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是半導體行業的傳奇人物。這位美籍臺灣商人和電氣工程師於1987年創立臺積電,被譽為臺灣整個半導體行業之父,時至今日,他仍在大膽預測未來。張忠謀最近表示,目前對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的需求如此之高,以至於他的公司很快就要以驚人的速度倍增產能。
張忠謀是在臺積電在日本熊本建立的位於該國第一傢制造工廠的落成典禮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期待著這個亞洲國傢出現新的"芯片復興"。
這位臺積電創始人說,他與未具名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代表進行交談,這些高管人物向這傢臺灣代工廠提出一些前所未有的要求。張忠謀說:"他們說的不是數以萬計的晶圓,而是希望臺積電建立新的制造工廠。按照這個速度,臺積電將需要新建三座、五座、十座工廠。"
GPU 和其他專用芯片基於高度並行設計,極大地推動機器學習模型訓練或基於推理的聊天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應用。對這些芯片產品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整個公司都在圍繞新的行業熱點重新調整業務重點,而作為人工智能熱潮無可爭議的先驅者,NVIDIA 公司最近也承認,僅憑一己之力無法滿足全球對更多人工智能芯片的渴求。
然而,即使對於臺積電這樣為數不多的世界級代工企業來說,建立一個全新的芯片制造工廠也是一項極其昂貴的投資。在狂轟濫炸的預測之後,張忠謀又對未來做出更為溫和的預測。這位臺積電創始人預測,業界對新人工智能芯片的實際需求可能會"介於中間",介於"數萬片晶圓"和"數十座晶圓廠"之間。
張忠謀在出席臺積電日本新廠開幕典禮時說,他於 1968 年首次來到日本,創辦德州儀器和索尼的合資企業。在創建臺積電之後,張忠謀看到臺灣和日本在文化和人才方面的相似性,這對當時剛剛起步的半導體產業來說非常重要。
20 世紀 80 年代末,這個亞洲國傢擁有全球十大芯片制造商中的六傢。由於錯過個人電腦革命,日本的領先地位後來被來自美國、臺灣和韓國的競爭對手蠶食。如今,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都不在日本,而日本本土的消費電子公司在圖像傳感器業務(索尼)、汽車應用(瑞薩、羅姆)和 NAND 閃存芯片(Kioxia)領域仍占有重要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