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吳懟懟(ID:esnql520),作者:咸魚魚,授權站長之傢轉載發佈。
2022年11月11日,雙十一直播當天。
在某個直播基地裡,前偶像組合藝人辰亦儒正在熱烈“營業”。鏡頭裡,他一邊揮舞著商品,一邊大喊促銷口號,從6塊9的皇冠項鏈到一分錢的大師粉底液,價格低到令人不可置信。
然而,價格戰沒打完,情感牌又推上來。老友汪東城空降直播間,一句“你生日我一定要在的”,成功惹哭辰亦儒。
可是,兄弟重逢的下一個鏡頭,不是老友敘舊,竟是新一輪的賣貨,9.9的紙巾,6.8的面膜,原來事業心才是40+男藝人沒有中年危機的原因。
以上,就是最近在騰訊視頻上映的紀錄片《激流時代》裡所記錄的一幕。這部紀錄片由制作過《口罩獵人》、《十三邀》的尤裡卡工作室出品,以曾擔任《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周刊》主筆、得到《詳談》叢書作者李翔個人視角切入,主要聚焦五個大眾關註的商業現象進行觀察,而第一集主要圍繞直播帶貨行業的不同角色進行呈現。
不過和大眾想象的不一樣,這並不是一檔聚焦大企業傢式成功的節目,即便主題圍繞著萬眾矚目的新經濟現象。鏡頭下,既有站上潮頭的弄潮兒,也有時代浪湧下的普通人,在李翔的觀察裡,商業是一個大眾語境。
以下,展開聊聊。
01
直播造富,但已絕非風口
直播帶貨一度被認為是一項被風口裹挾著的生意。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媒體行業都會湧現幾篇揭秘式的報道: 一個吊足胃口的開頭,一段混亂又激昂的造富史,最終再佐以一個價值幾何的問號予以定格。
但事實上,直播帶貨作為「行業」發展到今天,其生命力與產業形態絕非一個風口起伏就可以概括。
騰訊視頻最新推出的商業觀察節目《激流時代》,第一期將鏡頭對準直播行業,跟隨著商業觀察者李翔的腳步,一個具體而真實的直播產業逐步展現。
“賈乃亮直播帶貨場均成交9000萬”、“普通人小熊粉絲從0增長至100多萬場均成交600萬”、“電商直播開蚌一年能賣3300萬”、“杭州街頭隨處可見的底部主播未來在哪裡”……如果用新媒體視角,節目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長,至少濃縮十個新媒體選題。
然而,這是一部商業觀察紀錄片,不適合用震驚體來表述。比起造富故事,李翔更想展開的,是直播行業的幕後揭秘和商業邏輯。於是,我們看到一些更具體的東西。
偌大的會議室裡,一張巨型長桌,兩側坐滿端著電腦、神情嚴肅的工作人員,這是一場由CEO坐鎮的公司業務大會,他們正在討論福利品的選取。
這顯然是一個敏感的環節,氣氛緊繃到空氣都有些凝滯,直播間想要最低價,品牌方想多賺點,當選品的工作人員談不攏品牌方時,就把目光投向更低廉、更有操作空間的白牌。負責這個部分的員工認為一款29.9的蝦青素精華是合適的選品,然而在CEO謝如棟看來,僅僅因為價格原因讓29.9的白牌進來,是劣幣在驅逐良幣,一句“你應該讓好的品牌去靈活,而不是讓那些靈活的垃圾貨進來”,直指白牌福利品的本質。
作為一傢擁有1000多名員工、50多個運營小組、近200位簽約主播的直播電商機構,遙望科技正處於急速上升期,然而一邊是公司資源內卷,一邊是直播行業流量內卷,CEO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對業務充滿焦慮。
在紀錄片裡,謝如棟帶著李翔趕場一般地遊走在直播基地裡,上一刻還在安撫明星主播的情緒,下一刻目光就聚焦到直播後臺某個略顯低迷的數字上。
而李翔就在這樣嘈雜的背景中靜靜觀察,鏡頭也跟著他的視角切換。
他看到有人包下五星級酒店裡金碧輝煌的會議廳做雙十一直播,千萬銷售額仍覺得不夠多,也看到有人推著露營車,在雨後濕漉漉的街頭元氣滿滿向屏幕展示穿搭,為100個新上漲的“關註”雀躍。
02
宏觀和微觀看行業變化
上文提到過,這部紀錄片是從商業觀察者李翔的視角鋪開,而早在2019年的時候,我就關註他的個人公眾號內容,也常常能看到他對所在領域進行的一些持續性輸出。
