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羅生門:錢究竟被誰賺走?


日前,據央視新聞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新能源汽車將免征車購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7.5萬輛,2021年銷量超過350萬輛。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27.9萬輛和319.4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行業呈井噴式發展時,新能源車企的現狀卻是“賣一輛車虧一筆錢”。日前,理想汽車發佈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數據顯示,理想汽車經營虧損去年上半年為9.44億元,但今年上半年則增加47.5%至13.9億元;無獨有偶,北汽新能源的上市公司北汽藍谷2022年上半年業績虧損公告顯示,預計2022年上半年凈虧損18億-22億元。

一邊是新能源市場的高歌猛進,一邊是車企哭訴“不賺錢”。那麼問題來,買新能源車的錢到底是誰賺走?

錢去哪兒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高成本的動力電池成為眾矢之的。

“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新能源汽車的40%-50%,甚至60%。”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不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認為,是上遊原材料的資本炒作,給動力電池產業鏈帶來短期困擾。

自去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高速路,鋰、鈷、鎳等動力電池核心原材料價迎來漲價潮。據上海鋼聯數據顯示,今年4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突破50萬元/噸,2021年初碳酸鋰價格僅5萬元/噸。原材料大幅漲價導致車企的利潤進一步虧損加大。

與此同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汽車銷量下滑,也影響利潤。

事實上,供應鏈漲價和疫情並非隻影響一兩傢,除理想、北汽藍谷外,蔚來、小鵬等車企也處於虧損狀態。蔚來汽車去年一年凈虧損 40.16 億元,去年銷量為 91429 輛,相當於每賣一輛車就要虧損 4.29 萬元;小鵬汽車去年凈虧損 48.6 億元,銷量 98155 輛,相當於賣一輛虧 4.95 萬元。

在資本湧入、政策補貼、銷量大增的背景下,這場都不賺錢的能源革命該如何走下去?在脈脈上,“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在虧錢”登上話題熱榜,一眾脈脈網友認為(新能源汽車)企圖復制互聯網經濟大戰,先爭搶市場再吃飯。

(圖片來源:脈脈)

“看來大傢對造車還是充滿幻想和誤解,現在是拼技術儲備和市場的時候,說白就是在造底盤,制造業本來就低利潤,這個階段就是很容易虧錢的。”討論如是說。

但是,無論是從汽車整體產業來說,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而言,原材料價格過高並不利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漲價小高潮

自2021年以來,由於上遊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疊加芯片短缺等綜合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今年上半年悄然開啟多輪漲價潮。據公開信息顯示,在漲價潮中,各個車企表現不一,少則漲幅幾千元,多則漲幅高達數萬元。

7月下旬以來,哪吒、零跑汽車、江淮汽車、smart中國等多傢車企相繼官宣上調部分車型的售價,上調幅度在1000元到10000元不等。哪吒汽車更是在17天內,接連對旗下2款熱銷車型進行漲價。

與價格上漲同時出現的,還有車型的停售。8月初,幾何汽車宣佈,EX3功夫牛因芯片和電池供應等影響,為避免觸及用戶購車、用車利益,於2022年8月起停止接單。據悉,吉利、長安新能源也於今年內相繼宣佈停售部分新能源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底,實施多年的新能源車國傢補貼政策將於今年年底到期。購車補貼下降疊加車企加價,以“高性價比”優勢著稱的新能源車正在失去以往的吸引力。

在脈脈、小紅書等社區平臺上,網友們積極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比如在脈脈汽車同行交流圈,不少網友認為,“通過政策的調整,壓縮新能源車企的生存空間,迫使一些沒有核心技術的車企退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集中資源與市場到這場競爭中活下來的頭部新能源車企,對提高國內新能源車企整體實力至關重要。”當然也有網友指出,“(電車漲價是將)補貼的消退轉嫁給消費者。”


(圖片來源:脈脈)

所幸的是,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將會繼續延長。否則,在補貼退坡、漲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的購車成本與日俱增,這將會大大降低車市的消費熱情。

如何破局

盡管遭遇疫情影響,但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勢頭,在整個汽車行業中一枝獨秀。2022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完成260萬輛,同比增長115%,滲透率高達21.6%,而我國汽車產業銷量同比下滑6.6%,為1205.7萬輛。

但事實上,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整車生產企業中僅有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傢處於賺錢狀態;動力電池領域的盈利狀況也並不樂觀。

為改善盈利狀況,各傢新能源品牌都在積極探索出路。一方面,車企、電池企業加大力度向上遊延伸,采用加快自研自產電池、買礦等方式減少動力電池成本;另一方面,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開始駛入“高溫”賽道。

曾慶洪透露,廣汽集團已經在制造電池,還在考慮買鋰礦,進行全產業鏈佈局。據悉, 廣汽埃安目前正在籌建動力電池公司及動力電池量產生產線,推進電池自研、自產的產業化佈局,實現自主可控的動力電池供應。馬斯克也曾公開呼籲加大對鋰礦開采的投資。

此外,動力電池回收也成為眾多企業的搶奪地。自2022年以來,包括寶馬、比亞迪等在內的多傢企業相繼佈局。今年5月,寶馬集團宣佈與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打造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合作模式。據寶馬集團介紹,回收電池是對動力電池進行拆解,提煉電池中鎳、鈷、鋰等核心原材料,然後提供給電池供應商,用於生產全新動力電池。

