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吃不起水果。”小時候,大傢大概都聽說過這樣的傳言。早年間去過日本的人都說,日本哪兒都挺好,就是西瓜切片賣,草莓論粒賣,水果實在太貴。據說當年蒼井空剛來中國,看到中國西瓜價格,簡直激動壞,從此每年一到夏天,就念叨著要來中國啃西瓜。
現在電商平臺上的進口水果價格,似乎也印證這則傳言:
靜岡蜜瓜928元一個,長野香印青提680元一串,即使以中產紮堆兒的小紅書物價來看,這些水果也貴得離譜。而國產相同品種,分別隻要27.5元和28.5元。
為啥都是一樣的水果,偏偏日本賣得如此昂貴?這麼貴的水果,真的有人為它買單嗎?
懷揣來自窮人的樸素疑問,我發現,“日本人吃不起水果”或許和“韓國人吃不起牛肉”、“中國人吃不起茶葉蛋”一樣,隻是一個誕生在誤會中的國際笑話。
不止中國人覺得日本水果貴得離譜,全球人都有這種感覺。
1993年,美國作傢戴夫·巴裡在遊記《戴夫·巴裡在日本》中,講述自己第一次在日本見到蜜瓜時的震撼:
“在百貨公司,一隻禮品蜜瓜售價超過75美元。哦,我承認,它們都是極漂亮的蜜瓜,裝在極漂亮的小木箱裡,可是,拜托,一個蜜瓜75美元?”
他還發現,日本人互相贈送這樣昂貴的蜜瓜禮物時,總是謙遜說“這算不上什麼好東西”。對此,他忍不住翻個白眼吐槽道:
“要是擱在我們美國,對方一打開包裝我們就得玩命戳他,‘嘿哥們,你知道這瓜多少錢嗎?’,以後每年開party,自我介紹時候都得說:我叫Bob,曾經給人送過75美元的蜜瓜!”
在搜索引擎鍵入“為什麼”和“日本水果”兩個關鍵詞,得到的聯想結果全是“為啥日本水果這麼昂貴”。
可見全球人民都搞不懂這個問題。
不過,這個全球性未解之謎可能隻是外國遊客的一個誤會。
日本水果貴,其實是一個相對概念。
如果你看到的是百貨店貨架上的高級果品,那確實吃不起。但如果走進普通社區蔬果店裡你會發現,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另一種價格。
以同為首都的北京和東京做對比,有時東京水果甚至比北京更便宜。
東京羅森百元店中,一把香蕉110日元,約合人民幣5.4元,同樣大小的香蕉,在美團買菜賣6.9元。
盒馬日日鮮哈密瓜果切25.9元,日本IEON超市,更大盒的蜜瓜僅需399日元,折合人民幣不到20塊錢。
至於傳說中日本人最最吃不起的西瓜,6kg左右的大瓜,日常售價在3000日元以內,特價的時候,不到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0元)就可以拿下。
對比菜市場兩塊五一斤的龐各莊西瓜,當然還是貴不少,但也不是貴到啃一口都要掉眼淚的天價。
圖丨《昨日的美食》
俗話說得好,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同樣,要想感受物價對於當地人的壓力,也不能拋開當地工資來看。
根據2020年的中日政府數據,北京地區月收入中位數6906元,而東京的月收入中位數則為17839元,相距著實不小。
炎炎夏日,一個月花上幾百塊錢吃瓜,我們或許會覺得有點貴,但對於大多數日本人來說,其實算不上多大負擔。
圖丨《昨日的美食》
隻不過,大多數遊客可能沒有機會走進當地社區,去解這一點。在遊客更常出沒的高街百貨店,水果又是另一種價格。
“太陽之卵”芒果4顆828元、“佐藤錦”櫻桃300克1015元、“陽光玫瑰”葡萄1串1069元……
高級水果老鋪“千疋屋”裡,每一種水果都是我們熟悉的“國際傳說價格”。
但這些高級果品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看的。
八零九零後一定還記得風靡一時的“果籃”。厚實的藤編籃子,塞滿菠蘿蘋果葡萄,用玻璃紙包好,系上大絲帶蝴蝶結,沉甸甸的,不論是去醫院探望病人,還是過年串門走親戚,拎上都倍兒有面子。
