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友:從世衛數據看,全球新冠大流行已經趨於結束


4月13日,在新京報社、千龍網主辦,新京智庫、貝殼財經承辦的“信心與繁榮——2023新京智庫春季峰會”主題論壇“提升醫療衛生品質,更好保障生命健康”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傢吳尊友表示,回顧20年來歷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我們學到很多,但也發現一些不足。未來應對新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們還需做好疾控體系的技術支撐、現有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調配等工作。

▲4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傢吳尊友在2023新京智庫春季峰會上做演講。

20年公衛事件中我們學到很多

吳尊友提出一個問題,回顧20年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從2003年非典,2008年的腸道病毒EV71,到2009年的甲流,再到2019年底/2020年初發生的新冠疫情,從這些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我們從中學到什麼?

“首先是發現我們的病原體鑒別能力弱。”吳尊友說,20年前,非典流行時病原體是什麼時候分離的呢?是在非典流行五六個月以後才知道是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而且這個病原體的分離和確定工作不是中國的科學傢,而是外國專傢完成的。其次,我們對突發疫情的發現還是不夠及時,再就是我們的疫情統計報告能力還比較弱。

吳尊友介紹,2003年非典結束後,我國政府努力補短板,用幾年的時間,建立短時間、多病種、多個實驗室平行鑒別病原體的能力。即一旦有新的突發疫情發生,我們可以組織多個實驗室同時來做病原體分離工作。像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我們在非常短的時間,即約一周時間,就把病原體分離出來,破解病毒的基因結構序列。在及時解和掌握疫情方面,我們建立“豎到底、橫到邊”的覆蓋全國所有鄉鎮衛生院的傳染病實時報告信息系統,還建立以癥狀為指標的呼吸道傳染病監測報告信息系統。

吳尊友認為,回顧剛經歷三年的新冠疫情,還是讓我們學到很多。新冠流行不僅對普通老百姓,對專業人員一些原本的認知也造成沖擊,混淆已經理解“很全面”的基本概念,比如“死亡”。

“在過去兩三年,老百姓問得最多的就是新冠已經變成類似於流感,病死率已經很低,為什麼我們還不放開?” 吳尊友說,可能大傢知道:衡量一種傳染病的嚴重程度,死亡是一個重要指標,而“死亡”也分絕對數和相對數,相對數又有死亡率和病死率兩個指標。

吳尊友介紹,以香港五波新冠疫情的情況為例,從病死率來看,第一波疫情的病死率是3.23%,第二波病死率是0.45%,第三波病死率是2.5%,第四波病死率是1.4%,第五波疫情的病死率是0.48%。單從病死率來看,數字確實在減少,但從死亡人數來看卻在增加。第一波疫情死亡的病例數是三人,而第五波疫情死亡的病例高達1萬多(截至2022年底)。那麼,第一波和第五波疫情,哪波更嚴重?

“所以,不能簡單地看病死率的數值大小。”吳尊友說。同樣是病死率這樣一個概念,其含義在不同的傳染病是不一樣的,比如狂犬病的病死率是百分之百,不管是哪裡都是這樣。流感的病死率基本是0.1%左右。但是新冠的病死率,在“不同國傢、不同時期、不同人口、不同的疫情規模”差異很大。所以說,病死率不是衡量新冠疫情嚴重程度的一個完全可靠的指標,它反映的是多種因素的綜合體。

吳尊友認為,死亡風險實際上是感染以後才有可能面對的危險。如果疫情或者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之中,大傢就都不感染,感染的風險就不存在,也就不可能因為感染而造成死亡。而病死率隻是考慮感染以後那部分人群。也就是說,如果疫情感染的人數很多,雖然病死率很低,但造成的死亡人數規模也可能很大。所以,疫情規模對於死亡的數量和對判斷疫情是否嚴重起著決定性作用。

從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公佈的全球疫情數據來看,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經趨於結束,“新冠的發病和死亡對人類的威脅已經不再那麼嚴重”,吳尊友說。

新冠流行讓我們還學到什麼

吳尊友介紹,以前做暴發疫情的流行病學個案調查或者聚集性疫情調查,主要是依靠專業技術人員。新冠疫情暴發以後,做流行病學調查的主要是“三公”,即公安、公衛、工信等大數據部門與專業隊伍的合作開展。這個變化提醒我們,公共信息在傳染病學調查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也感受到面臨的巨大挑戰。公共衛生人員有專業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但是供主政官員決策的重要信息,則是公安和工信部門掌握得更全面。

“無論是從大頭娃娃劣質奶粉事件,還是兒童感染腸道病毒EV71,或者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發現,我們認識到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窗口在醫院。”吳尊友說。醫院是未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現的窗口和哨點,所以醫防結合非常重要。如今,疾病控制體系改革已經完成行政框架的構建,下一步技術框架如何支撐疾病控制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做好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落實的全面規劃。

