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份泄露的法律草案來看,被視為環保先鋒的德國正在環保政策方面大幅倒退。據媒體報道,德國擬修改法律草案,取消其中涉及的“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業實現碳中和”的氣候目標,這一修改已經在德國的下議院獲得通過。
此外,德國政府此前已模糊淘汰煤電廠的期限,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得以重返德國市場,而該項法律草案的通過意味著現階段煤電不再與當地環保目標相沖突。
作為歐洲大國,德國一直是推動歐盟綠色進程的主力軍,且一直以技術先進和可持續發展為標簽。但自俄烏沖突以來,德國在環保議題上屢有反復,折射出整個歐盟當前所面臨的能源困境。
德國在環保上的挫折
去年12月,德國新政府承諾加快淘汰煤電。由現任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環保為主的綠黨和親商的自由民主黨聯合組建的新政府,將全面淘汰煤電的目標提前到2030年。可作對比的是,在上任總理默克爾執政時期,這個目標的實現日期被設定在2038年。
但上月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重要管道——北溪1號因關鍵部件缺失,減少約60%輸送量,引起歐盟各國的緊張,德國更是宣佈進入天然氣二級警戒狀態。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由此宣佈,德國將大幅增加對煤電的使用,以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哈貝克作為綠黨領導人之一,他的聲明也意味著德國綠黨帶頭回到污染最嚴重的化石能源之一——煤炭上。
重啟煤炭是無奈之舉,若沒有能源,傢庭、企業都將受到巨大打擊。此前,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曾警告,如果沒有足夠的天然氣,其最大的路德維希港工廠將完全停擺。
為工業不停擺,德國隻能轉向高污染的煤炭來提供能源。
歐洲倒退
在俄烏沖突剛開始之時,歐盟曾經推出一項野心勃勃的能源計劃,REPowerEU。根據該計劃,歐盟將在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40%提高到45%,並在2030年前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但這項計劃在上月歐盟各國能源部長的會議中被大幅修改。可再生能源目標還是回到40%,2030年能源消耗目標也從之前的13%回到9%。
此外,在G7會議中,七國領導人再次在氣候承諾上討價還價,重新開展對海外化石燃料項目的投資,以此減輕各自國內的能源壓力。
另一件“打臉”的事是,歐盟立法者在上周又將天然氣和核能貼上綠色標簽,避免這兩種能源因環保政策而面臨無人投資的窘境。
歐盟環保政策的全面倒退,也是權衡之下的無奈。
上周,歐洲委員會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警告,在今年冬天,歐洲將因能源價格面臨非常激烈的、具有破壞性的沖突,應該在短期內恢復使用化石燃料來抵禦內亂的危險。
他表示:“如果社會因為沒有能源而陷入沖突,那麼環保目標就是空中樓閣。我們需要確保人們在即將來臨的冬天不會感到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