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火爆全網”的雪糕刺客,“充電寶刺客”也是沖上風口浪尖。我近期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在網絡上吐槽自己使用共享充電寶遇到的一些遭遇,首先是瘋漲的價格,其次是使用體驗上槽點。
講實話,我本人不是一個手機重度依賴者,對共享充電寶和個人充電寶的需求也沒有那麼大。所以對這一亂象的體驗也沒那麼深,但最近經常有人和我聊到充電寶的各種“趣事”。
前段時間,我公司的一位同事和我吐槽:最近共享充電寶這類產品盡量少碰,不然在扣錢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搶劫”。借用兩個小時的充電寶,由於充電速度慢,隻能保證不掉電,手機電量一點沒漲,而錢卻花出去7、8塊。這還不算完,從一個地兒借到充電寶容易,還充電寶則需要跑十萬八千裡,實在是離大譜。
在共享充電寶這個東西剛出來的時候,王思聰曾發朋友圈斷言共享充電寶成不,並且放下一些“狠話”,雖然話糙點,但也能看到他對於這一類項目的否認。
圖源:來自微博
當時我覺得還是觀望一下,這麼快下斷言沒什麼道理,畢竟這東西萬一真成,也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不過在充電寶在前些年出現漲價風波之後,我就感覺這項目越來越不靠譜。當然,我覺得不靠譜的是這些企業,而非這個項目。
在同事和我說完這件事之後,我就從各種渠道去解一下這個行業目前的情況,看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不解不知道,一解,真是嚇一跳。
共享充電寶高價亂象
共享充電寶漲價這件事早在2019年就已經有媒體進行過報道,價格從早期的一塊錢一小時,變成兩塊、三塊、四塊一小時,也是在那時候,共享充電寶的“差異化定價策略”被大眾熟知。
所謂的差異化定價策略,通俗一點說就是“看人下菜碟”,比如在一些客流量不大的地方,共享充電寶的定價可能依舊一兩塊錢,但如果在飯館、KTV、酒吧或者景區,借用充電寶的價格就會成倍的上漲。
除此之外,在當年的媒體報道當中,關於漲價這一方面問題,官方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收費標準是根據市場情況有所調動,這個價格並非公司統一制定”。
我們換個角度理解這句話,那就是在公司定價和店傢價格之間,還有這麼一個人,負責某個地區價格的高低,他才是造成“差異化定價策略”的罪魁禍首,這個行為跟公司無關。
針對這個人的身份到底屬於公司、店傢還是個人,我撥通某品牌共享充電寶的合作電話,並且以合作者的身份對這一情況進行解。
根據對方所提供的信息,在店傢和公司之間確實有這麼一個人存在,而這個人並非公司和店傢,而是屬於一個“中間商”的角色,在公司的口中,也就是“代理”。
值得一提的是,代理這個角色有著極高的權限,比如定價權。
代理有權限為某個機櫃的價格進行定價,比如說某餐館鋪設這個代理的充電機櫃,他可以決定這個機櫃一個小時到底是兩塊錢,還是三塊錢。如果是酒吧、KTV、浴池等長時間活動地點,定價甚至可以達到10塊錢一小時,上不封頂。
對於代理來說,一個充電寶從機櫃出去之後,在沒有到下一個機櫃之前的所有時間,利潤都是由他所有。
那這裡就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也就是說這個充電寶離開機櫃的時間越長他們掙得就多。就這樣,如何鋪設充電機櫃的位置也變成一門學問。
此前有用戶在網上表示有商傢在消費者借走充電寶之後,拿出新的共享充電寶塞進原孔位,導致網友多走好幾公裡路才還上充電寶,白白增加不少的使用時間,多花不少錢。從我的解來看,在一些共享充電寶高單價的地方,比如酒吧、景區這些地方,這種情況確實會出現。
代理還有一個權利就是利益分成,代理可以決定自己和商傢的分成,目前比較常見的是三七分,代理三、店傢七。也就是說店傢是和共享充電寶的利益掛鉤的,並非是按月付給店傢一筆費用。如果是一些酒吧、景區等地方,可能這個分成還要有所變化,代理要更多的讓利給店傢。
