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特斯拉的新聞是一波接著一波。先是股價大跌,然後就是裁員風波,馬斯克又跑趟國內,馬上就又傳出FSD要引入國內,還有特斯拉放棄model2/Q的新聞。。。而在這一堆新聞裡,有個消息格外刺眼,那就是:特斯拉已經放棄下一代一體式壓鑄技術。
我咋記得一體式壓鑄,是特斯拉自己帶起來的版本推薦出裝啊。
《 馬斯克傳 》裡有個小故事,說一體化壓鑄起源隻是馬斯克隨手拆一輛車模,最終卻掀起汽車行業的工藝革命。
這種爽文故事,居然不出續集,多少有點可惜。
不過呢,特斯拉並不是放棄一體式壓鑄,隻是他們不打算進一步優化。
不過我覺得,即便是隻是不打算繼續升級,對特斯拉這個一直 “ 遙遙領先 ” 的人設來說,也算是一種 “ 失敗 ” 。
畢竟,當年馬斯克可在德州工廠喝著啤酒擼著串,吹自傢一體式壓鑄 1.0 又是減重、又是漲續航、又是降成本,還能加快造車節奏,大大滴好。
這幾年間,像是蔚來、問界、小鵬、極氪、理想們都跟著出裝的。
去年特斯拉快搞定一體式壓鑄 2.0 時,大傢可都是期待著特斯拉能徹底顛覆造車工藝。
結果這樣就停下腳步?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吧。
上為 model3 的後底板 70 多個零件,下為一體化壓鑄的 modely 的一體式壓鑄後底板,隻有一個零件
幫大傢回憶回憶,在去年的投資者日上,馬斯克在造車流程上畫一個大餅: “ Unbox ” 。
用上 “ Unbox ” 就能拼樂高一樣拼汽車,能幫特斯拉再來一遍一體式壓鑄的神奇。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就要解決的就是,怎麼實現一體化壓鑄 2.0 。
船新版本一體化壓鑄的目標,不再隻是解決部分零部件的問題,它打算把友商用 400 多個零部件敲敲打打出來的汽車底部,壓鑄成一個整體。
到如今,特斯拉卻打算轉頭改成更成熟的三件式鑄造車身下部的套路,也就是和 Model Y 和 Cybertruck 一樣。。。
根據各路消息看來,一方面是特斯拉最近業績、利潤壓力還真蠻大的,得節流想想賺錢的事兒;另一方面就是技術上還有難題沒搞定。
不過,脖子哥覺得大傢可能忽略一點,那就是,一體式壓鑄工藝到底有沒有那麼神奇。
其實從特斯拉高調引入一體式壓鑄工藝開始,就有不少人質疑。
因為壓鑄或者說鑄造工藝,是人類從茹毛飲血的時候就已經學會的,汽車行業用壓鑄制造零部件也不新鮮。
奧迪 A8 上用的壓鑄模具
硬說原創性,把大型一體式的壓鑄件塞進車裡,確實是特斯拉首創,但也產生很多問題。
比如品控就是大型一體式壓鑄件的最大難題,因為涉及的設計、生產環節都十分復雜,最終很難保證質量。
所以,網上都有買到做工有瑕疵的特斯拉,才是正版特斯拉的說法。
國內廠商極氪副總裁趙春林,也曾吐槽過特斯拉的 “ 壓鑄件在極氪根本出不廠 ” 。
即便如此,特斯拉也被曝出過一體式壓鑄件廢品率曾超過 60% 。
另一邊,一體式壓鑄工藝降車重、降成本的優點,也在不斷遭受質疑。
比如降車重這事兒,特斯拉為解決壓鑄件熱脹冷縮產生的品控問題,選擇專門研發一種免熱處理的鋁合金。
這樣的確解決一部分品控問題,可這種材料的強度又不夠。
那為保證車子的強度,就得多下點料,那減重效果又沒那麼好。
這是什麼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騷操作。。。
至於降成本這事兒就更難說,咱都不算為實現一體式壓鑄,投入新技術研發的那些開銷,全權算是為人類點科技樹做貢獻。
光是工業上,一體式壓鑄想省錢也很難。
大傢都知道一體式壓鑄機壓力大、占地面積廣,裡面用的模具也又重又大,動不動就是上百噸。
帶來的問題就是,如果想要換一次模具再生產,得請起重機來操作,至少花 10 個小時才行。
而大件的一體式壓鑄出來的器件,基本沒法互用,就像 model Y 的後車體壓鑄件,沒法給 model 3 用。
