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中國小夥確診阿爾茲海默癥 全球紀錄又被刷新


難以置信,but這是真事:全球目前最小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是個年僅19歲的中國男孩。而且他的癥狀是在17歲就開始出現的。阿爾茲海默癥通常發病是在65歲以後;在他之前,全球最年輕的早發性患者年齡也有21歲,主要病因是基因突變。

值得註意的是,這個19歲患者既無阿爾茲海默癥傢族史,也沒被檢測出遺傳問題、感染病變、心理疾病等常見的癡呆誘因。

這個案例,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發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的一項研究。

消息一出,網友可以說是炸鍋,相關話題也很快被轟上熱搜。

不少網友在震驚之餘,還表示這也太慘。

有些愛忘事的人想到自己,不禁打個寒顫。

其實不隻網友,連經驗豐富的賈建平醫生都對此感到十分驚訝:

情況過於罕見,以至於我一度不敢相信檢查的結果。

全球首例19歲患者

17歲,是多少人想重返的年紀。

然而對這個男孩來說,17歲的他卻難以在學習時集中註意力——這卻僅僅是一段噩夢的開始。

一年之後,他的短期記憶力都喪失明顯,甚至無法回想起前一天發生的事或個人物品的存放位置,反應也變得遲緩。

再後來,他已經難以完成學業,甚至連自己是否吃過飯都記不清,曾經成績不錯的他隻能無奈退學。

輾轉多傢醫院,男孩和傢人最終找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科。

主任醫師賈建平和團隊先看看男孩在兩項認知評估(記憶力、註意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空間感知等)結果,即MMSE和MoCA測試的分數,總分還算正常(MMSE 27分以上正常,MoCA26分以上正常)。

不過,從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他的MoCA分數下降,其中有關記憶的3分全部丟失。

盡管這兩項得分還算說得過去,但在關於記憶力 (沒錯,又是記憶)的測試“WHO-UCLA AVLT”上,問題就顯現出來。

記憶力這塊共包括4項:

即時回憶、短延遲自由回憶(3分鐘後)、長延遲自由回憶(30分鐘後),以及長延遲識別。

可惜男孩在這4種記憶測試中,結果全都低於正常值。其中,“長延遲自由回憶能力”的衰退尤為嚴重,正常人能正確回憶起13.2 ± 1.2個單詞,但他隻能想起2個。

隨後,醫生們對男孩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結果顯示:其雙側海馬體輕度萎縮,雙側顳葉也輕度萎縮,代謝水平低下。

要知道,海馬體可是是人類大腦的重要結構,負責存儲和加工記憶信息。

而顳葉則和語言、註意力、認知加工等功能都有關;顳葉萎縮,除可能導致語言、註意力和記憶障礙;還可能導致情緒障礙、空間定向障礙等等。

另外,他們還檢查男孩的腦脊液,結果顯示:p-tau181蛋白濃度增加,淀粉樣蛋白-β 42/40比例降。

綜合各檢查結果表示,這個少年確實患上阿爾茨海默癥。

如此年紀輕輕就患上老年癡呆,醫生們對其發病誘因好奇極。

他們仔細研究調查男孩和他祖宗3代的遺傳病史,但全基因組測序(WGS)結果顯示,他不攜帶任何已知的傢族性基因突變。

而且他的免疫系統正常,也並未出現感染和心理問題。

這讓醫生們簡直納悶,他們在論文中無奈地表示:

現在主要缺乏病理檢測,患者太年輕,無法進行腦活檢;因為腦活檢是侵入性的,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遺癥。

接下來隻能進行長期的隨訪來進一步探索。

另外,知乎上一位營養師稱,老年癡呆的幫兇其實非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飲食其實也可能導致患病。

老年癡呆癥呈年輕化趨勢

其實,老年癡呆癥在全球都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

在美國,從2013到2017年,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率飆升200%。

目前,在全世界的老年癡呆癥病例中,早發性患者已經占到5-10%。

2018年,英國一位23歲的小夥Jordan Adams被確診為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輕患者,但他的母親也患有顳葉癡呆癥。

另外,正如前文所述,在宣武醫院這個病例之前,全球最年輕的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輕患者年齡為21歲,他也攜帶一種基因突變。

不過話說回來,賈醫生也指出:

