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對未來過於樂觀的預期情緒要降下來。”8月23日,多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向上證報證實,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華為內部一篇題為《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中,表達他對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
當日,“華為要把活下來作為主要綱領”話題沖上熱搜。
任正非提到,消費能力會有很大幅度下降,不僅給華為帶來供應壓力,還會帶來市場壓力。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
“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任正非在文章中還對各業務線進行部署,提出華為雲計算要走支持產業互聯網的道路,數字能源要加大投入,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要減少科研預算,加強商業閉環。
“不要再講故事,一定要講實現”
“全世界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任正非表示,“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有質量地活下來,這個口號很好,每個業務都要去認真執行。”
2019年5月以來,“活下來”一直是華為的關鍵詞。
2021年,華為實現營收636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28.6%。由於出售榮耀等因素,當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5.9%至1137億元。
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當時表示,雖然華為規模變小,但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獲取能力都在增強,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整體的財務結構的韌性和彈性都在加強。
即便如此,今年4月26日,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2022年華為分析師大會上仍表示,華為當前還是面臨很多困難,還需要加倍努力。華為今年首先要活下來,還要關註活的質量。“活不下來一切皆空”,華為要求每個業務都要實現有質量的發展。
8月12日,華為披露2022年上半年經營業績顯示,華為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同比減少5.9%,跌幅較去年同期進一步縮窄;凈利潤率5.0%,即凈利潤約150.8億元,同比減少52%。
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為1427億元,企業業務收入為547億元,終端業務收入為1013億元。相較2021年上半年同期,運營商業務同比增長4.2%,企業業務同比增長27.5%,終端業務同比減少25.3%。
胡厚崑表示,盡管終端業務受到較大影響,ICT基礎設施業務仍保持穩定增長。華為將積極抓住數字化和低碳化的發展趨勢,通過為客戶及夥伴創造價值,實現有質量的發展。
“我們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這兩年我們能不能突圍,現在還不敢肯定。所以每個口都不要再講故事,一定要講實現。”任正非說。
戰略上收斂聚焦
數字化和低碳化,被華為認為是人類社會發展最重大的兩大趨勢,也是最重要的兩個機會。今年以來,華為圍繞數字化和低碳化,積極調整隊形,動作頻頻。
備受關註的華為汽車業務加大商業化進程,其中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推出的問界品牌交付超出預期,截至7月31日,問界M5已累計交付26348輛。
在今年4月的終端商用辦公新品發佈會上,華為將“消費者業務”更名為“華為終端業務”,並宣佈全面進軍商用市場。
任正非說,2023年華為的預算要保持合理節奏,盲目擴張,盲目投資的業務要收縮或關閉。
他指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不能鋪開一個完整戰線,要減少科研預算,加強商業閉環,研發要走模塊化的道路,聚焦在幾個關鍵部件作出競爭力,剩餘部分可以與別人連接。
華為雲計算要踏踏實實以支撐華為業務發展為主,走支持產業互聯網的道路。數字能源在戰略機會窗上加大投入,創造更大價值,收縮機關,加強作戰隊伍。
“未來幾年內不能產生價值和利潤的業務應該縮減或關閉,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來,我們要面對現實,不要有太遙遠太偉大的理想,快刀斬亂麻,富餘人員調整到戰略預備隊,再把它們組合到合理崗位上去搶糧食。”任正非表示。
多次境內發債補充現金流
任正非在新的表態中,將利潤和現金流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今年和明年的考核中要提升現金流和利潤的權重,寧可銷售收入下滑一些,但利潤和現金流要增長,經營性利潤增長的獎金要多一點,激勵大傢去爭搶利潤。”
任正非還提到,要合理科學合理的控制庫存,要從過去恐慌性的自救改為有質量的自救,不要因為過大庫存而造成公司的利潤不足和現金流緊張,從而構成新的危機。在戰略關鍵機會點上,生存危機點上,可以不惜代價投入,但在非戰略機會點上不能亂花錢。
2022年以來,華為已經累計發行4期中期票據和3期超短期融資券,合計在境內債券市場融資240億元。而2019年至2021年,華為境內發債總額分別為60億元、90億元和80億元。無論是發債頻率還是發債總額,均增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