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董事長李濱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反思紫光為何走向破產重整


在紫光集團完成公司股權變更之後,紫光集團董事長李濱於7月13日發表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李濱在信中分享一些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考慮,以及公開透明地與大傢溝通近期需要推進的幾個重要事項,同時,反思為何紫光集團走向破產重整。

據解,據上交所信息顯示,紫光集團發佈公告稱,紫光集團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重整計劃》的約定,已於7月11日完成公司股權及新任董事、監事、總經理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兩傢原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設立的控股平臺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承接紫光集團的100%股權,紫光集團股權順利完成交割。

以下是信件原文:

致紫光集團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紫光集團全體同事們:

大傢好!

在當下國際環境動蕩、新冠疫情流行和集團債務危機爆發的困難局面中,各位同事為保證公司正常運行和平穩發展,一直堅守崗位、共渡難關,對此我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感謝!日前紫光集團正式完成股權變更,在這新紫光整裝待發之際,我代表集團董事會與大傢分享一些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考慮,希望統一思想、齊心協力、共謀大計。

過去幾年間,紫光集團和各分、子公司取得不少成績,特別是在芯片和雲網領域,進行較好的佈局,在行業中占據著領先地位。集團體量大,分、子公司眾多,業務覆蓋面廣,是我國高科技行業的領軍企業。當然,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近些年紫光集團的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資金鏈斷裂,公司的現金流連貸款利息都不能覆蓋,更無法償還本金。全體債權人對於集團發展失去信心,集團不得不走入破產重整的司法程序。對於各個子公司的運營、融資、研發以及對外合作都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各個產業公司還面臨著市場競爭、人才穩定、供應保障等諸多問題。當此危難之際,在紫光集團管理人的主持下,通過司法重整,為集團從新的起點出發創造發展契機。智路建廣聯合體作為紫光集團司法重整的戰略投資方提出無論從債務清償,還是產業協同方面都最優的紫光集團整體重組方案,獲得相關各方的認可和支持。過去幾個月,在破產重整過程中,管理人客觀、公正的與全體員工一起務實、高效的工作,對維持集團運行和業務穩定發揮重要作用。在此,謹向紫光集團的管理團隊、全體員工、支持公司發展的債權人、公司原股東方和依法推進紫光集團重整的管理人表示感謝。

紫光集團的發展歷程與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相似,既有危、又有機,是中國科技產業成長的一個縮影。雖然在一些領域取得突破和創新,但許多產品的核心技術還依賴於進口,今後成長需要組織好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軟件等全產業鏈要素,並且引進和吸收創新資源,既要堅持自主研發,又要帶動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充分融入全球產業鏈。集團下一步的發展,有五個維度的價值取向:一是要為國傢的新興科技產業發展做出貢獻;二是為各位員工的前途和職業生涯負責;三是要保護現有投資人、廣大股民的利益;四是要保證原有債權人的資產安全;五是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這是集團今後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企業的前途命運與每位員工都息息相關,以下就公開透明地與大傢溝通近期需要推進的幾個重要事項:

首先,是解決目前的債務和資金問題,以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和資金管理體系重塑公司的信用和聲譽,使投資人和債權人重拾信心,恢復各實體公司的股權和債權融資能力。這個問題不解決,集團下屬各企業將繼續背負沉重的包袱,影響未來的生存和穩定、聲譽和士氣,集團和各子公司都將無法進一步持續健康發展。對此,我們首先會把投入的大量股權出資款用於歸還債權人,大幅降低負債率,輕裝上陣,為各子公司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公司恢復正常運營後需要認真研究集團的長期發展戰略、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這需要與現有的管理團隊深入分析現狀和國內外競爭環境,謀定而後動。今後我們將充分聽取集團和各子公司領導班子的意見建議,結合已有的產品、技術、市場情況,制定短、中、長期的業務和戰略規劃,並根據需要補充資源,提供相應力量支持和戰略支持。

另外一個重點是科技研發投入問題。這與我們的長期戰略和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紫光集團作為聚焦數字經濟的科技產業集團,大力投入研發,在核心IP、設計、工藝、工具軟件等方面進行佈局,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集團將和各產業公司討論在與其相關的架構、材料、工藝等方向上設立專班,幫助對接國內外領先企業或科研機構並進行合作,聯合攻關。通過集中全集團的力量進行精準投入,形成合力,幫助產業公司占領核心技術的高地。

企業成功的另一關鍵是人才方面。科技企業的根本就是核心技術和人才,所以我們堅持鼓勵企業要加大研發力度,培養人才、穩定人才。招募和使用的人才一定要五湖四海,不能搞山頭主義。要把經營收益與企業的管理團隊和核心人才一起分享,給他們以充分的授權、充足的資源和有效的激勵機制。為集團員工的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打造一個更高層次、更廣闊的職業生涯發展平臺是我們的重要目標。當然企業的人才策略也不隻是停留在激勵機制上,還要從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戰略、未來的成長空間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為高科技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