記憶和很多因素有關,絕大多數人“忘事”是功能性的,並不是大腦真的出問題。

如果你最近覺得腦子不太好用,不妨改善一下生活方式,保證睡眠充足、規律作息就足夠。


相關推薦

2023-02-07

難以置信,but這是真事:全球目前最小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是個年僅19歲的中國男孩。而且他的癥狀是在17歲就開始出現的。阿爾茲海默癥通常發病是在65歲以後;在他之前,全球最年輕的早發性患者年齡也有21歲,主要病因是基

2022-09-15

澄清,否認自己得阿爾茲海默癥,認為老年癡呆並不等於確診。韓松表示,因為血壓飄忽不定,醫生讓做下監測。十分感謝大傢近日來的關心,我很受鼓舞,也增添信心,覺得人類太好。另外想說一下,老年癡呆並不等於阿爾茲

2022-07-23

誤導本世紀以來該領域研究長達16年。這篇論文直接證明阿爾茲海默癥研究一個重要假說,時至今日,被引用數已超過 2300 次。而它的直接受益者 —— 第一作者,之後更是獲得巨額支持:4 年間獲 77.4 萬美元經費,以及 700 萬美

2024-02-04

越慢),相當於Leqembi可延緩疾病進展27%。2024年1月9日,中國國傢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宣佈批準Leqembi在中國上市,商品名為“樂意保”。據北京日報報道,該藥將於2024年7月中旬在中國上市,預計定價2508元。美國跨國藥企禮來

2022-10-01

5000萬人,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52億人。在其背後,僅中國每年就要消耗近1700億美元,在二三十年內就會增至萬億美元以上。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也沒有特效藥。在研藥物到很多,主要基於幾個主要的假說。其中

2023-03-08

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下一個突破可能是診斷阿爾茨海默氏癥。準確率高達90%阿爾茲海默氏癥會導致不可逆轉的認知能力下降和癡呆。自該疾病被發現以來的一個世紀裡,醫學研究人員一直未能找到治療方法和可靠的

2022-07-25

近20年來,Aβ假說在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解此類蛋白質可能導致衰退的機制,美國聯邦政府為這些研究投入數十億美元。近日,《科學》雜志發表一篇詳盡的調查報告,過去近20年中

2024-01-27

動50-100個以上的漸凍癥研發早期推進。漸凍癥、帕金森和阿爾茲海默癥同屬於神經退行性疾病,學名肌萎縮側索硬化,是世界五大絕癥之首,目前治愈率為0,平均3-5年走向死亡。至今為止,沒有任何藥物和治療方式能夠阻止病

2022-08-01

的是防丟定位系統,這些定位產品屬於合法產品,對應著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兒童等消費群體。較之定位手環、定位鑰匙鏈等產品,定位腰帶的遺失概率更低,也能對佩戴者形成更到位、更安全的定位監護。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些

2023-01-08

監督管理局(FDA)宣佈,該機構以“加速批準途徑”通過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侖卡奈單抗”(Lecanemab)。(來源:FDA官網)侖卡奈單抗由渤健(Biogen)與衛材株式會社共同開發,是阿爾茨海默病(AD)所致輕度認知障礙和輕度AD

2022-10-11

大腦組織中發現一種機制,可以解釋為什麼女性更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癥。他們說,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研發治療該疾病的新藥。具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大腦中某種酶的表達量更高,導致一種名為tau的蛋白質

2023-10-17

現,反復消極思維”(RNT)與隨後的認知能力下降以及與阿爾茨海默癥有關的有害腦蛋白的沉積有關。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表現出較高RNT模式的人在四年的時間裡經歷更多的認知能力下降和記憶下降(阿爾茨海默癥的早期癥狀)

2022-07-28

能通過篩選大腦成像數據來發現與自閉癥、精神分裂癥和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模式,進而發現人們精神健康狀況,而這種人工智能最大優勢在於能在疾病癥狀出現之前進行預測分析。該人工智能模型首先使用健康成年測試者的大

2024-09-23

俗稱600號”)展開合作,共同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幹預阿爾茨海默癥的治療方法。面對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阿爾茨海默病等認知癥成為重大健康挑戰,目前尚無藥物能完全治愈阿爾茨海默病,但及早診斷和幹預可延緩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