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崩。這次癱瘓時間持續近12個小時,有可能創造滴滴歷次故障之最。對於平臺型產品,不穩定性極大的影響用戶體驗。很快,“滴滴崩”、“滴滴打車打不到”、“青桔害我遲到”、“部分滴滴司機開始提現”等話題相繼登上熱搜,引發熱議,還有好事者梳理出:滴滴崩潰簡史。
28日早間,滴滴官方回應,網約車等服務陸續恢復正常。對於本輪系統故障的原因,不少分析認為,滴滴系統半夜遭遇黑客攻擊,滴滴App、共享單車都崩,說明更底層的基礎設施出問題;
還有不少人認為,結合此前的阿裡雲故障,目前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成為互聯網公司主流。多番調整,受沖擊最大的是公司的中層骨幹,也就是幹活的那幫人,活水轉崗或者是裁員跳槽,最終反噬到經營管理。網友說的更直白,調侃稱,這是開“猿”截流,降本增“笑”——字面意思,不難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2日,阿裡雲剛剛經歷一次大規模故障,共持續超過一個小時。當時有用戶反映,滴滴產品也出現服務不穩定的情況。
更加巧合的是,27日,從早上9點16分開始,阿裡雲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以及美東、美西等多個地域,多個數據庫產品(RDS、PolarDB、Redis等)的控制臺和OpenAPI訪問出現異常,直到10點58分恢復。
這不免讓外界把此次故障原因與阿裡雲聯系到一起。28日晚間,滴滴對外釋放信息,截止當日晚20:00,一些滴滴司機師傅表示,已經回到日常接單的忙碌狀態,平臺也發放獎勵。有滴滴內部人士透露,網約車整體呼叫成功率已恢復至上周同期100%的水平。
還有滴滴內部員工對媒體表示,服務系統崩潰時滴滴內網也處於崩潰狀態,員工無法正常使用內網相關服務。在11月28日下午,滴滴內網完成修復。結合來看,此次故障原因沒有外界臆測的那麼復雜,可能就很簡單,或者說很低級,即是自身業務調整引發故障。
相比以往,這次滴滴的宕機故障造成的影響更加負面,傳播范圍更廣。單從經濟損失上看,有媒體預測,根據滴滴出行此前公佈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單季度中國出行業務總交易額為725億元,日均單量達到3130萬單,而以此次“崩”的故障時長計算,估計將會讓滴滴損失過千萬的訂單量和超4億的交易額。
但對滴滴來說,賬面上的財務損失容易找補,但程維的損失可不止這4個小目標。
首先是對滴滴業務能力信心的打擊。澎湃的采訪報道提到,司機端App也崩潰,司機付師傅表示,司機個人損失不多,但當天滴滴平臺上,可能出現擠兌的情況,不少司機都在提現,怕系統出問題自己的賬戶出問題或者被註銷。他還提到,系統提現也有問題,“我可以提現,好久一直沒有到賬。不過群裡有幾個說到賬的,時間還都不一樣。”
這條新聞,完整的標題是《滴滴崩潰12小時:乘客下不單,司機休息避險,出什麼故障》,客觀的記錄滴滴崩潰12小時的影響。但到第一財經,選擇性的截取其中一段,核心信息就變成“部分滴滴司機開始提現”,虎嗅等重要平臺跟進轉載,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
事件真相未明之前,部分事實或者說個體情況的轉述,隻會讓普通司機、不明覺厲的群眾產生恐慌。正如網友在微博吐槽:“司機不懂,怕最後不能提現,所以著急,這個我能理解。但是你一個大媒體把這事兒做成話題發出來,就有故意制造緊張氛圍的嫌疑。擱這揣著明白裝糊塗? ”
在這個話題下,不少網友發表類似的感慨“想起我的小黃車99元押金還沒有退。”這種被流量營造出來的緊張氛圍,傳遞到司機端、出行端就是恐慌。辛苦掙的錢,拿到手裡才算安穩,這是最樸素的訴求。但對平臺的負面效用,就是可能產生擠兌,損傷對平臺的信任。比如不少觀點就提到,“高德躺著就賺到”。