百貨店高級果品就是日本人民的大果籃,“吃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吃”,賣的早已不是水果本身,而是一份體面。
每天,千疋屋從全國各地采購最優質的名種水果,再精挑細選,30箱中才能選出一箱品相最完美的上架。
這些水果萬裡挑一,隨便拿出一個,都是教科書級別的水果模板。躺在絲綢襯裡的桐木箱中,閃耀珠寶般的光輝。
根據千疋屋統計,90%購買百貨店高級水果的人都是把它當做禮品,隻有10%的客人留作自用。這10%自用的客人裡,高級料理店或高級俱樂部還占多半。
銀座高級俱樂部的媽媽桑高嶋就是其中一員。每天她要花100萬日元在高級水果店采購,32串高級葡萄、24顆黃金水蜜桃……她從來不講價,有時還嫌棄賣得太便宜。
果商總結:“對高嶋小姐這樣的客人來說,這就不是錢的事兒。”
高級水果店日常冷冷清清,如果不是為挑選禮物,很少有日本人會光顧。
遊客倒是經常會在百貨店逛街時,誤入這些水果店,結果就像戴夫·巴裡一樣,把“高級水果禮品”錯當平常物價。
有趣的是,近些年,搞不懂這東西為啥這麼貴的外國人,反倒逐漸成為高價日本水果的消費主力。
打開小紅書,隨處可見天價水果的試吃報告。大傢一面嗷嗷喊著肉疼,一面美滋滋地表示,不愧是水果中的愛馬仕,就是特別好吃。
其實大部分日本天價水果,中國也有引種。“靜岡蜜瓜”就是中國的網紋瓜,“晴王葡萄”就是中國的陽光玫瑰。
如果隻是想嘗嘗味道,中國水果無疑更加物美價廉。但為啥大傢還是更樂意花10倍的價錢,去買日本水果?
不得不說,它就像壽司之神的壽司、煮飯仙人的米飯,雖然昂貴,但總讓人忍不住想嘗嘗,這麼講究的東西,到底有多好吃。
生產、包裝、營銷,從田間到餐桌,日本水果一步步用“匠心”把自己打造成奢侈品。
首先名字就很講究。
北海道雪原中利用溫泉培育的芒果,叫做“白銀的太陽”,長野的高原番茄,叫做“雲上紅寶石”,奶白透粉的草莓,取名“淡雪”,青森縣的頂級紅櫻桃,叫做“青森心跳”。
人類善於聯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個好的名字,串聯風物與水土,讓人還沒入口,就仿佛已經嗅到美味。
品控更是嚴格。
根據日本政府《野菜生產出荷統計》,每年約有14%的水果,會在收獲後,因為外觀品相不達標被舍棄。
以靜岡蜜瓜為例。出貨時分為四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雪”、“白”、“山”和“富士”,由於出品時要檢測糖度,不同等級的甜度和風味幾乎沒有區別,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外皮的網紋是否足夠完美。
每一千個靜岡蜜瓜才能挑出一個花紋完美的“富士級”蜜瓜,渾身網紋細密均勻,如同上好的哥窯冰裂青瓷。
這樣一隻瓜,售價超過800元,是“雪”級的10倍,也隻有這種品質的蜜瓜才能進入最高級的果品商店。
“果中鉆石”富士級蜜瓜
日常還有各種政府資助的電視節目,告訴你農民種植有多用心。
一檔叫做《食彩之國》的節目,每期采訪一位農人,介紹他們如何栽培果蔬。
愛知縣豐橋的河合浩樹,人稱“豐橋法佈爾”,他立志培育“能直接嚼著吃的檸檬”。連續9年因為害蟲而失敗,但他沒有使用農藥,而是鉆研生物,在果園裡引進30多種害蟲天敵,以蟲制蟲,最終真的培育出“連皮都有甜味”的檸檬。
有人為果子凝聚更好的風味,毅然砍掉果園裡一半的果樹,也有人為果子形成更好的花紋,定時給果子按摩。
地理上,日本山地繁多,土地稀少,農人很難擴大產量,所以勁兒都使在提高質量上。
最後把質量轉化為價值的,是一整套成熟的商業營銷機制。
水果收獲後,首先由產地舉辦拍賣會,給價格定下基調。
每年都有日本水果拍出天價的新聞。
今年5月,兩隻夕張甜瓜以300萬日元落錘。6月,一盒“青森心跳”櫻桃,拍出60萬日元天價,相當於1粒4萬日元。
出價的不是當地水果經銷商,就是地域振興組織,總之花一筆大錢,絕不是為買來吃,而是為向大傢宣告:“我們的水果值這個價!”
