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智能手機可能每天都會震動多次並發出各種不同的通知--來自朋友的信息、銀行賬戶付款、天氣警告。但在未來,你的智能手機可能會發出另一種通知,即一個預測你在未來幾年內死亡風險的應用發出的信息。
發表在《PLOS Digital Health》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通過智能手機傳感器被動追蹤運動數據可以有效預測一個人的五年死亡風險,準確率約為70%。
這項研究的結果則是基於大量的證據得出,其顯示步行速度和一般健康之間的相關性。為達到準確的健康和死亡率預測,先前的研究通常要求參與者全天候佩戴專門的健身追蹤器或在實驗室條件下完成“步態分析測試”。然而,這項新研究想知道通過普通智能手機中的傳感器收集的運動數據是否足以提供準確的預測。
研究人員研究一個大型數據集,其包括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10萬名參與者。這些人佩戴一周的手腕活動監測器並被跟蹤至少五年。
這是目前最大的運動傳感器數據集。據研究人員稱,這些健身追蹤器收集的短時運動強度數據類似於一個人口袋裡的智能手機可以捕獲的數據。
“盡管這些數據是從活動監測器中收集的,但我們的傳感器模型隻使用使用廉價的、目前可用的手機收集的可行的輸入,”研究人員在研究中解說道,“這是可能的,因為我們用廉價手機進行廣泛的臨床實驗,為心肺病人的健康狀況開發高度準確的預測模型。”
利用每天僅六分鐘的跟蹤行走強度的數據,預測算法可以提供五年的死亡風險估計,其準確性跟全天候可穿戴設備或更復雜的臨床步態測試收集的數據一樣。
這些發現增加越來越多的研究,這些研究探討估計一個人的死亡風險的各種方法。簡單的眼部掃描、血液篩查或簡短的平衡測試都被提議作為篩查人們早期死亡風險的方法。
目前正在計劃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以更具體地關註從智能手機直接收集的數據。並且研究人員正在努力使研究隊列盡可能地多樣化以使預測模型在各種人群中都能準確。
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總結道:“這對健康公平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健康風險最高的人群往往資源最少--所以最有可能擁有廉價手機而不是可穿戴設備的人將從簡單的評估中受益最大。手機應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記錄6分鐘的連續行走,然後通過人口分析計算出風險分層的預測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