類似的想法很單純。周鴻禕在2023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曾表示,如果滴滴的服務器宕掉,可能你出門就叫不到車。他表示,互聯網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聯在網上,一旦遭到攻擊後,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會受到巨大影響。
這是周鴻禕做安全業務的職業習慣,或者說本能反饋,互聯網是一個整體,並且成為新的基礎設施時,任何的動蕩,受益的絕對不是普通老百姓。
其次是對滴滴商業模式、經營能力的質疑。在故障發生前不久,滴滴剛剛發佈2023年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三季度滴滴實現總收入514億元,同比增長25%。營收增長的同時,滴滴三季度經調整EBITA虧損3億元,並未實現盈利。今年前三季度,滴滴累計虧損14.85億元。
經歷過一次掛牌即巔峰的流血上市風波,滴滴一直在苦修內功,謀求重啟港股上市。但多方面分析指出,滴滴再次上市的過程不會比過去簡化,業務合規及數據、網絡安全方面審查,仍然是橫在其面前最大的門坎。
回過頭來看,沖過去,摔下來,流血陣痛。這個門坎也是滴滴在2021年沖關上市前後,持續保持靜默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個普遍關註的信息是,導致故障產生可能是雲能力不足。其實,滴滴曾推出過雲服務,2017年11月,滴滴公有雲以“為開發者而生”的口號上線。今年3月31日,滴滴雲方面宣佈,由於產品線調整,自當日起不再對外提供公有雲服務。
這次宕機,把滴滴的諸多內部問題,更加真切地暴露,就像一次未經編排的演練,打程維一個措手不及。
最重要的還是來自輿論的壓力。除第一財經的“蹭流量”式報道,澎湃還有一篇評論:《滴滴崩潰12小時:重新認識“風險社會”》。評論員指出,這次突發狀況,加深“風險社會”概念的註腳。
現代風險社會理論框架下的風險,與過去常規理解的社會風險有幾個重要區別。比如,從影響面來說,風險社會中的風險被稱為“平等主義者”,它幾乎是同等地指向每個人。
這次滴滴崩,帶來的影響就是跨地區、跨人群的,具有很強的擴散性和傳導性。這種情形,雖然未必能做到百分百避免,但平臺有責任加強防范,保障好系統的運行穩定和運營安全,並建立完善的應急系統,盡可能將負面社會影響降到最低。
正所謂““體量越大,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傳遞到滴滴,就是平臺責任、經營壓力的逐級下放,這是鞭策,也是教訓。
實際上,雖然本次故障,直接導致不少用戶選擇其他出行平臺,進行風險對沖。比如“滴滴系統崩潰,其他平臺爆單”的話題登上熱搜,很多網友表示,因滴滴出行出現故障,第一次用上高德打車、美團打車和百度打車等。但這對滴滴的整體市場規模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這是典型的馬太效應,也是滴滴的底層能力。
這在媒體報道裡有所反映,滴滴在網約車領域仍占據“一超”地位。根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10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8.09億單,環比上升2.1%,其中,以高德、百度、美團等為代表的“聚合平臺”,完成2.23億單,環比上升2.1%,占據市場約27.56%的份額。 滴滴出行過去市占率最高約為9成,降到目前的7成左右,形成“滴滴出行+聚合平臺+運力公司”的格局。
由此也能看到,過去一段時間,互聯網企業轉向的負面效應也逐漸顯現。這次是崩潰的是滴滴、阿裡雲,下一次會是誰?不得而知。
就在此時,收到滴滴最新致歉:初步確定,這起事故的起因是底層系統軟件發生故障,並非網傳的“遭受攻擊”,後續公司將深入開展技術風險隱患排查和升級工作,全面保障服務穩定性,盡最大努力避免類似事故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