隨後果品依據明確的分級制度,被分為不同等級,發往市場。
品相最完美的10%裝進桐木箱子,做為高級水果店的禮品。稍有瑕疵的60%進入大眾市場,供普通傢庭食用,剩餘30%瑕疵比較明顯的,批發給餐廳、食品加工廠,加工成其他產品。
農傢還會和高級餐廳、高級食材聯名,借價格堅挺的前輩提升身價。
譬如靜岡蜜瓜配高檔威士忌、5J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和這些高端食材出現在同一場景,蜜瓜也顯得洋氣不少。
獨特、稀缺、珍奇……通過營銷和嚴密的評價體系,普通水果被賦予奢侈品的價值。
把水果當奢侈品賣,並不奇怪。
對東亞人來說,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裡,水果都不是每日均衡膳食必備,而是生活的點綴。
因為制糖歷史早,以植物性飲食為中心,東亞人不像古代歐陸人一樣,依賴水果來獲得甜味、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所以水果更多是做為奢侈的副食出現在餐桌上。
在古代日本,水果不是蔬菜的近親,而是點心。經典懷石料理,最後通常會有一道“水物”,說的就是水果,清香甜美,用來結束完美一餐。
所以說,日本高級水果雖然貴,但貴得能自圓其說。
誰都想讓自傢產品賣貴點,但縱觀全球,日本幾乎是唯一一個成功把水果賣成奢侈品的國傢。
相比之下,不論是新西蘭黃金奇異果,還是智力3J車厘子,在價格上都相形見絀。
這不由得令人有些好奇,為什麼偏偏是日本?那套獨步世界的水果營銷與評價體系,最初又是由誰建立?
熟悉日本農業的朋友一定知道,此時該是JA登場。
JA,全名日本農業協同工會,掌控日本全國農業的巨無霸組織。
絕大多數農業相關人士,都是JA的成員,它一面給農戶提供種子、種植知識等上遊支援,一面管理農產品的下遊產銷,甚至還提供育兒貸款和喪葬服務,如同巨網中央的蜘蛛,掌控著日本農人從搖籃到墓地的所有節點。
僅僅這樣一個強有力的全國性農業合作組織,就是大多數國傢所不具備的。
農產品的收集、定價和售賣,大多由JA統一完成。因此農產品很少出現價格戰,價格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JA還事無巨細地規定各種農產品的生產與出貨標準。從出貨時的最低糖度,到每箱草莓上下兩層該如何碼放,都在JA的管理范圍,日本全國農產品品質因此接近統一。
JA規定的草莓出貨規格和裝箱方式
由於JA的存在,日本登錄“地理標志商標”的55種地方著名水果,很少遭遇侵權仿冒。因為即使偷偷種植,也找不到安全的銷路。
水果分級與拍賣的營銷規則也由JA組織建立。它以壓制農戶部分自由為代價,換取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
一部分已登記的日本地理標志產品
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細節是,日本人以國產產品為豪。這種自信既是最基礎的食安自信,也是對背後更宏大體系的信任。
這些年,日本成功模式已經成為世界農民都向往的方法論,中國農戶也一直在嘗試復刻這條天價花路。然而高級果樹沒少引進,一手好牌卻總是打得稀爛。
遠的不說,單說前幾年流行的“陽光玫瑰”葡萄。
陽光玫瑰味道清甜,口感爽脆,還有濃鬱的花香,種植上豐產且耐病,自從2006年註冊以來,一直是日本的明星品種。
2015年中國引進後,國產陽光玫瑰售價一度高達每公斤500元,被稱作“葡萄中的愛馬仕”,讓農傢賺得盆滿缽滿。
那時,葡萄不愁賣,每傢經銷商都在搜羅陽光玫瑰,別說品相略有瑕疵,就是“一穗隻有幾粒葡萄的都有人要”。
不過這一時期,國產陽光玫瑰並不是以自己的名號行走江湖,而是魚目混珠,假做日本品牌“晴王”和“香印青提”來賣。
起初,由於品種相同,農戶也恪守從日本學來的培養規則,國產陽光玫瑰雖然是李鬼,味道卻不比正品差。
但很快,火熱的市場就把人沖暈頭腦,很多人一知半解地匆匆入局。
有人為產量,在一棵藤上保留過多果實,導致果實發育不良。
