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後視鏡正式獲批 吉利路特斯首批上車 選裝費1萬6


傳統後視鏡,就要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流媒體外後視鏡,即電子後視鏡——會帶來更寬闊的視野、更清晰的影像,以及汽車更低的風阻。包括路特斯Eletre(需花1.6萬選裝)和北汽魔方在內,都已官宣成為國內首批量產搭載電子外後視鏡的車型。


很快,電子後視鏡就會成為新風尚,因為相應的國內政策已經出臺。

不知道看後視鏡考駕照的方式,多久後會因之退出歷史舞臺。


電子後視鏡正式獲批

新標準剛剛發佈沒多久:


標準名稱並沒有改變,依舊是——《機動車輛 間接視野裝置 性能和安裝要求》。

新標準號為GB 15084-2022,正式發佈於2022年12月29日,從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標準屆時將全部替代2013年發佈的舊標準。


這一標準具體內容暫時還沒公佈,但通過2020年6月官方發佈的征求意見稿,可以提前大致解。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以下2大亮點:

首先,新標準的征求意見稿中,開篇就點出:


相比舊標準,新增許多術語定義,例如攝像機-監視器系統(camera-monitor system),即我們所說的電子後視鏡、流媒體後視鏡。

官方對其介紹為:

通過攝像機與監視器組成的系統,在規定視野內看清車輛後方、側方或前方視野的間接視野裝置,以下簡稱CMS。

流媒體車內後視鏡大傢或許比較熟悉:


原理就是,能夠通過車尾高位剎車燈旁邊的攝像頭,把車後面的畫面傳遞到後視鏡上。

至於比較新穎的流媒體車外後視鏡,簡單解釋一下就是,正常後視鏡的位置更換為向後錄制的攝像頭,再在車內兩側屏幕上呈現出實時錄制的影像。


電子後視鏡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強駕駛員對車輛周圍及側後方的視覺感知,進一步增強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

其中,外部攝像頭采集的圖像,通過數據處理後顯示在艙內的顯示屏,同時可以集成類似盲區預警、障礙物提示等功能……但也因為技術的不成熟,讓人產生一些安全上的顧慮。


所以之前的舊標準規定可以安裝,但不能取代傳統後視鏡。

由此可以引出新標準征求意見稿中的第二大亮點——

規定不僅可以安裝電子外後視鏡,還可以取代常規玻璃後視鏡


征求意見稿中花很大的篇幅,對電子後視鏡的具體規格和參數、安裝、功能進行明確規定。

例如車外安裝的電子後視鏡應該滿足:


又比如,車內對應安裝的屏幕(即監視器)應該滿足:


再比如,舊標準中隻規定“強制安裝視鏡的最少數量”,而新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則是將其變更為間接視野裝置


間接視野裝置指涉的范圍更廣,既包括傳統的光學視鏡,當然也包括電子後視鏡。

概括一下就是,以前是汽車必須強制安裝傳統後視鏡,現在選擇的范圍更廣,電子後視鏡被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上,納入考慮之中。


以上幾點,在2013年發佈的舊標準中,是前所未有的。

後視鏡的發展演變史

汽車最早誕生於1886年,當時卡爾·本茨發明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車。


但早期的汽車上,並沒有安裝後視鏡。直到20世紀初,才正式出現“後視鏡”的概念。

1906年,賽車手多蘿西·萊維(Dorothy Levitt)在她出版的手冊《女人和汽車》中寫到:

如果女性開車在擁堵路段時,可以在車頭放一面鏡子,就可以更好地觀察四周。


不過當時她的想法,隻停留在書本裡。

後來在1911年的印地500汽車大賽中,工程師兼車手雷·哈倫(Ray Harroun),給自己的賽車安裝後視鏡,這樣車內就不需要再多坐一名觀察手,極大減輕賽車的總重量。


1921年,一位名叫Elmer Berger的工程師註冊汽車後視鏡的專利。

他將專利產品命名為“COP-SPOTTER”,並通過自傢公司“Berger and Company”實現批量生產,從此後視鏡在汽車上正式推廣開來。

再後來各個國傢相繼出臺法規,要求汽車必須標配後視鏡。

其實自誕生之初到現在,汽車後視鏡的演變也有一個過程。

從形態上看,最常見的是圓形。但也有三角形的,比如大眾甲殼蟲:


當然還有方形的,比如雪鐵龍:


安裝位置來看,有僅在駕駛員側安裝後視鏡的:


有安裝在翼子板上的:


還有安裝在汽車A柱上的:


如今的後視鏡,已經不局限於傳統的光學視鏡,而是演變成更智能的電子後視鏡。

比如早在2020年,雷克薩斯ES 300h就在歐洲獲得法規許可。


奧迪e-tron概念車上展示過,但量產車上被取消。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高合HiPhi Z、集度ROBO-01、凱迪拉克LYRIQ身上。