吳尊友表示,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包括將組建國傢數據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有國傢數據局,數據信息的分享將變得可能,比如醫院和疾控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以去年12月為例,短時間內突然出現大量的新冠病例,醫院此時的全部精力都在救治病人,沒有時間對每個病人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這就導致傳染病實時報告信息系統不能反映全國的新冠疫情實時情況。

“如果以後可以直接從醫院的信息系統抓取相關信息做分析,就不需要人工再去另外單獨填報傳染病報告信息。這樣,類似的問題在將來就不會再發生。”吳尊友說。這就涉及AI技術的應用,比如最近很火的ChatGPT,在未來的公共衛生事業中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吳尊友表示,有一種觀點認為,公衛人員就是疾控系統的人員,實際上醫療系統,特別是基層的醫療機構都是公共衛生重要的人才隊伍。因此,將來的公共衛生事業也需要把這支龐大的隊伍用好,才能在將來應對新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做好“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工作。



相關推薦

2023-10-27

知名公共衛生專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傢吳尊友因病於2023年10月17日不幸去世,享年60歲。數位吳尊友的同事、生前好友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證實這一消息。公開資料顯示,1963年6月,吳尊友出生於安徽黃山。1980年,參

2023-01-31

是否仍構成國際關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會後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將根據委員會建議做出最終決定。相關結果預計最早將在1月30日公佈。三年前的2020 年1 月30 日,世衛組織宣佈將新冠疫情列為國際關註的突發公共衛

2022-09-17

險低。今日(9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傢吳尊友發長文就此事進行說明:9月16日,重慶衛健委發佈消息稱,重慶市確診1例輸入性猴痘病例。消息一出,各媒體相繼報道,引發社會普遍關註。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2022-07-02

討論熱度一浪高過一浪。作者 | 陳廣晶第二天(6月30日)吳尊友發表微博解讀工信部此舉的意義時也指出,行程卡“摘星”不意味著動態清零政策的放松,更不意味著中國將要走西方國傢新冠防控所謂的“躺平”路線。而是“是

2022-09-19

傳播感染的新臨床癥狀。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傢吳尊友發文指出,猴痘的潛伏期為5-21天,多數為6-13天。新冠疫情防控的入境“7+3”隔離措施,可以攔截住大部分境外輸入的猴痘病例,但潛伏期超過7天的病例,就有可能

2023-01-31

當地時間1月30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上宣佈,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月27日召開第14次會議,討論新冠疫情是否繼續構成“國際關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0

2024-03-01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警告說,熱門的有效減肥藥不足以解決一個目前影響逾10億人的全球性問題。WHO周四在2017年以來首份全球公開研究中稱,自1990年以來,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上升三倍,成年人的肥胖率上升一倍多,全

2022-12-15

蹤一般的死亡率數字。事實上,隻有大約50%的國傢通常向世衛組織提供詳細的總體死亡率數據。因此,為更準確地解大流行病的情況,研究人員期待通過數學模型來估計可能的數字。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2020年和2021年

2023-01-14

言人強調,新疫苗是安全且有效的,美國人應盡快接種。世衛組織周三也將XBB.1.5認定為奧密克戎變種中“傳播力最強後代”,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力,可能導致全球病例大量增加。不過,世衛組織指出,感染XBB.1.5亞變

2023-01-12

情,但報告也指出,XBB.1.5可能導致全球病例大量增加。世衛組織在在報告中指出,目前XBB.1.5是免疫逃逸能力最強的亞變種之一。科學傢們認為,XBB.1.5具有傳播優勢,因為它能更好地與人體細胞結合,也善於逃避免疫。目前為止

2023-05-06

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已經決定接受這個建議”。(來源:世衛組織)譚德賽在開場白中提到:“2020年1月30日,根據國際衛生條例召集的緊急委員會建議,我宣佈全球新冠爆發已成為國際關註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是國際法

2023-02-15

人的歧視和暴力事件也急劇增加。"該團隊研究的調查數據、在線搜索趨勢和消費者手機設備移動數據顯示,該大流行病對消費者對中國和其他亞洲餐館的歧視產生"沖擊"。"我們的分析估計,與COVID-19有關的污名和

2022-12-20

研究人員通過比較大流行前和大流行後的調查發現,大流行後所有人口群體對疫苗接種的信心都大大降低。盡管COVID-19疫苗接種活動取得成功,但自大流行開始以來,人們對疫苗的信心明顯下降。這是發表在《疫苗》上的一項新

2024-03-29

驗室組成。該網絡目前包括21個國傢的36個實驗室,涵蓋世衛組織劃分的全球六大區域。實驗室代表於26日至27日在日內瓦舉行會議,最終確定2024至2025年行動計劃,以便世衛組織成員國能夠更好地進行早期檢測、風險評估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