日本種植手冊:要盡早摘粒,僅保留40粒為佳
有人在經銷商的利誘下提前采收,大大影響糖度等品質。
還有人一味追求粒大粒圓,犧牲葡萄的種囊,導致靠種囊產生的特殊香氣無法生成,葡萄風味盡失。
日本種植手冊:註意!不販賣低糖產品
結果不過幾年,國產陽光玫瑰口碑大跌,消費者也意識到國產貨和日本貨的不同,開始註意區別。
到2019年,國產陽光玫瑰價格已經跌到10-20元每公斤。
這些年,中國引進的日本高級水果品種,幾乎都走同一條路:頭幾年,利用國內外信息差,碰瓷兒日本品牌,披皮營銷。後幾年,模仿者蜂擁而至,口碑迅速下滑。風光不幾年,就消失在茫茫果海之中。
不隻是引進品種,中國本土“地理標志商標”登錄產品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各種地理名產,都需要科普教人如何辨別真偽
五千年農耕文明,中國鄉村不缺好東西,但隻有好東西,沒有明確、系統的組織營銷,就很難完成從散兵遊勇向品牌的跨越。
就像一隻天殘地缺的木桶,隻有一塊木板直愣著,其餘木板個個兒漏水。
沒有日本JA一樣強而有力的組織提供集體作戰指南。很多果商就以球鞋沖沖團的思路悶頭往前沖,一發現熱點就一窩蜂紮進去,結果熱點消失就成刻舟求劍的可憐人,悶頭沖幾十年,仍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中國形色俱佳的陽光玫瑰葡萄,最後得到的也不過是個“晴王平替”的評價。
尷尬背後,藏著人才引流問題。
13年前,日本電視臺在栃木縣采訪一個6歲小男孩,未來的夢想是什麼,小男孩回答:
“我的夢想是務農。”
當時不少中國媒體當段子轉發過,覺得不過是孩子不懂事的玩笑話。
13年後,男孩成年,真的讀農業職高,即將實現夢想。
對於從小想當科學傢、宇航員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或許很難理解為啥有人的志向會是務農。
其實原因很簡單,日本農民收入不俗,是份體面工作。
在政府強力補貼下,2021年,日本農民人均年收入34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萬,去除其中的“兼職農人”,這個數字還能更高。
所以很多年輕人正在返回鄉村,以年輕人的方式開發和推廣新水果。
不久前,日本時尚教父藤原浩發佈一張特別的蜜瓜照片,蜜瓜上的紋理,神奇地組成他的經典logo。
這隻蜜瓜正是年輕農人組成的“四季果實俱樂部”專門為他定制的,也是年輕農人的新營銷嘗試。
一提到中國水果,大傢腦海裡浮現的最現代化的場景,不是助農扶貧,就是直播間裡削菠蘿的老鐵。
仿佛從果農到消費者,所有人就都默認擴大銷路的唯一方式就是降價。
當年輕人紛紛離開故鄉,前往大城市尋找更好的可能,960萬平方公裡廣袤的土地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18931元的5億農人,不懂得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他們手中作物的重量。
更荒誕的是,他們哀愁的臉成一種同情心的生意,定格的畫面,為買傢提供一種廉價水果的同時也配上隱隱道德優越的附贈品。
如何讓自己手中的勞動果實更值錢,這對於傳統農人來說,是一場漫長的課。
也許有人會說,物美價廉豈不最好?但物美價廉並非對所有人都好。
不久前,一位博主在新疆,把網上買來的靜岡蜜瓜切給當地哈密瓜攤主吃。攤主不知道價格,隨便啃兩口就隨手一丟:
“面的,不如我瓜好吃。”
隨後,博主用這隻靜岡蜜瓜的價錢,買走攤主半車哈密瓜。
參考資料:
1.RIN《陽光玫瑰栽培手冊漢化(京都)》
2.聶瑞潔《“陽光玫瑰”葡萄未來市場形勢分析》
3.溫鐵軍《日本高米價背後的農協壟斷及其政黨聯系》
4.雷安琪《日本天價水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5.於浩《中日地理標志商標規則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