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2022答卷:主業潰敗之下 雷軍“豪賭”造車誰主沉浮?


3月24日,小米集團(01810.HK)披露2022年度以及第四季度業績公告。自2022年一季度披露上市以來首次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後,市場對於小米集團所面臨的行業困境以及存量見頂等問題無疑頗為憂慮。

很大程度上,在消費電子行業需求疲軟以及智能手機市場仍處下行與競賽激烈的當下,小米的主業優勢想維持並不容易,而同時,小米還懷揣著高端化、出海以及造車等多元目標,復蘇之路好走嗎?

01

小米的2022答卷:營收凈利雙下滑

2022年全年,小米集團實現營收2800.4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4.70%;實現毛利475.77億元,同比下降18.3%;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經調整凈利潤85.18億元,同比下滑61.4%。

具體到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總收入660.47億元,同比下滑22.82%;經調整凈利潤14.61億元,同比下滑67.36%。

作為小米集團的基本盤,智能手機業務欠佳無疑是導致此次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2022年,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收入1672億元,同比下降19.9%。

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實現收入366.72億元,同比下滑27.3%;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270萬部,同比下滑25.9%。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2022年,小米系列手機出貨量達到1.53億臺,全球市場份額13%,在全球54個國傢和地區排名前三,在全球69個國傢和地區排名前五。2022年,小米2022年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達1111元,略高於2021年底的1097.5元。

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遇冷已是不爭的事實。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延續疲軟態勢,Canalys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1.7%,為自2014年以來最低谷。

據IDC的統計,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中,三星銷量2.59億臺,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21.6%,排名第一;蘋果銷量2.31億臺,市場份額18.8%,排名第二。小米手機銷量則排在第三,與第二名蘋果公司差距約8000萬臺。


CounterPoint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19%,蘋果手機逆勢而上,占據全球23%的市場份額,一舉超越三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

國內方面,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數據,2022年國內十大手機暢銷榜單中,蘋果公司的iPhone13拿下中國市場6.6%的份額位居第一。同系列的iPhone13 Pro max和13 Pro,市場份額分別為2.2%、1.9%,位居第二、第三。此外,榮耀X30、OPPO A56 5G、榮耀Play 30 Plus、vivo Y33s 5G、榮耀60、vivo Y76s和榮耀Play 20,作為安卓機型中銷量領先的品牌緊隨其後,而小米則無緣上榜。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機構還曾披露,2022年高端機型(高於600美元)銷量同比增長1%,占據全球手機市場總銷售額的55%。近幾年,大於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機型銷量持續攀升。換句話說,人均消費意願的下降,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願意花高價購買高端機型。

高端機型的利潤自然也非常可觀。目前,全球排名前三的高端機型廠商中,僅有蘋果公司實現同比增長。2022年,蘋果手機高端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占據高端智能手機總銷售額的75%。

2020年,小米曾提出高端化戰略。2022年,從小米12系列手機開始,小米正式將高端化明確為集團戰略,並提出全面對標蘋果手機。關於小米佈局高端化的進展、市場表現以及和蘋果公司的對比成為業內熱議話題。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傢梁振鵬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小米集團2022年度營收下滑的原因與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不景氣、市場容量萎縮有關。“截至目前,小米手機上遊的核心零部件領域沒有突破,小米智能手機仍然以代工工廠生產,自己沒有制造工廠,這樣的空心化運作模式在其他競爭對手OPPO、 vivo等效仿之下,小米手機的競爭力自然也在逐漸減弱。其次,小米自身的高端化戰略並不成功,產品銷售均價仍然較低,同時高端化也未見明顯成效。就現在來看,小米手機的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而小米自身很也難和競爭對手有一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中,對於2022年智能手機整體出貨率降低、小米四季度業績波動等問題,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表示,“除外部的宏觀環境波動、地緣政治、海外高通脹以及全球的匯率波動影響外,(第二個原因是)基於小米的新競爭策略,小米在四季度時在內部主動地做一些經營策略的調整,例如海外(市場)的去庫存等,來追求長期、穩健的經營。”