他在新消費火熱時,冷靜關註過三頓半,在城市街區文化成為熱點時,沉浸式探討過安福路,而今,換一種方式表達,但觀看體驗不減。
如果你看到過這些分享,就能發現,它們和市面上流傳的熱點內容不一樣,在公眾號裡,李翔曾拆解過三頓半的爆品生產過程,並將其總結提煉分層展示出來,
在《激流時代》裡,制播思路沒有遵循傳統紀錄片的形式,而是保留或者說還原作者式觀察,商業作者的觀察視角、分析體系,都在片子中有所體現。
以第一期播出的直播帶貨為例,透過《激流時代》,我們得以對直播帶貨行業有一個系統性的感知。
很顯然,直播帶貨曾是互聯網的風口領域,但絕不是唯一的,也並非必然的。在流量內卷背後,也有現代商業的迭代,也有互聯網底層設施的更新。
正如李翔和遙望老板在紀錄片中所討論的那樣,直播帶貨之所以能擺脫規模困境,成為龍卷風現象,甚至反向影響到當代零售業,其實與消費環境、消費場景息息相關,宏觀上看,是支付、物流等領域的進化讓直播電商得以落地,微觀上看,則和人人皆可直播的城市氛圍,以及以效率為先的品牌態度息息相關。
而這,也是《激流時代》的價值所在,21世紀的商業世界,無疑是一個嶄新的消費市場,但在關註造富故事之外,對具體人物的傾聽理解、對事物本質的關註和挖掘,也同樣重要。
事實上,在觀看紀錄片第一期時,我就非常有結構感和細節感。李翔把直播帶貨進行拆分,在直播電商的效率神話背後,是商業模式、生產力和無數功能單元的博弈。
紀錄片第一層展示直播帶貨的經濟生態,是對整個行業背景的洞察。第二層,則直擊商業落地策略,從MCN機構的商業架構聊到進階方法論。在這個過程中,李翔還把熱門消費場景與電商直播帶貨的基礎動力都拎出來,甚至還聊到一點創業者心態方面的東西。
根據紀錄片預告,接下來的幾期,將會聚焦雲南咖啡引發的鄉村劇變、長沙街頭的新消費突圍、宇宙中心安福路以及企業如何穿越周期。這些內容,大多曾在李翔的個人公眾號裡出現過,文本信息量很足,有很多基礎的、對前線業務的精講,當它們成為選題,並出現在一檔完整有結構的商業紀錄片裡時,我相信會帶來更多全局性的思考。
03
透明、溫和、入微地講述當代商業故事
當然,可能有人認為商業距離普通人太遠,比起完整有結構的商業紀錄片,更多時候還是快抖的三分鐘商業邏輯解密更有熱度。
但事實並非如此,商業是解時代和生活的一個重要參考和解釋體系,從安福路的紅人街拍,到長沙的新消費業態,再到我們每一個人手機屏幕中的直播帶貨、內容種草,大眾越來越發現,生活之變也可以成為新經濟起源,甚至在某些賽道裡,普通人和明星一樣,都可以影響新商業走向。
這一點,從《激流時代》裡所展示的直播電商生態就可看出。我們此前常常習慣於把商業當做是幾個人偶然抓住一個機遇的故事,但在更多時候,商業是一部分人精心準備、反復嘗試後,得到驗證與嘉獎的過程。
這也是這檔節目最大的價值所在,它是“你身邊的商業情報”,它告訴我們,不要隻瞄準單個頭部主播,在若幹個主播背後,其實有著一個高效運轉的新經濟組織,它才是新商業文明的支點,因為它把現代商業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充分調動起來。
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移動互聯網從未來落地,成為當下現實。然而,在互聯網商業文明領域,第一個十年才剛剛開始。
當有人撰寫這個時期的歷史時,互聯網熱潮會是其中非常突出的內容,而囿於互聯網本身的形態和產業模式,文字特稿總顯得缺點什麼,以《激流時代》為代表的、新一代視頻特稿的誕生,把缺失的一塊補上。
作為騰訊視頻紀錄片涉足商業文明選題的開端,《激流時代》在豐富騰訊視頻紀錄片“智識生活”品類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新的觀察角度。未來,該品類下的《十三邀7》《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2》等精品內容同樣值得期待。
當然,對於商業文明選題在紀錄片領域的落地,《激流時代》隻是開端,今後的發展,市場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