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咸鴨蛋絕對是最美味的幹飯搭子。1個咸鴨蛋、1碗白米飯、1盤炒青菜,就是簡單又讓人快樂的一餐!看著流油的咸鴨蛋,有多少人會流口水呀?入口即化、香味濃鬱、脂香四溢、咸香可口,讓人無法拒絕,恨不得每天都吃1個。
那如果每天都吃 1 個咸鴨蛋,對身體的影響如何?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咸鴨蛋的事。
咸鴨蛋裡有什麼?
咸鴨蛋可以算得上是歷史久遠的傳統美食,深受很多人的喜愛。鴨蛋被醃制成咸鴨蛋之後,仍然能給我們提供蛋白質、脂肪、鋅等營養。
煮咸鴨蛋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分別是煮雞蛋的 1.14 倍、1.3 倍,熱量也比煮雞蛋高,是其 1.2 倍;鉀含量也不錯,為 226mg/100g,是煮雞蛋的 1.7 倍;硒含量比較突出,為 32.8 微克/100 克。[1]
雖然煮咸鴨蛋的以上營養都比煮雞蛋豐富,但它畢竟屬於醃制品,鈉含量高達1131mg/100g,是煮雞蛋的近9倍,生咸鴨蛋鈉含量更高,為2706mg/100g,飲食上稍不留神就容易導致全天鹽攝入量超標,進而對健康不利。
每天 1 個咸鴨蛋 身體會怎樣?
雖說咸鴨蛋很下飯,而且真的很好吃。但是,每天 1 個咸鴨蛋可能真的會帶來問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要控制在 5 克以下,相當於不到1啤酒瓶蓋的量。
而 1 個咸鴨蛋就能讓我們攝入 2~5 克的鹽,還得吃其他菜肴,全天的鹽攝入量很容易超標。
1.不利於控血壓: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證明,高鹽飲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也會加速血管老化,還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病風險。
2.誘發胃炎:鹽攝入過高會刺激胃黏膜,可能會導致胃壁細胞脫落[3],而壁細胞是保護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壞,便會增加患胃炎的風險,嚴重可能會誘發胃癌。
3.增加骨質疏松風險:飲食上鈉攝入過高會抑制成骨細胞的分化及其功能,有動物實驗顯示:高鈉飲食會降低大鼠骨密度和骨強度,增加骨折風險。[4]
另外,吃太咸會讓人大量喝水,喝水多排尿便會增加,排尿的時候不僅會排出鈉離子,也會排出一部分鈣離子。所以吃的越咸,就越可能容易缺鈣,也就越容易骨質疏松。4.損害認知功能:有研究表明,高鹽飲食可能會損害某些認知功能,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群。[5]
另外有研究顯示:降低我國的高鹽攝入量就可能會讓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大幅減少。每天少吃 1 克鹽,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約 4%,中風風險約 6%;到 2030 年,每天僅減少 1 克鹽的攝入,就可以預防近 900 萬例心臟病和中風病例,並挽救 400 萬人的生命。[6]
所以,咸鴨蛋雖然好吃,偶爾吃吃沒事。但如果你特別喜歡吃咸鴨蛋,可得註意控制好全天鹽的攝入量!
咸鴨蛋“富得流油” 脂肪增加?
咸鴨蛋最吸引人的就是又沙又流油的蛋黃,而煮鴨蛋就不會流油。有人會疑惑:難道鴨蛋變成咸鴨蛋後脂肪含量增加?其實,脂肪含量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隻不過是狀態發生改變。
平時吃的煮蛋之所以看不到明晃晃的流油,是因為蛋黃中的蛋白和脂肪形成乳化體系,外觀上看不到油脂。
而醃制的過程會導致疏水基團與蛋黃中的親水基團和親脂基團分離,破壞這種乳化體系,[7]小油滴聚集在一起,就成為肉眼可見的“富得流油”。
真假咸蛋黃,如何辨別?
生活中我們吃的很多美食都離不開咸蛋黃的參與,比如蛋黃酥、蛋黃蓮蓉月餅、咸蛋黃炒飯、咸蛋黃焗蝦仁、流沙包等。為更方便的滿足這些美食的制作需求,很多人會直接購買咸蛋黃。
不過,市面上的咸蛋黃可能不是真正的咸蛋黃哦,大多都是人造的咸蛋黃,如何辨別呢?
1.看包裝和配料表:人造咸蛋黃包裝上一般會標註“咸蛋黃制品”,配料表中大多含有淀粉、天然胡蘿卜素、食用香精等。
雖然也有蛋黃,但不一定是鴨蛋黃,也可能是雞蛋黃。
▲圖:電商平臺
▲圖:電商平臺
真咸蛋黃的配料表很簡單,隻有鴨蛋和鹽。
▲圖:電商平臺
2.看狀態:真咸蛋黃結構不均勻,外部松軟內部緊密,質地較硬;而人造的咸蛋黃結構均勻、有彈性,咬開後不會有分層和硬心。
由於人造咸蛋黃含有淀粉,水煮後會變得較為粘稠,真咸蛋黃水煮後流動性好,不粘稠。
3.看價格:真咸蛋黃價格一般在 1~1.5 元/粒,而人造咸蛋黃較為便宜,多為 0.3~0.5 元/粒,30 元就能買到 100 粒“咸蛋黃”呢。
總結
當你沒食欲的時候,是否也被 1 個咸鴨蛋拯救過?咸鴨蛋雖美味,但為健康,可別貪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