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Fast拓展泰國市場 與15傢經銷商簽署合作協議


越南電動汽車制造商VinFast周三表示,已與泰國的15傢經銷商簽署合作協議,這是該公司在東南亞擴張並利用該地區不斷增長的需求的最新舉措。該公司表示,這些交易是在本周的曼谷國際汽車展上達成的。


泰國計劃到2030年將其汽車年產量的30%左右轉化為電動汽車,這加劇電動汽車制造商之間的競爭,其中一些制造商正尋求將這個地區的汽車制造中心作為制造基地。

VinFast進入泰國市場之際,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等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泰國銷售強勁,市場領導者特斯拉正在與泰國當局就建造生產設施進行談判。

VinFast在聲明中表示:“VinFast和經銷商將積極合作,在大曼谷地區的主要道路上開設22傢展廳,這是VinFast在泰國擴張戰略的重點。”

據泰國工業聯合會(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估計,2023年,泰國人購買73500輛電動汽車,約占汽車銷量的9%,預計到2024年底,這一數字將增長一倍。


相關推薦

2024-05-11

股股價較2021年高點普遍重挫80%左右。與越南造車新勢力Vinfast、美國造車新勢力Rivian以及中國的“蔚小理”等公司相比,極氪已經實現較為強勁的穩態交付能力,但市值大幅低於後兩者。如Vinfast今年一季度交付量僅1萬輛,但當

2022-09-09

9月9日消息,日前,比亞迪宣佈將在泰國購地建廠,這將是比亞迪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建設的首傢電動汽車工廠。官方表示,比亞迪與WHA偉華集團大眾有限公司簽約,正式簽署土地認購、建廠相關協議。這標志著比亞迪全資投建的

2024-03-27

報道,小鵬汽車在第45屆曼谷國際車展上正式宣佈,將與泰國經銷商集團Neo Mobility Asia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正式進軍東盟市場。除泰國市場,小鵬汽車還與新加坡Premium Automobiles和馬來西亞Bermaz Auto等經銷商集團展開合作

2024-04-12

11日宣佈,將投資25億歐元(約合194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拓展合肥生產及創新中心,同時提速與小鵬汽車的智能電動車型生產。大眾汽車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將以更深入的本土化佈局、強大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陣容,進一步

2024-02-06

報道,德國一傢經銷商(GregoryBrudny)因從中國進口到德國市場22臺大眾ID.6CROZZ車型,而遭到德國大眾的起訴,起訴原因是中國和歐洲不屬於平行銷售渠道,按照規定,ID.6CROZZ隻能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根據報道,這傢德國經銷商進

2022-07-07

其乘用車。知情人士稱,該公司還一直在東南亞(尤其是泰國)與經銷商簽約,為經銷商提供比其他品牌更高的利潤分成。激烈競爭馬斯克在今年表示,特斯拉的目標是到2030年銷售2000萬輛汽車,這將使其規模超過全球第一大和第

2023-11-20

售模式上,張健表示,蔚來、小鵬大多數采用自營模式,拓展市場的速度會慢一些,成本相對比較高。“在海外采用自營渠道賣車,並不是簡單地從左舵改為右舵就可以,還要考慮整體的出海能力,以蔚來為例,換電站、售後服

2024-03-22

為戰略投資者,通過增資擴股方式進一步支持MG印度公司拓展市場份額,上汽集團與JSW集團將積極協同各自在汽車、鋼鐵、能源等領域的優勢資源,打造互利共贏合作模式,確保MG印度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4-05-08

汽車品牌組合,就在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市場滲透率超過5%後不久。過去三年,海鵬關閉6傢銷售外國品牌內燃機汽車的經銷店,並在其銷售網絡中增加27傢本土電動汽車品牌門店。該集團的內燃機汽車業務利潤

2024-10-03

會內部人士表示。據協會專傢相關數據分析,8月,新車市場的整體折扣率為17.4%,今年1-8月,價格戰”已致使新車市場整體零售累計損失1380億元,對行業健康發展產生較大影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此前調研顯示,上半年中國半

2024-11-16

阿聯酋市場。蔚來與Green Car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進一步拓展企業全球化版圖。蔚來將持續推動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服務更多國傢與地區用戶,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願景,守護清朗天空。

2024-02-08

推出幾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這是通用汽車多年來在美國市場避開這種技術後的一次重大戰略轉變。

2023-02-07

據報道,越南電動汽車制造商VinFast在2月6日表示,該公司將在美國進行裁員。美國是VinFast的主要海外市場,該公司希望在該市場進行重組,當前這傢初創企業正在努力解決首批車輛交付延遲的問題,並且為潛在的股票上市做準

2022-10-18

出海,已成比亞迪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突破口。“未來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會加大力度。”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此前表示,公司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有較大壓力,但還是拿出一些緊缺資源來推進全球電動車市場。2022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