所以,不同於傳統車型裡的零部件有著大面積通用的情況,一體式壓鑄很多時候專車專用,大大降低利用率。
而想要要保證壓鑄機的性價比,根據電動汽車觀察傢援引業內人士觀點估算,得保持至少月產 1.5 萬件才行。
這就意味著,單車型年銷超過 18 萬輛才比較好地省錢。
而國內去年,總共也隻有 10 款左右新能源車勉強銷量超過 18 萬輛,就連特斯拉自傢的 model3 都沒能達到這個銷量。。。
不僅如此,去年初,特斯拉官方曾親口表示一體式壓鑄能夠降低後地板組件 40% 的成本,註意,這裡說的是後地板組件,並不是全車制造成本。
這也是為什麼特斯拉掏各種黑科技掏半天,單車售價還是在 20 多萬徘徊,我隻能說指望一體式壓鑄把特斯拉價格打下來,不如指望隔壁鋰電池再跌跌。
所以,脖子哥覺得一體式壓鑄最最大的功勞,其實是縮短造車時間和新車型研發周期。
縮短造車時間好理解,畢竟零部件少,造起來當然更快。
而減少車型研發周期是因為傳統汽車制造中,車身、內外飾、電器等零件三個部分,需要經過三輪綜合匹配,基本要花半年時間。
可一體式壓鑄,能夠簡化零部件的物流和匹配難度,開發周期能直接縮短到 1-2 個月。
所以,前兩年特斯拉大賣,產能是制約銷量的最大問題時,一體式壓鑄可是幫大忙的。
可是縮短新車型研發周期這事兒,特斯拉顯然就沒利用好。
就在國產新能源突飛猛進的這幾年,特斯拉幾乎沒有新車上市。
此前一直被外界認為最適合使用一體式壓鑄 2.0 的 model 2/Q 遲遲不上線,甚至前不久還被傳出項目被砍的新聞。
急得馬斯克出來怒噴媒體是個大騙子,但說實話,特斯拉最近的幺蛾子這麼多,馬斯克多少得背點鍋的。
就在特斯拉這波拉之前,外界已經有很多人批評馬斯克不管特斯拉。
我們從他網上沖浪時的發言也能看出來,馬斯克滿腦子纏在 AI 、 SpaceX 偉大的火星計劃上。
最近好不容易把心思放回到車上時,卻又一頭栽進自動駕駛的故事裡。
在馬斯克看來,沒有自動駕駛,再好的汽車和高級馬車沒有區別
我們沒法判斷,馬斯克喊停一體化壓鑄 2.0 是他真想抓住這個窗口期,全力攻下 Robotaxi 的技術。
還是單純覺得全底盤一體式壓鑄技術難度有點大,腹背受敵的特斯拉,急於用更快更簡單的方法重振雄風。
也可能是,在國內汽車產業鏈的集群優勢下,再卷什麼壓鑄工藝,所能做的無非是把 90 分的答卷提高到 92 分,不如換個思路,把其它短板補上來呢?
不過作為我們普通消費者,更煩心的倒是等好久的 model 2 / Q 短期是用不上 2.0 版本的一體化壓鑄。
那也可能就意味著價格就沒我們期待的那麼低,又或者上市的時間沒那麼快。
國內這車市行情可是瞬息萬變,老馬我建議你想清楚再出牌喔!
撰文:八戒 編輯:江江 & 面線 封面: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X:@musk
auto evolution:Tesla's Mega Castings Are Not Working Well for Giga Gruenheide: Over 60% of Rejects
The Verge:Tesla’s new car-building process could be a huge industrial breakthrough
The Verge:Tesla’s in its flop era
The Verge:Tesla reportedly shrinks its gigacasting manufacturing ambitions
《馬斯克傳》
Bloomberg:馬斯克否認特斯拉放棄推出低成本汽車
德邦證券:免熱鋁合金行業深度系列報告 一:多壁壘並舉,構築一體化壓 鑄基石
節點財經:為什麼有頭有臉的車企都在搞一體化壓鑄?
佐思汽研:2024年汽車一體化壓鑄行業研究報告
遠川汽車評論:特斯拉的一體化壓鑄,其實隻有“七分熟”
電動汽車觀察傢:汽車變樂高,一體式壓鑄是汽車制造的終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