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以像專傢一樣準確地診斷癡呆癥


最近的研究結果對癡呆癥的治療有廣泛的影響。由於過去幾十年來公共衛生的改善,全球有更多人活到老年。癡呆癥,特別是阿爾茨海默氏病,以及其他通常與衰老有關的發病率正因此而大幅上升。這可能會阻礙為有需要的個人提供及時治療的能力,特別是考慮到未來幾十年醫生短缺的預測。

根據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USM)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研究,計算技術(人工智能/AI)可能能夠幫助緩解與向老齡人口提供癡呆癥護理相關的一些挑戰。

"即使在專門的神經科醫生或神經放射科醫生忙於直接提供診斷的情況下,可以預見,某種程度的自動化可以介入幫助,從而使醫生和他們的病人能夠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通訊作者Vijaya B.Kolachalama, Ph.D., FAHA, BUSM的醫學助理教授。

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過去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模型能夠以簡單的方式在"有病"和"無病"之間做出選擇,但這並不是臨床醫生治療病人的方式。相反,他們必須考慮到所有可能影響他們診所病人的潛在條件,取決於運用體格檢查、神經心理學測試、實驗室結果和影像學建立一個獨特的簽名以鞏固診斷。在Kolachalama看來,這項研究更符合這種"真實世界"的情況,因為它使計算機能夠鎖定病人的實際病因,即使還有其他可能性。

"研究表明,當向一個模型提供可能疾病的廣泛鑒別診斷時,這是可以實現的。就背景而言,我們所熟知的'癡呆'可能是不同過程的結果;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氏癥,但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慢性改變也可能發生在其他疾病中--從帕金森氏癥到老年抑鬱癥到營養缺乏癥等等。"他補充說:"我們的研究是新穎的,因為與之前的工作不同,我們展示一種計算策略,在這種多樣化的神經系統疾病中提供準確的診斷。"

研究人員設計各種計算機模型,能夠消化在對疑似癡呆癥患者進行典型檢查時可能收集到的大量數據,包括神經心理學和功能測試的結果、病史、體檢、人口統計學和核磁共振掃描。這些信息隨後被輸入到一個神經網絡中,然後對其進行訓練,以便從這組龐大的輸入中得出特定疾病的特征。

使用機器學習的專門方法,他們能夠準確地找出他們的模型在診斷決策中使用的數據,包括重要的神經心理測試分數、實驗室價值和可能暗示某種特定疾病的體檢結果。然後,他們將這些相同的方法用於定位與癡呆癥有關的MRI掃描,並發現被該模型標記為"重要"的位置與具有退行性組織變化的微觀證據的大腦區域相對應。

最後,一個國際醫生小組參加與人工智能模型的"頭對頭"比較研究。專傢和模型都有一組相同的病人,並被要求使用相同的信息來提供診斷,結果顯示專科醫生和計算機的準確性相似。

Kolachalama認為,計算策略可以幫助緩解在老齡人口中提供癡呆癥護理的一些困難。"在病人可能無法接觸到專門的神經病學護理的情況下,我們的工作可以幫助填補空白,並將人們與關於他們的健康和他們所愛的人的福祉的及時信息聯系起來。"


相關推薦

2023-03-08

最近,OpenAI、微軟、Google等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AI)搜索引擎占據大部分頭條,這些AI工具的出現似乎打算顛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近年來,人工智能在醫學上的應用也在逐步增多,尤其是在診斷疾病方面。現在越來越多

2023-03-20

研究健康調查的數據,在中年時期連續長時間的結婚狀態可以降低老年時患癡呆癥的可能性。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NIPH/FHI)的Vegard Skirbekk說:"結婚可以對癡呆癥的風險因素產生影響。"在從44歲到68歲的24年時間裡,研究

2022-10-07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Alicja Rudnicka告訴《衛報》:"這種人工智能工具可以讓人在60秒或更短時間內知道他們的風險水平。該研究發現,預測結果與當前測試產生的結果一樣準確。"該軟件通過分析眼睛視網膜內的血管網絡來

2023-02-24

一個與傳統的血管損傷措施相關的基於血液的生物標志物可以讓[醫療]提供者能夠區分以阿爾茨海默氏癥為主的癡呆患者和有重大血管貢獻的患者。現在,它是一種臨床醫生的最佳猜測。這項工作可以直接為這一診斷決定提供信

2023-02-07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的一項研究。消息一出,網友可以說是炸鍋,相關話題也很快被轟上熱搜。不少網友在震驚之餘,還表示這也太慘。有些愛忘事的人想到自己,不禁打個寒顫。其實不隻網友,連經驗豐富的賈建平醫生

2023-02-07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的一項研究。消息一出,網友可以說是炸鍋,相關話題也很快被轟上熱搜。不少網友在震驚之餘,還表示這也太慘。有些愛忘事的人想到自己,不禁打個寒顫。其實不隻網友,連經驗豐富的賈建平醫生

2024-12-21

間能力和執行任務方面都表現不佳,無法表現出同理心或準確解釋復雜的視覺場景。科學傢指出,所有大型語言模型在需要視覺抽象和執行功能的任務中都一致失敗,這凸顯一個可能阻礙其在臨床環境中使用的重要弱點。因此,

2022-10-02

,牙齒脫落和不良的牙周健康可能會提高認知能力下降和癡呆癥的風險。根據對醫學文獻中所有相關研究的回顧,牙周健康不良和牙齒脫落可能會提高罹患老年癡呆和認知能力下降的機會。47項研究被納入分析,該研究發表在《

2022-09-14

9月13日晚上,科幻作傢韓松稱自己得老年癡呆癥,每天靠吃十幾種藥撐著,也辭去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專業委員會主任的職務。他在微博寫到:今天又有記者要采訪我。已經有五傢媒體聯系要采訪我,科幻作傢得老年癡呆好像是一

2022-09-15

糊塗’隻是對失智癥或認知障礙的一個‘通俗’說法,它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阿爾茲海默僅是其中一種,我也是這次看病才知道的。韓松表示,感謝相關媒體的報道和關心,不過把老年癡呆等同於阿爾茲海默癥,嚴格來講不太

2023-11-19

事)、想象力、思考(無法想象)的部位,所以會出現與癡呆癥相似的癥狀。但是,由於數碼癡呆癥與年齡增長引起的癡呆癥不同,所以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健忘增加、工作效率變差等自覺癥狀的話,請減少使用智能手機的時

2024-02-04

β-淀粉樣蛋白是人體自己產生的物質,在健康人的大腦內可以被清除,但在人腦老化的過程中,它會在腦內過度沉積,形成有毒的斑塊,破壞神經細胞,導致認知功能受損。科學傢們針對這一現象展開大量研究,發現雖然可以成

2024-01-08

肪每增加0.27kg,相當於認知衰老0.7年。研究者強調,全球癡呆癥的負擔正從西半球轉移到亞太地區,每年約有400萬的亞洲人罹患癡呆癥,占全球新發病例的40%左右。此外,亞太地區的肥胖流行率已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7%,甚至還

2023-03-02

波大學的大倉智博教授說:"運動對許多老年人來說是可以控制的,而且我們看到與那些不運動的人相比,運動對認知有好處。但更值得註意的是,我們發現當與他人一起進行鍛煉並且每周至少兩次時,鍛煉的好處會強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