對於2023年智能手機整體大盤的判斷,盧偉冰表示,“從今年的一、二月份來看,我們認為消費復蘇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今年上半年,我們覺得大盤可能還會有一些同比的下滑。可能今年下半年會看是否有大的好轉。”

好消息是,據小米集團副總裁兼CFO林世偉介紹,“2022年第四季度,小米庫存的下降較為明顯。第四季度,小米的資金金額約在504億元,同比下滑3.7%,環比下滑4.8%。整體庫存穩中有降,2022年的清庫措施非常有效。”

“2021年整個行業都預測2022年市場會有增長,但其實2022年大盤有很大的下滑。而在2021年,我們也同部分企業簽署協定。對於有傳言小米較長周期的庫存,第一點是(庫存)按照未來的預期價格拉進來;第二點就是這些庫存都是可以在 2023 年比較穩定、穩妥地消化掉。” 林世偉說道。

根據此次財報披露的內容,截止2022年12月底,小米錄得存貨504.38億元,同比下滑3.74%;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14.39億元,同比上漲4.3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3.90億元,同比下滑144.86%。

02

不同板塊的毛利率,開支並未縮減

值得關註的是,隨著智能手機業務的下滑,讓毛利率較高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占比出現提升,從而讓小米集團在2022年度毛利率變化較小。

2022年,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占比從2021年的63.6%下滑至59.7%;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實現收入798億元,同比下降6.1%;互聯網服務實現收入283億元,同比微增0.4%。

在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中,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的收入為237億元,同比減少13.3%。小米在財報中表示,主要是由於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導致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的ASP下降。

同時,電視增值服務、廣告業務及遊戲業務收入增加,小米互聯網服務中的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在2022年錄得68億元,同比增長35.2%。

2022年,小米實現毛利476億元,上年同期為583億元;毛利率為17.0%,同比減少0.7個百分點。其中智能手機分部毛利率由2021年度的11.9%降至9.0%,主要是由於增強清理存貨的力度,以及2022年美元升值及存貨減值撥備增加所致。

此外,於2022年11月更新部分系列智能手機的售後服務政策以改善消費者的售後服務體驗,導致四季度額外產生一次性成本7億元。不計該影響,報告期內,智能手機分部毛利率為9.4%。

相對不錯的是,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2022年毛利率錄得14.4%,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導致智能電視毛利率提高,以及智能大傢電(尤其是隻能空調)毛利率提高;不過,互聯網服務分部毛利率錄得71.8%,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廣告業務的毛利率下降。

經營成本方面,小米的三大主要開支都在2022年分別出現上漲:其中研發開支160億元,同比上漲21.7%;銷售及推廣開支213億元,同比上漲1.6%;行政開支51億元,同比上漲7.9%。開支上來看,小米2022年並未有所節約。

03

投行們的評級,今年會好嗎?

客觀來說,此次小米披露的2022年度財報要高於市場對其的預期。

3月27日,摩根士丹利發佈研報,小米集團第四季度智能手機業務收入下降主要因出貨量疲軟,毛利率同比下降反映產品保修費用、促銷活動和存貨減值的一次性撥備。剔除一次性撥備後,第四季度經常性毛利率為9.4%。

大摩認為,智能手機需求在今年上半年出現實質性復蘇的可能性較小,而利潤率的提高或為關鍵催化劑,因公司表示,規模和盈利能力均為2023年的首要任務。此為公司首次將盈利能力與規模列為同等重要。盡管對研發做出承諾,公司仍在運營支出層面采取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托銷售和管理費用的成本控制好於預期,或有助於在2023年提高核心經營利潤。該行維持15港元目標價與“增持”評級。

3月28日,交銀國際發佈研報指出,公司庫存水平基本恢復正常水平,預期這將有助於公司減少促銷活動帶來的盈利能力下滑。同時公司國內收入占比創出兩年新高,這將有效帶動智能手機單價繼續上升。小米的高端化策略仍將持續推進,高端產品仍然具備結構性的成長動能。