那換句話說,如今的上遊的公司隻是一個平臺,他們真正在做的是賣共享充電寶、充電機櫃、設備維護的生意。而真正和店傢、消費者在做交易的是卻這些代理商,他們每年隻需要付給共享充電寶公司5%~10%的利潤就夠。
目前我所溝通的幾傢公司分別為某獸和某搜、某街,某團共享充電寶由於有著自身的渠道優勢,利益分成有所不同,不過邏輯大體相似。
共享充電寶問題多
說完共享充電寶的價格亂象,我們再來聊聊產品本身上的各種花式問題。
在和對方進行溝通的時候,對方明確和我表示一個共享充電寶機櫃能夠服役五年左右,並且貼心的為我算出五年內的產品收益。這看似很美好,但在對方所承諾“超長產品服務周期”的背後,我看到產品所存在的諸多問題。
首先就是充電效率老化。
手機電池我們都有所解,如果我們長時間使用手機,在一兩年之後整體電池的老化程度就比較嚴重。那充電寶同理,本身共享充電寶的電池容量就隻有4000-5000毫安時,算上充電損耗,再加上長時間服役導致的經常性充放電,一個充電寶從滿電到沒電,充滿一臺手機動輒4000+毫安時的旗艦手機可能性微乎其微。
再一個就是充電線經過長時間的使用磨損後,還能否達到足夠合格的充電速度和充電功率。在最近吐槽“共享充電寶刺客”的話題裡,有很多問題是出在充電線的老化和磨損上,經常性無法穩定的給手機充電,一碰就會斷開充電,浪費很多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朋友遇到充電寶歸還時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明明已經插會機櫃裡,但平臺還是在繼續進行扣費,造成一些體驗上的影響。
這一問題的出現也很可能是產品老化所導致的,共享充電寶機身上的觸點接觸不良,導致產品無法歸還。
圖源:黑貓投訴
圖源:黑貓投訴
如果遇到無法正確歸還的情況,客服還會要求用戶對充電寶進行“賠償”,這個價格普遍為99元/臺。
雖說這是幾年前的定價,不過如今這充電寶已經白菜價的時代,99元的價格著實也是“刺”消費者一下,有這錢完全夠買一些大品牌更大容量的充電寶。
網上類似這樣的吐槽還有很多,這也從側面表示目前很多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糟糕體驗產生抵觸心理。在黑貓投訴上,搜索關鍵字“共享充電寶”能夠得到14686條結果,很多投訴都是上遊公司和代理商面對投訴不作為、計費混亂、產品質量不過關等等。
圖源:黑貓投訴
目前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都處於一種混亂到不能更混亂的狀態,或許這麼說有點不具體,那換個說法:
大傢都在撈金,沒有人在為消費者的體驗負責。
共享充電寶的立意是好的,和共享單車一樣,都是為消費者應急而誕生的產物,不過兩者的套路也都類似,都是先燒錢“跑馬圈地”,然後再瘋狂漲價賺錢。
漲價的確是提高收益的最好辦法,但在多收錢之外,能否提高精細化運營的能力,讓消費者重新對產品擁有信心,這才是決定一個行業能否長久生存的根本。
所有企業全都躺平漲價,整個行業如同一潭死水,這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不負責任。
除此之外,共享充電寶每臺機器的單時價格不同,卻並沒有明顯的標識告知消費者每臺機器的具體價格以及漲價策略,這是否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再回到我們今天的產品上來,如今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體驗在短時間內很難有所提升,所以我的建議是各位出門還是隨身帶一塊充電寶出門,不然幾次試錯下來,花費的錢都夠買一塊新充電寶。
圖源:品玩 LU攝
你還會繼續使用共享充電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