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飲食觀念日益風行,“0糖”“0卡”“0脂肪”已經成為很多飲料的賣點。日前,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啟動“首批營養健康指導試點項目”,其中包括飲料“營養選擇”分級標識試點。這是我國首次推出飲料“營養選擇”分級標識,綜合反映飲料中的糖、脂肪等含量。
很多人都在關註這個分級制度是如何運作的,它是否科學合理,以及按照它來選是否就意味著自己更健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營養分級是怎麼分的?
營養分級標識,它是一種通過圖形方式,讓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出食品營養情況的標識,可以幫助我們在購買食品時,快速做出更健康的決策。
“營養選擇”標識飲料分級原則。圖片來源:“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
它們會將飲料分為 ABCD 四個等級,主要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對飲料進行綜合分級。
界限值
糖的界限值是 0.5 ,5 和 11.5 。0.5g/100ml 是我國現行預包裝食品國標(GB 28050-2011)裡規定可以聲稱“無糖”的界限,5g/100ml 是國標裡規定可以聲稱“低糖”的界限。11.5 是膳食指南中對高糖的分界,飲料含糖量≥ 11.5/100ml 為高糖。
非乳源性糖,意思是不是乳糖的糖。乳糖主要來自牛奶,也就是說,牛奶裡的乳糖不算。
非糖甜味劑,就是指我們常說的代糖、甜味劑,比如赤蘚糖醇、阿斯巴甜、安賽蜜等。
反式脂肪,A和B級所要求的≤ 0.3g/100ml 也是現行國標裡規定可以聲稱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界限。
飽和脂肪的兩個界限值是 0.75g/100ml 和 2.5g/100ml 。
一般來說,糖少的、不用甜味劑的、脂肪少的、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少的,就是 AB 級的產品。
如何看待?
對於這個“營養分級”,有人歡喜有人憂。
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可以讓大傢在選擇飲料時更加明確它們的營養價值;而有些人則認為這隻是形式主義,對實際健康狀況並沒有太大幫助。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看待這個“營養分級”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營養分級”的初衷是為讓大傢更加直觀地解飲料的營養價值,從而幫助消費者做出更加健康的抉擇。從這一點上來看,它的出現是有積極意義的。
不過,這個“營養分級”也可能有誤判。
例如:
純的鮮榨果汁,糖分都在 5% 以上,很多還超過 11.5% ,應該被歸為 C 級或 D 級。
全脂純牛奶的飽和脂肪含量約有 1.86g/100ml 左右,應該被歸為 B 級或 C 級。
一款加牛奶的咖啡或者奶茶,牛奶多加一些,因為飽和脂肪,則可能會被評為 B 級或 C 級。這個分級表格裡,美式咖啡是 A ,有的拿鐵是 C 。其實,拿鐵就加點牛奶,我覺得比美式還是要健康一些的,還能彌補鈣的流失呢。
這個分級還特別指出,不使用非糖甜味劑的才能是 A 級,意思是,隻要用代糖,就不能是 A ,可能是因為之前關於代糖的一些爭議。
然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指出:“盡快研究制定我國兒童添加蔗糖攝入的限量指導,倡導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飲料替代飲用。”“提倡城市高糖攝入人群減少食用含蔗糖飲料和甜食,選擇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替代蔗糖生產的飲料和食品。”
圖片來源:《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其實,批準使用的代糖都是安全的,不加糖隻喝白水茶水當然是最健康的,但是,如果想要甜味又不想要糖,代糖依然是目前最好的替代辦法。畢竟我們吃東西、喝飲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需求——享受美味和快樂。
另外,“營養分級”並不是萬能的,不能完全依賴它,更不把它當作健康的“護身符”或者“擋箭牌”。
如果你覺得選 AB 級就更健康,就可以放飛自我,敞開吃甜點、吃紅燒肉、吃炸雞,最終也不一定有多健康。
總的來說,上海飲料開始實施的營養分級制度為我們提供一個參考,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新舉措,但並不是唯一的標準。我們還是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需求,合理安排每天的飲食和生活,才能真正做到健康。
最後,還是想提醒大傢,飲食健康的基本原則還是合理搭配,適量飲食。在適量的前提下,還是可以享受奶茶、飲料等美味的。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註意保持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
目前,上海共有 4 傢企業參與“營養選擇”標識試點,今年陸續在上海區域的產品銷售菜單、飲料外包裝、線上點單程序及售賣場所等醒目位置標註符合要求的“營養選擇”分級標識。後續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