同時,交銀國際預計小米2023/24年每股收益為0.30/0.55元,較此前預分別下調41.7%/10%。由於2023年需求反彈有望在下半年出現,但上半年仍然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鑒於智能手機長期滲透率飽和,以及國際地緣政治對公司海外業務帶來的不確定性,維持目標價12.10港元,中性評級。

同日,來自麥格理的研報顯示,小米集團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環比下降6.3%,同比下降22.8%符合市場預期,但遜預測6.6%。調整後凈利潤同比下降67.3%至14.6億元,高於市場及該行預測。

麥格理預計,2023年財年,智能手機銷量將同比下降6%,達到1.42億部,平均售價增長3%。首季度銷售量將低於庫存清理後的銷售量。此外,由於智能手機收入減少,將2023年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後凈利潤預測下調5%,同時將目標價上調84%至9.77港元,維持“跑輸大市”評級。

04

雷軍“豪賭”,小米造車的“優劣勢”

從手機到IoT生活服務及互聯網業務,收入不足3000億的小米近年來最吸引外界關註的莫過於新業務—造車。

這或將成為小米的又一大新增長極,也可能是雷軍此生最後也是最大一次“豪賭”。

2021年3月末,雷軍宣佈,小米要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預計10年投入100億美元,首期為100億人民幣。

“用高品質的智能電動汽車,讓全球用戶享受無所不在的智能生活,這就是我們小米造車的初心。所以,這一回我決定親自帶隊,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雷軍說道。

兩年以來,雷軍的雄心壯志頗具感染力,他在去年10月公開談及汽車目標:1,擠進全球前五;2,每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

“我相信,當電動汽車行業走向成熟時,全球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我們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臺。”

在今年1月的內部信中,小米集團創始人兼CEO雷軍在其個人微博中表示,2023年對於小米而言,是開啟全新發展周期的一年,也是一系列的深刻的變革進入深水區之時。“這一年小米的關鍵詞是‘穩健推進,蓄勢待發’”。

今年伊始,小米集團內部經歷重大人事變動,新成立的集團經營管理委員會以及集團人力資源委員會,均由雷軍本人出任委員會主任並親自指導。

近期,雷軍公開表示,小米造車的進展超出預期,並已順利完成冬季測試,預計將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

鬼鬥車創始人王魁軍談及小米造車時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小米造車不同於傳統造車,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方面,小米在資本運作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銷售渠道方面擁有較多資源,其自身的粉絲經濟以及生態圈隨著小米汽車的問世也可以徹底打通,尤其是在零配件成本控制方面是小米的撒手鐧,擁有互聯網基因的小米汽車或將成為顛覆者。”

同時,王魁軍也談及,劣勢就是沒有幾十年甚至百年的造車經驗,在駕乘舒適性以及NVH和底盤調教方面,絕不是花錢就能迅速優化。最可怕的是一旦出現大規模產品質量問題甚至是設計缺陷,小米汽車是否有能力解決?這也是小米汽車遲遲沒有正式上市的主要原因,在把關產品質量方面及安全性上,想必小米汽車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

最後,王魁軍總體認為:“小米汽車雖然入市晚,但有後發優勢,避免踩坑的同時,也躲過去年那波鋰電池大幅上漲的周期,成功或失敗的比例各半,畢竟性價比才是打動消費者唯一的關鍵因素。”

2022年度,小米集團的研發開支為160億元,同比增長21.7%。其中,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31億元,研發團隊規模為2300人。

毫無疑問,有關小米造車的相關進展將會在未來的一段日子陸續浮出水面。但新能源行業早已是一片紅海,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破局仍是小米必須需要思考的問題。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相關推薦

2022-07-17

小米想要改變汽車行業格局,但必須先遵守行業的客觀規律。7月15日,據新浪科技報道,小米造車即將迎來一個重大節點——在8月的一場公開活動上,雷軍將會帶著小米的工程樣車亮相,隨後便開啟一系列測試。但隨後,小米

