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PCB份額排行:中國臺灣第一 中國大陸第二


近日,研究機構n.t. information公佈2022年PCB份額數據,2022年全球PCB產值約為880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中國臺灣以31.97%市占率排在低於,中國大陸則排在第二,份額也有31.52%,二者份額相加超過60%。

2022年全世界PCB產業的生產額比前一年增長6.7%,年收益超過1億美元的pcb工廠有139傢,但比2021年減少7傢。但是,每年10億美元以上的pcb制造公司比2021年增加到28傢。

在全球十大PCB制造商中,中國臺灣獨占5席,分別是第一名臻鼎科技、第二名欣興電子、第四名華通電腦、第七名健鼎科技、第八名南亞電路板。

而中國大陸則在全球PCB百強榜(實際上是141傢)中占據最多的位置,達到64傢,中國臺灣也有27傢,其他則分別是日本21傢、韓國14傢、美國5傢、歐洲5傢、東南亞5傢等。


相關推薦

2023-11-08

。在本次峰會上,集邦咨詢自身研究副總經理郭祚榮對於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相關數據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分享。2024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臺積電占比60%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受整體市況不佳,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庫存持

2024-05-12

SIA和BCG在最新發佈的報告中表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既有優勢,也有弱點。在2021年4月發佈的報告1中指出,全球一體化的半導體供應鏈每年可實現450億至1250億美元的成本效益,使價格比完全本地化的供應鏈低35%至65%,從而提高

2022-08-07

作為全球最大的SaaS軟件服務公司,Salesforce近日突然宣佈,解散中國區團隊,同時關閉位於中國香港的辦公室。Salesforce中國區主要負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業務。團隊解散後,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的業務將交給阿裡

2022-10-12

在周二新披露的展望報告中,SEMI預計到2025年的時候,全球300mm半導體晶圓廠的產能將再創新高。SEMI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jitManocha表示:“盡管某些芯片短缺已得到緩解,但另一些芯片的供應仍然緊張。不過蘇子和半導體行業擴大30

2024-02-26

名第二的為韓國,占比為13%,包括SK海力士生產的DRAM等。中國臺灣所占的比例為9%,鴻海精密工業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團負責該終端的組裝;中國大陸以7%排名第四,主要提供電池等;蘋果“大本營”美國以6%排名第五。而蘋果目

2023-03-17

會談,並討論臺積電創立歷程、半導體制造鏈價值維護、全球晶圓代工趨勢等問題。兩人就書中對於臺積電、張忠謀本人的描寫進行互動討論,座談過程中也不乏張忠謀揶揄英特爾建晶圓廠是“獨舞”、再申美國制造成本高於中

2023-01-05

大陸轉向印度、越南的同時,根據業內最新的爆料指出,全球PC品牌大廠戴爾(DELL)已通知供應鏈與代工廠,計劃在2025年底前將50%的產能移出中國大陸。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筆記本電腦出口數量為1.81億臺,同比

2024-05-01

經理暨財務長趙敬堯在記者會上指出,近年來地緣政治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版圖造成沖擊,加上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科技限制及貿易實體清單、部分產品禁售的措施影響,半導體制造在中國大陸的生態環境產生變化,市場競爭

2023-11-27

事長劉德音近日示警,美國對中國大陸擴大芯片禁令會使全球創新的速度SlowDown(放緩),不僅是中國大陸會花很多時間做舊的東西,美國領先的公司也會因看不到對手而慢下來,這是對產業、經濟最大的隱憂。面對新的國際情

2022-10-12

片月產能各13萬片。三星西安NAND存儲生產基地產能占三星全球NAND Flash整體產能當中的占比高達40%。根據之前的規劃,三星還將投資150億美元建設西安三期項目,主要制造5G芯片和汽車芯片。正是因為SK海力士和三星的大陸工廠升

2022-08-03

2021年,新冠陰影依然籠罩全球,但世界經濟在疫情中艱難重啟。但是,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約為37.8萬億美元,比上年大幅上漲19.2%(該榜單有史以來最大的漲幅),相當於當年全球GDP的五分之二,

2022-08-19

將在300毫米晶圓上生產。目前中國臺灣地區代工制造商為全球生產近90%的先進芯片(采用10nm節點以下的工藝技術制造)。人才爭奪戰已經在歐洲展開。博世、格芯、英飛凌和Siltronic正在努力爭取德累斯頓地區附近有限的電氣和

2022-10-08

上去財務業績的景氣度也會隨著議價權的削弱而下降,但全球非正常狀態下的匯率問題卻對他們青眼相加。臺積電和聯電不斷吃到匯率紅利9月下旬以來,美聯儲大舉加息,引發臺幣兌美元自2022年初以來貶值11.7%。對此,臺媒還

2024-04-30

片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必須采“四管齊下”策略。首先,全球僅美國、日本及荷蘭有能力生產現代晶圓廠的精密設備,美國近兩年實施相關的出口管制,也成功促使日、荷做出相同措施。其次,美國必須確保芯片供應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