此前展示過電子後視鏡的車型,同樣包括比亞迪X-DREAM概念車、本田Honda E、現代捷尼賽思GV60。

甚至就在最近的CES展上,索尼本田合作打造的電動概念車,也配備電子外後視鏡:


現在國內政策馬上就要放開,相信電子後視鏡即將會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型上。


相關推薦

2023-07-23

屬碳纖維包內。據介紹,不同於玻璃外後視鏡,路特斯的電子流媒體外後視鏡,通過采集光學信號,將其呈現於前排兩側車門板上的6英寸高分辨率LCD顯示屏中。兩塊LCD屏擁有1280*720的分辨率以及和主流電子產品齊平的60Hz刷新率

2022-09-09

—是取消傳統後視鏡的,但按照當前相關法規,完全采用電子後視鏡並不現實。第三,這車“沒有門把手”。在傳統門把手的位置,這車偽裝衣沒有明顯凸起,或者摳出口子。當然也不是沒有采用隱藏式門把手的可能,但在B柱

2022-09-05

仔細觀察能夠發現,新車沒有使用物理後視鏡,而是采用電子後視鏡的設計,但可能尚處於研發階段,所以看上與整車搭配起來並不協調。小鵬G9小鵬新車諜照此外,新車的整體車身采用的是溜背式造型的設計,應該是一款更加

2023-11-19

寸儀表屏,15.4英寸中控屏,以及8.9英寸的流媒體數字內後視鏡,另外還可以選裝14.7英寸的W-HUD抬頭顯示,以及5.7英寸的後排觸控屏。Polestar OS上車後,極星4還首發“Polestar Link超級桌面”功能,支持手機車機軟件共享、網絡連接

2022-08-08

像,前機艙蓋上配備可升降隱藏式雙激光雷達,同時配有電子後視鏡,尾部則配備“主動升降式尾翼”,主動利用空氣動力。據解,“汽車機器人”具備L4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可自主移動,還可以與人進行自然的交流,此外,

2022-07-20

理念超前,前機艙蓋上配備“跳燈式”雙激光雷達,使用電子後視鏡,尾部配備“主動升降式尾翼”,主動利用空氣;前大燈還有智能燈語模式,自定義顯示圖形,整體極為科幻。車內提供0重力座椅,座椅造型設計感充足;儀

2022-08-19

席,但方向盤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超大屏幕,均顯示車輛的電子後視鏡內容,不過,車輛外面的後視鏡同樣保留。據此前報道的信息顯示,Semi將搭載不同於2170和4680的新型電池,電池容量最大500kWh。而該車的續航裡程也有兩個版本

2024-03-07

上。同時該車的儀表臺設計類似於智界S7,還有可能搭載電子後視鏡、二排獨立調節座椅。從圖片來看,該車這款車的前大燈、保險杠上的輔助進氣口和車燈車廂輪廓等細節與智界S7相當接近”,既有傳統後視鏡版本車型,也有

2022-09-05

該雷達可以達到每秒153萬點頻,通過芯片化128通道的固態電子掃描,實現128線結構化掃描,該激光雷達在10%的反射率下具有200米的探測距離,而且最遠地面線可以達到70米。▲禾賽科技AT128生成的點雲圖除激光雷達外,集度汽車

2022-10-08

會缺席,不過方向盤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超大屏幕,可顯示電子外後視鏡拍攝的內容,而車輛實體外後視鏡同樣得到保留,猜測或許是為滿足法規,或者是大角度轉彎有關。據解,特斯拉Semi續航裡程有兩個版本,售價15萬美元(約

2023-06-12

流傳上海將作為FSD完全版第一個試點城市開放”的消息,特斯拉中國方面向媒體回應,消息不實。”而在5月中旬,有報道顯示,上海將進一步深化與特斯拉的合作,推動自動駕駛、機器人等功能板塊在滬佈局。彼時傳出上海將

2024-04-16

”概念車可以看到,新車將展現出十分動感的造型,包括電子後視鏡、電動門以及發光的燁品牌H車標。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的外觀由中國研發團隊自主設計,同時有大量中國供應商參與其中,如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華為提供

2024-02-24

車型以外均搭載電動真皮座椅。高配車型搭載電動天窗、電子後視鏡、MTM多地形選擇功能監視系統、MTS多地形可選駕駛輔助裝置、HUD抬頭顯示等配置,此外頂配車型還有車載冰箱。動力部分,國產版將搭載2.4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

2023-04-17

能感知更進一步,讓車適應人,實現座椅位置、HUD高度、後視鏡位置等全方位自動調節。後排HUAWEI MagLinkTM魔吸車載接口,即掛即連實現多設備聯動,如控制後排平板上孩子觀看的內容、前後排組隊遊戲、雙屏接入會議等,讓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