在企業發展模式上,紫光集團有著很好的行業佈局,各個實體企業也都有一批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但為什麼沒有發揮出來優勢反而走向破產重整?除資金方面的錯配以外,我們認為還缺少兩個東西:一是產業協同,集團內的企業都是各自為戰,沒有資源共享、協同管理,沒有發揮出合力;二是產業鏈建設,集團下屬企業眾多、體系龐大,卻沒有進行完整的產業鏈佈局,部分關鍵環節存在明顯的短板。智路建廣控股的企業和紫光集團現有業務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可以為集團補足部分產業鏈上的短板。如半導體封測、材料、設備、晶圓制造、軟件等幾個方面,智路建廣的佈局可以為集團企業提供不同程度的供應鏈保障。至於市場客戶方面,則可以通過拉通營銷體系,同時利用股東方已有的資源優勢,幫助集團的部分企業進入原來市場占有率不高的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並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集團在消費電子、移動通信和物聯網領域的優勢地位。

為適應作為智能科技領域領軍產業集團的發展需要,今後集團會設立三個總部,支持產業公司的高效發展,分別是業務總部、賦能總部和管理總部。業務總部將把集團的核心業務劃分為幾個板塊,從發展戰略、投融資、產業協同等多個角度幫助集團的實體企業實現穩健成長。賦能總部將設立產能建設、科研創新和國際合作三個中心,把各子公司急需,但又沒有足夠資金和人才獨立完成的產業鏈建設,以及部分前沿技術開發等工作進行資源整合,加大力度統一投入。管理總部將為集團控股的各產業公司提供財務、人力、法務、信息化等中後臺的服務支持。各主要產業子公司的核心班子成員也將一起參與到集團總體戰略規劃和產業協同工作中,今後的激勵和授權也會向一線的業務、市場、研發、生產等部門傾斜。希望大傢能夠形成合力,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讓新紫光煥發出更大的活力,釋放出更多潛力。

關於未來的發展戰略和原則,我想提出幾點看法與大傢分享:

一是要有前瞻性,今後社會進步有數字化、虛擬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趨勢。區塊鏈、新材料、基因工程、神經網絡、量子計算等新技術的加速融合將會對傳統的企業制度、知識結構和教育體系形成比較大的沖擊。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現在和未來,時時跟蹤最前沿的創新,不斷地學習進步。

二是保持開放性,從歷史上看,任何企業、組織和國傢,都會從廣泛合作中收益,開放包容。向同行學習,向對手學習會讓我們更加強大。應當歡迎競爭、尊重對手,往往是對手越強,你的成就也越高。近代歐美的強國都是在開放競爭的環境中獲益變得強大起來,而中國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也是和改革開放的國策密不可分的。

三是保證公平性,在今後數字經濟去中心化的趨勢下,讓每個個體充分發揮其能動性很重要。這就要保證各種資源配置和機會的公平性,任何高效的組織中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都要依靠平臺和集體發揮作用。對於企業而言,所有的激勵措施都要有統一的規范體系和價值貢獻評估,以保證對於全體員工的透明性和公平公正。

四是堅持市場化,就是搞好自主經營,做好產品,向市場要效益,減少對政府的依賴,我們一直主張做企業不要靠政府補貼,憑借企業自身的能力貢獻在市場競爭中拼搏出來才會成為真正強大有生命力的企業並為國傢和社會做出相應貢獻。

五是推動國際化,就是要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不但要學習發達國傢的先進技術,還要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經驗。同時,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還要輸出給發展中國傢,讓更多人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生活改善。還有就是尊重國際通行的商業規則和監管秩序,尤其要註重保護知識產權。

翻看紫光的成長時間軸,初創於激情火熱的1988年,水木清華是我們的深刻烙印,1993年改組成立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2010年建立混合所有制。34年時間,紫光從清華園裡的一個小團隊,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綜合性的高科技產業集團,一代又一代紫光人功不可沒。今天的紫光集團控股十餘傢在細分行業具有領先地位的高科技企業,規模已經很大,但業務發展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加上資金問題和債務的重壓,面臨的競爭和挑戰也非常大。如果再結合作為我們股東方的智路建廣控股的一批大中型企業,則規模更大,產業覆蓋面更廣,管理會更加復雜,對於產業鏈也愈發重要。越大的企業和組織承擔的責任也越大,越應當廣泛尋求合作,越要謙虛謹慎。偉大和困難的事業都要從小做起,從簡單做起,就是所謂的“為大於其細,圖難於其易。”應當充分認識到的是,時代和產業賦予我們今天的機遇。作為企業和團隊,我們的使命就是為產業為社會研發更新的技術,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任何大的收益和資源都是大傢的、社會的和國傢的。

“志高行遠,創造價值”是我們堅定的信念和價值觀。“志高行遠”是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要隻關註眼前利益和個人利益,過於精明圓滑的人往往難以做成宏偉的事業,隻有用開放包容的胸懷,按照事物的本質規律去做才會有遠大前程。“創造價值”則要腳踏實地,通過為客戶、為企業、為他人創造更多價值來體現自身的價值。我們的終極目標並不隻是制造更多產品和創造更多財富,而是讓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更多人生活更加幸福。真正的幸福一定是伴隨著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和才能去改變世界。近一段時間疫情肆虐,國際局勢復雜,國內經濟下行。企業經營如同在驚濤駭浪、層巒疊嶂的艱險環境中前行,萬事皆不確定,唯有崇高的信仰如巖石般堅強屹立,指引我們永遠走光明正道。而為產業、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信念,又如明鏡般時時提醒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采用正確的做事方式,實現遠大理想。

