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天然氣危機繼續發酵 大眾汽車可能會將生產設施遷出德國


綜合外媒報道,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公司周四表示,如果今年冬天之後天然氣仍舊短缺,轉移生產基地將是公司未來可能的選擇項之一。大眾公司在德國、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設有主要工廠,但這些國傢正是最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國傢。

這意味著,如果天然氣短缺持續存在,大眾汽車可能將生產設施從德國和東歐轉移到其它地區,這可能在一定程序上顛覆歐洲的工業格局。

德國不再是大本營

大眾汽車采購主管稱,作為中期選擇方案,大眾將會考慮幾個選項,包括更大程度的本地化、制造能力遷移以及技術替代。

雖然德國目前已將天然氣存儲水平提高到90%,讓今年冬季供應能源短缺的風險大大降低。但正如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所說,冬天之後,德國天然氣儲量可能一掃而空,重新降至低點。

而德國明年夏季能否在俄羅斯繼續停止供應的情況下,重新填滿天然氣儲罐仍舊未知。基於高盛對德國天然氣供應的預測,如果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不能恢復供應,大眾方面估計將在2023年6月開始面臨天然氣短缺的狀況。

在這種情況下,大眾汽車等能源密集型企業隻能尋找能夠穩定供應能源的地方紮根,德國就會像是被候鳥拋棄的老巢一般,失去在歐洲經濟中的重要位置。

大眾汽車的發言人表示,西南歐或北歐沿海地區都可以更好地獲得海運液化天然氣,它們可能是未來生產轉移的受益者。

大眾已經在擁有液化天然氣終端的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時擁有汽車生產工廠。


相關推薦

2022-09-26

梅賽德斯奔馳正在囤積使用天然氣生產的零部件,希望即使是德國實行嚴格的燃料配給制度,也能確保生產工作維持數周。奔馳在其位於特圖爾海姆(Untertuerkheim)的鑄造廠生產更多的零部件,以用於變速箱、車軸和傳動部件,

2022-10-23

日前,有汽車機構發佈報告稱,歐洲能源危機導致歐洲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能源成本壓力,加之冬季來臨前的能源使用限制或致使汽車工廠停產。報告中指出,歐洲汽車能源成本已從能源危機前的每輛50歐元上漲至687(約人民幣4

2022-10-04

歐洲的能源危機,恐怕很快蔓延到通信領域。今年冬天整個歐洲可能缺少的不僅僅是供暖。有媒體報道稱,如果停電或能源配給導致歐洲的部分移動網絡癱瘓,那麼今年冬天歐洲各地的手機網絡信號可能會出現中斷。在法國,情

2022-06-22

羅斯能源轉移開的速度不夠快,這傢德國汽車制造商面臨天然氣供應突然停止的危險。迪斯在卡塔爾經濟論壇接受采訪時表示,由於擔心俄羅斯將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大眾將維持使用煤炭而不是天然氣運行發電廠的能力。

2023-12-02

將其用於眾多其他資助計劃,其中還包括更換舊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暖系統。朔爾茨聯盟的一位資深議員本周告訴媒體,政府可能需要填補明年預算中高達240億歐元的漏洞。盡管朔爾茨表示,德國政府將為歐洲最大經濟體轉型所必

2022-08-04

的發電能力並建設新的發電設施。“我們必須努力確保在天然氣危機之後不會出現電力危機。”按照此前規劃,德國政府計劃逐步關停境內核電站,目前德國僅剩3座核電站仍在運營,將在今年12月底前關閉。今年第一季度,德國

2022-08-01

國聯邦財政部長林德納公開呼籲經濟部長哈貝克全面停止天然氣發電,以避免在天然氣危機之後出現電力危機的風險。林德納表示:“我們必須努力確保在天然氣危機之後不會出現電力危機。因此必須停止現有的天然氣發電,而

2022-10-17

業協會本月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市場占有率達到27.1%。齊全的產業鏈條以及龐大的市場容量,讓中國成為全球車企不能放過的戰略重心。同樣,中國市場也成

2023-02-04

挽救寶貴的外匯(從德國請專傢太貴)。“第三者”後來繼續出現——上海大眾用於擴建工廠的水泥、鋼材莫名失蹤——最終出現在中國人新建的另一個工廠的建築工地。這些失控行為讓德國人費解。但對於波斯特來說,這隻是

2022-10-20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表示,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和可負擔性危機實際上“從長遠看是好事”,這最終將迫使歐洲大陸接受可再生能源。不過報道稱,歐洲國傢目前已經發出天然氣危機警告,也有網友也對蓋茨

2022-07-26

在幾個月之後,自己就將面對一場堪稱是災難級的企業大危機。至於到底是什麼?對汽車行業有所解的朋友應該都能猜得到,在2015年9月,大眾汽車遭遇“柴油門”事件。該事件的影響有多大呢?這麼說吧,時至今日,將近7年的

2022-10-17

格倫海德工廠每年將生產50萬輛汽車,超過德國競爭對手大眾汽車2021年在全球銷售的45萬輛純電動汽車。並且,該工廠最終還將生產50 GWh的電池,但特斯拉尚未公佈這部分生產的時間表。報道指出,特斯拉長期仍計劃在格倫海德

2023-10-27

員會將啟動一項程序,以確認中國電動汽車的比較優勢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由國傢補貼人為推動的。如果發現中國的比較優勢是真實的,那麼歐盟就不會征收反補貼稅。而若中國的比較優勢是被人為推高的,歐盟可以在滿足兩個條

2022-09-06

可再生能源可用,其生產成本要便宜得多。(因此,如果天然氣價格上漲,能源的批發價格就會上升,即使他們的能源供應商從生產成本更低的可再生能源中獲取能源,賬單支付者也必須支付更多。)自從俄烏沖突開始以來,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