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人腦神經計算模型可能催生真正有意識的人工智能


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一個新的人腦神經計算模型,它可能闡明大腦如何發展復雜的認知技能,並推動神經人工智能研究。一個由來自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和索邦大學、聖朱斯廷醫院、米拉-魁北克人工智能研究所和蒙特利爾大學的科學傢組成的國際團隊進行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提出一個新的人腦神經計算模型,該模型可能在理解人工智能和精神障礙的生物機制方面彌合差距。

Guillaume-Dumas.webp

紀堯姆-杜馬。資料來源:Stéphane Dedelis, Chu Sainte-Justine

該模型在《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刊》(PNAS)的封面上出現,描述信息處理的三個層次的神經發展。

感覺運動層面探討大腦的內部活動如何從感知中學習模式並將它們與行動聯系起來。

認知層面研究大腦如何將這些模式與背景相結合。

意識層面考慮大腦如何與外部世界分離,並操縱不再能被感知到的學習模式(通過記憶)。

該模型強調兩種基本類型的學習--與統計規律性(即重復)有關的赫佈型學習(Hebbian learning),或者像神經心理學傢唐納德-赫佈所說的那樣,"神經元一起開火,一起佈線",以及與獎勵和多巴胺神經遞質有關的強化學習,提供對認知的基本機制的深入解。

該模型在這些層面上解決三個復雜性不斷增加的任務,從視覺識別到對有意識的概念進行認知操作。每一次,研究小組都引入一個新的核心機制,以使其取得進展。

這些結果突出生物神經網絡中認知能力多層次發展的兩個基本機制:

突觸外顯機制,在局部范圍內實現赫佈型學習,在整體范圍內有強化學習。

和自組織動力學,通過神經元的自發活動和平衡的興奮/抑制比例。

團隊成員、蒙特利爾大學計算精神病學助理教授、CHU Sainte-Justine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員Guillaume Dumas說:"我們的模型展示神經-AI的融合如何突出生物機制和認知架構,可以推動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甚至最終發展出人工意識。"

他補充說,達到這一裡程碑可能需要整合認知的社會層面。研究人員現在正在研究整合在人類認知中發揮作用的生物和社會維度。該團隊已經率先模擬兩個全腦的互動。

該團隊認為,將未來的計算模型錨定在生物和社會現實中,不僅將繼續闡明認知的核心機制,而且還將有助於為人工智能提供一個獨特的橋梁,使其走向唯一已知的具有高級社會意識的系統:人腦。


相關推薦

2023-10-30

人工智能系統(如ChatGPT)的先進功能引發關於其潛在意識的討論。然而,神經科學傢賈安-阿魯(JaanAru)、馬修-拉卡姆(MatthewLarkum)和麥克-希恩(MacShine)認為,這些系統很可能是無意識的。他們的論點基於人工智能缺乏具身

2024-05-10

能力很強。但這並沒有阻止科學傢團隊試圖建立一個完整的人腦線路圖,即"連接組"。哈佛大學和Google公司的研究人員繪制一張全面的三維地圖,幾乎囊括人類腦組織一小部分內的每一個神經元 Google研究院和 Lichtman 實驗

2023-10-26

感,從而創造出這樣的芯片,來提升性能,成為真正的“人工智能”,甚至無限接近人類,獲得思考能力。當然,人腦很復雜,而且人們所制造出來的IC器件,也存在優勢,所以人們最終目標就是把這二者的優勢融合起來。總而

2023-04-13

自從2022年底OpenAI發佈ChatGPT之後,一陣人工智能的颶風,席卷全球。這陣風之所以猛烈,一是因為ChatGPT在技術方面的突破足夠顛覆,二是它在應用端實現普通人可體驗,這意味著能夠對其強大能力有直接的感知。於是,我們很快

2024-02-28

腦機接口設備將會被允許植入於健康人的大腦中,以提供新的計算機交互方式。不過馬斯克說的話並不是那麼靠譜,沒必要太當真。2017年的時候他就說過,Neuralink會在2021年前就完成人體臨床試驗。可是這都2024年,才開始第一次

2023-11-16

別來自計算機科學、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的學者深層剖析“人工智能能否產生意識?”這個問題。從結論上看,他們一致認為:LLM在目前的形式下不可能具有意識。這麼斬釘截鐵的觀點是怎麼來的呢?來看他們的具體闡述。▷圖源

2022-07-26

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比爾·紐瑟姆(Bill Newsome)曾在接受人工智能和腦機接口話題的采訪時說,“到現在我仍然無法回答意識來源的問題,能否在不遠的將來找到答案我也並不樂觀。”Neuralink 或許是馬斯克“永生計劃”的一環,

2022-08-03

人工智能現在確實能進行較準確的預測,但它是基於大規模數據的統計。這種沒有理解、通過機器學習所得到的預測能力就必須依靠大數據,而不能像人一樣很多時候隻需小數據就可以進行預測。不久前,谷歌公司(以下簡稱谷

2022-12-20

足的公司。據馬斯克自己所言,Neuralink項目是要在人腦和人工智能之間實現“共生”(symbiosis)。本質上,該公司的主要任務是開發腦機接口技術,也就是往人腦中植入微芯片——該微芯片能夠記錄大腦活動並施加某種刺激。這

2024-03-25

用自己的想法重新編寫整個代碼,把整個系統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團隊一下充滿動力,開始拼命卷自己,想在2017年NIPS(後改名NeurIPS)截止的5月19日之前完成。Deadline前的最後兩周,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咖啡機附近的辦公室,

2023-02-27

語言處理(NLP)的神經網絡架構。在Transformer出現之前,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百傢爭鳴。Transformer出現之後,格局開始變,開始打壓如日中天的循環神經網絡(RNN)和卷積神經網絡(CNN)。Transformer架構使用註意力機制,能夠處理長

2023-11-01

“完美毀掉很多完美的好東西。”更多時候,是為(通用人工智能)AGI站臺,正如他的X簽名:“打造眾多喜歡人類的AGI們”(towards a plurality of humanity loving AGIs)。在現實生活裡同樣如此,他不熱衷社交,很少在媒體前拋頭露面

2022-09-15

據TechCrunch報道,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現在幾乎是每個行業和公司的關鍵技術,其數量太多,任何人都無法全部閱讀。Perceptron專欄旨在收集一些最相關的最新發現和論文--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但不限於此--並解釋

2022-07-21

。尤其一旦人腦開始聯網,大腦數據的安全也將成為一個新的命題。”與周鴻禕持相同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微博上,包括中國通信業觀察傢項立剛等在內的人士均對馬斯克所說的“大腦上傳雲端”持保留態度,甚至於認為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