歷史證明,所有科學的發展與國傢的繁榮,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承認自己的無知,並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不停地去探索,去學習,去進步。別人愈是閉關鎖國,愈是要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前途愈是困難重重,就愈發顯現出我們的事業責任重大;競爭對手愈多愈強,我們的奮鬥就愈有樂趣。如今面對全球新興科技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既需要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謹慎從事,同時又要加快步伐,有著涉越山川的果敢和勇氣。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聲音猶在耳畔,願紫光集團的未來像銀河系一樣群星閃耀,希望大傢努力奮鬥煥發出的紫色光芒既照亮我們自己的成長之路,也能引領智能科技行業的自主研發之路!讓我們新紫光人與廣大合作夥伴一道,用科技之光照亮幸福生活,讓世界變得更智能、更開放、更公平、更美好!

紫光集團董事長 李濱

2022年7月


相關推薦

2024-07-12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據紫光集團官微發文,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主辦、新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4(第十六屆)半導體市場年會暨新紫光集團品牌發佈會”在京舉辦。紫光集團在當天的品牌發佈會上宣佈正式更名為 新紫光

2023-01-28

1月28日,理想汽車迎來春節假期後的開工大吉,理想汽車CEO李想發佈全員信,向大傢總結理想汽車過去取得的成績,闡述未來願景、理想汽車服務用戶和運營的理念。李想指出,在剛過去的12月份,理想汽車單月交付破2.1萬輛,

2023-02-02

使命、願景、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作為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認為,隻有不斷提升認知,持續與惰性對抗,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對我自己而言,其實最可怕的就兩件事情,第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是不

2023-11-21

匹配的薪酬待遇。此前,OpenAI幾乎全體員工要求公司現任董事會辭職,否則他們會離開OpenAI,並跟隨之前被罷免的Sam Altman投奔公司的最大投資者微軟。周一,OpenAI約770名員工中超過700人聯合署名一封信,稱“無法為那些能力不

2023-02-12

近日有市場傳聞稱,紫光集團可能將接盤此前格芯(GlobalFoundries)在四川成都的爛尾晶圓廠,做為條件,成都方面同意出資投資紫光集團。據解,成都政府之所以找上紫光集團,主要是因為紫光集團是中國本土的大型半導體企業,

2023-01-18

的一生。最近呢,這傢公司終於是找到自己的歸宿,成為紫光傢族的一份子。它就是新華三。或許提到新華三,各位差友會感到有些陌生,但實際上它在業界是位厲害的大佬。根據 IDC 發佈的 2022 年前三季度數據,新華三在中國

2024-12-09

因員工誤操作導致的設備事故。一名員工在工作時不慎將紫光燈打開,並持續照射一夜,結果導致車間白色地板顯著變黃,預計減少使用壽命達10年。這件事引發員工對操作規程的重視,事件的負責人表示,盡管損失嚴重,但公

2023-01-11

科技100%股權。還有備受關註的智路建廣聯合體“接盤”紫光集團交易,終於迎來尾聲——對紫光集團實施整體重整的600億元資金在2022年3月到位,7月宣告正式完成股權變更,新紫光整裝待發。08.撥亂反正:大基金反腐風暴,多

2024-03-07

京知豆。有意思的是,在南京知豆的董事會中,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傢閱任董事長,其餘五名董事為張劍、吉利集團的高管戴慶和齊偉華、金沙江資本潘曉峰,以及兼任總經理的鮑文光。另外,南京知豆的全稱為“南京知豆新能源

2022-12-17

表示,其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已同意出售陷入困境的清華紫光集團的全部股權。鴻海集團在給臺北證券交易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由其在中國大陸上市的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控股99%的興微基金已同意以至少53.8億元

2024-02-26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今天娃娃哈發佈訃告,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2月25日10時30分逝世,享年79歲。此前宗慶後曾於2010年、2012年、2013年三度問鼎福佈斯排行榜中國首富”,但因時常一身黑衣、

2023-03-01

機制造商小米、OPPO、一加、榮耀、傳音,5G芯片設計企業紫光展銳,個人電腦領頭羊聯想,面板和智能終端企業TCL,智能滑板車企業九號公司,以及三大運營商和中國信科等央企在內的多傢中國公司。這些公司圍繞5G新動能、數

2023-01-24

“在過去兩年裡,我們經歷幾次大幅增長,”皮查伊在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寫道。“為匹配和繼續推動這種增長,我們基於和當下完全不同的經濟環境進行招聘。”

2022-09-28

特斯拉正在進行季度末的例行動員,要求該公司的員工在10月1日之前盡可能多地交付車輛。電動汽車行業跟蹤平臺Electrek發現的一份電子郵件顯示,特斯拉甚至要求不在銷售和交付部門工作的員工幫助完成在本季度末向客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