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馬上又到中秋節和國慶假,大夥是準備宅傢打遊戲還是出門走親訪友?友情提醒,出遠門的記得查好各地防疫政策,提前做核酸。還有一點,開新能源車的夥計們記得規劃好沿途的充電行程。因為在去年的國慶,可是把新能源車主們的 “ 詩與遠方 ” 全給殺沒。
去年,有人為搶個充電樁大打出手,有車主高速再熱也不舍得開空調,還有一傢三口躲在高速綠化帶下乘涼...
總而言之,去年的國慶節充分暴露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窘境,沒地充電。
一年過去,咱也不知道充電樁這事有沒有得到改善,得車主們試試才知道。
但最近,美國那邊想出個好點子,能極大增加充電樁的數量,讓電動車主們出行無憂。
那就是把路上的電線桿子和路燈改造成充電樁。
沒錯,就是你平時路上看到貼滿 “ 重金求子 ” 和 “ 一室一廳房東直租 ” 的電線桿子,它可能是你車的救命稻草。
直接把充電器裝在距離地面兩米的距離,用 AmpUP App 掃描電線桿上的二維碼,充電器會自動伸出一個充電插頭,插上車子就可以充電,一次隻能使用 3 小時。
電費是每千瓦時 0.25 美元,折合人民幣大概 1.7 元左右,跟國內新能源車一度電 1.5-1.8 元的價格相差不多。
而且每個充電器可以裝兩個充電插頭,一次可以同時給兩輛車充電。
跟傳統的充電站相比,不需要龐大的地面設備,不需要專門的停車場,停在路邊就能充。
當然,因為是從電線桿上直接取電,所以並不能快充。功率隻有 9.6 千瓦左右,跟我們平時充電站見到那種 60 千瓦的功率還是沒得比。
一輛 Model 3 充三小時,也就捏個腳的功夫,就能跑 160 公裡,作為臨時補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而且這線有 7 米多長,即便是這個電線桿正下方停著燃油車,你停在電線桿周圍一個車左右的身位,依然能用上這個樁。
所以去年,洛杉磯裝 431 個路燈充電器和 44 個電線桿充電器。
今年,美國的梅爾羅斯,馬薩諸塞州等多個州也都開始安裝這樣的電線桿充電器,用來給那些沒有私人車庫和充電站時常爆滿的地區使用。
而且這玩意的建造成本相當低,根據官方介紹,能比地面充電站少 70% 的成本。
現在建個地充電站,是真的費錢費力還費時。
先說建站,一個充電站不算運營,成本大約在 10 萬人民幣左右,而改裝電線桿這個方案隻需要人民幣 5000 元的成本。
再說維護,根據證券部門的收益測算模型,隻有當利用率達到 6%,一個充電站的一個充電樁才可能會盈利。
比如一個 60KW 的直流快充樁,6 萬元的單樁成本,服務費如果為 0.6 元 / 度,單樁利用率算 5%,也就是每天用 1.2 個小時,投資回收期也至少需要 3.8 年。
而那些高速服務區或者偏遠地方的充電站,平時壓根沒啥人用,別說一天 1.2 小時,一周都不見得有人去那充電。
沒車充電,連本錢都回不,更別說派專人維護。自然而然,壞樁就越來越多。而電線桿改造的充電器,基本都在居民區,維護成本會低很多。
那說這玩意千好萬好,咋不趕緊在國內普及呢?
別急,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出過這點子,還曾在國內試用過。
其實早在 2008 年,一傢叫 Ubitricity 的德國公司就搞出過這套路燈電線桿改裝充電器的玩意。
他們還曾預言將對德國 200000 個電線桿進行改造,把他們統統變成 “ 充電桿 ”。
所以說這玩意也不算新技術,國內也一直在做。2014 年,路燈充電樁就曾在北京進行試點。
在北京昌平區的京密北路建設 10 個試點路燈充電樁,8 個慢充,限制充電時間 4-5 小時,2 個快充,限制充電時間一小時左右。
這些充電桿的電源來自 88 個路燈,把傳統高壓鈉燈改造成 LED 燈,節省出來的電量可以滿足十幾輛純電車同時充電,還不影響夜間照明。試運行兩個月,累計充電 1000 個小時。
但即便是這樣,這種充電方式在國內依然沒有普及開。
一則是因為我們的電線桿太少,一二線城市幾乎都換成地下電纜,已經很少在大街上看到高高架起的電線桿,除非是特別老舊偏遠的小區或農村,可能還矗立著幾根電線桿。
二則是市政管理的壓力真的大。
我們國傢的新能源車保有量 678 萬輛,美國隻有 208.58 萬輛,把燈改造成充電桿,車子都撲在路邊充電,可想而知市政的壓力有多大。
萬一再出現像共享單車那樣把路都擠沒的場面,得不償失。
其次還有計費和技術難度的問題。用路燈的電源給車充電,那到底是按照非居民照明電價算,還是按大工業用電算?
而且在技術上,要改造路燈來騰出一部分容量來充電,就得新增一部分用電容量,還得配合局部配電網增容改造。
總而言之,這套玩意放在地廣人稀的歐美地區可行,在國內有點麻煩,有這功夫不如在商場地下停車場多改造出幾個超充站。
在國內,根據充電聯盟的運營數據,截止去年 8 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 98.5 萬臺,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 210.5 萬臺。
以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678 萬輛來算,每三個車配一個樁,再加上私樁,怎麼都夠。
但就怕遇上大規模出行的節假日的節假日,又或是像今年少有的限電等極端情況。
所以說,路燈或者電線桿改充電桿的操作直接照搬國內,這事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治病但不治根。還有許多政策、規劃和技術上的事得解決。
但話說回來。差評君覺得,在快充技術、電池技術和換電技術還沒取得巨大突破之前,類似於這樣的 “ 充電桿 ” 改裝也不乏是個解決充電焦慮的新思路。
而且你想,在二三線城市先試著搞起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電線桿多地方小,改裝和市政壓力都會小不少。從二三線摸索出適合國內所有城市的改裝模式,再慢慢推廣,這條路感覺還走得通。
最後,別忘國慶放七天以後,可是要連上七天班的哦。
撰文:脖子右擰 編輯:面線 美編: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