2022-12-23

在今日的內部信中,雷軍再次重申小米造車的時間節點。我們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進展也一直超預期,我們對2024年上半年順利量產上市充滿信心。”信中宣佈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公司總裁王翔將於2022年12月30日正式卸任集團總裁職務

2023-02-23

小米造車,又有變動。小米汽車營銷負責人周鈃(xíng)被曝已經離職,而從他入職到現在不過7個月。在來小米之前,周鈃供職於上汽通用五菱,曾一手打造出五菱宏光MINIEV這樣的爆款神車。宏光MINIEV去年總銷量突破55萬,不僅

2022-12-23

(ChinaZ.com) 12月22日 消息:今日,雷軍發佈內部信稱,現任小米總裁王翔將迎來規劃已久的退休,將於2022年12月30日正式卸任集團總裁職務,同時,繼續作為高級顧問為公司服務。經過公司合夥人委員會的慎重討論和協商,決定晉升

2022-06-28

的中心,想要擠進去的人也不在少數;宣佈造車一年後的小米一舉一動依舊牽動人心,如今它又有什麼新進展呢?在這個火辣辣的6月,CNMO趁熱打鐵推出“科技互聯網圈這半年”專題報道,帶大傢回顧科技互聯網圈這半年的風雲

2022-09-18

稱37歲已財務自由”的話題登上熱搜第一。隨之一起的“小米造車是一個被逼出來的決定”也引起高度關註。對於股價持續低迷的小米集團而言,“造車”是個能吸引投資者持續關註的概念。近期,ST曙光就憑借小米接盤的傳聞

2023-06-18

中心在德國慕尼黑。在融資過程中也受到寧德時代、一汽集團等巨頭的青睞,曾跟蔚來、小鵬、威馬並列稱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但時過境遷,此前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寞。實際上這不是拜騰汽車第一次被申請破產清算,

2024-03-29

繼首場發佈會後,米粉又苦等三個月,小米汽車SU7終於正式上市,其共推出3款車型,售價區間21.59-29.99萬元,作為小米造車交付的首張答卷,SU7究竟有何亮點?標準版Pro版Max版內外設計SU7定位於C級豪華純電轎車,外觀是典型新

2022-09-01

兩位消息人士透露,小米大概率不會收購北汽的工廠,也無意采用代工生產的模式,而是會自建工廠。此外,據透露,小米的工程車已經完成,10月中旬左右可以完成工程車的軟件集成,隨後開啟各項測試。因為小米董事長雷軍

2022-08-12

的“雞湯”味道,似乎像個老朋友般地暢所欲言。但對於小米汽車,雷軍是另一種態度。他隻用不到7分鐘的時間,重點介紹小米自動駕駛的進展。並且表示“希望大傢給我們一些時間、空間”,宣佈未來兩年不打算再介紹新的

2024-02-13

主要的消費者獲取渠道,其廣告成本也在不斷攀升。相比之下,使用第三方物流3PL的成本費用要比FBA更低。隨著亞馬遜供應鏈的推出,亞馬遜將把更多的賣傢成本轉化為收入。總而言之,2023年美國電商市場迎來新格局,Temu、Shei

2022-06-27

摩根士丹利ShawnKim團隊認為,臺積電未來光明,更具成長屬性;三星是一傢被市場低估的代工巨頭,股票更具價值屬性;仍處轉型“陣痛期”的英特爾,想要回到第一梯隊仍有待時日。今年以來,半導體類股遭遇重創,而摩根士

2024-03-29

59萬元、24.59萬元和29.99萬元。昨晚,當雷軍擠牙膏般地將小米SU7的的售價公之於眾時,此番情形是不是像極初代小米手機於2011年官宣入市的那一刻?是,好像也不是。和過去抱著看戲的態度圍觀小米手機不同,這一次,現場米

2024-04-23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剛剛,小米盧偉冰發佈微博表示,雷總在今日舉辦的小米投資者大會上宣佈,截止到4月20號,小米SU7鎖單量已經超過7萬臺,今年的產能已經賣完。鎖單的7萬臺裡,標準版占比28.57%,Pro版占比28.27%,而Max版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