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腦術”有望落地!美國聘請激進科學傢研究更換大腦戰勝衰老


快科技8月17 日消息,自古以來,長生不老都是人類所追求的,為達成這個終極目標”,不少帝王甚至都醉心尋藥煉丹,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後期甚至因此不問朝政。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近些年來,又有新的思路戰衰老。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稱,美國健康高級項目局(ARPA-H)招募激進科學傢讓赫伯特(Jean Hbert),資助其展開功能性腦組織替代”計劃,據悉,該計劃通過向大腦植入年輕組織等方式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據悉,2022年美國政府創建ARPA-H部門,將其作為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一個機構,以追求具有變革潛力的大膽、迫切的創新”。

生物學傢赫伯特來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他提出一項激進的計劃:可以將大腦全部替換掉,同時替換人體解剖結構的其他部分,因此避免因年老而死亡,

赫伯特在字撰寫的《取代衰老》一書中認為,要想長生不老,人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用年輕的身體器官取代所有的身體器官,就像用新的發動機支架和火花塞讓高裡程汽車繼續行駛一樣。

報道稱他曾向美國國傢科學研究計劃局(ARPA-H)提出一個價值1.1億美元(當前約 7.89 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將在猴子和其他動物身上證明他的想法


相關推薦

2024-02-04

一長期植入人體的單神經元記錄系統。因此,Neuralink設備有望大幅提升腦機通信的帶寬。此外,Neuralink特別強調其紗線的靈活性,並表示正在研發一種機器人,用於將紗線植入大腦。英國牛津大學的神經工程師蒂姆·丹尼森對此

2024-01-08

肪(皮下和內臟)更多,腦部圖像顯示出更小的腦容量。美國華盛頓大學等10個科研機構,納入10001名參與者,經過全身核磁、計算機深度學習、回歸分析等一通復雜操作後,謹慎得出結論:內臟脂肪越多,大腦(灰質、白質等

2023-04-26

智慧模擬、行為模式探索的有效實踐,為人工智能多場景落地提供新思路和新建議。遊戲產業應進一步超越遊戲邊界,孵化更具競爭力、更貼近現實應用的前沿科技,為國傢的科技發展提供足量“燃料”。遊戲科技與人工智能呈

2024-04-13

快科技4月13日消息,最近,知名億萬富豪約翰遜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2021年開始參與抗衰老實驗後的面部變化照片,並幽默地表示,連他的Face ID也對此感到困惑不已。同時,他還在評論區發起一場別開生面的投票,邀請網友們一

2023-03-09

與者實際看到的圖像研究人員表示,隨著該技術的發展,有望將其應用於多種場景,比如探索各種動物如何感知世界,甚至記錄人類夢境、幫助癱瘓者與他人交流。相關研究預印本已於去年發表,並將在近期舉行的計算機視覺國

2023-05-02

聲電影時可以對屏幕上發生的事情產生相對準確的描述。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在開發該系統時部分使用“變換模型”(Transformer),該模型類似於支撐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和谷歌聊天機器人Bard的語言模型。

2023-11-07

Clark)就是這樣一位女性。克拉克今年55歲,是一位生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單身母親。她沒有使用昂貴的治療方案、器械,也沒有聘請科學傢團隊對她的年齡展開“生物黑客”(利用生物制劑增強或改變身體功能)。她堅

2023-11-08

小和智商沒有直接關系,但現實是,根據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的智商正在逐年下降。和腦容量一樣,智商也經歷先猛漲後跌的情況。根據弗林效應,自從智商測試出來後,人類的智商結果有逐年增加的情況,這是新西蘭學者詹

2022-07-21

。”韓璧丞表示。在醫療大健康等領域,腦機接口已開始落地?去年四月,馬斯克創辦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放出一個3分28秒的視頻,展示一隻9歲的猴子用意念玩電子乒乓球遊戲的過程。據介紹,這隻猴子的顱骨內被植入一款

2024-03-10

可控性與安全性問題,這與激進地推動產品開發與商業化落地的Sam Altman產生不可調和的分歧。在矽谷,對於AI安全理念的分歧甚至衍生出激進派的e/acc(有效加速主義)與保守派的EA(有效利他主義)兩大派系。不過,OpenAI在公

2024-02-04

光的Aduhelm在上市三年後被放棄。當地時間2024年1月31日,美國渤健公司(BIIB.US)宣佈會重新安排其在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領域的資源,將停止阿爾茲海默病治療藥物Aduhelm(通用名aducanumab,阿杜那單抗)的開發和商

2023-01-27

這屆基因療法,都能用來“續命”。你沒看錯!美國一傢生物公司RejuvenateBio的科學傢聲稱,他們通過重編程技術,讓剩餘9周壽命的小鼠,存活18周。研究團隊強調道:經過治療,小鼠剩餘壽命延長一倍,還有一些健康體征參數

2023-02-01

重大突破”。他認為,相關技術很快將走出實驗室,進入落地階段。不少網友也對該成果也相當興奮,Reddit 點贊上萬,有人恨不能立馬給傢人整一套。值得一提的是,論文發表同一天,共同主要作者之一的 Krishna Shenoy 因胰腺癌

2024-07-31

果。然而,正是弓形蟲這一看似致命的入侵”能力,激發科學傢的逆向創新思維。他們巧妙地將弓形蟲的特性轉化為治療利器,通過基因工程技術,讓這些寄生蟲攜帶針對大腦疾病的治療藥物,精準地送達腦細胞,為神經健康問