報道稱,奧特曼和伊夫正在尋求OpenAI現有投資者ThriveCapital

2022-07-17

年3月正式宣佈造車至今,小米進入汽車行業滿打滿算才15個月的時間。如果按照傳統汽車行業的研發流程,15個月的時間至多也就完成整車開發,下一個階段才是模擬樣車試裝和工程車測試——到這,一款車的研發才走一半的流

2022-10-09

判爭取時間,盡可能保留現有團隊和架構。工資還能發一個月,但團隊不遣散,有可能Ibeo的投資方已經有眉目。會是誰?不太好猜。但如果從汽車供應鏈領域的規律,客戶往往入點股,或許可以盲猜一個在中國耳熟能詳的名字

2023-03-20

幾個月的假期,然後離職,在今年加入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後者開發風靡全球的ChatGPT。員工提供的信息和文件顯示,特斯拉Autopilot總監阿肖克·埃魯斯瓦米(Ashok Elluswamy)已經承擔起推特的工作。一名前員工說,他跳槽去Waymo

2024-04-23

幅度高達2000美元。特斯拉還將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全自動駕駛”(FSD)的價格下調三分之一。與此同時,特斯拉宣佈在美國召回3878輛電動皮卡Cybertruck,原因是這些車輛的油門踏板存在被卡住的風險,可能引發安全問題。在召

2022-07-28

7月28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與國內領先重工企業三一集團旗下三一重卡宣佈,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開展L4自動駕駛重卡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共同打造高端自動駕駛重卡品牌。據小馬智行方面對新浪科技透露,雙方將

2024-02-13

更快:開源模型領域以領軍企業 Meta為領導正一步步挑戰 OpenAI 和 Google 的閉源模型。2023年,開源模型在性能基準測試中迅速取得進展,贏得大型企業、初創公司和學術機構開發人員的持續支持。我們也非常渴望看到開源社區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