廣闊的市場前景之下,動力電池回收已成為當下的熱門行業。東亞前海證券發佈的研報顯示,至2030年,需要回收處理的動力電池總規模或將達到237萬噸,其中包括153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和84萬噸三元鋰電池,屆時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將達到1074.3億元。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身處行業中的脈脈網友指出,“現在各傢廠商所用的電池形態各異,大小和規模都不太統一,甚至有的是三元鋰,有的是磷酸鐵鋰,對於電池回收和二次利用會有些難度。”

但不置可否的是,在這場“錢究竟被誰賺”的羅生門裡,新能源汽車產業供應鏈正在重塑。長遠來看,在全球共同推進‘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在更多的通力合作和良性競爭中,新能源行業發展不會因為這些短期波動而變化,前景依然廣闊。


相關推薦

2022-10-10

電寶價格一路飆漲背後,定價權卻不掌握在企業手裡,錢被誰掙走?誰在定價?“前兩天吃飯借個充電寶,吃完飯歸還時嚇一下,竟花15元!手機還沒充滿電,充電寶什麼時候這麼貴?”北京的張先生近日向中新經緯表達自己的

2022-08-29

出現業績不及市場預期的情況。同時,下遊主機廠也宣稱新能源汽車不賺錢,那麼,鋰電產業鏈的錢都讓誰賺去?為此,我們通過鋰電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上半年業績表現分析,從業績結果來探討產業鏈利潤流向。主機廠:虧損持

2022-08-30

9%~96%,從最高價格占比來看,均不超過1%。“巨虧”! 錢被誰賺?頻頻漲價的共享充電寶,應該很賺錢吧?背後的推手又是誰?重慶一位負責地推業務的負責人告訴上遊新聞記者,他此前曾經和幾個共享充電寶企業合作過,現在

2022-06-29

特幣投資者Roger“BitcoinJesus”Ver之間的債務糾紛又陷入瞭羅生門。先是Lamb聲稱Ver欠公司4700萬美元,因而上周才凍結瞭客戶提款,然後Ver又在推特上表示是CoinFlex倒欠自己一筆錢。截圖(來自:CoinFLEX Blog)CoinFLEX 在一篇博客文章

2022-09-29

從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又一次深陷旋渦,突如其來的神秘爆炸和泄漏徹底斬斷該管線今冬恢復供氣歐洲的希望。連帶俄烏天然氣公司之間的糾紛激化,歐洲天然氣價格一改連跌走勢,大幅反彈。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

2022-08-01

,不受輕量化需求影響的產業存在價值投資的機會。比如新能源汽車。這幾年新能源汽車景氣度不斷提升,而智能手機的熱度則在下滑。前者對縮小芯片制程實現輕量化的需求並不顯著。汽車智能+電動化帶動整體產業價值鏈構

2022-09-05

求收縮、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整體銷量同比下滑6.6%。但新能源汽車依舊高歌猛進,產銷均同比增長1.2倍。作者/肖逸思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車企上半年的經營業績表現如何?第一財經記者統計8傢主要的上市車企半年報發現,與

2023-01-08

突然發難,投身新事業的羅永浩又留下多少禍根......一出羅生門正在上演。鏡頭前後,兩個羅永浩?2012年5月15日,高調宣佈要打造手機產品的羅永浩註冊創辦錘子科技,兩年後正式推出首款產品Smartisan T1,後有數款千元和中高

2022-08-15

從高通偷走芯片專利,轉頭再賣回去賺10個小目標。高通前高管KarimArabi的這番騷操作亮。後來他拿著這些錢成立一傢新的AI芯片公司,幹得風生水起。如今這件大案已經敗露,Arabi和同夥共4人都被指控欺詐與洗錢,一紙起訴書也

2023-03-07

3月7日消息,分析稱電池價格下降等因素使得如今電動汽車越來越便宜,總體擁有和使用成本已經與汽油車大致相當。加之市面上可選的車型越來越多,更多消費者開始選用電動汽車。以下是翻譯內容:對於購買汽車的消費者來

2023-03-31

ion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稱Google希望‘減少投資開發其用於汽車和非Google制造的設備的Google Assistant語音輔助搜索’。Google Assistant的駕駛模式於2022年關閉。Google Assistant的‘Duplex on the web’功能也於2022年關閉。Google Assistant的一項核

2023-11-15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定焦(dingjiaoone),作者:黎明,授權站長之傢轉載發佈。幾年前,有人問自動駕駛賺不賺錢,一位CEO的回復是:這就像問“小學生賺不賺錢”,可能會逼他去麥當勞打工。現在,很多人想知道大模型創

2022-09-29

全球銷量幹不過三星,隻能位居第二,然而他們一傢就能賺走整個行業大部分利潤,吸金能力爆表,蘋果對賺錢的算計幾乎體現在每個細節上,比如升級閃存容量,蘋果都能大賺一筆。前兩年蘋果的iPhone手機還是64GB容量起步,

2022-07-25

相吐槽是一回事,產業鏈的日子還要過,存異更會求同。新能源產業鏈,誰為誰打工?一場世界級的動力電池行業盛會,沒想到因為重要嘉賓的一個金句引來全市場關註。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以“炒作”形容鋰價,下遊整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